《隋末之雄霸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之雄霸天下- 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王所说,徐某十分赞同。但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往往都是贤明之君。可到了末期的皇帝,便不是懦弱无能,才华平庸之辈,便是如商纣王、秦二世和杨广那样的暴君。徐某相信,周王将来会是一位明君,可周王如何保证你的子孙也是明君呢?”徐世绩此刻沉声问道。

    宇文明哈哈大笑道:“这谁敢保证?本王只能说,会尽心心力,教育他们成为能善待百姓、护卫国家、让天下繁荣的好皇子。可他们能不能个个都成为国家和民众需要的君主,就得看自己的努力了……本王只能说会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皇子,担任皇太子,继承皇位!”

    “哦?”徐世绩原本听得眉头一皱,可闻知宇文明称要从他将来的皇子中选一个最好的立为太子,继承皇位,却是大吃一惊道:“难道周王不以嫡长子为皇太子?”

    “自秦朝始皇以来,确定立嫡长子为太子的皇位继承制度,是为了避免皇族内部争夺皇位的内乱,同时也让皇室落得轻松,不用为立谁为太子而绞尽脑汁。”宇文明正色道:“不过这项制度说实话,并不太好。因为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嫡长子未必就是皇帝几个子女中才华最出众,最贤明的一个……”

    “所以,如果是我当上了皇帝,将会对于所有儿子一视同仁。”宇文明其实是想说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的,但考虑到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局限性,只能说成是所有儿子。

    “不管是庶子还是嫡子,只要是肯刻苦学习,才德兼备,能得到朝臣、官员和百姓们认同的,都有机会成为下一任皇帝!”宇文明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言论。这下不但是徐世绩,就连一旁的宋金刚、秦琼、罗成、斛斯政等人亦是惊讶得合不拢嘴了。

    徐世绩这时忍不住问道:“那周王如何确定皇位继承人呢?我想肯定每个皇子都不会认为自己是才浅德薄,懦弱无能,骄横跋扈的人吧。”

    宇文明微微一笑道:“这自然是需要评定的。而参于评定的人,我的设想是包括朝中大臣、军中将领、地方官员、民间的商人、文人。至于操作细则,得等本王平定了天下,江山一统之后才能进行。现在就谈这些事,为时尚早。我的初步想法便是:要让想当皇帝的皇子用正大光明的途径,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来吸引所有人支持他成为太子,而不是只知道挖空心思抵毁自己的兄弟,讨好父皇和母后,拉帮结派,打击异己。”

    众将听到这里,都是大生同感,前隋杨勇和杨广为太子之争,兄弟相残的事就发生在十几年前。最后虽然杨广胜出,但却导致隋朝原来依附前太子杨勇的,大批有才华的官员被贬或被杀。

    杨广当上皇帝后,便大肆任用亲信,其中固然有象杨素、宇文述等有识之士。但象宇文化及、杨玄感那样的小人却是更多。这些人上位之后,只知道溜须拍马,中饱私囊,大隋的天下也渐渐被他们搞得乌烟瘴气。加上杨广三征高丽的惨败,在剿灭各地乱匪时,又没有尽心用力,最后终于导致各大世家,尤其是关陇门阀对其彻底背弃,纷纷起来造反,成为压跨大隋的最后一根稻草。

    徐世绩亦是目光闪烁,心忖如果真的按照宇文明的方法来确定皇子,的确要比现在的立嫡长子之制度进步不少,至少可以保证新的皇帝是老皇帝的儿子中,最杰出的一个。虽然无法杜绝昏君、暴君的产生。但新君既然是经过了皇室宗族、朝中大臣、军中将领、地方官员和民间商绅的的评定,想必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个宇文明,倒还真的有几分推陈革新的本领,而且杨坚当年篡位,夺的便是北周宇文氏的江山。如果将来真的由宇文明取了天下,也算是因果报应了。”他心中暗想道。

    这时,宇文明也诚挚地说道:“徐先生,本王久闻你的大名,知道瓦岗军打下的大部分城池里,都有你策划的功劳。不瞒先生说,本王身边能征善战的大将不少,但象斛斯政那样能为我出谋划策,平定天下的军师却非常缺乏。本王真心恳请徐先生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徐世绩见宇文明如此真心诚意,亦是终于意动。他当下便撩起长衫,躬身行了一礼道:“既然周王如此看得起徐某,徐某如果再推三阻四,便是不识抬举了!承蒙殿下器重,徐世绩愿降大周!”

    “太好了!”宇文明心中大喜,当即上前,扶起徐世绩,然后说道:“本王得徐先生相助,便如当年刘备得诸葛亮一般,我大周将来复兴有望了!”

    徐世绩也连忙谦虚地说道:“徐某虽然以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仅是在不成气的瓦岗军中,矮子里面充高个子而已。周王麾下兵多将广,斛军师、长孙大人、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贤才,都强过徐某百倍。徐某的这点智谋,实在拿不上台面。”

    斛斯政在一旁听闻之后,亦是忙道:“徐先生的高才如日月星辰,斛某的一点微薄伎俩,在先生面前只是米粒之光,如何敢比啊?将来咱们一起为周王出谋划策,斛某还要徐军师多多指教才是。”

    “好了好了!两位先生都不要谦让了!从现在开始,徐先生和斛先生便是我的左右军师。希望二位如伏龙凤雏一般,辅佐本王扫平各路诸侯!让久乱的中原安定,使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让我大周四方来朝!”宇文明见这两人惺惺相惜起来,相互吹捧个没完,只得连忙打住了他们的说话。

    周围众将其实对徐世绩也是非常佩服,就连如此厌恶李密的牛进达,也对瓦岗军的总军师徐世绩映象颇佳。

    如今他们见徐世绩终于一起成了战友,亦是高兴万分,纷纷上前祝贺。

    在众人又寒暄了一阵后,宇文明方将徐世绩请到内帐里,请他坐下,然后又命侍丛端来了茶水。

    “徐先生,如今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我大周最近虽然扩张迅速,但根基却是不稳,且其他几路诸侯也没闲着。刚刚本王才得急报,称杜伏威占了江东,沈法兴灭亡,萧铣的大将岑文本也攻破了豫章,抓获了林士宏,李渊更是吞并了富饶的巴蜀……”宇文明有些忧心忡忡道:“我与李唐签有两年的停战条约,规定我们两家不得再战,如今已经过去了一年。吾料停战协议终止时,便是我和李渊大战之时。而这一年的间歇期,我军应该将进攻目标放在哪方诸侯处,内部却是颇多争议,不知道徐军师可有主意?”

    在平灭李密之后,周军内部便对来年的行动多有争议。程咬金、秦琼、罗士信等人主张向南进攻杜伏威,认为就算灭不了这位江淮枭雄,也至少要占领长江以北的领土,为将来进攻江南做准备。

    可宋金刚、罗成、牛进达等人却主张进攻王世充,他们认为打下洛阳之后,宇文明便可名正言顺地称帝,他们这些新降之将也好捞个开国功臣当当,免得被辽东军系统的将领排斥。

    而宇文明本人对此也有些犹豫,他觉得自己的地盘很多都是才打下来不足三年的,并不算稳固,应该暂缓扩张,养精蓄锐一年。但见部下均跃跃欲试,他也有些意动。

第442章 徐世绩论时势

    徐世绩端起茶杯,浅尝了一口之后,方侃侃而谈道:“周王,如今天下虽然还有十来路诸侯,但如李轨、梁师都、李子通等已无法再有什么发展,徐某料他们在来年便会灭于李渊之手。萧铣亦会全力进攻朱粲,杜伏威将会扫灭李子通,消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全力争霸天下。”

    “而位于天下中央,占据东都洛阳的王世充,由于地处几大势力之间,地盘狭小,虽然兵多将广,却难以有什么发展。覆灭亦是不可避免之事。只是由于王世充实力不弱,且所处位置又很敏感,所以周边的大势力尚不会将他作为首要进攻目标。”

    “可即便如此,王世充也没有什么发展空间。他绝不敢主动招惹大周或者李唐,那会为他招来灭顶之灾。就算东下进攻实力稍弱的杜伏威,或者南下进攻更弱的萧铣,他也不敢说稳操胜算。而且,一旦他出兵远征,周王和李渊都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必将出大军进攻兵力空虚的洛阳。到时,王世充极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说到这里,徐世绩微微一笑道:“王世充也不是个笨蛋,他自然也会看到这一点。所以,他如果真的明智的话,将会在周边四大势力中择一最有可能得到天下者投降,这样方为上策,否则天下争霸之战到了最后,他王世充也只能落个兵败身死的结局。”

    “哦?那依徐军师之见,王世充会在什么时候作这样的决定呢?”宇文明听闻之后,目光闪烁。

    他显然是想兵不血刃得到洛阳的。要知道东都洛阳的位置极为重要,又居于天下之心,影响深远。自己如果攻占了洛阳,将极大地增强自己的威望,让天下百姓和各地官员认为气运在大周一方,将来进攻其他几路诸侯时,也更便于作战和招降。

    徐世绩这时却是摇了摇头道:“徐某又不是王世充肚子里的蛔虫,怎么会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只要我军稳扎稳打,内部团结,不出茌子……就必然是各路诸侯中最强的一路!”

    “之前周王问我来年应该进攻哪里,我倒是觉得,如今大周发展过快,根基还不太稳,明年应该先将内部稳定下来,各方面的关系理顺,使辖区内的所有力拧成一股绳,这才是最需要做的事!”

    “哦?依徐军师之见,是认为我大周内部尚且不太稳了?”宇文明听闻之后,却是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周军虽然扩张过快,但在官员的选拔上,还是非常谨慎的,而且虽然招降了一批官员和将领。但都是经过重点调查和试用的。在忠诚度和能力两个方面都有较好的保证。

    徐世绩听罢,微微一笑道:“周王,徐某并非是说大周朝廷或者周军内部不和,而是说大周地盘上还有不少势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利用。如果能将他们的力量调动起来,那大周便可以在明年马上发动战争,不管是南攻萧铣,还是东攻杜伏威,都有较大胜算。”

    “徐军师,您说我大周地盘上的其他势力?难道是指山东士族吗?”宇文明也不笨,听徐世绩如此一说,便立刻反应过来。

    “是的!山东士族中的裴家、崔家、卢家、高家在前隋朝廷中,可是仅次于关陇门阀的第二大集团。杨广在位时期,便一直重用山东士族来制衡关陇门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周王之前便为辖区地方官员缺乏之事烦恼过。”徐世绩正色道。

    宇文明听到这里,已经明白徐世绩的意思,他是想自己起用山东士族,以此来对抗受关陇门阀支持的李渊。

    这样做的确可以解决地方官员缺乏的难题,同时也让自己将来在招贤纳士上,多了许多选择。

    宇文明深吸了一口气,随即轻轻摇了摇头道:“徐军师,你说的办法本王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这样做会出现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本王再三踌躇之后,还是放弃了。”

    “哦?徐某倒是愿闻其详!”徐世绩听闻之后,亦是心中惊讶。他实在想不出宇文明为什么会拒绝起用山东士族。眼下山东士族活动的地盘差不多全在宇文明的辖区,双方如果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双赢的选择。就算宇文明有所忌惮,也可以象杨广那样行事,等将来天下统一之后,再提拔关陇门阀和江南士族的官员,做到朝中各派势力之间的平衡。

    宇文明这时方神色肃穆道:“徐军师,本王虽然出身世家贵族,但却是一个私生子,即使后来认祖归宗,也仅仅是一个庶子。虽然无论在宇文氏家族之中,还是家族之外,都对我的能力和人品没有质疑,但按照世家大族的家规,在嫡子尚存时,我这样的庶子,是根本不能继承宇文氏的家主之位的……”

    “门阀世家内部,对同属一族的庶子尚且有如此大的偏见,就更不用说各门阀世家之间了。我出身关陇门阀中的第一大族宇文氏,在那些山东士族眼中,我依然是关陇门阀的代言人,即使现在我和李渊势同水火,并发生过几场惨烈的大战。可在山东士族看来,不过是关陇门阀内部的争斗,他们不会参予的!”

    “就算本王肯低三下气地去拜访这几大世家,估计他们也是阳奉阴违的可能性较大。甚至在派遣子弟担任我大周官员将领之后,却胸怀异心。”宇文明叹了一口气道:“即使有些个别子弟肯效忠于我,但如果将来他们面临选择,我相信十个有九个都会继续选择效忠自己的世家的。”

    徐世绩听闻之后,先是愣了一下,尔后却是眉头一皱,显然在思索宇文明的话。

    片刻之后,他方眉头舒展,点了点头道:“的确是这样的。那些门阀世家总认为自己是贵族,个性偏执,对于一个人的出身看得很重。否则令尊起事之时,也不会立你大哥宇文成都为太子,而你却只封了个亲王了。”

    宇文明听罢也只能苦笑一声,当年如果宇文化及对他有如嫡子一般,又在起事后立他为太子,那他说不定真的会从辽东起兵南下,与宇文化及合兵一处。这样,宇文氏的势力便能从辽东到江南联成一线,争霸天下也将会更容易一些。

    只可惜宇文化及依然恪守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保守家规。结果不但害了宇文成都,也害了自己乃至整个宇文氏。但如此一来,却也客观上避免了宇文氏将来的内部之争。如今幸存的宇文家子弟,都奉宇文明为主,无人再生二心了。

    “周王殿下,我明白你的苦衷,只是如不争取山东士族的支持,辖区内地方官员缺乏,在征兵征粮、兴修水利、救灾济民、修筑城池方面,都会有力所不逮的感觉。而且,现有的官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对身体健康也大大不利,非长久之计啊!”徐世绩忧心忡忡地说道。

    这时,宇文明却反倒不以为然,他也端起茶杯,猛地喝了一口道:“徐先生对此事其实不用着急,本王已有安排:在南下进攻李密之前,我大周便宣布恢复了前隋的科举考试,在河东、河北、山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