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刀1937-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的口号是拥护国家,还有拥护我这个大帅,这点我非常感激你们,谁有了你们这样的部下那都是值得骄傲自豪的。

我看十万团员还是太少了,可以发展到二十万,三十万,甚至是一百万。

你们高呼我万岁,我也高呼一声‘青年军官卫士团万岁!’”

掌声瞬间响了起来。

青年军官卫士团万岁!

这是从大帅嘴里喊出来的。

等到掌声平息,郑永继续说道:“在战场上你们视死如归,在倭寇的刺刀前你们义无返顾,这是什么,这就是民族的精神!

在这次的安庆之战中,你们付出可很大的代价,无数青年军官舍生取义,前赴后继,为了战场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生命。

当看到那一份份伤亡名单的时候,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那么多的年轻人啊,为了国家和理想就这么走了。

如果他们能够活着,等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我相信,还有你们,都是国家基石,都是民族的栋梁。

我提议,全体起立,为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军官们,默哀!”

郑永第一个摘下帽子,低下了头,然后所有的军官都学着大帅样子,站起身低下了头。

这是郑永真心实意的为他们默哀,没有一点作秀。

这些年轻军官是勇敢的,忠诚的,对于国家,他们有着无限的热忱,假如现在需要他们献身,这些军官不会有一分一毫的犹豫迟疑。

这一点上郑永坚信不疑。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影响,把他们带上一条正路,这些军官都是财富,自己,和军队最宝贵的财富。

在默哀的时候,郑永甚至听到了低低的哭泣声,那是年轻的军官,在为那些已经牺牲了的年轻的同伴们在哭泣。

郑永抬起了头,轻轻地叹息了一声说道:“默哀结束,大家都请回到位置上去,我非常感谢你们,国家也同样会感谢你们,你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永远也都不会泯灭……”

第六百三十章 对青年军官的演讲(二)

“默哀结束,大家都请回到位置上去,我非常感谢你们,国家也同样会感谢你们,你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永远也都不会泯灭……”

郑永的声音有些低沉沙哑:“你们的同伴蔡纪舒为了替何团长讨还公道,不惜在余师长家中引爆自杀。愚蠢,这在我看来是最愚蠢的行为!”

忽然说出的话,让下面听着的军官有些愕然,郑永看着这些热情的军官,声音明显提高不少:“军人的归宿在哪里?在战场上!和鬼子拼命,为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荣耀,战死是最荣耀的事情!

自杀?在自己人的家中自杀?是炫耀自己不怕死,还是为了什么别的?军官们,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是民族的希望,死,不应该这样死法!

我很尊重蔡纪舒的举动,但我反对这样的举动。国家培养你们,需要花费多大精力?你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从黄埔出来的,就这么死了你们认为值得吗?

蔡纪舒这个人我知道,是警卫师出来的,用你们的话说,那是天子门生,是嫡系,出去都比人要高一头!

我记得那次我差点被倭寇打死,为了夺取一个阵地,蔡纪舒亲自带着他的连队,一连进行了十多次冲锋。等下来的时候,浑身八处带伤,八处!

多好的一个军官啊,没有死在倭寇的枪口下,却因为这件事情,生生地送掉了自己生命。

我心疼,心疼啊!假如他现在还活着,他还能杀掉更多的鬼子,还能建立更多功勋!可是一枚手榴弹就什么都没有了。

效忠国家,效忠政府,当然,还有效忠我这个大帅,是你们的口号,我听说过,我很感激你们能够这样做。

什么才是真正的效忠?不是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做出盲目牺牲,而是要用自己的忠诚和鲜血为国家做事。

你们中有个叫,对,叫刘靳西的,今天来了没有?”

“警卫师中尉连长刘靳西到!”

随着这一声声音,年轻军官刘靳西站了起来。

有些奇怪,不知道大帅为什么会忽然点了自己名字。

“刘靳西,不要命的刘靳西。”

郑永的话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他让刘靳西坐了下来:“听说有次你在攻击倭寇一个阵地的时候,一连攻了几次都没有能够拿下来,后来你直接脱光了衣服,光着膀子大声喊:‘为了大帅,冲锋!’结果一次就把阵地攻了下来,不过你那连队几乎全部伤亡,你自己也几乎被一颗子弹夺去性命,有没有这回事啊?”

“有!这颗子弹现在还在我的身体里。”刘靳西回答这话的时候,颇有一些傲慢:“属下不准备把这颗子弹拿出来了,这将是属下最大的光荣!”

“好,看来我的牌子成了符咒了,一念就灵,一念就能把鬼子的阵地给打下来,这样的话,下次战斗你们每人抱着一块我的长生牌位打仗去。”

郑永的话再次引起一片笑声,郑永脸上表情也轻松不少:“不要命的刘靳西,这是以后大家给你取的名字,很好,这的确很好,打仗是应该不要性命,这才是咱们取胜的最大法宝。

可对咱们自己人不要命,那可就不好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蔡纪舒觉得自己这么死,值得,你们也觉得他这么死值得。

可是别人会怎么看?他们会认为咱们第三战区的人都是疯子,不可理喻的疯子,一群漠视别人宝贵生命的屠夫!”

笑容逐渐收去,口气变得愈发严厉起来:“你们口口声声说效忠大帅,效忠我郑永,可你们这不是效忠,你们这是想把我往火坑里踢。

现在外面已经有些风言风语了,说这事是我指使的,我也不想分辨,如果能保住你们,那些脏水都往我一个人身上泼好了。

但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听说已经有人把这事捅了上去,上面很快会派人来调查了,我很为你们中的某些人担心。

大好的前程一旦毁在这件事情上,你们认为值得吗?

做事和做人是一样的,一定要冷静克制,不要凭借着一时的冲动,去把一件好事变成坏事。

做什么事情前都多想想,多动动脑子,该不该做,做了之后后果是什么。

青年军官卫士团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的整体,你们每一个人在决定做一样事情前,第一件要想的就是整体利益。

不考虑整体的利益,我看这个组织也没有太大希望。”

见那些军官都在那聚精会神地听着,郑永觉得到了这个时候冷水也已经泼得差不多了,停顿了下,话锋忽然一转:“不过,我觉得青年军官卫士团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这话一出,顿时让下面窃窃私语起来,不少军官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采,青年军官卫士团终于得到了大帅承认。

从这个组织成立以来,虽然号称拥有十万成员,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来自官方的承认,而大帅在这个问题上也一直保持着沉默。

任何一个组织,都渴望得到承认。无论是社会上的,还是来自官方的。现在大帅话里的意思,已经是准备承认这一组织的合法性了。

之前蔡纪舒的行动,就是为了在军方和民间扩大青年军官卫士团的影响,得到某种非正式的承认,但现在看来却真的已经有些问题了。

大帅虽然不赞成他们的做法,但是话里好像早就已经准备承认这一组织,想想之前大帅的做法,好像一直都是采取默认的态度,那么,蔡纪舒之死是否真的有些过火?

等到下面的议论声音小了点,郑永继续说道:“首先,青年军官卫士团是不可能得到官方认可的,所以我希望以后自杀这样的事情不要再有下一次了,我不想看到再有军官为了这而无辜死去。

其次,我知道你们的终极目标是改造我们的国家,让国家最终走上强盛道路,但千万不要采取类似法西斯似的极端做法。

记得我的话,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领袖,那就是蒋中正先生,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政府,那就是国民政府,任何企图颠覆的人都将是我的敌人。

我还听说你们制定了组织纪律,九款二十八条,我认为有些比较合理,有些就比较激进,不符合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部分地方需要修改一下。

这个,我也制定了一个九款二十八条规定,对你们的纪律做了一些修改,你们执委会可以拿去讨论一下。

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按照新的纪律执行……”

会场再一次沸腾起来,大帅的话,已经非常清晰地告诉这些年轻的军官,大帅将会亲自来领导青年军官卫士团!

这是青年军官卫士团一次重大胜利。

今天带给这些军官的意外,实在太多太多了。先是大帅默许了组织的存在,然后又是大帅将直接领导组织战斗。

方雨晰第一个站起了身鼓掌,随即,所有的军官都站了起来,掌声,瞬间就将整个会场淹没。

很快有人把这一消息传递给了外面等候着的军官,没有多少时候,外面夹杂着“万岁”的欢呼声,清楚地传到了会场之内。

郑永微笑着看着这些军官,微笑着看着同样激动的方雨晰。

有些出乎自己的意料,当自己决定用这样的方法,收回青年军官卫士团的领导权,他原以为一手创立这个组织的方雨晰会有严重不满。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方雨晰却好像一点嫉恨的意思也都没有,从他的表情来看,完全是真诚的在为这而高兴。

方雨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纯粹的狂热,有的时候甚至有些丧失理智,只想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改造国家的军官,还是一个真的只想拥护自己的部下?

可是不管怎么样,自己已经暂时把方雨晰出给自己的难题化解了。

通过接管青年军官卫士团,成功地转移了这些军官的视线,暂时淡化了矛盾,一些难题可以暂时放一放了。

不过仅仅是暂时而已,将来这些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以司徒天瑞铁定国等人为首的,被他们称为“东北系”的老部下,和以方雨晰等少壮派为主力的“警卫系”,矛盾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

嫡系和非嫡系之间的矛盾,中央军和地方部队之前的矛盾,军官和地方上的矛盾,这些问题会不会爆发?

一旦爆发,自己应该怎么处理?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够把这些矛盾在爆发之前就化解?

还有未来怎么办?抗战迟早是会胜利的,但当胜利到来之后,该怎么办?

青年军官卫士团就是一颗大的定时炸弹,现在遥控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万一将来有一天失去控制的话,会带给国家怎样巨大的危害?

这些都是自己必须要面对,永远也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人都想坐到自己的这张位置上来,可是他们不知道这张位置有多危险。

就好像处在一个火山口上,随时随地火山都有把人吞噬掉的可能。

郑永轻轻舒出口气,该面对的,迟早都会面对,无论自己如何想要回避,也都早晚必须面对,也许现在就该有套完整的应对措施了……

第六百三十一章 校长……

“可亭,我的可亭兄啊!”

孔祥熙一屁股坐了下来,也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对着国民政府粮食部长徐堪大声诉苦:“第三战区急需的军粮,到现在为止运送到达的半数不到,其中又有一半根本无法食用,下面是怨声载道啊。”

“庸之兄,看来为了你的女婿你是亲自上阵了啊。”徐堪哈哈笑了两声,随即神色一正:“不瞒你说,我是确实已经尽力了。

我承认你女婿仗打得好,大长了我国民政府志气,让倭寇丢盔弃甲,不敢正视泱泱中华,可是,不光是一个第三战区在打仗啊。

到处都在伸手问我要军粮,这其中的苦衷想来你比我更加深刻了解。我怎么办?我也没有办法凭空变出粮食来。

咱们是老朋友了,有些事情我也不想瞒你。军粮司、民食司的司长,为了这已经被我骂得是狗血淋头,对我那是牢骚满腹。

政府为了解决军队吃饭问题,那是煞费苦心。除了追究战时哄抬米价者,还将四川、湖南、江西列为全国三个甲等粮政局,全力加以控管。

另外,除了对供输军粮的农民予以叙奖,还对农民强制征粮,这些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可我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咱们别的不说,就光说你女婿指挥的第三战区,一个安庆之战就集中了一百多万大军。

再算上保安部队、协同部队等等,不下一百五十万人啊,这每天就得消耗多少粮食?除了恒渊自行解决一部分,其余的都得找我伸手要啊。

为了打好安庆之战,恒渊那是直接向总裁负责的,没钱,问总裁要,没粮,问总裁要,可总裁到后来,还不是问我们这些下面人要?

安庆之战最紧张的时候,也是我最困难的时候,那段时候,我几乎每天都被总裁叫去好一顿训斥,我也不怕你笑话,有几次啊,我还真不想干了。

外人看着咱们风光,政府部长,那是一品大员,可这其中的艰辛有谁知道?”

孔祥熙叹息了一声,他说的的确都是实话,他们这些当官的当真是外表风光,可要一旦出了事情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他们:“可亭,这些我都知道,可第三战区真的不能再等了,听说有些部队因为军粮无法接济,已经被迫用野菜和着粥了,连精锐部队一天也从四顿减少为了两顿……”

“表面现象,表面现象。”徐堪喝了口水,慢悠悠地说道:“庸之兄,我可听说你女婿那可真的富的流油啊。”

孔祥熙一怔:“这是什么意思?”

徐堪笑了一下:“我这,可不是道听途说的,你女婿那是拿着白花花的大米、白面,不当回事的给那些平头百姓,都是整车整车的糟践啊。”

孔祥熙皱了下眉头,这事他前几天也的确听说过,也为此在心里责备过女婿,可现在当着外人的面又得维护着女婿:“这些都是夸大其词,是有过那么几次,拿粮食赈济灾民,可那些都是灾民,恒渊又是湖北省的主席,份内之事不得不如此啊。”

“赈济灾民情有可原,可有一些事情……”徐堪的眼神里颇有一些神秘,压低了声音说道:“我有个亲戚在总裁身边,前几天有人密报,郑永拿出大量物资,卖给了新四军……”

看到孔祥熙打了个哆嗦,徐堪的声音愈发低沉下来:“本来倒卖点物资,那是常有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