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刀1937- 第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校长,的确还有其他人参与进去,但那些军官都只是受到了蒙蔽,他们的本质不坏,如果说我们犯下了什么罪行,也只是受到了方雨晰的挑唆。

郑永愿意拿自己的前途来保这些军官,校长,请相信我一次。只要这次不追究他们责任,他们心里只会对校长感恩戴德,战场之上一定会为校长全力卖命的!

如果校长一定要法办他们,郑永立刻会把他们全部召集到校长面前,听候校长发落,他们都是党国最忠诚的军官!”

“到了现在你还为他们说话?党国最忠诚的军官?”蒋介石冷笑了几声,但声音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高了:“郑永那,郑恒渊那,你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啊,尽管你没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之中,但那些人都是你的部下,都是你带出来的好兵那!

我们的那些抗战英雄那,胜利了,光宗耀祖了,再推举你来领导这个国家,一个个都是开国功臣了啊,了不起啊。

你们让我很失望,非常失望,我曾经对你们充满了无限期望,但你们做的……算了,算了,我不想再说这些了。

我也不想惩治那些军官了,有方雨晰一个人就够了,希望方雨晰的事情能够给他们一个警醒,我也希望这是最后一次!”

其实郑永心里非常清楚,蒋介石不是不想惩治那些军官,而是一旦真正惩治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蒋介石心里非常清楚。

这只是一次预谋好的政变,而在政变没有发生之前,郑永已经亲手结束了它,并且主谋也已经投案自首。

一旦还要继续追究下去,只会在军队里引起轩然大波,毕竟那些参与政变的人,才刚刚从抗战战场上下来。

处罚了他们只会动摇军心,尤其是在现在这样急需用人的情况下,而且,还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做文章的机会。

牵连到的人和事实在太多了,即将蒋介石心里不原谅那些军官,但要动他们也不是在现在,现在不是最佳时机。

“你呢?你说我该怎么处罚你?”蒋介石沉默了下,问道。

“郑永谢谢校长,至于如何处置我相信校长心里已经有了答案。”郑永面色从容,平静说道。

“我心里没有答案,我一直都在非常矛盾犹豫。”能够听到蒋介石叹息了一声,冷冷地看着郑永说道:“你来这里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分寸,我不会把你怎么样的,你非但是抗战英雄,而且,是您亲手制止了一次政变。

我要真的动你,全国民众不会答应,军队也不会答应,他们只会认为,狡兔死而走狗烹,你郑永郑恒渊心里真是打的一把好算盘啊……”

第七百零六章 累了……

“校长,学生心里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郑永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害怕的,神态自若地回答道。

沉默了一小会,蒋介石缓缓转过了身子:“戴雨农是怎么死的?”

郑永眼皮跳了一下,但神色看起来依旧没有什么紧张:“飞机失事,不行故去,在这件事情上,我也负很大责任。”

“恒渊那,恒渊那!”蒋介石重重叹息了一声,好像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你是一个聪明精细的人,做事滴水不漏,你的敌人就算想要整倒你,也很难抓到你的把柄。

可是做人不要过分玩弄小聪明了,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不要到头来终究还是死在了自己的这份聪明上……”

“学生愚钝,在校长面前不敢玩弄什么把戏。”郑永向前走了一小步,说道:“校长,雨农兄的死和郑永没有一点关系,当初郑永初闻噩耗,悲痛莫名,甚至命令全军为雨农兄带孝,这点很多人都知道的。”

“算了,我说过你做事情滴水不漏。”蒋介石叹了口气,重新坐了下来:“你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天啊,前天,斯耐德先生还找到了我,为你带来了杜鲁门总统最亲切地问候。对了,还有苏联特使,也对你表现得异乎寻常的关心。

我想这也是你安排的吧?国内有那么多崇拜你的军民,国外有美国和苏联的撑腰,你郑永当然可以有恃无恐了……”

停顿了下,蒋介石声音一下提高起来:“但是,郑恒渊,你应该庆幸自己没有参与到军事政变之中去,不然及时杜鲁门或者斯大林亲自来到中国,我也一定要砍掉你的脑袋!”

“校长,郑永只有几句话要说。”郑永调整了一下呼吸,说道:“无论校长怎么看我,无论别人对我做了什么或者说了什么,但郑永始终都是校长的学生,这一点郑永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郑永记得自己的一切是谁给的,我不是一个忘本的人。即便校长现在就下令要枪毙我,郑永心里也永远不会有一点怨恨校长的地方!”

蒋介石看向了郑永,郑永的脸上一片坦然,谁也无法从他的外面看出他在那想什么,他要做一些什么。

郑永镇静地说道:“校长,我到现在还记得您第一次接见我时候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您那次对我说,以后就改口叫您校长吧。

我不会忘记的,永远也都不会忘记。一个外系将领,被您当成嫡系来用,赋予我一切想要的东西,给予我别人一生也无法攀登到的权利。

有人曾经对我说,抗战就快胜利了,该为自己想想了,飞鸟尽,良弓藏,但我不相信,我从来都不相信校长会这么对我。

是的,那些军官的政变我很早以前就知道了,但正如校长给我机会一样,我也同样想给那些军官一个机会。

但我错了,我没有能够做到,当我发现这点之后,我亲手制止了这场政变,不管参与政变的人对我有多重要,但反对校长的行径我是不会容忍的。

校长,郑永曾经说过,谁敢把枪口对准校长,我就把枪口对准谁,这是我做人的准则,我想说的话就只有这么多了!”

蒋介石没有想到郑永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好像也动了一些感情沉默在了那里。

应该怎么处理面前的这人?这个人是自己最得意的部下,最宠爱的学生,最亲密的亲戚,这人为自己和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究竟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隐藏的比任何人都深的奸臣?

蒋介石忽然发现自己也迷茫起来。

自己不想杀了郑永,从一开始就没有动过这个心思。

美国人或者苏联人,他们都无法改变自己的想法。就和自己刚才说的一样,只要自己想杀一个人无论谁来都改变不了自己的心意。

郑永是个人才,自己那些多部下里独一无二的人才,甚至有的时候蒋介石也想,郑永要比自己的儿子更加适合来接替自己的位置。

可是当自己知道了一些事情之后,对郑永真的有些失望。

但不是别人想像的那种失望,而更像一个父亲对顽劣的儿子又闯了祸时候的那种失望。

儿子再不争气,也终究是自己的儿子。

无论怎样,做父亲的也不能够毁了自己的儿子。

“去外交部担任外长吧,好好磨练一下自己。”

蒋介石定了定神,说道:“宋子文代理行政院院长,又兼任着外长,身上的担子重,你帮他去分担一下吧。”

郑永笑了,让一个军人去外交部吗?

其实自己已经听出了校长话里的意思,“去那里磨练一下”,等到这件事情的风波过后,校长还会重新启用自己的。

但这不是自己的目的,自己对于未来已经有了计划。

“校长,学生累了。”郑永的话大出蒋介石意料,他淡淡地说道:“校长,十多年了,郑永始终都在战场之上,学生真的累了。

这段时候,身上的老伤一直发作,连晚上觉都睡不好,所以,学生想借着这个机会好好休息一下,也好顺便反思一下过去……”

蒋介石怎么也没有想到郑永会这么说话,他这么做在蒋介石看来简直是拿辞职在那威胁自己。

“累了,累了。”失望的神色无可遏制的在蒋介石脸上浮现,他死死地注视着郑永,不断地在那摇头,过了一会伸出手指指向了郑永:“你真的太让我失望了,走,走,我没有你这样的学生,我没有你这样的外甥女婿,我不要再见到你,立刻从我面前消失!”

郑永举手对着校长敬了一个军礼,说道:“校长,学生还有最后一件事,既然战争已经无法避免,那些学生认为在战场之上……”

“滚!滚!”蒋介石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几乎是在那咬牙切齿地说道:“没有你郑恒渊,我也一样打仗,没有你郑大将军,我们也一样能够取胜!”

“校长,保重!”

郑永最后看了一眼蒋介石,然后转身大步离开了这里。

自己还是有些冲动了。

就在刚才,自己几乎就想把战场上会发生什么告诉校长,如果校长允许自己说下去的话,那么未来会发生一些什么?

郑永苦笑了下,未来的道路自己现在才刚刚迈出第一步……

……

“恒渊老弟。”当走出去的时候,看到何应钦已经等在外面,何应钦似乎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抓住了郑永的手说道:“人这一辈子那,得失祸福,谁也说不清楚,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想开点儿,想开点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人生在世真的有些奇怪。

当初校长在西安被扣留的时候,自己几乎是把枪口对准到了何应钦的脑袋上,可现在第一个来安慰自己的,偏偏就是这个“仇人”。

是敌是友,恐怕没有人能分的清。

“敬之兄,多谢了。”

郑永拱了拱手说道。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就是你手下几个不懂事的军官瞎闹了一场,总裁现在正在气头上,等气过了再去认真道个歉也就算了。”

何应钦显然还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在那宽慰着郑永说道:“以总裁对你的信任,我看顶多也就是半个多月的事情。”

“只怕没有那么简单啊,敬之兄。”郑永看起来是在那苦笑,不过脸上却没有什么失意样子:“校长让我出任外长,不过兄弟对这一点兴趣没有,加上最近老伤复发,所以已经辞去军中一切职务了。”

“什么?你辞去军中一切职务了?”何应钦一下愣在了那里,不敢相信地说道,接着跺了跺脚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指着郑永说道:“你呀,你呀,意气用事,意气用事,你在才多大年纪,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居然放弃自己的大好前途。

恒渊,听我一句,趁着现在还有补救机会,刚快去和总裁认个错,态度诚恳一些,我想以总裁对你的信任会原谅你的……”

郑永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他知道其实何应钦和自己是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这才会说出这些话的。

此人虽然得到蒋介石信任,但一直都受到同僚排挤。

在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成国防部,何应钦受陈诚等排挤,失去了参谋总长和陆军总司令两个重要职务,而由陈诚和白崇禧分任参谋总长和国防部长。

何应钦仅任小小的重庆行营主任一职。

“不再说这些了,以后还要请敬之兄多多照应。”郑永忽然打了两个哈哈,若无其事地说道:“将来兄弟就是白丁一个,人多势利之眼,兄弟只怕在南京城里想自由活动都有困难,还望敬之兄看在往日交情上不要忘记了我这个朋友啊。”

“你啊,你啊,这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说这样的话。”何应钦显然被郑永的话弄得有一些哭笑不得,指着郑永叹息几声:“我送你几句话吧,以后做人做事,一定要用温和、慈良、宽宏、厚重、缄默来克服自己心中的猛厉、残忍、偏狭、轻薄、浮躁,这才可能做到心直虑正啊……”

第七百零七章 一切早就部署完毕

郑永辞去所兼各职的消息迅速震惊全国。

老百姓并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在完全凭借猜测的传言里,郑永的离职被描述成了戏本里所唱的那样,功劳大的连“皇上”都开始猜忌了。

“中华民族需要千千万万个岳武穆”!

抗战时期最高领袖的这句话现在还清晰在耳,但现在抗战胜利里,那个一直坚持在前线抗战并且创造出无数辉煌的人,却真的成了“岳武穆”。

当然是风波亭里的那个“岳武穆”。

尤其是在郑永呆的时间最长的第三战区,这种反响更为强烈,在某些地区,已经到达了群情激愤的地步。

老百姓眼里的郑永不光能打仗,而且在他担任第三战区最高司令长官,军政大权一把抓的时候实实在在的,是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的。

老百姓的思想有的时候非常单纯,你帮我们做了好事,我们就拥戴你,不管上面是怎么样子看待你的。

不少受过实惠的百姓,开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想要见到他们的“总指挥”,不为别的什么,就为送点今年刚刚收上来的粮食蔬菜什么的。

可不是吗?要是没有总指挥的,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许已经饿死了……

可惜他们无法见到郑永,这也使得流言更加诡异起来。有的人在传说总指挥已经被软禁了,更加斜门的说法是总指挥已经遇害。

一直到郑永派人出来告诉这些百姓,自己还活的好好的,只是一些特殊原因,自己现在必须要一个人呆上一段时候。

这才让百姓放心下来,但总指挥说的“特殊原因”又是什么?是的,总指挥一定有自己无法说出的苦衷吧。

原本最为担心的军队,却有些出人意料的平静,尤其是最让人关注的“青年军官卫士团”里的那些军官们,居然一点动静也都没有。

这有些反常了。

甚至在郑永辞职之后,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那些军官有任何不轨举动,立刻以武力解决以绝后患。

但却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

该训练的训练,该调往地方的调往地方,尤其是那些跟随郑永出生入死的老部下所统帅的那一些部队,更是一点波澜未起。

他们究竟在那想些什么?

是树倒猢狲散,人走茶凉?还是有一些什么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或者是在这平静之后是更大的狂风恶浪?

起码现在没有人知道会发生一些什么……

政府高层对待此事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派是郑永的老对手,陈诚系的那一些人,未免弹冠相庆。

之前郑永占尽了上风,权利大到无法置信,排挤得陈诚系的人根本无法立足,但现在曾经风光一时的郑永终于垮台了。

“党国的第二号人物”?现在不是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