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193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刀1937-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9日,在国内空前的压力着指责下,张学良通电下野,出国疗养。

但无论是郑永或者是蒋介石,这时候都没有意想到,郑永的通电却再次把他和他的11师推到了风口浪尖……

……

其后,日军继续进攻喜峰口。

宋哲元之29军在劣势情况下与日军于喜峰口展开激战。

日军以重炮轰击喜峰口阵地。中国士兵没有隐蔽阵地,坡面全是硬石,连挖个单人掩体都很困难,只有卧在地上干等炮轰。一天下来,光是牺牲在敌人炮火之下的就有一个团的兵力。

炮轰结束过后,日军沿缓坡缓缓而上,中国士兵因山地作战,携枪不便,很多士兵,丢掉了毛瑟枪,多带些手榴弹,手提着大刀,当敌步兵冲到阵地前百余米,抛一阵手榴弹之后,趁硝烟未散冲出阵地,挥舞大刀和敌兵胶着混战,使敌飞机大炮无法使用。

此时,长城边上杀声震天,来回拉锯,几处高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敌兵退下之后,又用重炮飞机轰击。

37师副师长刘自珍等人到达喜峰口前沿阵地视察地形,准备在天黑之前接防。

部队进入阵地,万福麟部撤至口内休整。此时口里口外驻有万部一个旅的兵力。

刘副师长刚刚下山,前方炮声大作,从望远镜里看到万部纷纷从前方退下。旋接报告,敌人步骑炮联合部队跟踪南下,万福麟部一触即溃,望风而逃。

血战两日,29军损失兵力两个团。

是夜,29军37师109旅旅长的赵登禹夜袭日军潘家口等地。击死敌大佐级指挥官1名。夺获大炮数门、坦克车数辆、辎重粮秣堆积如山。后因无法携带,故不得不忍痛烧毁。

中国军队也伤亡很重,官长阵亡者计团副胡重鲁、营长苏东元。

其后29军再次夜袭,砍杀日军数以百计,夺回机枪十余挺,烧毁日军接济车十余辆。

29军装备极其低劣,火力弱,有兵无枪,有枪缺弹,只是每人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但就是凭这样的装备死死坚守着喜峰口。

喜峰口一带固若金汤的防御,使日军志气馁败,他们见雷池不可逾越,遂将主攻方向转到罗文峪方面。

尽管中国守军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靠着火力上的优势,靠着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日军正在一点一点取得战场上的优势……

……

“奉天英雄何在!抗日豪杰何在!

民国19年,郑永以劣势之兵力,死守奉天,使倭寇丢盔弃甲,横尸无数于奉天城下。今倭寇猖狂于我国土,郑永何在!11师何在!若尽起11师精锐,兵出长城,必使日人丧胆,倭寇寒心,复我中华江山……”

——《北平世界日报》。

“这个时候,是郑永和他的11师站出来的时候了!

日寇正在步步进犯,我们的国土正在一寸寸的沦陷,现在到了郑永将军和他的11师站出来奋起反击的时候了!

忠诚的铁血将军郑永,勇猛的精锐之师11师,国家需要你们,国民需要你们,在长城,是日寇猖狂的叫声,在中国,是四万万五千万国民的呐喊。

出击,出击,光荣的11师……”

——《上海今日时报》。

……

到处都是这样的呐喊,到处都是这样的请求。

民众们不会去考虑从南京调兵增援的困难,不会去考虑可能遇到的艰难。

他们只有一个最简单,最单纯的想法:只要精锐的11师出动,猖獗的日军必败!

学生们举行游行,请求11师出击;名流们联名上书请愿,请求11师出击;铺天盖地的报纸上连篇累牍,请求11师出击……

在11师的营房门口,每天都会有不顾阻拦的学生、市民,泣血哀告11师立刻出击!

出击,出击,光荣的11师!

……

“不可能!简直是无稽之谈!”

蒋介石愤怒的把报纸重重砸在了桌子上,恼怒地说道:“郑永的师尚未整训完毕,这个时候怎么可以拉到前线送死?况且从南京调动11师上去,要面临多大的困难,这些人都想过没有?荒唐,荒唐!”

“委座,压力实在太大了。”

即将赴任北平,接替北平军分会代委员长的何应钦为难地说道:“学生游行、市民罢市、名流请愿,我怕这样下去……”

“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这是打仗,不是请客吃饭!”蒋介石的脸色铁青:“总之不管怎么样,暂时不能动用11师!”

何应钦苦笑了一下,委员长的确有自己的苦衷。

他不是舍不得把德式师拿上去打,一二八凇沪之战的时候,同样是德式师的三个师都拉拉上去和日本人但11师刚刚弄得有点模样,还没有完全整训完毕,这儿时候拉上去实在有些让人为难。

可是外面那些民众的压力和呼声,已经让政府陷入了很大的被动之中,一旦这种压力和呼声彻底爆发出来的话……

“委座,我倒有个办法,既可以平息民众的呼声,减轻政府压力,又可以让郑永,和他的11师不至于受什么损伤。”

何应钦试探着说道。

“你说说看。”蒋介石的态度稍稍平和了些。

何应钦上前走了一小步说道:“把他们调到东线的冷口关一线。”

“冷口关?”

“是的,冷口关建在山势险峻的凤凰山上,况且我们在那驻有重兵,日人不会轻易进攻,把11师调到那里,呆上几天后再把他们调回来……”

“如果日本人偏偏就是进攻了呢,怎么办?”蒋介石沉吟了一下问道。

何应钦不暇思索地说道:“那么属下立即命令他们停止前进,原地待命,希望委座能够给予我这个权利。”

蒋介石并没有立即回答他,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室内一片安静,静得好像连心跳声都能听到。

“这个,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

蒋介石终于叹叹了口气,很有些无奈地说道:“办法还是好的,但怕就怕郑永太年轻,一时头脑发热,那个时候就麻烦了,还有德国顾问那,一直以来他们都强烈反对将未整训好的德式师拉上去的。”

“郑永那还是好办的,委座可以将意思和他说明,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亲自给他下道命令。”

何应钦长长地松了口气:“至于德国顾问方面,其实把目前国内的形势给他们说明了,我想他们还是能明白的。”

自己这可是在冒险,冒着天大的危险提出了这个办法。

委座把自己的心肝宝贝都给拿出来了,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当真谁也承担不起这个巨大的责任。

想到这里何应钦忽然有些后悔起来,世上的事情怕就怕万一二字……

“提前为11师授旗,不,我要亲自给他们授旗。”蒋介石面色看起来有些让人捉摸不定,他来回走了两步,说道:“告诉中央日报并各大报社,国民革命军陆军11师即将出击!”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军旗

国民革命军11师即将开赴前线!

消息一出,举国欢腾。

不过德国顾问团的顾问显然完成不赞成政府这样的做法。甚至当出兵决议决定后,一如以往,勃罗姆和郑永发生了严重的争执。

虽然在郑永一再地解释下,勃罗姆违背着自己顾问的道德,勉强同意了出兵,但他还是坚持保留了向委员长提出抗议的权利。

民国22年5月2日,南京,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1师军营。

“委员长到!”

“全体都有,立正!”

一身戎装的蒋介石出现在了11师官兵的面前。

“报告蒋委员长,陆军11师集合完毕!”

蒋介石点了点头,走上了那张临时搭建好的讲台。

“你们都是党国的精锐,国家的栋梁!”蒋介石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到11师每个官兵的耳中:“现在,国家有难,需要你们挺身而出。你们是国民革命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你们是国民革命军中最忠勇的士兵。国家需要你们慷慨赴难!

倭寇正在侵占我们的国土,倭寇正在猛攻我们的军队。前线,每天都在遭受着炮火的轰击,每天都有大量的革命战士殉国。现在轮到你们了,光荣的11师!

挺起你们的胸膛,扬起你们的刺刀,去把日本人赶出去,恢复革命军人的荣耀,恢复中华民族的尊严,恢复国家领土的完整!”

“共赴国难,誓死一战!”

这是11师一万余官兵响亮的回答。

“授军旗!”

在11师还没有完全完成整训的情况下,他们被破例授予了军旗。

从这一刻开始,11师有了自己的军旗。

一面卷着的军旗送到了蒋介石的手里:“国民革命军11师师长郑永!”

“到!”

“接旗!”

从蒋介石的手里接过了军旗,郑永一步步走到了官兵们的面前,然后在副官有些颤抖的双手帮助下解开了束绳,郑永双手用力一抖,那面军旗,呼啦啦的迎风飘扬呈现在了所有官兵们的面前:一个青天白日徽印在军旗的左上角,在军旗的正中,是两枝交叉在一起的刺刀!

刺刀!

这是11师的象征,刺刀向前,永不退缩!

“共赴国难,誓死一战!”郑永大声吼道。

“共赴国难,誓死一战!”上万官兵倾尽全力爆发出的吼声足以刺破苍穹。

“11师,出发!”

11师,出发!

在奉天突围之后,他们再次踏上了征程。

勃罗姆现在有些后悔,这些勇敢的士兵们就要上前线,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去维护国家的尊严了。

在这么一段时间里,已经被淘汰掉了将近二千名士兵,如果那些被淘汰掉的士兵依然还在这支部队的话那有多好……

……

国民政府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最短的时间里,从江阴、常熟、苏州等地征集到了60多辆汽车,这也是中国军事史上首次进行的师级单位摩托化运输。

同时,作为先头部队的26旅和27旅,则登上了紧急征用的火车,直接铁运北平。

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焦急等待的民众。

穿着长袍马褂的士绅名流,和那些穿着破旧的市民拥挤在一起,并没有任何的不适,在这个时候每个人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来了,那面飘扬着的军旗终于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巨大的欢呼声在这一瞬间爆发!

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让即使是不韵军事的普通市民,也能够感觉到这次政府真的动用了绝对的王牌之师。

“11师万岁!”

忽然,有市民这么大声叫了出来。

“11师万岁!”

一阵接着一阵的欢呼浪潮一般响起。

现在11师的每一个官兵都成为了市民眼中的英雄。

他们不会去考虑到这次出征,还能活着回来多少人;他们更加不会考虑,这次出征11师会不会失败。

在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个答案,唯一的一个答案:那就是11师已经出征了,而且只有是11师打的仗,必胜!

“郑师长,打垮那帮东洋人!”

“郑师长,把山海关夺回来!”

喊什么样的都有,甚至有人喊出了一鼓作气,恢复东北的口号。

郑永只有苦笑。

委员长已经找自己谈过了,话里的意思非常明确,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打。11师不能出现重大伤亡,绝对不能。

可什么才是万不得已?

郑永早就已经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找到机会和日本人干一仗,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

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样才可以在不惹怒委员长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

士兵们开始登上火车了。

欢呼的浪潮自始自终就没有停过,好像11师不是出征,而是已经得胜归来……

……

“郑将军,我很为这次出征担心,缺乏空中力量,缺乏战车部队。”

勃罗姆好像非常担心这次出征,在火车让人烦躁的声音中说道:“我不明白委员长为什么要派我们出征,我们是损失不起的,不然,那么长时间的心血就会被白费的。”

“36、87、88师都拉上去了,也该轮到我们11师了。”

郑永笑了一下,随后拿起一个苹果啃了一口:“勃罗姆,你成家没有?”

勃罗姆怔了一下,点了点头。

“家,我不知道对你们意味着什么,但对我们来说,是最神圣的东西。”

郑永一边啃着苹果,一边看着窗外:“中国人大多数人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里。可是现在我们连家都没有了,对我们来说这是最耻辱的事情。如果能够回家的话,我的士兵们是绝对不会怕死的!”

“你们现在就是回家?”勃罗姆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我们现在还回不了家。”郑永微微摇了摇头:“但我们早晚一定能够回家的。一点点,一步步的取得胜利,一直到重新回到奉天的那一天为止。”

勃罗姆沉默了一会:“我还是不太懂,但是,将军,我想我会尽量帮你取得胜利的……”

“师座,急电!”

这个时候郑文根匆匆走过来说道。

郑永接过了电报,面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北古口等阵地相继丢失,中国军队伤亡惨重。

其后,第25师撤至密云整补,防务由第二师黄杰部接替。

日军未敢轻易冒进。中国守军充分利用作战间隙,加强阵地构筑。

日军第16旅团主力随后攻击南天门三个望楼高地,一部攻南天门两侧高地,经苦战,侵占八道楼子。守军虽两次反击无效,但仍坚守南天门等处。

国民革命军队第二师连续作战五昼夜,伤亡甚大,疲劳已极。敌继续以炮火轰击,终日未止。当晚,由第83师刘戡部接替南天门防务。

第83师与敌激战至六昼夜,直至高地全化为焦土,才放弃中央据点高地南撤。

日军占领南天门。此役,日军死八十人,伤236人。

关麟征之部在此之后将部队开到古北口前线接防。为了夺取潮河支流对岸高地有利地形,他亲率一四九团猛烈反击日军。

双方短兵相接,战斗惨烈。关麟征被敌人的枪榴弹炸伤五处,浑身是血,但他仍力战不退。身旁官兵十余人全部战死,他仍毫不动摇,从容指挥全师官兵英勇杀敌,终于击退了敌人占领了高地。仅前三天,就歼灭敌军千余人,是役仅以四个步兵团独当优势之敌;既无坚固阵地可凭,友军又不协力抗战;加以官兵训练很差,虽有抗日爱国的热忱,而无对日作战的经验与技术,以故伤亡达到了惨重的4000余人。

“不好,日军下一步必然是要进攻冷口关!”郑永忽然重重的将电报放了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