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光熹-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久,控制饮水的军令传达了全军。

在炙热得可以烤熟鸡蛋的沙漠中,文聘看着汗如雨下的战士们一个个干裂的嘴唇,心中不忍去找贾诩,希望贾诩可以多给将士们多一点点饮水配给,黑着脸的贾诩不假思索的拒绝了,并且淡淡说道:“有水喝能活着就是幸福。”

回忆起宛如江南多水的家乡,文聘一时间居然迷茫幸福究竟是什么东西。

前天,先锋耿忠校尉擒获了一支马贼,通过马贼口中得知,匈奴地西边沙漠绿洲和沙漠旁边的草原上生活着一些匈奴人。

贾诩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却把大帐内其他将领羞得低下了头。

出征前,贾诩召开会议讨论这次远征行军道路问题,当时大家都比较倾向于穿过腾格尔沙漠后,直接穿过贺兰山峡谷直插匈奴地(也就是岳飞所说的踏破贺兰山缺)。这样行军不但可以少走**天的路程,行军途中也计较容易获得水源,还能增加大军的突然性,是一个三全其美的好办法。

这个三全其美的好办法最后却被贾诩给毙了,理由是匈奴人并不可能集中在匈奴地,经过匈奴一百多年不断迁移,匈奴人的势力范围早就超过了大汉制定的范围。如果直插匈奴地,就惊动了散居在边缘地带的匈奴人,这样就不能完成刘谦制定的全歼匈奴人的计划。

为了加强说服力,贾诩询问大家现实中匈奴王庭所在地,很多人都纷纷摇头,贾诩摇头带着讥讽的微笑眺望东方,轻声道:“并州西河郡美稷,紧邻着大河西侧的美稷。”

众人赶快翻地图,一看那里离匈奴地足有两百多里,都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贾诩。贾诩淡然一笑,浑不在意大家对他的质疑,随手把暗隼卫弄来的并州诸郡国户籍薄丢给了大家。

大家翻开西河郡那一卷,看到西河郡下辖十三城只有五千六百户两万多口之后,自然联想到正是地广人稀才给了匈奴可趁之机,深思后自然知道西河郡发展不起来和匈奴人四处抢掠脱不了关系,这才被贾诩说服,同意直接绕过贺兰山扎一个大口袋不给匈奴人逃脱的机会方案。

眼前,马贼的口供证明了贾诩的未卜先知,众人才会表现得不自然起来,然后在贾诩淡然微笑中同意了包围屠杀的军令。

“仲业,看你的神色还有什么话要问,那就直接问好了,在我面前,有话就不要埋在心里。想想,你父亲在你不组及冠之年千里迢迢给你加表字,这可是对你给予了很大的期望,千万不要让他失望。”

“嘿嘿,加表字只是效仿大哥罢了,那是我恳求父亲得来的,没有您老人家说的那样严重。嘿嘿,老大人目光如炬,目光如炬。我确实有些事不太明白,正要向您请教,不想被您老人家看破了。”

“好了,不要拍马屁了,我可是真怕那天得罪你,你跑到外甥媳妇那里告我一状,我恐怕也吃不消哇。”

“老大人您就不要挖苦我了,那不是吓唬正方的嘛,对您,借给我十个胆我也不敢捋您的虎威,那样做只怕动不了老大人一根毫毛,我就要被大哥追着打了,至少要追杀三条街。”

“呵呵!别贫了,有话快说,一会我还得去处理后勤度过沙漠的大难题。”

“那是,你老人家日理万机。其实说来也算是小事,我就是有一点不明,老大人只吩咐前锋几万人清除前边匈奴人,就不怕走漏消息,让匈奴人早早准备起来?”

“哈哈哈哈!看来让你负责内政时间太长,缺乏对游牧民族的征战,要不今天你也不会问出如此幼稚的问题。

游牧民族可不是像我们汉人那样比邻而居,因为游牧的关系,为了不让相互的牛羊掺杂放牧,他们平时一般分成小部落或已家庭为单位游牧,彼此间都离得很远。

有了这个特征,我们只需要围住一个个游牧点,杀尽游牧点的匈奴人不留下痕迹,就不会惊动其他游牧的匈奴人。这样一来,我们不需要动用全军人马,让前锋几万人分散开尽情搜索杀戮就达到了目的。

这是其一,其二,我也不怕匈奴地的匈奴人得知我们来到的消息。游牧民族最难对付的是他们四处躲避不和我们交锋,那样我们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来寻找他们,所以呀,我恨不得他们赶快集合最后一点力量来和我们决战。

呵呵,这次不同于以往对匈奴作战,其实这次他们想和我们躲猫猫也不行。按照战略计划,黄河北边和东北所有渡口都被我军重兵把守,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北进大草原和进入并州五原郡的机会,而南边我们会以长城为据点步兵重守。如此一来,南方和北方截断了他们一切的通道,他们只能留下河套北部着几百里地和我们捉迷藏。

哼哼,我们东西两路大军东西合围这几百里地方,然后像梳一样梳理只有几百里宽的河套北部。对于二十多万骑兵而言,几百里方圆并不大,匈奴精锐战力早就一抽而空,而我军则全是青壮年组成的军队,我们就是撒开网大范围搜素也不会吃亏。呵呵!严格来说捉迷藏有些不合适,只能说猫抓老鼠。”

五百四十九章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老大人,是不是你算计到这次绝对是稳操胜券才会如此支持大哥的?”

听到此,文聘缩着脑露出鬼头鬼脑的少年性情问道。

“鬼小,终于忍不住了。哈哈哈哈!我还没有老糊涂,这些异族今天已经如此表现,说不住等大汉国力不堪之时真会奴役汉人,如果不是我认为你大哥说的确实有道理,并且能够一举铲除我们几百年的心头之患,你以为我会支持如此劳民伤财的行动吗?”贾诩先是笑着瞪了文聘一眼,随后脸色一黯轻叹道:“唉!你也看到了,还没有杀死一个匈奴人我们就损失了一千多名战士,未来还会更多。”

“老大人,这时候前锋运气好估计应该碰到了匈奴人,恐怕已经有了不菲的战果,可惜哟!”

以资历担任西路远征军统帅,却失去了一线杀敌的机会,文聘遥望着夕阳下苍茫的地平线,想象着战友驰骋杀敌的景象,满脸神往。

“这次不同以往,以往只求击败匈奴主力,这次是要一举彻底消灭匈奴人,未来大把的机会在等着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前线战士不如早早做好渡河工作,过河后还怕没有杀敌的机会吗?”

口中劝慰着文聘,贾诩也禁不住遥望北方,看着一只飞鹰展翅迅疾划过一朵朵白云,像飞箭一样消失在视野尽头。

六月的太阳释放了一天的热量,傍晚时分,热量耗尽的白茫茫大太阳蜕变成鲜血般的红色,红色夕阳将褐黄的大漠荒草镀成一片金黄,也把一支沿着黄河前进的军队笼罩在金黄之中。士兵好多天没有洗过的衣服上尘土被阳光映照得格外显眼,从远处观看,就好像是一幅很是有些年头的老相片。

“耿校尉你看!”

士兵的呼喊把正在欣赏黄河中硕大圆日的耿忠惊醒,目光循着士兵的手指向前眺望,见夕阳映照得红彤彤一片的荒漠深处升起了一缕孤烟,没风,那股烟雾自地面笔直的直上青天,消失在天空的白云之间。

“传令下去,以那道孤烟为目标,立刻紧急行军!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力争夺得这次远征的开门红,赶在凌武和韩遂马腾之前拿下首功!”

一年来喜形不见于色的耿忠,此刻脸上难得出现一丝激动,马上放弃欣赏黄河落日的美景,带领大家率先向西绕过黄河的一个转折河滩,然后对着那道笔直上升的孤烟杀气腾腾而去。

跑了一两千里,耗费无数金钱粮草就是为了眼前的时刻。

自从今天中午得到贾诩准许开战的军令,前锋各支军队都磨拳擦掌准备拔得首筹,开战第一胜非比寻常的意义大家都心知肚明,把开战第一战功记在自己名下,当前就是诸位前锋军官最大的心愿。

除了以上特有的意义之外,这次战斗对于耿忠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刘谦可能是当初没有了解耿忠的身份,其实耿忠的身份在耿家也比较尴尬。

东汉建立,给耿家带来最大名望的是大将军耿弇。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四的耿弇,此人非常了不起,在协助光武帝光复全国的战斗中,史载平郡县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败焉。

一句未尝挫败焉就证明了耿弇是为常胜将军,生平未尝一败,这样的战绩在云台二十八将中独一无二的。其他的云台二十八将可能在战功上超过了耿弇,只是都有败绩,唯有耿弇是个常胜将军。

史载,当时人称耿弇为韩信第二,曾有人进谏光武要除掉耿弇,好在光武刘秀心肠不错,考虑半天之后说一句:“朕终不使耿弇为淮阴也。从中可见耿弇军事能力达到了何等水平。

有个如此厉害的耿弇,一般人以为耿家就是因为耿弇一人之力强盛起来的,可惜事实不是这样,在协助刘秀建立东汉的战争中,耿家几乎一家人全都参加了战斗,待东汉建立,耿弇的父亲耿况和弟弟耿舒、耿国也各自凭能力封侯。

此后,为耿家大放异彩的并不是耿弇的直系后代,而是他弟弟们的三个儿耿秉、耿夔和耿恭。三人各自为将,皆为大汉立下了赫赫的功勋,成功打破了一个家族三代为将必败的谶语。

但是,如此一来耿家就出现了主弱枝强的局面,偏支如此显眼就深为出身耿弇之后的族长所忧虑。后来虽说没有明言,暗地里却没少对偏支打压。

耿忠是耿恭的重孙,自然属于耿家旁支,只是他表现得一直很优秀,又让家主找不到什么毛病,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这也是为何耿忠遭到了暴打之后,耿家没有丝毫表示的主要原因,他们无非是想借刘谦的手打压一下耿忠的气焰,同时还能证明他们一点也不徇私的开明。

这一些刘谦不清楚,可是耿忠心里边门清。

在家族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真实存在的打压鄙视情况下,耿忠想要出人头地就只能以军功为出路,用真实的军功向大家展示他的能力,然后重振没落三代的旁支。

以上所说的是耿忠现实中背负的压力,让他转化成最大的动力努力拼命工作,除了现实压力之外,耿忠心中也有一股豪情,他想把祖先走过的路都走一遍,把祖先没有实现的愿望一一实现。

大汉永元年间大规模讨伐匈奴,耿秉为主帅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耿夔为先锋大将,耿恭为军司马,耿家第三代精英纷纷上场,数战把北匈奴单于击溃生死不明,一举把北匈奴的势力从大草原驱逐到西域。

耿忠每每想到此处,都禁不住热血沸腾,感慨那是该如何激烈雄壮的战争,幻想着有天可以踏着祖先的脚步,实现高祖临死前高呼斩尽异族的愿望。

今天,就在今天,在大汉国力下滑到谷底的今天,耿忠做梦也想不到他会来到祖先战斗过的地方,来完成祖先没有完成的遗愿。

战马狂奔中,没有一丝风的大漠掀起了阵阵狂风,呼啸间凉爽的风儿没有熄灭耿忠心中的沸腾,他不由得想起了刘谦,他笑了,笑得很甜很真挚。

“刘谦,只要你不篡逆大汉,就凭你如此为大汉未来谋虑,能在不可能的局势下放弃夺取中原而倾尽全力消灭异族的做法,我耿忠以后就是你的一条狗,任由驱使!”

五千铁骑犹如一个巨大的扫帚,所过之处带起无边的尘土,尘土持续升高,很快将方才有些江南风韵的黄河河曲给笼罩其间,变得黄蒙蒙一片。

奔驰,奔驰,褐黄的尘雾一点点和前方的孤烟拉近了距离。

就在汉军视野中孤烟逐渐明显,孤烟四围出现一个个白点之时,耿忠手臂蓦然前后挥舞一下。身后浓烟中的黑线顿时窜出两道铁流,划着曲线从两边轰隆着向前方奔去。

“加速!敌人已经发现我们!”

“诺!”

奔驰中,洁白的帐房一点点在眼帘中清晰,足有一百多个,耿忠满意一笑,他喜欢大鱼。

待看到两道铁流逐渐跑到了各自制定位置,完成了包围的战略构想,耿忠冷笑着打量从帐篷中奔驰出来的几百个由白发苍苍和十二三岁少年组成的军队,指着他们说道:“大家看清楚了,这些匈奴人为何没有壮年?为什么?”

“他们的能战之士都去三辅祸害我们亲人去了。”

“我们该这么做?“

“血债血偿!”

“大家记好了,我们的任务和信条是决不能放过一个!报仇!”

耿忠脸上闪过一阵残酷的冷笑,猛然挥手下达屠杀的命令。

“我儿,如果有一天你面对匈奴人,千万不能手软,一定要替为父多斩几个匈奴人首级——”

一边下达命令,耿忠蓦然取出寒光四射的马刀,心中回忆着父亲的来信,双目不断闪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长刀倏然劈中一个匈奴老人的面门,这名匈奴人连一声哀嚎也没有,脑袋就被耿忠批为两半,白色的脑浆和赤红的鲜血,随着刀势被分成两个明显的冲击破,先在空中凌空飞翔一阵,然后就被滚滚而来的尘土遮掩其中。

“为父的伤势你不要操心,只是不能在动手而已,性命无碍,只是你弟弟不小心中了匈奴人的排箭,战死了。——”

马刀哐啷一声划过斩向他的弯刀,耿忠一个干脆利落的斜劈,一个十几岁的匈奴男孩痛苦的厉叫着身变成两半,腰腹断裂处白花花的肠和没有发育好的内脏伴着鲜血凌乱飞散。

“不要伤心难过,战争哪有不死人的,耿家死在战场的还少吗?放心,茂陵现在还固若金汤,为父一时半刻也死不了,有惦记为夫的心思还不如想想怎么替为夫多杀几个匈奴人!”

身为人,耿忠听到匈奴人进入三辅难免牵挂年迈的父亲和家人,由于汉州军一直控制着陈仓,可以让三辅弟和家人联络,耿忠也难以免俗的给父亲写一封家书,这是他外出一年来第二封家书。

第一封家书是被迫向家人解释一下他在张掖的情况和想法,要不家人担心他被刘谦整治,而后就再也没有写过。这一次,由于情况特殊,耿忠三思后还是奈不住心中对家人担忧,写信询问老父亲安康和家中近况。

“报仇!报仇!”

“杀!杀!杀!”

前边已经没有敌人,耿忠收起被鲜血染红的马刀,勒马四顾。

据眼前的帐房数量耿忠判断,这个绿洲中的匈奴人不过三千人左右,其中只能勉强聚集三四百个战斗人员,其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