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光熹-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在江油的打探,刘谦知晓郭嘉已经在剑阁前摆出了攻势,当下立刻吩咐关闭江油城门,全面戒严,让两万士兵进行休息。

当天下午休息,三更天刘谦就吩咐做饭,四更天士兵全部整装待发,然后在刘谦命令下开始了刘谦建军后第一次步兵长途急行军。

由于这次长途奔袭,全军最高元首刘谦亲自参加,而且是没有骑马全途步行,给大军树立了榜样,心里边将刘谦当做神明一样的战士们,在领袖带领下兴奋得根本不知道累,两天之后的半夜,每天突击行军一百多里的大军来到了绵竹关。

九月十九日,半夜的月色很好,将绵竹关城头映照的很亮堂,至少是藏在关前不远处林中的刘谦是这样以为的。

看到城头走过三两个没精打采的士兵,刘谦猜到刘焉已经知道他们来到益州的消息,可是刘谦更加肯定的是刘焉错误估计了刘谦的反应,他是以这个时代一般军队行军速度来计算刘谦前进路程,这才会让关头的士兵没有按照战时那样的频繁巡逻。

月夜下,刘谦笑得很甜。

他付出了这么多,正好希望刘焉发生这样的错误判断。

“干活了我们付出这么多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大家身上了。”

刘谦回身对藏在树阴影下的一千名特种兵认真的说道,然后第一个猫着腰离开树林,借着旁边山势的阴影像只狸猫一般向绵竹关潜去。

刘谦这句话并不是虚话空话,而是一声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叹。

其实以特种兵夜间作战无往不利的辉煌战绩,刘谦原可以轻松的夺取,还以为刘谦远在并州草原而疏于防范的剑阁刘焉军。但是,刘谦知道取巧的事情只能成功一次,特种兵突袭了剑阁之后,剑阁后边的葭萌关和涪水关绵竹关的刘焉守军,一定会严加防备特种兵这种手段。

如果大军为此被阻挡在葭萌关,就像历史上霍峻那般将他们阻挡在关外,那样他们将会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最后说不的还得采用走阴平关这条路。与其这样,刘谦干脆走了阴平关,而把特种兵这个杀手锏留在了最后一道关隘绵竹关上。

虽然进入了秋天,可是益州的秋天来得比较迟,花草树木还十分繁茂,为了不弄出声响,特种兵战士行动都很缓慢。掉在后面的特种兵战士,望着刘谦藏在阴暗中快速移动却没有半点声息的阴影,心中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五百八十九章 连战连捷捣黄龙

刘谦兔起鹘落间,首先来到绵竹关下,认真观察一阵子,为突击战士寻找到一个最佳射击地点之后,静静等待第一批负责狙击手的前来。

负责狙击绵竹关上巡逻的神射手,一共五十人,按照作战计划,这次夜袭行动由他们率先发动。

之所以安排五十人,是因为刘谦害怕走漏了风声,让刘焉得知他们已经突进益州内部,那么刘焉就会加强绵竹关的守备,城头巡逻兵肯定要增加不少,这五十名神射手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可能而准备的。

绵竹关今晚的戒备情况如此松懈,证明了刘谦制定的突击行军非常正确。

刘谦率领大军进入益州的军事行动,虽然被江油城的百姓知道的很清楚,可是由于刘谦军占据了江油通往绵竹的官道,其他小路根本不适合战马奔跑,所以刘谦军突击行军就杜绝了江油城百姓给刘焉传递消息的可能性。致使刘焉时下只是得知了郭嘉攻打剑阁的情况,根本不知道刘谦已经来到了他的眼皮底下。

狙击手全部到达作战位置,由于绵竹关巡逻兵很少,他们几个人共同猎杀同一个刘焉军,这就让刘谦感到狙击行动肯定万无一失。

狙击手经过简单商议之后,分配好各自的作战任务后,夜月下绵竹关巨大的阴影中,紧贴着城墙的地面慢慢站起了数排手持飞爪口衔环首刀的特种兵。这些特种兵呈蓄势待发之势,只等刘谦下令狙击手设计后,他们就立刻以最快速度向城头攀爬。

“呱呱呱”

城头上一名刘焉军巡逻兵很是奇怪,九月深秋天气又没有下雨,为啥还有青蛙在绵竹关下边叫得那么欢畅呢?

可惜,这个念头刚刚生成出来,这名巡逻兵就感到身上好几个地方忽然传来一阵阵巨疼,他很想大声将敌袭的消息叫出来,让正在梦想中的战友醒过来拒敌。

可是等他用尽全力呼叫出来敌袭的声音后,他才发现他的声音虚弱得好像梦呓一般无力,然后只感到全身越来越冷,最后瞪大眼睛僵直了身体没有了气息。

由于这次狙击的弩机上面涂油加血封喉的剧毒,机括响起后,果然如大家所想那般,绵竹关上没有发出半个频死者的惨叫,只发出几声如同母鸡展翅飞翔的扑腾声。

阴暗环境中,动作命令根本不能采用,在不能用话语下达命令的环境中,用青蛙叫声当做攻击命令还是很适合的。看到身边的刘义双手捂嘴发出响亮的蛙鸣,狙击手顿时就发开了手中的机括。

一切显得很是完美,刘谦也丝毫不敢耽搁,猛然挥动手中的飞爪,飞爪抛出去的同时,刘谦双脚立刻发力蹭蹭就向绵竹关城墙上蹬去。

等刘谦来到绵竹关之上,绵竹关的刘焉军还没有做出一点反应,直等到刘谦带领十几人打开绵竹关大门之后,一些刘焉军才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妙,可是这个时候关门大开的门洞中刘谦军正在蜂拥而入,对于刘谦而言,这就标志着大势已定。

屠杀,月夜下,刘谦军对刚刚醒来衣装不整的刘焉军展开了一场屠杀,而冲在最前边的永远是手执银枪的刘谦。

在刘谦带领下,手足失措的刘焉军很快便被打懵了,他们不是跪下来对刘谦军投降,就是利用没有穿军装的机会,趁着夜色逃之夭夭。

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刘谦军对逃窜的刘焉军展开了奋勇追击,但是就是这样,战斗在不足半个时辰内彻底结束,最后统计两千名刘焉军成功逃脱者只有三十多人。

留下一千五百名战士负责看守俘虏防守绵竹关,防止绵竹关北边的刘焉军从绵竹关支援刘焉,刘谦没有让战士们休息,立刻沿着官道急行军向离此只有十几里的绵竹杀去,因为刘焉就待在绵竹,只要打下了绵竹抓住了刘焉,刘谦这次军事行动就算成功了。

前边说到贾龙拥立刘焉在益州治所雒县进行益州牧上任大典,等刘焉除掉贾龙之后,却感觉到雒县被马相破坏的太厉害,已经不适合作为大本营,就暂时将治所迁移到了雒县北边的绵竹城,命人前去成都重修成都城。

成都在西汉时是全国有名的大城池,可是在东汉,成都除了继承了原来大汉西南最重要的经济交流城池之外,在文化政治上一直没有什么地位,这一切都源于两汉之交的公孙述。

公孙述,字子阳,扶风茂陵人氏。王莽篡汉时他出任蜀郡太守,由于不满王莽,公孙述自领辅汉将军益州牧,开始了他割据益州自守的历史。

王莽末年群雄竞相争霸,看到天下糜烂的情况,再看到他之下益州的繁荣,公孙述认为他有足够的势力争霸天下,于是在成都称帝,由于是从成都发迹,公孙述自立国号“成家”。并一切效仿汉制,以益州为司隶校尉,以成都为成都尹。

公孙述最强大的时刻,迫使凉州军阀隗嚣向他称臣,雄踞了基本上大半国土,这逐渐让他骄傲了起来。后来刘秀自冀州崛起,逐渐平定了大半个天下,数次写信劝说公孙述归顺。可是公孙述也是一代英豪,如何愿意屈居在刘秀之下称臣,于是刘秀最后就让大司马吴汉攻打公孙述。

蜀地不宜行军,吴汉虽然在征伐公孙述过程中,取得了不断的胜利,可是也为此付出了不菲代价,这就加剧了吴汉对公孙述的仇恨。等打败公孙述之后,吴汉不但灭了公孙述满门,还放任手下士兵抢掠了成都三天,最后一把大火把西南雄城成都付之一炬。

由于成都已经成为废城,加上蜀地流传居成都成天子的谣言,历代益州刺史也不敢修缮成都,就把益州治所迁移到成都北边的雒县。

现在刘焉控制了益州,想到那句居成都成天子的谶语,自然将未来大本营放在了成都,于是在时局稍微稳定情况下,就命跟随他来到益州的属下赵韪重修成都。

刘谦原来从请报上得知刘焉待在雒县,所以他原计划是干脆让手下士兵休息,到天明再奔袭雒县,不想从绵竹关守将董扶口中得知,时下刘焉将治所迁到了绵竹,而绵竹城离此很近,就立刻改变了心思。

董扶原来是朝廷的一个郎官,几年前投靠了何进,这次由何进委派他前来辅助刘焉。刘谦以前也去过不少次何进的大将军府,也见过这个董扶,见董扶一个劲对着他叩头请他饶命,就随便给了董扶一个绵竹令,这让董扶一下子就对刘谦死心踏地,将很多机密情报说给刘谦。

见刘谦要突袭绵竹,董扶不顾劳苦要亲自给刘谦带路,让刘谦很轻松的来到了绵竹城。到了城下,董扶谎称绵竹关遭到当地豪强偷袭,他这次回来时为了求援云云,就成功诈开了绵竹城。

见如此简单的达成了任务,刘谦看着在一旁露出巴结脸色的董扶,心中对董扶的表现很是满意,因为董扶也算是给他学习中的用人之道上了生动一课。

一万多精锐之师突然杀尽毫无防备的绵竹城,这在古代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后果,在刘谦军连续击破仓促间组织起来的几支刘焉军之后,绵竹城就落入了刘谦的手中。

可是当刘谦军彻底控制绵竹,发现捕获的刘焉人马中没有刘焉后,刘谦才知道,原来刘焉今天下午临时起意要去看一下正在重修的成都,这才逃过了一劫,这也难怪董扶不知道了。

刘焉虽然没有抓住,可是刘焉除了一个留在何进那里做人质的大儿子刘范,以及早早死去的三儿子刘瑁之外,次子刘诞和幼子刘璋都被刘谦捉到了。

至于文臣武将,除了负责在各地镇守的官员以及保护刘焉前去成都的吴懿之外,其余一个不剩的全被刘谦抓获。如此一来,就算是刘焉想要继续抵抗下去,他的根基基本上已经被刘谦废掉,也就玩不出什么花样来了。

拿下绵竹破坏了刘焉根基之后,刘谦第二天立刻整军前去成都,可是当刘谦到达成都之后,却发现成都已经不见了刘焉军半个影子。后来刘谦才知道,昨晚刘谦攻打绵竹的刘焉溃兵,飞马已经将他带兵突进益州的消息告知了刘焉。

刘焉听说刘谦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下绵竹,一边感叹他运气好临时改变主意逃过一劫,一边立刻带领着吴懿等人连夜逃到了巴郡。

逃命情况下,刘焉也发挥出了飞一般的速度,等刘谦急行军来到成都的时候,刘焉也到达了东郡的江州。

刘焉前来江州有连个原因,其一江州地靠长江,他可以随时利用长江离开益州,让刘谦对他爱莫能助。第二江州是刘焉用心打造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他还梦想利用江州这个走出益州的隘口,顺江而下攻取袁术控制下的荆州。

江州就是后世的重庆,刘焉将江州当做军事要地,确实证明了刘焉有一些军事眼光,不过只有刘焉知道,将江州发展成军事重地的主意出于他比较倚重的谋士——法正。

历史上,法正虽然最后也在刘焉手下效力,可是刘焉却不太重视法正这个嘴上没毛的小家伙。现在历史已经被刘谦这厮改变的面目全非,因为法家之事刘谦和法正结下了仇恨,刘焉得知法正和刘谦的仇怨之后,就改变了主意,重用了法正。

刘焉的眼光不错,至少他能看出何进已经快要完蛋,何进东边的诸侯如果不团结下去,只要给刘谦十年休养生息的时间,天下注定回事刘谦的。所以,不提他上次在雒阳和刘谦结下的仇怨,但以限制他的天子梦能否达成而言,他也必须和刘谦敌对。

法正和刘谦有深仇大恨,而和刘谦也素有冤仇的刘焉自然就相信了法正几分,至少不用担心法正抱着人往高处走的想法,良禽择木而栖而投靠刘谦。

由于刘焉和法正有了共同仇人这个相似点,两人之间不由得就近了三分,也正是如此,刘焉才会和法正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而对法正了解的越多,刘焉就越重视法正这个小伙子。如果不是刘焉必须稳定益州本地派,如果不是法正确实也年轻的过分,贸然让法正居于高位,容易让原先跟随他多年的幕僚离心,刘焉很想让法正做他的军师中郎将。

一个法正就很让刘焉高兴了,不久后法正的朋友孟达也来到了益州,原因居然是为了法正的事情受到了牵连。知道孟达和刘谦不和之后,又见识了孟达处理政务时的轻松以及过人的言谈举止之后,刘焉暗道他又得到了一个大才,心中对于未来有多了几分把握。

也许刘焉是外来人的原因,刘焉虽然为了安抚益州世家豪强,大量选拔了益州本地人为官,但是刘焉时时刻刻防备益州本地人坐大,潜意识中就想选拔外来者,让外来者和本地人力量持平,这样他才能左右逢源下更好控制益州。

也算刘焉时来运转,刘焉当初陪同法正来到江州,开始着手打造军事基地的时日里,刘焉听说大江上有一条好汉十分厉害,经常扬帆顺江而下到江陵一带抢劫,从来没有失手。

这个好汉,据说在江陵抢了几条船的丝绸之后,竟然将整个船队的船帆,全部换成了丝绸。每到这支船队走出大江时,大江上逶迤十数里的丝绸让然看起来煞是壮观,好事者称他们为锦帆贼。

刘焉由于有未来征伐荆州的打算,就有心将锦帆贼首领甘宁纳入麾下,可是又考虑到使用水贼与他声明有碍,就拉不下脸前去拉拢甘宁。

法正看出了刘焉的想法,进言说甘宁虽然是大江上有名的水贼,可是甘宁从来没有在江州动过手,益州百姓对甘宁的感觉不错,收服过来不但不会妨碍刘焉的名声,更是为大军选出了一个远征荆州的将才来。

经过法正的劝说,刘焉大喜,于是立刻派人寻找甘宁,愿意用军司马一职安排甘宁。

此刻甘宁已经干够了水贼这个行当,随着年龄见长,在大江上纵横驰骋的年少意气逐渐淡薄,正想谋一个好出身在仕途上发展,见刘焉如此重看他,当即就投靠了刘焉。

甘宁投效刘焉的事情,就发生在刘谦进军阴平道的时候,为此刘谦也不清楚甘宁已经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