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光熹-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到刘谦军人数只有一千,张脩很快下定了一口吃下这一千人的想法。既然下定了决心,张脩就不再迟疑,一边大骂败兵从两边逃跑,一边指挥手下两万人马对魏延发动了进攻。

追击中,倏然发现了前面还有两万敌人,差点让魏延怀疑他追击的那些伏兵只是勾引他上钩的诱饵,就想停止冲锋的势头回头再战。

可是,虽然魏延心中已经有了停战的想法,看是当他看到追击敌人的战士,由于追杀的特别痛快已经没有了队形,魏延只好咬着牙下令用连弩阻击敌人,力争掩护为追击进敌阵的战士能够活着回来。

张脩和他的手下从来没有见过连弩,忽然看到前边冲锋的数排士兵几乎一刹那同时倒地,还以为刘谦军在对他们施展一种他们没有见过的妖术。

如果是其他不信奉宗教的军队,看到这种奇怪现象就算心里边害怕,只要军官督战士兵还是会迎着头皮冲锋的,可是张脩这些手下士兵特别相信鬼神,认为刘谦军会施展人力无法阻挡的妖术之后,彻底胆寒了,见张脩没有任何法术能够阻挡住刘谦军施法,也不管张脩声嘶力竭的呼喊,转身就想后边跑,一发不可收拾。

魏延先后参加了数十次战斗,战斗经验和战场观察经验无比丰富,见张脩军陷入了混乱中,也不管张脩军为什么混乱,马上大声激励手下战士们勇往直前。

这些战士都是刘谦军中的精锐,各个身经百战,眼力都很敏锐,看到眼前张脩军混乱一片的样子,根本不用魏延鼓励士气也知道该如何做,当下人人勇气倍增,一边加紧释放连弩,一边准备逃出武器在近距离展开战斗。

当刘谦军来到近前时,很多张脩军即使看到了,刘谦军是用手中的连弩给他们制造了巨大伤亡,不过此时混乱的局面已经控制不住,加上更多不明白连弩原理的张脩军士兵,还坚持认为连弩正是刘谦军施展妖法的工具,于是大家逃跑的速度更快了。

眼看大势已去,手下士兵已经溃散了大半,张脩一边无奈的叹着气,一边大恨他当初为何头脑发昏下达战斗命令,带着许多的无奈和遗憾,张脩也加入了逃跑大军,而且因为他有战马从而跑的更快。

原来没有张脩带头,大家心都已经生寒,现在看到一贯法术无边的张脩跑的比他们还快,张脩军普通士卒当下只恨少生两只脚,拼尽吃奶的力气向前猛逃,所有阻挡住他们逃跑脚步的人,都被他们手中的武器砍翻,以便于他们可以将他们的逃生技能完全发挥出来。

追杀追杀追杀

面对唾手可得的军功,魏延率领下的一千名战士杀红了双眼,不用任何鼓励方式,大家如同吃了兴奋剂一般,挥动着手中的刀剑不知疲劳的沿途追杀张脩溃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当天黄昏。

眼见天色发暗,魏延抓来几个熟悉地形的俘虏过来一问,了解到前边三十多里就是江州城后。估计今天眼见行军两百里以上的魏延,立刻命令大家停止追杀。

魏延并不是鲁莽之辈,前边是为了取得最大胜利果实,而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现在估计他们已经和大队伍脱离了差不多百里,魏延也有点后怕。在这种情况小,如果魏延还不下令停止追杀,那么他也白读了这么多年的兵书了。。。。

五百九十三章 经典的以步破骑

上次说到魏延见天色将黑,而他们今天先绕道山路,然后展开长途追击,行军至少有两百里以上,估计也和大军脱离了几乎百里。得知他们所处位置离江州只有三十多里,为了不发生孤军在外被人吞下去的结局,脑袋清醒后的魏延立刻下令停止对张脩溃军的追击。

命令是下达了,可是由于大家今天杀得特别痛快,早就没有了队形,一些胆子特别大的战士竟然已经杀进张脩溃军深处。为此,等魏延想把所有士兵收拢回来时,才发现平时很简单的召集工作眼下已经变得特别困难。

如果不是在必要时负责狙击任务的军队,正常情况下,刘谦军很是讲究“不放弃不抛弃”这六个字建军格言,为此别说今天是连续打胜仗,就算是明知道敌人现在已经准备来包围他们,以魏延特别大的胆子,也会坚持等兄弟们回来完毕才会撤退。

正因为魏延的这份坚持,结果将这一千名战功赫赫的百战精锐陷入了生死之地。

按下魏延不提,只说张脩一路快马急行,一路飞骑进入了江州。到了刘焉那里,张脩知道魏延的人数瞒不住刘焉,就一五一十把交战实际情况交代出来。

刘焉听说刘谦军如此能打,以一千人就击败了拥有三万人马的张脩,虽然刘焉也知道魏延的胜利是建立在幸运上面,可是也被刘谦军惊人的战力给吓了一大跳。

依照刘焉的意思,既然刘谦军野战如此厉害,那就尽量避免和刘谦野战,巴郡地形也很复杂,只要把守住几个主要隘口和江州,刘谦一时半刻也不能给他制造什么危机,至少法正向他保证,依靠防守可以轻松拖延刘谦半年以上时间。

刘焉很为相信法正,听到他有半年的时间不用过分担忧刘谦攻来取他小命的问题,于是就在两天前先后给何进和袁术写了救援信,更是早早吩咐跟随他多年的同宗,让他回家召集宗室大军前来相助。

刘焉相信,如果何进知道刘谦想要霸占益州,了解刘谦占据益州意义的何进,一定会派来援兵。至于袁术,虽然刘焉和袁术不太熟,可是了解到袁术和刘谦有很大仇怨的刘焉,相信袁术不管是出于私仇还是袁术为了他未来的发展,都会帮助刘焉来限制刘谦的。

就在刘焉下令严守江州防范刘谦而不准备出城作战时,法正出面进谏道,这一千名刘谦军早就在和张脩作战中耗尽了力气,而刘谦军一直赖以取胜的连弩,估计也消耗差不多了,如果不趁此良机消灭这支孤军的话,以后可能也就没有机会了。

见刘谦有些犹豫,法正继而进谏道,刘谦精锐步兵也不过只有数万,其他步兵的作战能力远远不能和这些精锐相比。这次刘谦进益州也不过带来两万精锐步兵,如果刘焉能消灭这一千刘谦军,就等于消弱了刘谦益州二十分之一的力量,这对于刘谦来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如果刘焉担心出兵过多让江州空虚,而使刘谦军有偷袭的可能性,那么刘焉不如只派出甘宁部曲和刘焉亲卫队。法正相信,甘宁部曲和刘焉亲卫队配合张脩的溃军,一定能成功消灭掉这些刘谦军。

刘焉听完法正的进谏,认为法正分析的有道理,于是立刻下令甘宁和吴懿,下令出兵消灭这一千刘谦军。

甘宁听说一千名刘谦军竟然敢来到江州附近放肆,不由翘起了嘴角,向刘焉应诺之后,立刻召集八百部曲,也不等率领刘焉亲卫队的吴懿,率先趁着暮色扬帆逆流而上,要去会一会传说中的天下强军。

甘宁沿江而行一是出于他的习惯,二是熟悉地利的他知道从江边到魏延所出的位置有一条小路,如果从小路冲上去就能杀刘谦军一个淬不及防,那样他取胜的把握就更大了一份。

甘宁,字兴霸,祖籍荆州南阳人。少有勇力,讲究任侠意气,就得到了江州少年拜服,于是大家就推甘宁为首。

一群少年人在一起,还喜欢讲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很快所有人都陷入了财政窘迫境地。为了解决窘迫局面,他们相继接受一些打手和杀人任务,成为了当地真正的游侠儿。再后来,他们逐渐发现了发水路财的勾当,于是就开始干起了在大江上发财大计。

甘宁原来家境不错,要不然他也没有机会练就一身过人的本领。因为家境不错,也读过一些书,知道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于是就带领一众兄弟前往江州外的地方下手,逐渐成为长江上游最为出名的水贼来。

出名之后,不再为钱财发愁的甘宁也到了冠礼年纪,由于自幼读过不少书,在当时的大形势下,自然而然也想出仕混个一官半职。

可惜刘谦当时联系甘宁的时候,甘宁还没有想过当官的事,正自由自在舒服得紧。再说,当时的刘谦只是一个小小的孝廉,还不算大汉正式的官员,为此甘宁就拒绝了刘谦的拉拢。

后来,刘谦通过不断的胜利逐渐成为大汉最亮的新星,甘宁确实感到有些后悔了。不过甘宁这种讲究面子的人,也确实像刘谦预料的那样,只要不是刘谦亲自前来,就算是刘谦再派人前来,因为上次拒绝过刘谦,他也不会轻易的拜在刘谦门下。

至于甘宁愿意投靠刘焉,这也是无奈的结果。

刘谦那里不好意思前去,而其他比较大的势力根本看不上他这个水贼,这样就令曾经被刘谦招纳过的有些自得的甘宁,逐渐认清了现实。而刘焉身为汉室宗亲,当时完整的益州牧,为此,甘宁不得不在刘焉愿意抛出橄榄枝的时候选择了归附。

其实历史上的甘宁也曾经在刘焉手下干过两年,等刘焉死去之后,甘宁和刘璋发生一些矛盾,这才离开了益州开始不断转战漂泊的一生。历史上的甘宁离开益州后,十四年不受刘表黄祖等人重视,一直等到十四年后投效了孙权之后,这才逐渐得以扬名天下,而当时的甘宁已经步入了中年。

虽然扬起了风帆,可是逆水行舟还是比不上吴懿骑兵的速度。甘宁出发不久后,吴懿就率领着刘焉五百亲卫,清一色骑兵向张脩临时营盘而去。

张脩逃入江州把情况告知刘焉之后,刘谦稍微安抚他两句就让他赶快去收拢败军。其实不用刘焉吩咐,知道这些不堪重用的教徒是他最大依仗的张脩,也会去收拢他的溃军。

张脩离开江州后,就沿途假说刘焉即将派出大军帮助他们,用来稳定军心,开始着手收拢还在一路亡命的手下。这些败军经过张脩开导,这才想到刘谦军不过只有一千人,如果刘焉愿意帮忙,他们稍加协助一下就肯定能把一千名刘谦军给吃掉。经过张脩一番忽悠后,率先逃窜的溃军逐渐稳定下来,在以为刘焉即将派出大军的思想下,他们大着胆子跟着张脩逐渐向西,还别说,真还让张脩收拢了一万多人。

收拢一万多人之后,张脩毕竟知道刘焉出兵是他捏造出来的,就再也不敢向西而去了,见依据一个地市比较险要的山道修建营盘,以防备刘谦军队他们的连弩突袭。

不料,张脩的营盘还没有扎下来,吴懿带领着五百骑兵就来到了这里。得知吴懿是要去攻打刘谦军,而刘焉命令他先去打头阵,张脩心中尽管非常不愿意,可是想到法正说过刘谦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惨烈打击手段,再想到刘焉一直默许他霸占巴郡东部的事实,最后还是咬咬牙率军出发了。

张脩属下的士兵想的可和张脩不一样,他们见刘焉军果然出动前去消灭刘谦军,而且出动的是刘焉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亲卫队,就认为这次大胜仗的希望很大,怀带着报仇心切,他们根本不用张脩鼓动,就抖擞起精神向刘谦军杀去了。

再说这边的魏延,费了很大劲才把所有士兵纠集回来,然后准备向西退避十几里在扎下营盘,魏延观察过,那里地势易守难攻是个扎营的好地方。这里离江州太近,容易遭到刘焉反扑,还没有有利地形防守,就准备立刻撤退。

正在这时,方才还是哭爹喊**张脩败军,忽然趁着暮色向他们杀来。

为了给军队创造一个有利的撤退环境,更因为小魏延长久胜利而生成的骄傲作祟,小魏延选择了作战。

连弩虽然所剩不多,可是照样对张脩军很具有震慑性。数轮射击之后,随着弩箭耗尽,张脩军也如同小魏延料想的那样再次败退,望着仓皇而逃的张脩败军,小魏延这才骄傲的下达撤退命令。

就在此时,忽然一阵隆隆马蹄忽然从溃败的张脩军中杀出来,直接对着满脸自豪气概的刘谦军杀来。

这些刘谦军不愧是精挑细选的精锐之师,眼看着五百骑兵向他们碾压而来,在连弩已经耗尽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没有一点慌乱。在小魏延从容的指挥下,还剩下的九百七十九人,迅速的排列成五路横队,一个简单的防守阵型立刻成型了。

魏延这次率领的一千步兵,其中有四百名长枪兵四百名刀盾兵,还有两百名可以娴熟使用弓箭的弓兵。

由于精锐军队人人配置有连弩,故而弓兵在刘谦军的位置一直很尴尬。今天这些弓兵认为弓箭用处不大,也没有携带都少箭支,而是携带了很多弩箭。

眼下弩箭已经耗尽,箭支也在早先使用了差不多,于是这些弓兵将箭支全部集中在五十名射术最好的弓箭手那里,其余的弓兵不是抡起大刀就是提起了长枪。反正张脩军溃逃途中散落的武器遍地就是,只要随手捡起来就是,另外,弓兵标准配准中都有腰刀,所以在武器方面刘谦军倒是不用发愁。

望着刘焉亲卫骑兵快速杀来,所有刘谦军面色沉静,面上没有丝毫的感情波动。一直等到骑兵来到面前三步远的地方,前两排枪兵死死将长枪扎入地中,抱着长枪将身子缩成团,以便更好的保护自己。

后边的两排长枪兵,则是在这个时候忽然像猎豹一样爆发,跃身而起中手中长枪对着骑兵预定轨迹狠狠刺出了长枪。

吴懿看到刘谦军做出的反应,面色忽然一阵难看。

吴懿,陈留人氏。叔父吴匡是何进跟前有名的大将之一。因为叔父的关系,早些年曾在北军中做过屯长,跟随北军在凉州打过几年仗,战斗经验也比较丰富。如果不是因为他妹妹后来嫁给了刘焉三子刘瑁,吴懿也不会此后效忠于刘焉了。

说道吴懿和刘焉之间的事情,有一个趣事得提一下。

话说很有野心的刘焉,在兖州陈留为官的时间,听到相面先生说吴懿的妹妹有皇后之像,于是就派人前去吴家为他尚未娶亲的三子刘瑁说媒。刘焉素有名声,吴家见刘焉愿意和他们结亲,自然很高兴,于是就将女儿嫁给了刘瑁。

可惜刘瑁命薄,享受不了吴家这位皇后命女儿,早早过世了,最后便宜了霸占刘璋基业的刘备。就在刘备翘辫子那一年,吴懿的妹妹真的被刘备封为皇后,死后追封为“穆皇后”。

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吴懿,一眼就看出了刘谦军已经掌握了提前量的问题,别看这个看似并不大的问题,却是步兵有效杀伤骑兵的致命问题。

由于战马速度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