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光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光熹-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短短两天时间,刘谦军以绝对优势击败了占据在青州兖州的吕布军,成功将这些吕布军赶回了徐州。

光复了完整的青州和兖州之后,天色放晴,刘谦号召全军发挥连续作战能力,奋勇作战解放全徐州。在刘谦号召下,因连续作战连战连捷的刘谦军士气达到了全所未有的状态,这些经受了多年训练和战争考验的刘谦军,彻底将心中的激情迸发出来,以巨大的伤亡顽强的向前挺进,五天之后,成功的攻克了徐州北部的琅琊郡、西北部的泰山郡和西部的彭城国。

在这五天之中,一代英豪飞将吕布亲自带领着手中仅剩的三万多王牌骑兵,屡次在战局最危急的时候出现在战场第一线,给刘谦军的进攻势头造成很大的破坏力。

好在刘谦早有准备,早先手中就留下五万人组成的最精锐骑兵,时刻注意着吕布的动向,一旦发现吕布出现在哪里,这支由张飞典韦赵云为锥尖的军队,立刻就出现在吕布面前,最终于六月一日在彭城国彻底打垮了吕布这支骑军,消除了这个对战场破坏很大的变数。

对于这次直接面对吕布的强强对决,刘谦心中充满了渴望,多次表示他要亲自带领军队和吕布决战。可惜,刘谦的决定遭到了麾下文武官员的一致反对。特别是黄忠关羽为代表的一干武将,反对的声音更是响亮。

说来也怪刘谦当初怕手下武将吃亏,就将吕布提到一个相当高的位置。原来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这件事情到了武无第二的武将眼中,特别是关羽黄忠赵云等技战术皆迈入巅峰的武将们,他们心中就更渴盼和吕布战上一场。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刘谦自身的安全考虑和他们的私心,他们自然强烈反对刘谦出战了。甚至为了迫使刘谦放弃出战的打算,他们打出刘谦出战就是表明刘谦麾下无人,会导致天下英豪看不起他们而使他们无颜苟活的旗号来,最后逼得刘谦不得不放弃了多年的幻想。

丢失了差不多半个徐州,损失了精神支柱的原并州铁骑,再次亲眼见识了刘谦军大无畏的作战精神和高超的战斗艺术之后,吕布这才明白一个事实。几年来他手下的军队得到了长足进步,可是刘谦的军队也没有停留在原地不动,也在军事素质上上升了好几个台阶,也正是为此,在他眼中即将合格的军队依然阻挡不住刘谦军征伐的脚步。

眼看指望手中的军队阻挡不住刘谦军的脚步,又见一干智囊也想不出克敌制胜的办法。无所依赖的吕布回到徐州大醉一场后,最后不由想到他最后的凭仗——武力。想要和刘谦约定正面决战,依靠武力击杀刘谦。

说来这也不怪吕布的智囊团不给力,实在是拥有郭嘉、贾诩、田丰和荀攸等超级军师队伍的刘谦军太狡猾了,每次都能轻易识破智囊团精心策划的陷阱,不但没有成功伏击住刘谦军,反而还被刘谦军漂亮的打了几次反伏击。

按照汉代的规矩,双方战争中,如果有一方提出正面战阵决战,按照当时的时代精神,特别是另一方处于优势状态的时候,强势方如果不想被天下人嗤笑胆小,就只有接受对方的挑战。故而,吕布认为,以他当前的劣势状态而言,就是不谈荣誉等问题,拥有绝对优势的刘谦一定会接受挑战,利用优势兵力一劳永逸的消灭吕布的主要军事力量。

只要刘谦答应下来,吕布相信,他只要拿出李冰来羞辱刘谦,以刘谦的胆量和实力,刘谦必须出头挽回颜面而接受吕布的单挑。而刘谦一旦出来单挑,吕布就有很大把握杀死刘谦,刘谦一旦死亡,吕布眼前的危机自然就破解了。

吕布的希望是美好的,可惜现实却是无情的,因为刘谦根本没有给他送来决战文书的机会。

光熹六年六月二日晚,刘谦北方水军从徐州广陵郡海岸登陆,四万憋了几个月的水军终于有了发泄的机会,当天晚上,在特种兵协助下成功奇袭了广陵郡靠近海边的盐渎,次日凌晨又奇袭了广陵郡中部的射阳,于下午未时末强攻下广陵西部的平安。

几乎和北方水军同时行动的,还有一支二线军团,成功的攻破吕布在下邳国南部的淮河防线,之后根本不理会下邳国的吕布主力,沿着淮河东下表示出要和凌操北方水军合围的姿态。

在这种马上就要截断退路的情况下,吕布只有咬牙放弃大部分军队,集中精锐沿着淮河支流浑河撤退的命令,希望可以赶在刘谦军在徐州南部合围前突破包围圈。

浑河只是淮河的一条支流,水域并不宽广,不适合大规模军队运输。了解这种情况的刘谦,因为受到历史的影响,认为吕布一定会血战到底,因此忽略了吕布壮士断腕的可能性,结果使吕布从大计划的唯一漏洞给逃走了。

知道吕布赶在包围圈合围前夕逃出去,刘谦这厮久久都没有说话,心里禁不住大骂历史记载的不准确。历史上,吕布宁可被曹操包围在下邳城坚守,也没有采用这种逃亡方式投奔他人,为此刘谦就错误以为吕布这次也会在下邳坚守下去,却忘记了他眼前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和历史上曹操的势力大大不同的现实情况。

此刻,刘谦还在为吕布不遵循历史个性郁闷不已,殊不知一个更大的变化出乎了他的意料,结果差点造成这次统一全国战斗的失败。

光熹六年六月三日,就在吕布放弃大部分军队,沿着浑河逃离下邳国的时候,一直呈防守状态的曹操,却打着维护汉室尊严的旗号,从东吴对袁术出兵了,更重要的是他手中还有一张可以威胁刘谦军的王牌。

曹操就是曹操,一代枭雄的他以前一直被刘谦和袁绍打压,一直形不成他独有的势力,可是在两年多前冒险来到东吴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为了得到东吴的百姓的支持,曹操一边大力宣传用人方针唯才是举,用来解决东吴政府的正常运转,并维持关系不错的士族豪强,一边效仿刘谦向一些不亲近他的士族豪强开刀,获得了大量的土地来收买贫民。

短短半年时间不到,由于曹操独特的魅力和超高的政治手腕,东吴的丹阳郡、吴郡和会稽郡就牢牢的被曹操控制在手中,并且还从三郡中选拔了很多文武人才。由于东吴三郡一直没有受到过大规模战火荼毒,为此在曹操治理下东吴三郡很快就表现出很强的上升势头。

随着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人口不足的大问题就放到了曹操面前,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曹操的势力就会再次向上迈几个台阶,如果解决不好,曹操的势力发展不但就此停住,甚至还会出现倒退的情况。

前文说过,当时的东吴开发力度不够,很多在后世看来的良田,当时还处于蛮荒状态。这些大量的荒田,倒不是不好开发,而是人口过少没人开发的缘故。

以前,哪怕是荒田,大部分也被一些世家豪强所把持,平穷小民根本不可能达到实际利益,眼下曹操当政成功获得了荒田的使用权利,可是却又发现人口过少,纵是均分给小民之后依然剩下很多荒田。

这只是曹操时下发展瓶颈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东吴当时还有很多的山越蛮族,这些蛮族几乎每年都要走出大山,来到汉人那里抢劫一番,抢走很多汉人大半年的劳动所得。因此,山越问题就是摆在曹操面前的大问题,不解决危机东吴几百年的山越蛮族,曹操想要出兵对外扩展就没有多大的可能。

曹操的思路很清晰,眼光看的也比较长远,历史充分证明了,曹操确实一眼就看出了东吴发展的重要问题。

历史上,很多次孙吴遇到了诸葛亮制造的时机,想要出兵征伐曹魏的时候,最后都是因为山越叛乱,不得不放弃难得的大好时机。等终于用武力解决了山越问题后,诸葛亮也给累死了,曹魏已经壮大到了东吴只能堪堪抵抗的地步。

如果说原来曹操不知道如何对付山越,极有可能采用历史上孙吴的手段解决山越的话,现在他参考了刘谦对付异族的手段后,自然知道该如何对付令他头疼的山越问题了。

由于曹操手中握有大量的闲置荒田,出手时可以比当初的刘谦还大方,血腥屠杀一部分山越蛮族之后,就用手中的土地诱使被杀怕的山越依附于他。唯一遗憾的是曹操没有掌握刘谦教导系统的奥秘,没有强大的舆论工具劝说汉人放开成见接纳新汉人的本事。

不过这也难不倒一世枭雄曹操,曹操根本没有打算让山越蛮族和汉人同居,而是划出一个个专门区域给山越蛮族居住,也算是有效避免了汉人和山越人之间的矛盾,一步步将山越人变成了他的子民。

在整顿山越蛮族的一年多时间里,曹操对于一直保持攻势的袁术,只能保持守势,而是将主要军事力量放到震慑山越人上面。因为曹操又效仿了刘谦军事封锁政策,致使大家都不清楚真正的动作,包括刘谦在内的势力,都误以为曹操被山越搞得很狼狈,并不值得特别的关注。

如此一来,大家都忽视了曹操整顿山越后得到的十万大军。这一次,曹操正是利用袁术的麻痹大意和袁术已经被刘谦杀得元气大伤的特别关头,突然出兵十三万,从三个方向偷袭袁术,而曹操亲自带兵走小路来到了袁术的陪都寿春,利用早早收买的内线突然奇袭寿辰,一举将袁术和诸多臣子尽然活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被曹操生擒活捉的袁术,阶下囚的处境中皇帝梦轰然醒来,在曹操的逼迫下,为了活命无奈下令全军归附曹操。不久后,手中拿着袁术军令的曹操军,络绎不绝从寿春城中奔赴四方,从此,袁术手中保留着的九江、庐州、豫章三郡便成为了曹操的地盘。

三天后,除了极个别武将,表示不见到袁术本人决不奉诏之外,袁术剩下的地盘和军队全部落入曹操手中,曹操手下的地盘一下子几乎扩大了一倍多。只要曹操能守住这些地盘,曹操就拥有着历史上孙吴起家的资本,未免不能不以此阻挡住刘谦征伐的脚步。

但是,如果一般人这样看待曹操,那么就说明看错了他,因为曹操根本不满足以战败袁术,整合完袁术的军队后,总兵力已经达到三十八万的曹操,加上手中掌握的蔡琰母子,曹操很有自信可以将刘谦赶回去,并且从刘谦手中讹诈一大批军资。

————————————

亲爱的兄弟,元宵节愉快。。。

六百二十一章 曹操的杀手锏

六百二十一章 曹操的杀手锏

光熹六年六月七日,曹操基本上整顿了袁术军之后,曹操立刻带领着二十万大军逼近了,在豫州南部边境的刘谦军,准备开展第二阶段战略计划。

曹操妄图趁刘谦和吕布正在徐州对峙的大好局势,利用蔡琰母子生命安全威胁这些防守的刘谦军投降,然后就可以一下子来到刘谦的背后,打刘谦一个猝不及防,最终打算吞下吕布的徐州和刘谦的豫州。

其实曹操原来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刘谦还没有出兵,根据当时的形势,他最大的希望是攻下袁术的扬州领地和吕布的徐州,再多,他的兵力就不足用了。

至于他以蔡邕重病临死的消息欺骗蔡琰前来,也并不是为逼降刘谦军而准备的,而是他看出了刘谦这次运兵的真正目的,为了阻挡住刘谦统一全国的脚步,更多是为了自保的原因,才出此下策的。

可是刘谦风卷云残般的统一战役展开之后,很快将袁术逼出了豫州,然后又开始回头收拾徐州的吕布,这就给曹操创造出来一个极为有利的局面来。

经过曹操和智囊团的反复商议后,曹操决定用两路大军吸引了袁术的注意力,而他则冒险带领着精锐部队奇袭寿春,最后在奸细的帮助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曹操这次大举军事进攻前,也没有忘记刘谦的北方水军,为了防备刘谦北方水军沿水路对东吴偷袭,曹操还在沿海沿河地带留下了很多军队警戒刘谦的北方水军。

从袁术手中取得了诸多好处后,曹操很快将当前形势分析一遍。最后认为,当前刘谦主力不在豫州边境,而是跑到徐州攻打吕布,这也造成了豫州内部空虚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曹操能利用蔡琰母子逼降豫州边境的刘谦军,哪怕是只逼降一部分打开一个通往豫州内部的通道,曹操就可以从豫州从背后偷袭刘谦,或者根本不理会刘谦,直接向西去攻打兵力空虚的雒阳城。这两个选择,不管采用哪一个,刘谦都吃不消,最终都会因失败而结束这次统一大战。

当然,此刻的曹操并没有想到,刘谦这厮会出乎意料的纠集了一百多万兵力,而是和郭嘉等人思考的角度相同,以为在当前全国闹饥荒的情况下,刘谦一定还会继续保持精兵战术的缘故,总兵力最多只有四十万左右。

为此,曹操以他眼下三十多万的兵力和刘谦四十万左右的兵力对比发现,他和刘谦之间的兵力相差不大,只要能在战略上战略优势和蔡琰母子在手的因素,他很有自信能将刘谦赶回黄河去。

如果这次战役之后,曹操能够将刘谦赶回虎牢关和黄河以北,曹操就会一边加强在中原的统治,一边集中精力去攻取孙策占据的南荆州。只要南荆州到手,曹操手中的地盘基本占据了大半个大汉,经过几年的发展,未必就没有最终击败刘谦的机会。

以上这些战略思想,曹操埋在心中还没有跟任何人分享。这倒不是他不想给手下智囊团分享,而是曹操很清楚,智囊团一直坚持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对付刘谦的战略思想,短时期两者还不能达成一致的原因。

如果没有单独在东吴发展和以前在袁绍那里得不到施展的经历,曹操其实原来也比较倾向联合打压刘谦的战略,为此纵是在虎牢关讨伐战失利之后,曹操也没有明显的自立苗头。

可是,在袁绍那里郁郁不得志和独自发展强烈的反差,使曹操认清楚一个道理,如果想打败刘谦,指望只懂运用权术闹内讧而不懂如何崛起的袁绍等人,根本没戏,还不如他一个人抓住机会趁势崛起,独自一个人来肩扛大任靠谱。

为此,曹操决定自此后不再依靠别人,一切全靠自己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然,下定决心单干的曹操,绝对不会蠢到不懂运用外交手段使用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