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虎胆威龙 作者:春来江水绿如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虎胆威龙 作者: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是霍青桐的优点,也是她的弱点。霍青桐的爱情悲剧,与她的性格是相吻合的,她永远都不会以自己为中心。
    霍青桐不仅绝美,而且多才,多才更是惹得多愁。香香公主是有福的,心地单纯的她,是想不到她的姐姐和陈家洛之间还有那么多微妙的关系。看着妹妹找到了幸福,霍青桐真是苦水只能独自往肚子里咽。霍青桐对族人的贡献大家看不到,反是香香公主逞无谓之勇赴清兵营中作使者,木卓伦就称赞不绝:“青儿,你妹子真勇敢。”这对霍青桐,确实是太不公平了。
    香香公主的勇敢何在?她有情郎陈家洛相陪,当然不怕了,天塌下来自有人承担。见杀人,香香公主心软而流泪,只是苦了陈家洛,拼死保护,千难万难才闯了出来,而且幸有红花会兄弟赶到求援,这才暂时脱了险。还是周绮心直口快,就是看不过去,质问陈家洛。香香公主呢,只是睁着一双眼睛,弄不明白。众人都在心焦如何应付危机之时,香香公主却甜甜地睡着了。骆冰笑道:“这孩子真是一点也不担心。”与她的姐姐霍青桐相比,香香公主真是不知要幼稚多少倍。
    霍青桐忍辱负重,凄苦一人承担。她的聪明才干,她的胸襟眼光,真不知比周围之人高出多少。众人偏偏都一起误解她。身为领袖的陈家洛也不能明白她的心意。一直到了最后,众人才反应过来,一切尽在霍青桐的巧妙安排之中。
    黑水河之役,回部在霍青桐的调度指挥下,以少胜多,大胜清兵十余万人。霍青桐的形象,于此出色到极点。
    陈家洛、木卓伦等人困守沙丘,几如瓮中之鳖,无逃生的可能。加之大恶人张召重加入清军队中,真让红花会好汉们大感吃紧。张召重行恶不遗余力,把师兄马真也给害了,这回文泰来与之剧斗,以文泰来的神勇,也才与其打个平手。
    最危险时刻,霍青桐发动反攻,号令回部军马,沉着应战,并用计谋,使清兵吃了大亏。此一战精彩绝伦,该止即止,该行则行,不忙不乱,不急不躁,皆是在最佳地点,最佳时机发动冲击。清兵人数虽多,亦只能逞一时之勇,最后终于溃不成军。
    与霍青桐镇定自若、指挥有法的出色的领导能力相对照的是她内心的委屈和凄苦,无处可诉。这是有才干的女人的最大悲剧,她有能力解决重大的事业上的问题,俨然是英雄,是女强人,但面临感情上的问题,她却无能为力。她所有的聪明才智,最后只能成为多余和无用的笑柄。
    战斗结束之后,霍青桐吐出一大口鲜血,她真是心力俱疲,殚智竭力。这时,大家的道歉,又有什么用呢?父亲偏爱小妹就不说了,意中人莫明其妙和自己的亲妹妹在一起打得火热,她如何能解开这个大结?霍青桐气苦而去,离开了这个是非伤心之地,去找寻她的师父吐一吐苦水。此时霍青桐的光彩,远远胜过了陈家洛,更显出陈家洛胸襟不够,不足以干一番大事业。
    美丽并没有给霍青桐带来更多的运气和幸福,这主要是因为霍青桐还有一个比她美丽得多的梦幻美人香香公主。
    霍青桐的美丽很容易被人忽略,因为她的风头总是被她的妹妹压过。
    相比而言秦婉君无疑是果断而幸运的,她能在寻找到所匹配的人之后,毅然不顾对方家世和年龄而下嫁,更是在其后能够发挥自己的才智而建功立业,此女何其幸运啊。对比凡俗人的犹豫彷徨,和女儿家的矜持,都在她三言两语就打开了对方心结,这是何等的魄力。
    对比霍青桐只能跑到师傅那里去诉苦,何其智慧!为此女喝彩!
    作品相关 给读者,写在06。4。16
    有鉴于众多读者不喜欢汉奸有好日子过,现已经修改了部分章节。请读者能够继续支持,你的收藏推荐是我更新的动力。笔者无奈的接受这个事实就是自从汉奸娶了老婆以来,收藏停止不前了,为了能够本书不太监,特做修改,不得已泣血修改之。。。。。。顺便说,其他网站因没有时间逐一更改,还按照原来的在继续。
    另外本书将在三日后以每天二章的速度加速更新,请向喜爱此书的朋友推荐并广而告知。
    作品相关 vip开始,告读者
    感谢读者的大力支持,本文在5月10日加入起点VIP,正式通告,喜欢本文的朋友请用月票支持笔者,自VIP开始每章将采用大章节发布,每章将在4000字到6000字之间。这将使本文的风格更加紧凑,并将越来越精彩,请读者拭目以待。正常速度每日一章在9时-11时发布,无特殊情况假日正常更新,请读者留意。
    本文在3月22日开始连载以来得到众位读者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未来颜举凡将和他的抗日义勇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把鬼子打回去,并将去罪恶的源地看看,是什么让这个无耻民族如此狂妄,看我千年古国如何重新焕发生机,未来的国必将是大家所期待的。在这过程中有着波折,风雨,和险恶的人心。为了能够让我们的少年不至于夭折,请读者和我共同努力谱写新的篇章。本文保证将充满趣味和惊险,让我们开始吧。。。。。。
    作品相关 答复出现火箭炮是否过度yy的问题
    虽然是苏军的“喀秋莎”第一个应用于是现代实战的,但我国古人很早就把这种武器应用于战争了,早在公元969年我国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当时的火箭很简单,就是把药筒绑在箭上,点燃药筒后,火药气体向后喷出,利用喷气的反作用力把箭推向前进。根据这一原理,宋朝时已制成有32支火箭齐射的“一窝蜂”、有49支火箭齐射的“飞帘箭”、甚至有100支火箭齐射的“百虎齐奔箭”等。到公元1260年左右,火箭武器随元兵西征,才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1805年,康格里夫采用新型火药制造出了一种实用的火箭,重14。5千克,箭长1。06米,直径0。1米,并且装了一根4。6米长的平衡杆,射程可达1800米。这种火箭在英国击败拿破仑军队的战争中建立了卓著的战功。由于康格里夫在火箭方面做出的贡献,英国政府于1814年授予他爵位荣誉,并在1817年被选为议会议员。然而,康格里夫火箭还未能解决制导和控制问题,精度较差。1844年,英国的威廉·霍尔发明了一种自旋稳定器,并用来对康格里夫火箭进行改进。虽然与现代火箭相比,所有的这些火箭都十分简陋,应用也不广泛,但它们的出现却为现代火箭的诞生奏响了序曲。
    康格里夫研制的火箭在射程、精度及稳定方式上都作了改进,其性能已经近乎达到了火药火箭的极限。由于其巨大的杀伤力,使各国纷纷开始重视火箭的研究和使用。此后,战争火箭的另一项重大进步就是稳定性的提高。19世纪中叶英国的发明家威廉姆·黑尔在火箭的尾部装上3只倾斜的稳定螺旋板,当火箭发射时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使火箭自身旋转从而达到稳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火药火箭的发展已臻于完善。它的基本结构是由装有火药的火箭筒,中间装有发射药作为推进剂,头部装有高爆炸药和引信,尾部为喷口,另外采用尾部稳定翼起稳定作用,在发射装置上采用发射架或发射筒。比较著名的就是苏联的火箭炮——卡秋莎。
    1939年,前苏联制成b,M13型火箭炮,即俗称的“喀秋莎”火箭炮。这种火箭炮采用多轨式定向器,一次齐射可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该弹离轨速度70米/秒,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公里,能在7~10秒钟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再装填一次约需5~10分钟。一个由18门BMiI3型火箭炮组成的炮兵营,一次齐射,便可发射288枚火箭弹,能有效地杀伤敌人。1941年7月14日,前苏军首次在战场上使用了这种大威力杀伤性武器。
    中国研制火箭炮比苏联晚的多,但却比西方预计的要早。1948年解放军专家钟林在河北组建了火箭技术室,开始研制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后转五二工厂继续研制。新中国诞生的第三天,该炮在北京卢沟桥地区进行了汇报表演,朱德总司令大加赞赏。1951年,中国研制成功427式和488式102毫米火箭弹,最大射程5公里。由于后来中国统一采用苏制装备,也就是所谓的“制式化”,该野战火箭炮没有列入装备序列而转交越军,但它毕竟使中国火箭炮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中国63式107毫米火箭炮:
    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于1961年研制,1963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大量装备部队。
    其实107毫米火箭炮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精品火炮,各种参数经过了反复优化。首先,该炮火箭弹设计为18。8公斤,一个人正好扛一颗,在复杂地形长途行军也可以承受。107毫米火箭炮不仅总重量轻,还可以快速分解和结合,拆开后的单个部件重量不超过30公斤。为满足人背的要求,分解部分在结构尺寸上具备如下特点:上不过颈(便于抬头),下不过臀(便于跨步),宽不过肩(便于通过),重心贴身(防止扭腰)。再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火箭炮可以与107火箭炮相比。
    与美国和苏联的现役火箭弹不同,107毫米火箭弹飞行稳定采用涡轮旋转方式。火箭弹的中心线都偏转一个小角度,火箭点火后,燃气一面推动火箭弹前进,同时推动火箭弹像普通线膛炮的炮弹那样自转,以此保证炮弹飞行中的稳定,必要时,107毫米炮弹可以不需要发射装置,直接放在地上,瞄准后用几节普通电池和两根普通铁丝或导线就可以发射。一般而言,简易发射时目标距离1000…1500米效果较好。更有甚者,曾经有报道说阿富汗人用石头把107毫米火箭弹的后盖砸掉,在地上摆成一排,然后用火直接点燃发射。
    文中出现的火箭炮是在有了成套的加工机械和成熟的发射药出现之后,才开始试验装备的,本文在构思上将力求严谨,因为是架空,除了相关背景之外,其他将与历史不同。顺便提及,岚山是以太行山为背景的,其中的矿产资源无一不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任何虚构,感兴趣的可以查查看吧,至于钢铁厂的总工程师则是取自一个现代大型钢铁厂的技术工程师的传奇一生,他在抗战爆发前离京,后在国统区积极参与了产业救国,担任钢铁厂的总工。直到解放后又返京继续担任某大型钢铁厂的技术工作。
    文中出现的火箭炮,从技术角度讲是完全可能的,当然威力可能不如现代的先进,但是相信这将改变过去那小米加步枪的战争方式。喜欢真实历史的可以读战史,本文在思考一条不依靠各国大国来独立打胜这场战争。看看如果合理的筹划我国人如何会不如那小鬼子,日本人惯于剽窃科技成果归己有,这次就让笔者还之以彼身吧。
    附:铁盒子一号的技术参数。
    四联装一百毫米口径的发射管,弹药采用铸钢制造,尾翼自旋转稳定,射程五公里,高爆破片战斗部,弹药杀伤半径十二米。全炮采用搭扣结构可快速分离,组合,也可单独发射,目前采用导火索发射,在干电池生产成功后将取代之。
    作品相关 如果你喜欢请向朋友推荐吧
    有鉴于本文遭遇五一假期强推收藏极其惨淡,为了让众多的读者能够完全的看到本文,请大家积极订阅,即使看盗版的朋友也请把本文向你的朋友们推荐吧。
    本文似乎在遭受不明干扰中,为了能够完成此文,请亲爱的读者向你们的朋友大力推荐,每个人发几条短信给其他读者吧~~~~“看看坏小子在抗日时期怎么杀鬼子的,《抗日之虎胆威龙》,轻松之余一起思考国人人性,顺便痛宰日本鬼子。”
    作品相关 面对困难我们发出召唤!
    亲爱的同志们,战友们,感谢你们的大力支持,虽然遭遇种种麻烦,以至于起点推荐时连接都搞错的这种不可抗力都遭遇了,笔者仍旧坚强勇敢的面对,也希望诸位读者能够大力支持,无论你是否阅读正版还是偷看盗版,请向大家的朋友大力推荐吧。
    我们的先辈在日寇的刺刀下没有屈服,我们的先辈在饥饿的折磨下没有屈服,我们的先辈在敌人的炮火下更不曾退缩。难道我们还不如那些先人吗。让我们挺起胸膛,面对敌人的挑战,面对着种种麻烦,英勇的前进吧,胜利属于我们!胜利也属于你们!
    如果能够在本文全本时候再回首,我们定会欣慰,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打赢了自己的战争,我们战胜了诸多敌人!
    未来有着种种困难,或者人为,或者无意,现在,让我们继续奋勇前进吧。。。。。。
    看前方旌旗招展!看前方炮火连天!看那英勇的同伴彼此扶持共度艰难!
    我们这新生的一代奋勇向前,我们勇敢!!我们并肩!!!
    作品相关 日本人的切腹(转贴)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盗藤原义在被捕前,将腹部一字割开,然后用刀尖挑出内脏扔向官军——据说这是剖腹的最早来源。
    剖腹的开始盛行,是在镰仓幕府以后,因丢失阵地而引咎剖腹,或耻于被擒而阵前剖腹,占了绝大多数,一直持续到战国时代。江户开幕以后,社会统治相对平稳,因殉死而剖腹,和作为刑罚的‘诘腹’,逐渐占了主流。虽然幕府严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无法阻止这一历史性的趋势。
    至于为什么选择剖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现在普遍认为,古代许多的国家和民族,均主张人的灵魂是宿于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的时候,采取剖腹以示众人的方法和仪式。
    剖腹的时候,首先要准备一把肋差——实在搞不到的话,匕首也凑合,绝对不推荐使用菜刀或水果刀。工具要磨快和擦净,不怕破伤风的话,您就试用一把生锈的钝刀看看……如果不是情势紧急,最好采用坐姿,身下垫上整洁的布毯或毛毯。
    首先解开衣襟,露出您的肚腹,然后……对了,先决定是采用何种剖腹方式。一字形腹,是用右手执肋差(书上是这么写的,不知道左撇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