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事如易- 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百七十二章 弄假成真
  
  祭祖大典过后没几天,朝中骤然爆发出一个大事件——两个月前派去宁冬城问罪的钦差曾闵之回京了,可他带回来的不是进京认罪的东菁王,而是东菁王练兵屯粮预谋造反的消息。
  此时太子正在华珍园侍疾,无法赶回京城,尹天厚奉命摄政,召开朝会议论此事。谁知就在隔天的朝会上,刑部侍郎曾闵之居然当众指认了右相薛凌南串通东菁王,企图谋朝篡位,满朝哗然。
  当即就有太子党的人站出来为薛凌南辩白——“曾大人,你可不要血口喷人!薛相远在京城内,怎么会同东菁王扯上关系?”
  曾闵之声泪俱下地陈述了他的遭遇,话说他到了宁冬城后,没有立即表露钦差的身份,先是暗访,就发现城外十里驻扎的全是兵营,每日操练不息,又有大量的粮草运往城中。他怀疑东菁王动机不良,就乔装打扮混进了城主府,有天夜里举办酒宴,他偷听到姜怀赢和将领们讨论起兵之事,窥破了姜家野心。他吃惊之余,不小心暴露了自己,九死一生才逃出城主府,他带去的十几个侍卫为了掩护他,全都死在途中了。
  “当日酒宴,我躲在暗中,亲眼看到东菁王座下有一名军师,长得居然和年初失踪的薛家大公子一模一样,敢问薛相,府上大公子现在何处?难道不是你派他去东北支援东菁王粮草,好让他拥兵自重吗?不然北方贫瘠之地,他一个异姓王侯哪里来的军费,供养得起二十万兵马!?”
  曾闵之是刑部长官,过去十多年都是薛凌南的属下,他如今却站出来指证薛凌南参与东菁王谋反,不管证据是否充足,都让人偏信三分。顿时,太子党的声音也弱了下去,只有几个死忠仍然大声替薛凌南喊冤。
  “一派胡言!薛相乃是太子的外祖,已经位极人臣,何必要勾结一个异姓王谋反,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正是,曾闵之,你该不是看花眼了,见到一个同薛大公子样貌相似之人,就指鹿为马!”
  曾闵之不与他们分辨,转身向尹天厚拜倒,口中高喊:“太傅明察秋毫,下官方才所言句句属实。谁知东菁王是许诺了薛相什么好处,让他铤而走险。当务之急,是彻查薛家与姜家有何勾结,否则不日东菁王挥兵南下,朝中有人里应外合,介时天下大乱,为时已晚呐!”
  满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须臾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出列,向尹天厚长鞠到底,表明态度。
  尹天厚抄着衣袖,环顾朝堂,目光停留在神情僵硬的薛凌南脸上,洪声道:“如今东菁王拥兵自重已经查实,薛相有嫌,即刻送往大理寺候审,在这件事调查清楚之前,不得参与朝政。”
  兆庆帝册封太子之时,就提拔尹天厚为太子太傅,御笔亲赐他摄政之权,甚至太子都要听从他的劝阻,所以他一开口,朝堂上就没了别的声音。就连和薛凌南私交甚笃的大理寺卿郭槐安,都没有再站出来替他说情。
  大提点静静地站在易官首列,从头到尾一言不发。于是,朝会结束后,薛凌南就被尹天厚亲自送到了大理寺,暂行关押。
  
  傍晚,朱慕昭回到太曦楼,朱青珏也在,父子两个因为余舒这个重症患者,这些天倒是天天见面。
  “怎么样,她还没有醒过来吗?”
  “没有。”朱青珏的口气略显无奈,“我给她用的都是最好的伤药,就连我师父药王临别前送给我的那几粒九转回心丹,我都忍痛喂给她吃了,可她就是不醒,我也无计可施。”
  朱慕昭拧着眉心坐下了。他头疼的不只是余舒昏迷不醒,还有东菁王谋反的事。今日朝会上,曾闵之说的话有一半是他授意,另有一半,却是弄假成真。原来云华真的带着薛睿去投靠了姜家。这让他不禁联想到他早先几个月就推算出的一卦天象,有关“左辅星”出世的预言。
  云华的一个儿子是大安祸子,另一个儿子,居然是能逆转乾坤的左辅星。东菁王遇上命定的贵人,便有了夺取天下的大运。
  他原本的打算,是借着东菁王谋反一事,在太子登基之前,将薛家连根拔起。这样一来,太子就不得不依靠司天监。可是他现在不得不考虑,余舒是不是早就知道云华和薛睿的去向?知道他们是逃去了宁冬城助东菁王谋反?
  他到底能不能将司天监放心地交到她手里。
  “爹,你的脸色这么差,是不是朝中又出什么大事了。”朱青珏犹豫着绕到他背后,两手按着他肩颈,力道均匀地给他推拿。
  朱慕昭舒服地靠着椅背,徐徐开口道:“还记得你那年离家出走,把我气个半死,你母亲却埋怨我从小管你管得太严,我一心想要你继承我的衣钵,你却从来都不服管,可你走后,不过三个月,我就后悔了。说实话,你的脾气根本就不适合在官场上久留,我不想也不愿把你变成另一个我,我想通以后,就不再管你,哪怕你只想做个治病救人的郎中,没什么大出息,我也不再拦着你,因为我这辈子不能随心所以,至少我的儿子可以活得自在。”
  “爹……”
  朱慕昭拍了拍他肩膀上的手背,语重心长道:“若是哪一天爹从这个位置上走下来,朱家鼎盛不再,你想活得自在,就要全靠你自己了。”
  朱青珏心情复杂地问道:“皇上时日无多,将来太子即位,您就要的卸下大提点一职,到时要将司天监交给谁?是任少监吗?”
  朱慕昭扶额道:“我还要再想想。”等到余舒醒了,他一定要先问一问她,如果她肯说最好,如果她仍要替云华父子遮掩行踪,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司天监交到她手上。
  父子两人在楼底下谈心,二楼卧房静悄悄的,余舒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床头挂着一盏罩灯,夏日闷热,她的身上只盖了一条薄薄的毯子,露出的手脚包扎的严严实实,额头上缠着细密柔软的白纱,紫红色的药膏渗出,她双颊凹陷,肤色白的透明,紧闭着双眼,乍看就像是一个死人。
  窗外传来一声清亮的鹤鸣,那是九曲桥上豢养的仙禽,一向高兴时来,随性离去,无人约束。
  那鹤鸣声连响了三遍,沉睡中的余舒忽然睁开眼睛。黑白分明的眼珠子空空洞洞,茫然了片刻,随即她的眸光一点点变得幽暗。
  除了眼珠子,她浑身上下毫无知觉,麻木往往比疼痛更令人恐惧,可是她的眼神十分平静。
  半个时辰后,负责照料她的侍女端着米汤上楼给她喂饭,才发现她睁着眼睛,忙不迭地放下东西,跑下楼去喊人。不一会儿,朱慕昭就大步匆匆地走近室内,站到床边低头看她。
  “余舒?”他最怕她伤到脑子,所以张口便叫她名字。
  余舒转了转眼珠子,看向他,嘴唇慢慢嚅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他弯腰去听,才听清楚她说的是——“你救了我。”
  分不出她是在疑问,还是刚刚醒来神志不清,于是他安抚她道:“没事,都过去了,你现在太曦楼,有本座在这里,谁也动不了你。”
  余舒的脑子里浑浑噩噩的,许多声音跑出来,许多画面一晃而过,眼前的人影重重叠叠,大提点的脸突然变成了薛睿的样子,他眼神温柔地看着她,告诉她:阿舒,大哥会一直陪着你,会一直保护你。
  然后薛睿的样子又变成了景尘的样子,他愧疚的目光纠缠着她,他说:小鱼别怕,我不会再让人伤害你了。
  到最后,景尘的样子又变成了青铮道人的模样,他气呼呼地瞪着她,质问她:你为什么要学《玄女六壬书》上的东西,你不是向为师发誓要毁掉它吗,看,你现在就遭报应了吧!
  她眼前一花,青铮消失不见,一张丑陋的刀疤脸凑到她面前,舔着嘴唇对她狞笑,手中握着锥子狠狠地扎向她的眉间。
  余舒的呼吸紊乱起来,她紧紧地闭上眼睛,双唇发抖,苍白的脸色突然间涨成了紫色。朱慕昭见状,慌忙叫人:“快去把青珏叫回来,快去!”
  朱青珏此时就在太曦楼附近的天元台小憩,听说余舒清醒,立马跑了过来,见她发癫,二话不说就往她嘴里塞了一枚药丸,端水灌进她喉咙。
  服下药,余舒很快就平静下来,她微微喘气,睁眼转到朱慕昭身上,一呼一吸,努力地发出声音:“薛、薛凌南,和、和——”
  朱青珏于心不忍,打断她:“先不要说话了,你好好休息。”余舒哆嗦着嘴唇,固执地说下去:“和湘、湘……”薛凌南和湘王勾结。
  朱慕昭轻轻拨开儿子凑上前听——
  “景、景尘……”景尘进京途中遭人埋伏,是湘王泄露了他的行踪。
  “不杀…是…”不杀景尘是因为薛凌南要引诱云华出现,不想景尘却被她救下。
  “太史书院……”太史书苑的命案是薛凌南所为,湘王是帮凶。
  她每说一句,朱慕昭的神色就凝重一分,这些事,他以前虽然怀疑却不能确认,此刻从她口中说出来,就成了事实。
  “我都知道了,你休息吧。”他抬起手在空中一顿,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却见她眯着眼睛耷拉着眼皮,慢吞吞地又告诉了他一件事——
  “云华…薛睿…宁冬城。”云华和薛睿去了宁冬城,投奔东菁王姜怀赢。
  听完这最后一句,朱慕昭再抬头时看着她的眼神立刻就不一样了,她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再次闭上眼睛,沉沉地昏睡过去。
  朱青珏不明所以,蹲下来摸了摸她的脉搏,口中啧啧称奇:“我以为她就算醒了也要变成个疯子,真没想到她居然没哭也没闹。爹,您放心吧,我看她是不会寻死了。”
  朱慕昭点点头,起身往外走:“你今晚守着这里,看着她不要再出什么意外,若是她醒了,你就陪她说说话,多多安慰她,千万别问她在牢里的事。”
  “啊?爹——”朱青珏抬起手,想说他两天没合眼了,她又没有生命危险不用他陪着,可是朱慕昭风一阵地走了,根本没有给他抗议的机会。
  他悻悻地放下手,回头盯着余舒惨淡的睡脸,嘀嘀咕咕:“要不是你长得和我爹一点都不像,我真该怀疑他是不是突然发现你是他失散多年的亲闺女。”
  
  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局已定
  
  余舒在太曦楼整整躺了半个月,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朱慕昭让人到余府报了平安,却不允许她的家人进来探望。
  朱青珏每天都会来给她把脉,不过从她醒过来后,换药的事就交给了侍女。他遵照父亲大人的吩咐,每回过来探病的时候,只要她醒着,都会陪她说说话,解解闷。
  朱青珏觉得他爹是多此一举,因为她根本就用不着人陪。不管他说什么,她都不搭话,起初他以为她是在牢里受了刺激,后来发现,她根本就是懒得搭理他。好比现在——
  “咳,今天怎么样啊,药都吃了吗?你手抬起来试试,骨头还疼吗?”
  余舒坐在床上,穿着一身宽大的罩袍,一条手臂露在外面,刚刚换过药,她两眼看着窗外的绿树,听到他的话,就意思意思抬了抬手,也不说好了,也不喊痛。
  “脚呢?”
  她一条腿从被子里伸出来给他瞧,脚踝上的夹板昨天才拿掉,朱青珏的师门秘方“断骨膏”十分见效,要知道她的脚脖子整个儿地被人扭掉了,他都能给她接回来,这才过了半个月,骨头都长好了。
  “那头疼吗?”
  余舒晃晃脑袋,无声地表示她不疼。朱青珏翻了个白眼,手伸过来,就要去揭她额头上的白纱,这一动,她立刻就有了反应,拨开他的爪子,不让他碰。
  自从十天前她照过一回镜子,就不肯让人再看她的额头。他试过在她睡着的时候偷袭,刚碰着她脑袋一点点,她立马就惊醒了,他还记得她当时的眼神有多恐怖。他清楚这是她的死穴,耐着性子跟她讲道理:“我就看一眼,看看伤口愈合的怎么样了,你怕什么呢,我又不嫌你丑。”
  余舒回过头,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吐出两个字:“不要。”
  朱青珏磨了磨牙。忍不住毒舌道:“不就是毁了容。有什么不能看的,难道你要一辈子遮头遮脑?”
  余舒没有恼羞更没有成怒,她只是把头转了过去,不再搭理他。朱青珏被她气乐了。站起来走到窗边坐下。挡住了她的视线。谁知她干脆闭上眼。装睡去了。
  屋子里安静了一会儿,只听见外面树上一阵一阵的蝉鸣,阳光刺入。朱青珏望着她透明发亮的侧脸,冷不丁地开口告诉她:“昨天晚上,皇上在华珍园驾崩了。”
  噩耗连夜传回京城,今天一早,午门敲响丧钟,皇宫外十里长街都挂起了白幡。
  余舒愣愣地看向他:“皇上,驾崩了?”朱青珏点点头,趁着她愿意开口,就多说了几句:“有些事我爹不让人对你说,怕影响到你康复,但我觉得你应该知情,我说了你不要太惊讶。”
  她轻轻颔首,表示她再听。
  “东菁王要起兵谋反,有人在他身边看见了失踪已久的薛睿,当朝指证薛相勾结反贼,暗中向宁冬城输送钱粮,薛相被关押在大理寺,由尹太傅亲自审理,谁知又牵连出了太史书苑去年两起命案,如今只等太子回京定夺。”
  言毕,他悄悄观察她脸色,却见她表情冷漠,似乎不为所动。他想到她曾和薛睿肝胆相照兄妹相称,甚至这一次她受了这么大的磨难,听说也是为了薛睿的胞妹。
  “喂,你没事吧?”
  余舒垂下眼睛,轻声道:“我没事。”顿了顿,又说道:“我能有什么事呢,知道害我的人没有好下场,我高兴还来不及。”
  朱青珏一点看不出她在高兴,屋子里的气氛怪怪的,他有些待不下去了,就随便找了个借口撤退了。屋子里少了一个聒噪的声音,没人再打扰余舒思考,她静坐了半晌,掀开被子,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到窗边坐下,转过头,看着铜镜中她略显朦胧的脸庞,抬手摸着额头上的纱巾,轻轻拽了下来。
  只见她眉心中央,微微凸起一道半寸长的肉疤,深红的颜色,好像一只紧闭的眼眸,说不出的妖异。她看着这一道疤痕,就能清晰地回忆起来那两天两夜所经历的折磨,但奇怪的是她一点都不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