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事如易-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难我,还特意找了你做保镖,护我周全,你还有印象吗?”
  景尘努力回想,却无半点印象,有些失落地摇摇头。
  看他记不起半点,余舒笑了笑,回头看着手里的羽毛,并没打算告诉景尘,那时候是她厚着脸皮求他帮忙,他才心软答应陪她,不像现在,是他主动要求。
  不过这一次,她是不能带上景尘了。
  五十两银子,在京城这地头,根本算不上多,易师们多的是有钱人,她只要把握好度,明日有赢有输,闷声赚它个五十两,应该不会惹什么麻烦,她昨晚上就给自己算过了。
  不然她是不会替夏明明冒这个险,她对夏明明这算是感情投资吧,在一分红利都没拿到情况下,还是需要着重考量风险的。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局
  
  九月里的这一天,夏明明难得的最早一个起来,余舒被她拍门吵醒的时候,天才刚有亮色,她慢腾腾穿了衣服起床,到屏风那一头给还在睡中的余小修拉了拉被子,一出到外头,夏明明就跟在她屁股后,洗脸梳头,就连她上茅房,她都在外面等着,看余舒老神在在,夏明明心急又不敢催,直到见她拐进了厨房准备烧火做饭,才忍不住道:“你早饭就在外头吃吧,还做什么呢。”
  “出去吃饭不要钱啊,”余舒指挥着她往锅里添水,自己端了水盆里的小锅,把前天买的一缸米酒倒出一半,数了四只鸡蛋,准备早上煮个甜酒荷包蛋吃,前几天余小修说起想吃这个,原本她是昨天要做的,后来因为夏明明的事耽搁了,这米酒再不煮,就要泡坏了。
  “阿树,你有没有把握啊,要是、要是把钱输了怎么办,”夏明明凑在余舒边上,不放心地询问,那双大眼睛下头可笑地挂着两撇灰青,因为担心错过这次大衍,她这两天都没能睡好。
  余舒把煮的半熟的荷包蛋捞出来,放进碗里头,把米酒倒进锅里,盖上锅盖,才扭头对夏明明道:“如果输了钱,你立马就给我写信回家去,让你家里人来接你,把你欠我的钱都还清了,你爱上哪去就上哪去。”
  “都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同我开玩笑,”夏明明嘟囔道。
  “谁和你开玩笑了,”余舒把手往围裙上擦了擦,转身回屋去拿了算盘过来,当着夏明明的面噼噼啪啪一通拨打,手托着算盘掉了个儿,示给她看:“瞧好了。从咱们跳船开始,到现今为止,包括路费和每日食宿在内。你共欠我八十九两六角又三十七文钱,我都给你记着呢,算上利息。你到时候得还我一百二十七两四角六十二文,零头给你免了。算你一百二十七两,你要敢不认账,信不信我现在就把你打晕了卖给人贩子。”
  余舒狞笑一声,伸手在夏明明脸上掐了掐,“就你这模样,少说能卖个百八十两的吧。”
  夏明明气呼呼地拍开余舒的手,因为常被她开玩笑。到不至于因此恼怒翻脸,“你放心,不会给你忘了,别说是一百两,真等我考过了大衍,给你一千两都行。”
  余舒把算盘往她手里一塞:“考不过也得给。”
  “给、给、给!”夏明明被余舒气的不轻,抱着算盘就出去了。
  她刚一走,余舒就见衣裳整齐的景尘走到灶房门外,刚好锅里的米酒煮好了,她便招呼他来盛早饭。一面交待道:“中午我要是不回来,你们就到外头去吃,街口那家卖凉面的爽口,今儿天热吃着舒服。记得甭让店家给你放辣子。”
  景尘点点头,余舒盛好两碗,本打算先端出去,但摸到发烫的碗沿,就把手缩了回去,揉了揉耳垂,景尘见状,便伸手越过她,一手一只端着发烫的碗出去,余舒看他不怕烫,干脆就把盛下两碗也留给他端,自己洗了勺子那回屋去叫余小修起床。
  出门前,余舒又把随身的物件检查了一遍,昨晚上烧的柳炭条两根,一把小刀,一只算盘,还有二十两银票,除了算盘,其他都贴身放好,又对着镜子,换上她最好的一件衣袍,用锅底灰把眉毛涂得粗犷一些,抹黑了鬓角,看起来更像是个青年人。
  没让余小修和景尘跟着,余舒带着夏明明出了门,再怎么说都是给她办事出力,怎能让她清闲在家等着,起码是要让她知道做什么事都不容易才行。
  两人出门不早,到了秋桂坊,太阳已升高,余舒拐了两条街找到了春香楼,大白天来妓馆吃花酒的客人不多,两个年过二八的白净女子搬了凳子坐在门前嗑瓜子,手心里攒着香帕,见有人从眼前经过,就会笑上一笑,她们衣着虽无露肩露肘,但那身粉红花绿的打扮,却分明不是良家妇女。
  夏明明本是不知这春香楼何所,但此刻见了,也就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愣了下,便拽着余舒退回到路边上,红着脸压低声音慌张道:“怎么是这等污秽场所。”
  “不然你以为是什么地方,客栈吗?”余舒拨拉开她手,整了整衣裳领子,又抿了抿发鬓,叮嘱道:“你就在外头等我,饿了就在附近找吃的,我最迟天黑前出来。”
  说罢,就只身大步走过了街头。
  夏明明连拦的机会都没有,眼睁睁瞧她被一个妓子娇笑着迎了进去,转眼不见了人影,她心里头猛地一下空落,说不出是难受还是别的什么,鼻子闷闷的发酸,很想就这么冲进去把她拉出来,告诉她她不考了。
  然而一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她就又退缩了,捏着十根手指,满是愧疚地后退几步,缩到了路边的小巷子里,盯着街对面那家妓馆的大门,暗自咬牙:“阿树,我亏欠你的,日后一定会十倍还你。”
  余舒一进到妓馆里,就向迎上来的老鸨出示了明源赌坊买来的那张条子,老鸨脸上依旧挂笑,审视了那条子上的红戳,递还给她,随手招来一个十二三岁的雏儿,领着余舒穿厅子到后头去。
  这妓馆前厅修的粉香,处处纱幔红缭,穿过两道珠帘门,进了后院,另有洞天。
  约莫有二百平米见方的院子里,成“口”字型围摆着一圈茶座,大约有三十来张的样子,中间空荡着,席间坐有小半人,有的在喝茶,有的在同邻座聊话,竟不见赌局,乍一看还当是闯进了谁家茶宴。
  雏儿将余舒领到后院,就有一个头戴青灰布帽的男人上前来询问,收了余舒的入场条子,让雏儿领着她入座。
  余舒挑了个人多的地处坐下,是为听听两旁人说话,免得等下她生手不懂此地规矩。闹了笑话,身前茶桌不大,刚好够一人独坐。除了杯盏,另有笔墨纸砚,还有几张信封。不知用来作何。
  那雏儿给她斟茶后,在她背后站有一会儿。也没见余舒给赏钱,就悻悻地走了。
  余舒和邻座人攀话,别人见她面生,爱答不理的,余舒说几句话,见没意思,就不贴人家冷脸。摘了腰上算盘,放在桌上拨弄练手,过了一会儿,又有几个人陆续进来,余舒见还没有开赌的意思,就找了之前检条子的那个男人问话,对方一听她讲,就笑了:“您该是头一回来,这早场子,要等到太阳升起过后。人满整数才开,来晚的就得等下一场,等到午时,早场过去。要想赌下午场的,就留在楼里用饭,不想赌的,就可以先走了,同样,要留晚场,就留下用晚饭,当然了,这酒菜钱您得自己掏。”
  这长青帮倒是很会做生意,五两银子一张门票,只是买个进来,想捞够本,怎会单赌一场就够,留下吃饭又要花钱,这楼子里的饭菜肯定不会便宜,一二两是跑不了了。
  余舒看这人好说话,不免多问两句:“你说的不错,我是南方人,头一回在安陵城里玩这个,瞧见这里规矩,却同我们那里很不一样,还要分场子来赌,你且同我说说规矩吧。”
  那人道:“不必担急,等下人齐整了,自会有人讲说,您先请坐吧。”
  余舒闻言,就没再多问,谢过他回去坐了,喝了两口茶润润喉咙,数了数场上人数,在座的是有二十四位,还差六个,耐心等有一刻来头,人就齐了。
  见东面缺口走进来个壮汉,虎背熊腰地站在一圈茶座中间的空当上,伸手拍了拍,后院很快就安静下来,这壮汉声音响亮:“先多谢各位捧场,在我长青帮地头上赌易,情管各位放心,咱们上面都是打通过关系的,绝不会有人乱来查场子,败了大家赌性。”
  话落,下头接连响起了几声应和,城南不许赌易,这是明文禁令的,想要玩就得上城北去,然城北那水深的,又是一般易客能淌的起,便就有不少私下聚众开局从中牟利的,但要想撑的起这场子,没有两把刷子哪能行。
  那壮汉看一圈众人,接着道:“将近大衍,安陵来了不少生面孔,今日在座有几位瞧着是过客,我便讲讲咱们这里的规矩吧。”
  余舒一听正经的来了,便伸长了耳朵去听。
  “各地赌局不一,咱们长青帮的场子两个月前才换了城北最时兴的玩法,有个名头叫做‘对赌’,请各位看一看左手边上,有红白两样信封,请各位自出题目,一道题加一注,赌金记在题下,最低五两一题,分别将题目放入红色信封当中,另记一张题解收入白色信封,最少出三题,也就是说开局前您手上至少要有红白共六张信封。”
  这汉子长的五大三粗,说起话来却有条不紊:“等下我会发放三十个牌号,人人不一,赌局一开,或可花五两银子先行抽取对方牌号选题做赌,或可随后按序领取,每半个时辰为一局,若不能解题,或是解错,则输赌注,要将题目下注赌金如数输与出题者,反之,则出题者将下注赌金输与解题者。丑话说在前头,若有谁想赖赌,输不起的您请早离场,别到时候再来后悔,没这说法。”
  汉子冷脸说了最后一句话,伸手引向东南边席外两张茶座:“今日咱们请了洪仁易馆的宋先生和德兴易馆的刘先生做客,若有输过不服气的,到时还要有劳两位先生做断。”
  那边茶座上一个中年和一个老叟,拱手揖揖,在座有不少人认出来这两位秋桂坊上的名人,都起来礼了。
  “废话不多说了,今日还是赌三场,两刻后开局,各位请先想好题目,来人,发牌子!”
  余舒手背撑着下巴,看着桌上两色信封,目露思索,照这么个赌法,可要好好安排一下才行。
  
  第一百五十四章 薛大人
  
  在余舒看来,这安陵城的赌局做的很是有趣,比起她之前在义阳城见过的大不相同,规矩要多的多,但越是这样,就越是显出一个“赌”性,赌嘛,本来就是要有运气的成分在里头。
  在场有三十个赌客,每人三题,就是说至少有九十道题目,这里头有难有易,有赌注高有赌注低,在赌别人题目的同时,别人也在赌你手中的题,因事先不知赌注,一面是赢,也许另一面就是输。
  趁着发放牌子的工夫,余舒大概琢磨了一番,她手里现在有二十两银子可用,也就是说,按照最低限一题赌注五两,她可以出上四道题目,按照“对赌”的说法,如果她压四道题,同样就可以去赌别人手里四道题,那么只输不赢的话,这第一局,她最少可以赢四十两,也就是说,运气不好,全都抽中了五两的一题,那她一局下来还不能够收手。
  谨慎起见,余舒不打算充什么大尾巴鹰,这头一局的四道题她全都要压最低的五两,为了多得一次抽题的机会。
  牌号很快就发了下来,余舒拿到的是十九号牌,因为待会儿就要按这顺序抽号赌斗,越靠前越好,她是不在意这牌号是几,而临近几人,就有因牌号靠前而偷乐的。
  拿到了牌子,余舒便自行匀了墨开始出题,在秋桂坊摆摊这几天,生意冷清,她就在别家易馆买了本《算痉抽空参详,看的七七八八,对这时人的数学水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而现在叫她出题。不至于全无头绪。
  尽量把字体写的规整些,余舒将写好的题目和答案分别放入信封中,在信封正面标上了“一二三四”做记号,这四道题她没敢出得太超过,只有一道是难的,其他三道都中规中矩,是有保着本钱,多赌几局充数的想法。
  时间一到。刚才那个解说的壮汉就又走出来,身后头跟着个手端托盘的雏儿,也不管是不是有人还没有出好题目,便向众人示了那托盘里的三十只副牌号,正同每人手中相对应。
  “若有要先抽题的。现在可以叫号了。”
  五两银子,买个先机,虽不能知道牌号后头是谁,题目是难是易,但是在座的都是易客,既然敢来赌,多少都有点能耐,未尝没有人对数字吉凶有研究。可以窥破一二。
  果然,就有三个人肯出钱先挑选对手,让余舒意外的是其中还有一个人叫到了她的号牌,接下来,那壮汉就亲自指挥着几个雏儿,分别到被叫到号牌的三个人桌前,取了他们桌上放在红色信封里的题目拿去给那三个叫号的人,看对方是要挑选一道、两道。还是全要。
  很快的,就有雏儿端着托盘回来了,余舒看着那托盘上依次摆放的四个红色信封,伸手取了一看,竟不见她方才做的标号,显然对方这是把她的四道题全都挑了过去,同样还了四道回来。
  余舒心里头有些微妙感。收下了对方的副牌号,留着待会儿破题用,便依次拆了信封,没先看题而是先去看题目下头的赌注,头一封的赌注就让她惊讶地咋起舌头对方竟然压了一百两!
  这手笔未免太大了。就这么有自信别人解不出来吗,余舒一面吃惊,一面去看那道题目,当即便扯动了嘴角,这题目出的还算是有水准,至少是比义阳城赌坊的题目高上两个档次,但对她来说不算难,也就盏茶工夫计算出来。
  余舒放下这道,再去拆第二道,抖开纸张寻着下面一瞄,愣了下还是一百两!
  一看题目,会做,好极!
  直接去拆剩下两封——一百两,全是一百两,四道题目四百两,顿叫余舒有种瞎猫撞上了死老鼠的感觉,她按下手中题目,抬头向对面张望,寻到了那个挑中她题目的人,对方显然也刚阅过她的四道题目,正在望她,因为相距有段距离,互相都看不清楚对方脸色,但余舒就他出题的难度,约莫着对方是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