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胡乱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五胡乱华- 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啪啪啪!”连击三下手掌。

片刻之后,屋外响起了水车转动的声音,一道清水涌入水渠,推动浑象运转起来,顿时,这台浑象天转而地止,镶嵌的日月星辰仿似活过来一般,围绕大地做着不同的,却各具规律的运动。

尤其是日月两星,太阳东升西落,刚降入大地背面,又轮到月亮继续太阳的转迹,重复先前的运动,其他金木水火土及各类恒星虽然运行轨迹看似杂乱,却总体上仍是遵循东升西落的规律,唯一不动的,只有那一颗永恒的北极星!

以浑象来演示天象,形象而又逼真,众人全给拽住了目光,连眨眼都不舍得,就好象诺大宇宙的无穷奥秘,悉数被包裹在了这一台小小的仪器当中。

随着时间推移,屋外的水车声渐渐止歇,浑象缓缓停止转动,恢复了原先的平静模样,可众人目中的惊叹仍没有丝毫消减,诸葛显极为自得,不由得把略带挑恤的目光投向了谯秀。

)及至几百年后于明朝末年西方天文学与天文望远镜传入中国,这才取代了浑天说的统治地位。正是同样的道理。

谯秀以往能与诸葛显拼个平分秋色,那是双方都没有仪器在手,天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光靠臆想,很难提出对自已有利的论据来彻底压服对手,然而,今天诸葛显祭出了杀器,谯秀显而易见的落入了下风,不禁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谯敏之。

谯敏之的学问来自于谯秀,他的宇宙观也是盖天说。可是在这个时候,他又能帮上什么呢?理论上双方难分轩致,对方却有浑仪与浑象作为帮手,只得向父亲摇了摇头。

谯秀浑身泛起了一阵无力感,让他俯首认输。不甘心啊,尤其诸葛显这老货还刻意摆出一捋须微微笑的欠扁模样,太气人了!

谯秀面色一阵变幻,又看向云峰问道:“断山,你既然对浑天说与盖天说有所了解,那么你持哪种看法?”。其实他也不抱太大希望,云峰年纪搁在那儿,不过二十来岁,既要带兵打仗又要治理内政,哪有时间观测天象?如果说云峰精通天文,谯秀是打死也不相信,之所以有此一问,权当死马作活马医罢了。

其余众人显然也是同样想法,庾文君更是冷哼一声,鼻子都快掀到了天上!

云峰不急不忙道:“回老师,弟子认为,相对而言,宣夜说比浑盖二说更加符合宇宙的实际。”

“呃?”众人齐齐看向了这人,宣夜说为中国古代天文三大流派之一,却由于理论过于超前,因此不为统治者重视,并未广泛传播,它主张宇宙无限宽广,天空本没有色彩,只是无限高远才被看成苍色,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依赖气的作用或运动或静止。而各天体运动状态不同,速度各异,是由于它们不是附缀在有形质的天上,而是漂浮在空中。宣夜说既便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也是相当有意义的,它的进一步发展认为连同天体、包括遥远的恒星与银河都是由气体构成,可惜的是,这么卓越的思想,竟逐渐湮灭在了历史长河中。

云峰的话音刚落,庾文君立刻反驳道:“文君虽是不懂天象,却也听说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如果按宣夜说所主张的,日月星辰全都漂浮在空中,那么为何不会坠落下来?真的坠下来又怎么办?岂不是要把大地砸个大窟窿?”

庾文君问的正是宣夜说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当时朝庭的钦天监虞喜支持宣夜说,他作出的解答是,天高穷于无穷,地深测于不测,方则俱方,圆则俱圆!简而言之,即日月星辰各自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却由于缺乏观测数据,并不能为大多数人信服。

众人把眼神再次投向云峰,在他们看来,庾文君的逼问恰是点中了这人的死穴,谯秀甚至都生出了一丝悔意,好好的干嘛多此呢?这下好了,害的这个便宜弟子要出丑了。

云峰则微微一笑:“日月星辰之所以不会坠落,那是由于咱们所生存的大地也是一个圆球,姑且命名为地球,与其他天体同样漂浮在宇宙中,彼此之间相隔着难以想象的距离,而宇宙无边无际,既然如此,又谈何坠落?或许天上的星辰有许多比咱们的这颗地球还要大呢!”

刷!刷!刷!鄙视、不屑、惋惜!总之,投射过来的目光中,没有一道是带着怀疑或是深思,就连最百依百顺的宋袆与小兰小慧俩都投来惋惜的目光,很显然,这人在理屈词穷之下说起了胡话!如果不是顾及到云峰的身份,这时就应该是哄笑声大作了。

庾文君瞬间斗志昂扬,由于自魏被发现而来的心虚感觉终于给云峰的胡言乱语彻底摧毁,当即得意道:“将军您可真会编,如果大地是圆形,那么站于背面的人为什么不会掉下去?文君替您想一下,或许您会回答,所有人都站在朝上的一面,文君有没有说错?”

云峰淡淡道:“物质与物质之间,都存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可名为万有引力,比如说桃子成熟了会落向地面,再比如向天空中扔一颗石子,无论使的力气有多大,这颗石子终将落于地面,这是由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对附着于它上面的所有物体都存在万有引力!”

“这个…”庾文君一时哑口无言,略一寻思,云峰所说的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谯敏之接过来拱了拱手:“将军所举的例子确有几分道理,只不过大地是球形着实令人蜚夷所思,上古先贤从未有此说法,不知将军能否举出实证?”

云峰反问道:“老师既然精通天象,想必师兄曾观测过月食罢?当月食发生时,月面上出现弧形的明暗界限便可以证明地球为圆形,因为那是地球的影子挡住了月亮,月亮也是圆形球体,环绕地球旋转,当月亮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阳光被地球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而此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另外还有一点,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看到远处的船只驶来,总是船帆先出现,然后才是船身,这恰恰就能证明咱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为圆球形。”

“对了,文君想起来了!”庾文君突然惊呼道:“上回在海门发现羯赵来船,正是如将军所说,先出现船帆,再出现船身,文君还差点忘了呢!”

这么一说,苏绮贞也记了起来,连连点着头。

诸葛显、谯秀父子则陷入了沉思,他们三人虽未去过海边,却都观测过月食,不禁回忆起了当时的场景,眼中不时就闪出了不解,或是怀疑的光芒。

云峰看的暗暗点头,他并不奢望这些人能一下子接受地球是圆形这一事实,而是希望能给他们带来思考,带来怀疑,促使他们去探索去研究。

片刻之后,诸葛显问道:“昼夜之分,正是日月围绕大地东升西落的结果,如果按将军您的说法,又该如何来解释昼夜?”

云峰点头道:“诸葛门主问好的,一日之所以有昼夜之分,在于地球是一个自转的球体,一面对着太阳,另一面必然是黑夜。正如宣夜说所表述的,所有的星球起初都是气体,由于旋转产生的向心力才凝聚为固体,虽说凝聚成功,但这自转的过程不会停,只不过会变的越来越慢罢了,同时这一过程又极为缓慢,以至不为人所觉察。”

云峰说的越来越让人听不懂了,想想也是,东西方完全是两种哲学体系,从无任何交集,云峰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力为科学发展开启一扇大门,另一方面则试着把东西方的哲学体系结合起来,取西方精华,去东方糟粕,产生一种崭新的哲学休系。

第四百二十三章 放大观测

云峰毕恭毕敬的施了一礼:“请老师明鉴,地球之所以会有四季之分,在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转一圈为一年,而且轨道椭圆,与自转的平面略有倾斜。每年不同的时刻,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因而不同地区接受到的太阳光照不等,热量也有多有少,如此便有了季节变化和冷暖差异。”

说着,云峰抬眼一一掠过众人,细心留意着他们的神色变化,张灵芸诸女表现出的是茫然,她们从未接确过天文,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天文三说,还是云峰的现代天文理论,都是需要好好消化一番。而诸葛显与谯秀父子则是眼中闪烁着怀疑的光芒。

云峰心知也只能如此了,哥白尼自1543年发表《天球运行论》,直到十八世纪末才真正击败了地心说,成为欧洲的主流宇宙观,而在古代中国,连地球是圆形都是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结论,如果仅凭一席谈话就能使谯秀等人接受自已的宇宙观,那也太扯了。

云峰前世不是天文学家,也不是物理学家,更不是数学家,他只是个武术家,数理化知识也就小学水平,所知的都是常识而已,他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已身为执政者的便利,对世人施以引导,加以鼓励,稳步推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话说到这个地步,再讲也是白搭,云峰提出了自已的观点,剩下的就是交给时间,交给实践来验证。

暗自摇了摇头。云峰淡淡笑道:“今日或许会有人感到震惊,感到蜚夷所思,也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在胡扯,其实,诸位持怀疑态度完全可以理解,相反的,如果不假思索就接受了日心说。这其中很可能存有问题了。

自古至今,除了儒学由于汉武帝的强制推行而一家独大,在这之前从无一种思想学说能占据绝对上风。可是儒学的独大又带来了什么?思想僵化,朝政腐朽,最终爆发黄巾之乱。摧毁了汉家四百年江山!这是血的教训!欲使政治清明,朝野充满活力,思想界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为二不法门!”

说到这里,云峰看了看谯秀父子与诸葛显,又呵呵笑道:“言归正传,一项新的学说推出伊始,必然受人诟病,饱受非议,毕竟有悖于传统认知,这很正常。也值得鼓励。

人都有好奇心,只是,这份好奇心又因人而异,当发现某个自已不了解的理论或事物时,大多数人会由于对未知的不解而产生恐惧持回避态度。也有胸怀宽广的会睡一觉便再不放于心上。然而,却有极少数品质坚毅、渴求真理的人会孜孜不求的探索研究,以期否定推翻或是发掘出个中真相,探索与求知精神永远是人最为宝贵的财富!

老师、诸葛门主、师兄,你们都是这样的人,或许你们对于知识的渴求、质疑与探索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然而,正因如此才于无形中构成了人类朝前发展的最大动力!他日你们都是学术方面的巨匠!世人将永远会铭记于心!”

众人不禁陷入了深思,云峰的这一席话倒是听明白了,一时均是心有感触,尤其是谯秀父子与诸葛显,心头都掀起了不大不上的波澜,谯秀忍不住道:“断山,你由何处得来这些奇特的思想,为师不过问,不过却可以预见,一旦被证明正确,并由此而推广,必于士人与百姓间造成极大冲击,自董公一脉相沿而来的思想体系将土崩瓦解,这或许就是你所欲为之!姑且不论你动机如何,若确是于国于民有利,为师可尽上一份绵薄之力,向你所说的那个方向探索,只是,该如何着手,尚无半点头绪,你如有具体研究方向不妨给出来便是。”

谯秀毫无保留的支持,令云峰深为感激,要知道,让一个古代中国的大儒接受现代天文学那该有多难?尤其还是在听不懂的前提下,假如不是出于对自已的信任,又何至于如此呢?

云峰深深施了一礼,抬头道:“老师您误会了,弟子非是要摧毁掉儒家思想学说,而是去掉其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符合统治者需要,却又缚束士民思想创新的人为添加因素,还儒学一个本来面目,想必这也是孔夫子在天之灵所乐于见到!

至于从何处着手,弟子以为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而言,一是从行动上证明,鼓励民间大航海,即船队出海后一路向东,最终仍将回到起点,这就是证明地球是圆形的有力证据!只是如今船只的性能以及在茫茫大海中如何定向,这两方面的难题尚须先行解决,弟子会重点关注这一方面。二是离不开老师、师兄及诸葛门主等等诸多大家对天象的观测,并结合对自然、数学的计算研究,以得出理论上的结果。”

说着,云峰指着浑仪中的那个大圆筒向诸葛显道:“诸葛门主,这枚圆筒该是观测星辰运行所用的罢?”

诸葛显自豪的看了眼浑仪,捋须道:“不错,将军若有兴致,不妨晚间留下来一观便是。”

云峰微微一笑:“由这圆筒捕捉到的星体仍是一小点,除了定位之外,又能观测出什么?”

“哦?”诸葛显似是听出了云峰话中有话,不禁问道:“将军是否尚未言尽?”

云峰点了点头:“本将有一方法可使于圆筒中呈现出的星体放大数倍、数十倍乃至更多,如此可更方便的观察星体形状及运行轨迹!”这话一出,众皆哗然!能把任意物体放大,除了传说中的神仙法术,还能是什么手段?

庾文君脸上不屑之色再次一现,刚要开口相讥,却被张灵芸伸手拉住,虽然她不认为云峰是个神仙,却明白这人绝不至于无的放矢,既然敢丢下大话,肯定是有些把握。

诸葛显动容道:“将军既有此等方法,快请详细道来!”对于一个天爱好者来说,能把星体放大观测,其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谯秀父子也连声催促:“快说,快说,莫要吊起为师的胃口!”

第四百二十四章 天机门搬迁

云峰迎上众人的期待目光,微微笑道:“其实说来也不难,将质地无色纯净的玉英(水晶)打磨成凹凸两种圆形镜片,分别内置于圆筒两端即可,圆筒一头大,一头小,小头为目镜,大头为物镜,至于凹凸镜片的弧度以及分别置于哪头?由于师门典籍载之不详,需要诸葛门主自行摸索,但想来不成问题。

再于圆筒内增加凹凸镜片,若搭配得当,可成倍提升放大效果,此物名为天文望远镜,当然,诸葛门主着手时,可先行制出小型的天文望远镜试下效果,当知本将绝非虚言!”

“哦?就这么简单?”诸葛显不敢置信的问道。

云峰点点头道:“诸葛门主何妨一试?”

“快,快!诸葛门主,快把玉英取来,咱们现在便着手!”谯秀已按耐不住了,连声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