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胡乱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五胡乱华- 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观礼众人均是面现振奋之色,七嘴八舌议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王导、郗鉴、荀崧等人不由得面面相觎,普通人或许看不明白正一道的手段,可是他们却清楚的很,无非充分利用起了醮坛所制造出的神秘与庄重效果来潜移默化,最后更是凭借吴普真人这个达到了打破虚空境界的大高手发出的气机,影响人的心智,令人产生幻觉,误以为神仙真的降临到了身边。

不过,也没人会点破,只是暗暗钦佩着正一道的好手段,经过这一次祈福斋醮,正一道与天师道的高下之别立马显现,有在场数万人的口口相传,正一道想不扩大影响力都难,如果天师道拿不出更好的应对之法,正一道取天师道而代之已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

只是,天师道能拿什么出来应对呢?这几人又无聊的暗自思索,设身处地的构想着天师道有可能使出的对策。

“葛洪真人。弟子诚心皈依正一道,求真人收下弟子,弟子愿出十万钱供奉元始天尊!”众人纷纷转头一看,却见一名胖子离席而出,扑通一声跪向了醮坛。

这名胖子大伙儿都有些印象,正是送别云峰时,单独与云峰说了几句话的那名胖子,此时的他,磕头如捣蒜,显得虔诚之极。

葛洪摆摆手道:“快起来罢。你有向道之心,元始天尊及诸位仙神皆会有所感念,不过,心意到了即可,无须供奉如此之多的钱财,神仙普照天地,以慈悲为怀,吸食宇宙精气,又怎会向你索取财货?索来人间财货又有何用?与其供奉仙神。不妨拿出救济平民,修桥铺路。多做些善事,以积累功德,功德积累到一定程度,再通过我正一道仙法,即可感应天心,于冥冥中与仙神取得沟通。”

接着,一指置于殿前的一座功德箱,葛洪微微笑道:“你若真有心的话,不妨向箱内投入一百钱香油钱即可。做为道观及我等道人的日常开销度支,贫道敬谢不敏。”

广场上再一次喧哗起来!众人皆现出了不敢置信之色,一百钱,这么少?要知道,天师道是有多少要多少,多多益善,恨不能把人皮都扒光啊!

正一道既能请来神仙。又几乎不收取钱财,比天师道强的不知往哪里了,一时,广场又是骂声四起。一骂天师道心黑骗钱,二骂自已瞎了狗眼!

待众人渲泻了小片刻的不满,葛洪两手一压,正色道:“诸位,请安静,修道不在于钱财多寡,也不在于身份高低,而在于是否有心,出家也好,在家修持也罢,只须谨守戒律,与人为善,均能积累功德,上抵天心,我正一道原则上不建议有家有业者出家入我道门,接下来,贫道便与诸位传法,让大家弄明白该如何修持正一道、修持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我正一道的戒律。”

随即就有弟子取来蒲团,葛洪正待端坐,却见一名黄门气喘吁吁的跑向了王导那一席,满面的焦急之色,向众人诉说着什么,葛洪心中一动,连忙功聚双耳,恰听到:“诸公,大事不好,慕容廆发兵四万攻打广陵,事态紧急,陛下请诸公速速入宫商议!”

葛洪不由色变,正于此时,王导起身拱了拱手:“葛稚川,主上相召,我等不能再听你传法了,这便告辞。”

葛洪回礼道:“诸位请自便!”

王导等一干侨姓重臣立刻急匆匆的向着山下走去。

由于黄门的声音不大,百姓们并不知情,目送着众人渐渐消失,葛洪强压下内心的不安,定了定神,开口宣讲起了道法。

不提台下人等的如痴如醉神色,当王导等人赶到本昊殿的时候,殿内已是人声鼎沸,司马绍明显的状态不佳,才二十多岁的他,竟有了黑眼圈,配上那白的糁人的皮肤,尤为的显眼,也难怪,云峰是他的心腹大患,这头还没压下去,石勒又来添乱,这个皇帝当的就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

几人施了礼后分别落座,司马绍连忙问道:“诸卿,朝庭刚刚接到广陵求援,慕容廆已于前日兵抵城下,广陵仅有兵力万余,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羯贼将直接对建康构成威胁,请诸卿同心协力,共同面对此次危机。”

“哼!”南顿王宗冷哼一声:“羯贼当真是丧心病狂,与那逆贼还未分出胜负,又来犯我江东,真是不知死字该怎么写!”

南顿王宗脸上的肿块还未消去,额头又起了个大包,众人既好笑又暗自鄙夷,这个老家伙的嘴巴最惹人嫌,还满是废话,就连司马绍都现出了不满之色。

荀崧暗暗摇了摇头,施礼道:“陛下,石勒为何会两面作战,我等不知,也不必深究,只须出兵救援即可,如果换了前两年,四万军不算什么,可是经过去年的王敦之事,朝庭已元气大伤,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要粮也没粮,可以说极其的虚弱。当务之急,须放下成见,由朝庭出面组成联军解广陵之危。”说着,看向了郗鉴。

郗鉴暗自叫苦,却无法可想,身为有兵权的朝庭重臣,这个时候再不表示表示就说不过去了,只得拱手道:“陛下,臣愿领部众万人,赴广陵之围。”

“好!尚书令忠心为国,当为百官表率!”司马绍开声称赞。

郗鉴又眉头一皱,为难道:“陛下,臣的情况您不是不清楚,京口土地贫瘠,比不得建康及吴郡,产出只能勉强支撑,而臣于海门挖建的盐田才刚刚开始,尚未有任何收益,若是此时出兵征战,恐怕力有未逮啊,即便臣令部下强行渡江,可手上无粮无钱,如何让士卒效命?很可能不待破去慕容廆,便军心已乱,着实令人堪忧。臣以为,朝庭中的富庶之户这时不该再有所保留,正如陛下您所说,应同心协力,否则广陵被破,整个江东皆受其威胁。”

郗鉴也学荀菘,说完之后,看向了陆晔!

陆晔在心里顿时把郗鉴给骂了个狗血淋头!你他娘的,穷比搞那么军队干嘛?又是步军又是水军,总兵力三万多人,养不起你交出来,老子来养啊!

“咝~~!”陆晔倒抽了口凉气,向郗鉴拱了拱手:“道徽(郗鉴表字)的处境老夫也能理解,只是我吴郡诸姓已组建了水军,呵呵~~咱们这水军可不比道徵你,船只、人员都是现成的,只须付出养护费用就行了,我吴郡须重新打造船只,训练军卒,开销之巨大,实为常人难以想像啊,实不相瞒,咱们吴郡虽是富庶,奈何前一阵子已被那人连骗带抢弄去了上万金,如今又把剩余的钱财全投向了水军,真的拿不出多余的了,这样罢,既然道徵开了口,老夫也不能不尽下心意,我吴郡可以勉强挤出一百万钱,五千石粮米赠予道徵。”

这话一出,不光郗鉴现出了愤怒之色,司马绍的面色也是变得难看之极,这是打发叫花子吧?

王导不悦道:“士光(陆晔表字),如今国难当头,怎能为私利而弃家国于不顾?一百万钱,五千石粮米又何济于事?须知,一旦慕容廆攻破广陵,他随时可过江劫掠吴郡,真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今日老夫就做个主,我琅琊王氏、颍川荀氏与庾氏,各出一千万钱与两石万粮米资助道徽,而你吴郡诸姓最少出三千万钱及六万石粮米,你休要推托,否则,今日朝会一拍两散,广陵破了就破了!哼!咱们侨姓既然十余年前能由北方迁来江东,他日若江东抵不住石勒侵袭,还能再避往江荆二州,你们呢?难道舍得放弃这大片家业?老夫言尽于此,你等好自为之!”

荀崧跟着道:“大司徒言之有理,陛下,臣虽手中无兵,却愿出钱相助尚书令。”

庾亮也拱手道:“臣也愿意!”

于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陆晔,就等他开口了,其实,陆晔不是不明白广陵的重要性,也不是出不起钱,他就是不愿资助郗鉴,凭什么瓜分王敦水军没我吴郡的份,如今没钱了反倒来开口讨要了?这是哪门子道理?

可是,王导又把狠话落了下来,如果这一次不答应,那就是彻底的翻脸了,这是陆晔所顾忌的,何况面对胡骑入侵,事关大义,再做出一幅事不关已的模样,不但会被江东士民所唾弃,很可能吴姓内部也将发生分裂。

陆晔不由得看向了顾和与周嵩,见这二人向自已点了点头,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向司马绍施礼道:“既然大司徒已做出表率,臣还有何话可说?尽管我吴郡确实困难,但砸锅卖钱,也要拼凑出三千万钱与六万石粮米与道徵,请陛下放心便是,五日之内,送往京口!”

第三十五章 杂牌军

为郗鉴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饷,司马绍龙心大悦,云峰虽对他的皇位有极大的威胁,不过,经过与宗室诸王的无数次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此人多半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石虎可不是浪得虚名之辈,羯赵的国力也绝非年轻的秦国可比,击溃云峰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

而另外三成无非是双方打平,两败俱伤,这也是司马氏最乐于见到的结果,如今最大的威胁,当属慕容廆对广陵的围攻,只要打退了慕容廆,朝庭立可高枕无忧!

‘哼!那到时,再慢慢收拾这些不听话的老家伙们!可是,仅有郗鉴的一万军不够啊,鲜卑人又以骑兵居多,只怕郗鉴也不是慕容廆的敌手。’

心念一转,司马绍又问道:“诸位,尚书令已作出表率,奈何鲜卑人势大,以尚书令一家独力难支,不知还有谁愿为朝庭分忧?”

陆晔跟着就道:“陛下言之有理,海门距广陵不远,臣建议由陛下下诏,令海门大守王羲之派军增援!”

司马绍满意的捋了捋须,看向了王导:“不错,如今危难时刻,有一分力量就得动用一分,大司徒以为然否?”

王导心里暗骂,王羲之前年冬季才成军,不过六千人,去年夏季趁着慕容廆陷下邳,收纳了约两万南逃的流民,又从中招取了五千。总兵力仅一万一千人,由于时日尚短,这万余人能有多大的战斗力尚是个未知数,这不摆明叫人送死吗?至于谢尚虽有近两万水军,但广陵深入内陆,水军不起任何作用。

如今的王导,处境与刚刚的陆晔差不多,对方也搬出了大义的帽子来扣,这是答应也是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哼!竟然算计到羲之头上。老夫叫你也讨不了好!’王导心里一发狠,施礼道:“广陵有难,羲之自当赴围,只是,连同尚书令的一万军仍是显得力量单薄,臣听闻陆府大郎君陆纳少读兵书,颇有谋略,不如陛下下旨令陆纳再率吴郡精锐一万增援广陵!”

司马绍心里乐开了花,把越多人拖下水对他越有利。当即看向陆晔问道:“大中正意下如何?”

陆晔暗暗叫苦,拿吴郡的人命去往广陵填。他可舍不得,连忙推托道:“大司徒上次不是没见着,我吴郡士卒战斗力极差,与那人对战被他骑兵一冲即溃,只恐面对鲜卑铁骑亦落得个同样的下场啊,如此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导致全军的溃乱,如此还不如不去,大司徒可是这个道理?”

“哼!”汴壸冷哼一声。不客气道:“老夫听闻自前年起,你吴郡日日操演军阵,一年半下来,难道没操出任何成效?如今国难当头,岂能藏私?大中正你可有愧于陛下?”

庾亮也跟着道:“士别三日,尚须刮目相看,如今一年半过去。你吴郡早非昔日吴下阿蒙,大中正还是莫要谦虚了,何况你不是矢志复仇么?没与骑兵交过手,他日如何挡得了秦王铁蹄?”

司马绍呵呵笑道:“中书监说的好。大正中,你可莫要令朕与天下士人失望啊!”

陆晔再次看向顾和与周嵩,这二人的眼中双双现出了无奈之色,不分先后的略一点头。

陆晔心知出兵逃无可逃,当下猛一咬牙:“既然陛下有令,臣便让犬子五日内领军渡江,不过,广陵太守陶瞻乃陶侃之子,子有难,父岂能坐视?陛下当下诏使陶侃发兵来援,而祖约、苏峻一驻寿春,一驻历阳,怎也不能坐视不理,陛下不妨令其往援广陵。”

继续逃不掉,索性多拉点人下水,让别人去冲,自已见势不妙脚底抹油,这就是陆晔打的如意算盘。

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觎,这么多军队,杂七杂八互不统属,光是号令发布就是个问题,对上鲜卑铁骑,能有几成胜算?

司马绍也似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哈哈笑道:“国家有难,岂能有人袖手旁观?击破羯贼,在此一举,不过,既成一军,群龙无首难免步骤不一,朕以为,须有一人居中主持,诸卿意下如何?”

王导点点头道:“陛下言之有理,臣推荐由望之(汴壸表字)统摄全军,望之以礼法自居,公正刚直,摄此位极为妥当。”

司马绍捋须笑了笑,不置可否,又问道:“众卿可有异议?”

顾和赶紧应道:“士光(陆晔表字)清操忠贞,忧国如家,岁寒不凋,体自门风,于永嘉五年平定原江州刺史华轶之乱中立有大功,臣以为,当由士光担任。”

司马绍摆摆手道:“汴尚书与大中正皆为当世之材,可此次各军驳杂,号令不一,千万不能出乱子啊,朝庭可输不起了,依朕之见,必须推一服众之人方可。”

众人均是暗呼不妙,心知司马绍要出花样了,只是,转念一想,也不是全无道理,无论是汴壸还是陆晔,都有着明显的派系之分,很难使另一派心服。

荀崧拱了拱手:“请问陛下意属何人?”

司马绍伸手示意:“朕皇叔祖南顿王为宣皇帝孙,历仕六朝,德高望重,论其辈份,无人能及,以南顿王统挟诸军,当能号令如一!”

南顿王宗不由得腰背一挺,高高昂起头颅,虎视端倪,摆出了一幅舍我其谁的模样。

众人包括吴姓士族,均是毫不掩饰的现出了鄙夷之色,南顿王宗辈份高是没错,的确历武帝、惠帝、愍帝、怀帝、元帝、及现今司马绍这一朝,不过,这只能说明此人命长,与德高望重沾不上半点边,南顿王宗是个什么货色,大伙儿都心知肚明。

王导微现不悦,劝道:“南顿王虽德高望重,却从未自领一军,反观那慕容廆久历战阵,经验丰富,陛下不可莽撞!”

司马绍顿时脸一沉,语气加重了几分:“大司徒说南顿王不行,那么谁行?汴尚书与大中正可能服众,出了岔子谁能担待的起?”

“这个…”王导一时无语。

司马绍现出了一丝胜利的笑容,目光扫向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