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五胡乱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五胡乱华- 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云峰怀里抱着清漪与绿荷的孩子。跑过来呵呵笑道:“灵芸你安排就行了。家里的事你做主,比如磐媛自愿为奴,你满足她便是,刚好哄孩子睡觉洗尿布打扫卫生之类的全交给她,咱们家孩子不多,也就十来个,她年轻力壮,能忙的来。”

大后磐媛恨的咬牙切齿!这人怎么一点人性都没有?十几个还叫不多?一个都嫌多!

张灵芸也丢了个白眼过去。没好气道:“看来师尊说的没错,云郎你何时养成欺侮女子的坏习惯了?你呀,没人管着,心就变野了,你既然让妾做主,那么,暂时在宫外给她们寻个地方先住着,日后怎么着再说罢,如何?”

云峰的笑容变的僵硬起来,张灵芸的决定。使他一尝倭女迷人滋味的心愿只能向后推延,杨远、李刚以及亲卫们对倭女均是赞不绝口。那床榻上的乖顺温柔,放浪不羁,每当赞美的话语随风飘来,都令他心痒难耐,然而,身为一国之主,却只能从对小电影的回忆中得到安慰,这又是何等凄凉的日子啊?

云峰不愿为胯下那根把子惹得张灵芸不快,暗暗叹了口气之后,正待勉强应下。

裴妃却接过来道:“灵芸,她们既拜了姊姊为师,暂时先与姊姊住着好了。”

荀灌娘略一迟疑,就跟着道:“这样安排挺好的,她们在长安人生地不熟,不过,有姊姊你照料着,安全方面不用担心,这样罢,灌也和你们住一起。”

“呃?”庾文君不解道:“师尊,您该住宫里才对啊,您已经嫁给将军了。”

荀灌娘故作镇定的摇摇头道:“不了,上次师尊羽化与断山突破给了为师很大的启发,为师想在断山出征前静修一阵子,看看能不能也寻到契机。”

“哦!”庾文君理解的点了点头。

张灵芸却是狐疑之色一闪,她分明在荀灌娘的眼眸里捕捉到了一丝心虚,难道是…?

张灵芸又向云峰看了看,这人的面上现出了些许的失望,顿时明白了,原来师尊是担心与自已共侍一夫啊!

张灵芸不由俏面一红,无奈道:“那咱们先回宫里,居所需要收拾一下,师尊你们用过晚膳再回去,如何?云郎你如果想念师尊,就去探望好了。”

云峰不由暗中叫好,他觉得荀灌娘真懂自已的心思,这才有接近裴妃的机会啊,他一直想确定,那个女人究竟是不是裴妃,但在建康,他不敢胡来,回到长安可不同了,而且还住有大后磐媛、衣通姬与草香幡梭姬…

云峰暗吞了口水,却为难道:“老师您别在外面住的太久,毕竟咱们是一家人,长时间不住一起总是不妥,不过,静修也是大事,宫里地方狭小,的确不适合修炼,目前只能如此了,弟子会常来探望您,现在咱们赶紧回宫,回去还得给这十几个小崽子起名呢。”

“嗯!”众女点了点头,纷纷钻上马车,随着一声令下,马车缓缓启行,向着城内驶去。

之前入城的两万多倭女,已在城中掀起了喧然大波,百姓们纷纷冒雪出门围观,尽管倭女都坐在车里不出来,但光是“异国风情”这四个字,就足以把长安城的色狼们撩拨的心痒难耐,如此,倒也方便了云峰与诸女的车驾顺顺当当的回到了宫中。

百官们都知道云峰每次回返要给自已放三天大假,因此也没人不识趣的过来打扰,云峰除了第二天陪同裴妃往建章宫遗迹选址,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宫门紧闭尽享天伦之乐。

美好的时光总是飞般流逝,一转眼,三天过去了,第四天,也就是十二月初八,云峰把百官召来宣室殿,听取近半年来秦国方方面面的情况汇报。

其实也没什么,羊明把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不用云峰过多的操心,因此,汇报没占过多时间,接下来,则是年终奖的发放,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大事。

每到年底,朝庭要给各级官吏发放年终奖励,大将军、三公这一级别,是二十万钱、肉四百斤、谷二百石,九卿减半,校尉再减半,尚书则是钱三万,侍中钱两万,其余依级别递减。

而三公与大将军的月傣只有一万八千钱,如果族中没有其他的经营性田庄收入,这一笔年终奖已算得上不蜚的资财了。

羊明把早已拟好的名册呈给云峰过目,云峰大笔一挥,百官们均是现出了喜色。

就在大家以为没什么事了,毕竟年底,都要准备过年了,云峰却问道:“诸位,新年之后,孤欲使人出使东木干城(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东,东接鄂尔多斯大草原,西距黄河五里),令鲜卑拓跋部去代王称号,向孤献土称臣,并与其约定,夏秋之交,合力攻打羯赵,不知何人愿往?”

“呃?”众人为之一怔,鲜卑拓跋部是一个古老的种族,相传为黄帝苗裔,妻嫘祖之子昌意的后代,真正意义上的拓跋部,则始于楚汉相争之交的拓跋毛,他统一了索头鲜卑,后历数代逐渐向南迁徙,至第十四代族酋拓跋诘汾主政时期,对应中土的三国时代,尽占匈奴旧地,再往后第十五代族酋拓跋力微,于曹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南迁至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土城子),并以此为中心作为拓跋部的都城。

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怀帝进拓跋部之主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代公,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愍帝进拓跋猗卢为代王,拓跋猗卢以盛乐为北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南)为南都,晋建兴四年,拓跋猗卢暴死,代国由此陷入内乱当中,现今的拓跋氏之主为拓跋贺傉,是由他母亲发动的一场宫庭政变被推举上位,由于还有不少部落尚未臣服,因此在东木根山筑城,并迁都于此。

由长安至东木干城约两千五百里,须出长安向西北方向行进,沿途有戈壁沙漠,以及不知名的危险,虽不至于九死一生,但条件也极为艰苦。

众人陆续眉头一皱,细细斟酌起来,这出使,云峰讲的简单,但他们都听明白了,首先是劝降,这倒不难,凭借秦国如日中天的国势,拓跋部不会不识好歹,难就难在让拓跋贺傉去王号,降为代公,虽然只是个名称,辖下领地人口一分不少,却事关颜面,拓跋部的族人会不会强烈反对?

第三要点则是出兵合击羯赵,他们有些不能理解,拓跋部经内乱分裂,实力与拓跋猗卢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拓跋贺傉在未能一统部族的情况下,会愿意出兵吗?即便出兵了,又能起多少效果?

所以,这一趟出使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必须要胆大机智,口才不俗,还要把握好尺度,尺度过小,完不成云峰的交待,丢了堂堂秦国的颜脸,只怕也没脸面呆在长安了,如果尺度过大,过于傲慢,激怒了拓跋贺傉,会不会给架油锅里烹了真的很难说。

一时之间,殿内安静无比,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着自已有没有这份能力,以及暗中计算着所带来的风险与收益,他们都清楚,如果成功说服了拓跋贺傉,将会立下不世奇功,日后加官进爵,受重用那是不必多说,但失败的代价,很可能会失掉性命。

云峰也不催促,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扫过,他已经是打破虚空的顶级高手了,对人的观察比以往要更加的细致入微,基本上,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能从表情上大致推测出来。

这时,却见京兆尹裴宽的脸面现出了明显的挣扎之色,不禁把目光停留在了他的身上。

果然,仅仅数息工夫,裴宽便拱了拱手:“禀大王,臣愿代大王出使东木干城!”

第三百一十七章 不讲信义

云峰差不多也能琢磨出裴宽的想法,裴氏是关中本地大族,虽然第一个降了自已,也受到了厚待,但与来自于秦凉二州的老人相比,显然要疏远了些。

如今秦国的军政大权基本上都掌在秦凉系的手中,裴氏如果想走的更远,在政治上更有建树,必须要独辟蹊径,俗话说,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出使拓跋部如能成功,将会使裴氏挤入秦国的权力中枢,因此担点风险也是值得。

云峰微微笑道:“裴公学识渊博,冷静沉着,既愿往,自是再好不过,这样罢,元月十六日,孤当亲为裴公于长安西门践行,同时再带给拓跋贺傉一句话,孤出河洛,取中原、河北,他取并州,如能取下,可任他为并州刺史!”

“大王,万万使不得啊!”这话一出,谯秀连忙摇起了双手,急劝道:“并州虽为石氏暂时据有,不过,以我秦**力,取回只是早晚间事,又何必借力于拓跋贺傉?臣虽不明大王出于何因,请拓跋氏出兵并州,但厚赐金帛即可,何须裂土予之?任他为并州刺史,这与把并州送他有何区别?只怕不用数年,并州将尽为索头之辈!断山,你可不能糊涂啊!”

说到最后,谯秀激动的直呼起了云峰的表字,其他众人也是目中泛出不解,直直望了过来。

云峰阴恻恻的笑道:“老师莫要着急,弟子怎会把大好河山拱手让人?”说着,笑容一敛。转头喝道:“韩勇!”

“末将在!”韩勇出列。来到殿心施了一礼。

云峰吩咐道:“待裴公出使归来。你领军出潼关,料来洛阳已是一座空城,你暂不必理会,全力攻打虎牢、荥阳一线,然后攻取淮北、下邳,而孤亲自领军入并州,与你会师于襄国!”

“末将领命!”韩勇浑身热血沸腾,大声应道。

谯秀倒是听出了几分不寻常意味。老眉一皱,问道:“大王,你刚刚不是允了拓跋贺傉刺并州?为何要带兵进入?”

云峰摆了摆手:“弟子说给他就给他了?他拓跋贺傉哪来那么大的脸面?”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

“这…”谯秀目瞪口呆的望向云峰,好半天才回过神道:“如此施为,岂不是不讲信义?断山,你可不能意气用事啊,否则必将为天下人不齿啊!”

“诶~~”诸葛显却不屑的轻笑一声,接过来道:“老夫子,你迂腐了!讲信义也要看是与何人,与蛮夷有何信义可讲?蛮夷不知礼数。唯利是图,你与他讲信义。他可与你讲?自后汉以降,历曹魏,本朝,允匈奴南迁居于并州,可有半分亏待于它?而它降而复叛,叛而复降,终至酿成大祸,即便是拓跋氏与慕容氏,早年也时常寇边,因与晋军作战败多胜少,得不偿失,只得遣使求和,但当朝庭势衰国微,立刻便趁火打劫!

所以,蛮夷根本不识信义二字,你与他讲信义,他反笑你愚蠢,大王此举,可将拓跋氏主力诱入并州,聚而歼之,岂不胜过劳师远征?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

谯秀一阵无语,却也无从反驳,毕竟在当时,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但种族本位思想还是挺严重的,华夷之辩深入人心,异族人,那都是下等人,下等人与他有什么好讲的?即便如刘石,一旦建立政权,匈奴、羯人随之鸡犬升天,地位被生生拨到了最高等。

而在秦国,除了羯人,虽然羌、氐、巴氐、匈奴各族混杂,但他们都自视为秦人,秦人之外,除了江东的晋人,河北中原的赵人,其余人等在他们眼里皆为蛮夷。

云峰跟着赞道:“老师,诸葛门主说的在理啊!中土之患,历来来自于北方,拓跋氏虽暂时势弱,但他人口众多,足有百万之巨,一旦有英主出现,结束分裂局面,仅十余年,必将一跃而为一庞然大物,不得不防啊!

弟子若发兵征讨,耗资巨大不说,关键还在于东木根山的地形,春秋战国后期,秦、赵两国相继向北扩张,赵国自北沿阴山黄河间向西推进,于阴山下设云中郡(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县),并数次从北面渡河进攻河套中楼烦与林胡,而秦国在灭掉义渠国后由南向北拓展,在云中郡西南设立上郡与北地郡。

但楼烦人,甚至也包括一些林胡人并未离开该地,而是被压缩至三郡以西,因此秦昭襄王,将秦国北部长城向东北延伸,沿当时上郡奢延县(今陕西靖边)修至上郡最北端十二连城,形成了一条斜贯三郡的防御线。

而始皇帝在灭六国之后,开始对北方匈奴用兵,于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占据黄河南地,将整个三郡以西纳入秦国版图,也由此发现了东木根山的特殊地形。

它山势复杂,利于隐匿,在山的西麓沿河地带及山中的沟谷是一条南北通道,马队可经此间往来奔突,山谷北端出口外隔黄河,向北可经狼山各山口退向阴山以北的广袤草原,向南可西渡黄河至河套,或沿河南下避走河西,至冬季黄河封冻后,更是往来无阻,因此,由秦及汉均把这十二连城视为国之北门,蒙恬更是在山谷北端设置了两座类似于当路塞的烽燧。

同理,东木根山中谷地及沿河地带,作为军事上退守避难之地,或是作为一条重要的通道,对于拓跋氏极为重要,我秦国大军既便劳师远征,他却可以躲入茫茫草原,令我追无可追,这也是汉武帝耗尽全国之力而不能尽灭匈奴的原因。

有鉴于此,弟子不得以才出此下策,把拓跋部主力诱入并州一举歼之,令拓跋部诸大人有能力争夺代王之位,使其陷入混战当中,将来腾出手再慢慢收拾!其实弟子明白,此举或会被人唾骂,在史书中留下不义之名,但弟子坑过俘、起过京观、屠灭过蒲氏氐族,又四处抓人开河修路,在某些人眼里,早已恶行累累,那么,多此一桩又有何妨?弟子何惧之有?”

这话一落,殿内众人均是浑身剧震,他们都感受到了云峰为天下安宁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决心,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怀啊!

谯秀更是满面羞愧拱了拱手,摇头叹道:“哎~~断山,是为师错怪你了。”

云峰回了一礼:“老师无须如此,但能明白弟子的苦衷即可。”

第三百一十八章 契约精神

虽然云峰不介意谯秀的误解,但谯秀仍连连晃着脑袋,一脸的羞愧之色,诸葛显则斜着眼,捋须微微笑,似是在为这老冤家的吃憋而暗自欢喜。

就在这时,韩勇又郑重的施了一礼:“末将斗胆,请与大王调换个方向,由末将入并州,大王东进河洛!”

云峰一怔,立刻就明白了韩勇的用意,入并州歼灭拓跋氏主力,纵有万般说辞,总要背负起不信的恶名,显然要招人骂,韩勇这是在替自已挡箭。

云峰的心里不由起了一丝淡淡的暖意,随即就摆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