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德战争-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扎哈罗夫的当前任务是攻取莫吉廖夫。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司令部设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在所有的方面军中,它的机动性最强,装甲部队最多,拥有四个步兵集团军(加利茨基的第11近卫集团军、柳德尼科夫的第39集团军、克雷洛夫的第5集团军和格拉戈列夫的第31集团军)、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一个坦克集群和一个机械化骑兵集群。这个方面军的任务是协同右邻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包围维切布斯克。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编成内有别格博罗多夫的第43近卫集团军和奇斯佳科夫的第6近卫集团军、马雷舍夫的第4突击集团军和一个坦克军。攻克维切布斯克之后,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从北面包围明斯克。 
  英美在诺曼底海滩登陆两个星期之后,苏军进攻开始。这次进攻,特意选在苏德战争爆发三周年纪念日,即6月22日实施。它是按照苏军惯用的办法开始进攻的,即由方面军和集团军的侦察部队预先实施试探性的攻击。当抵抗微弱时,步兵师立即大举进攻;但在侦察部队进展不大的地方,则实施猛烈的炮火准备,尔后,在快速移动的弹幕射击掩护下配合以计划内的集中射击,步兵师重新发起进攻。在被德军占领的白俄罗斯,苏联游击队战绩显著,他们牵制了为数不多的德军的预备队。他们还声称,三天内被他们颠覆的火车不下一百四十七列。苏军势如破竹,所向无敌。企图从北面包围维切布斯克的巴格拉米杨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到6月23日已在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左翼三十五英里的正面上突入纵深十英里,尽管在舒米利诺地区遭到猛烈的抵抗而且大雨还冲坏了道路。 
  赖因哈特的装甲集团军有三个步兵军(九个步兵师在前方,两个步兵师担任预备队),其中四个整师奉元首之命保卫着整个维切布斯克地区。它仅有的装甲预备队是一个大黄蜂式88毫米反坦克歼击炮营和一个强击炮旅。在维切布斯克以北和舒米利诺那个多湖地区,武特曼的第9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双方一次又一次进行反突击。维切布斯克以南的第6军也被苏军逼得很紧。尽管云低雨暴不宜飞行,苏联空军的轰炸和扫射仍很猛烈,简直是杀气腾腾。赖因哈特的参谋长海德肯佩尔被苏军取得的出乎意料的迅速胜利惊呆了。6月23日晚开始召开会议,这是若干次棘手而坦率的会议中的第一次。会上,赖因哈特向布施提出立即撤出维切布斯克的请求。布施断然拒绝,而且在陆军总部未予批准之前,他也不允许赖因哈特从驻守在维切布斯克待命的第53军中抽调部队去增援受威胁的两翼上的第9军和第6军。 
  6月24日清晨,蔡茨勒到明斯克听了布施对形势的介绍后就直接飞往巴伐利亚元首处。十五时,蔡茨勒从上萨尔斯堡同赖因哈特通电话,赖因哈特告诉他维切布斯克已处于被包围的危险境地,再不从该城撤出第53军,它就完蛋了。蔡茨勒转告他希特勒之所以不同意放弃维切布斯克,是因为这会使装备遭受损失。这位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官生硬地顶撞他说,五个师已经岌岌可危了。蔡茨勒叫赖因哈特暂不要挂断电话,他马上再去请示一下元首。但过了令人非常焦急难熬的十分钟之后,蔡茨勒回来拿起话筒对赖因哈特只是简单地说:“元首的决心是:维切布斯克必须坚守”。几分钟后,第3装甲集团军收到驻守维切布斯克的第53军发来的无线电报,称从维切布斯克向西的公路受到直接威胁。这份电报被转送中央集团军群,请求准许撤退.与此同时,布施也向希特勒提出同样的请求,得到的回话是维切布斯克必须坚守,必要时还要实施反突击以重新打开通往该城的公路。过了两个小时,到十八时三十分,第3装甲集团军收到元首的电报,命令第53军从维切布斯克突围,但应指定一个师留守该要塞,这个命令使该集团军惊讶不已。海德肯佩尔对这道命令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一个军都守不住,牺牲一个师能抵什么用。但是,为了挽救一些被围部队,这道命令只好下达了,希特尔的第206步兵师便奉命留守该城。 
  第二天,即6月25日,戈尔维策的第53军试图从维切布斯克突围,但是该军难以摆脱包围它的苏军第39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确正从几个方向突入该城。当天下午,赖因哈特正焦急地守候戈尔维策突围的结果,却收到多疑的元首的一道命令,要他向维切布斯克空投一个参谋总部的军官,仅仅是为了把一道手令直接交给希特尔,命他打到底。赖因哈特别此又是惊奇,又是气恼。于是,赖因哈特向布施报告,既然第53军的电令已经下达,他不愿在维切布斯克再白白断送那怕是一条性命。这时,奇怪的是布施却提醒赖因哈特注意那道命令的性质和来历,并说元首还等着要汇报该军官的姓名和出发的时间,赖因哈特一气之下回答说,如果元首真的非要执行这道命令,他赖因哈特将亲自出马。不到一小时,该命令被撤销。但是,在此后的几天,布施仍不断要求赖因哈特给第206步兵师反复下达战斗到底的命令。 
  6月27日上午九时,第53军拍回了最后一次无线电报,报告它在维切布斯克西南约十英里处的突围有进展,但理怨弹药匮乏,苏联空军轰炸十分猛烈。在这以后便沉寂无闻,第53军及其大约三万五千人也无影无踪了。 
  在苏军方面,战局进展十分顺利。巴格拉米扬的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从北面包围了维切布斯克。6月25日,该方面军由别洛博罗多夫指挥的第43集团军与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柳德尼科夫的第39集团军会师,合围了维切布斯克。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第3白俄罗斯方面军在6月23日(比巴格拉米扬的进攻晚一天)进攻了赖因哈特的右翼。尽管它的右路部队第39集团军在合围维切布斯克方面取得了节节胜利,然而沿着明斯克公路进攻的左路部队在开始时却无甚进展。但是经过三天激战之后,加利茨基的第11近卫集团军打破了僵局,协同格拉戈列夫的第31集团军攻下了奥尔沙。此后,战局变化很快。担任方面军预备队的坦克部队已经投入战斗。6月28日,苏军在鲍里索夫以北渡过了别烈津纳河。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参加了战斗,它沿着第11近卫集团军的路线实施突击,穿过开阔地,上了明斯克公路,分割了赖因哈特的第3装甲集团军与海因里希的德军第4集团军。南部的罗科索夫斯基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于6月24日发起进攻。这天早晨雨大云低,空中支援困难重重,但到傍晚前后,担任支援的第16空军集团军仍出动三千二百架次,这时,天气开始转晴。博勃鲁伊斯克以南的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进展神速,它的坦克军当天下年就投入战斗。该坦克军一进入后方开阔地就没有猛烈的抵抗了。但是博勃鲁伊斯克的戈尔巴托夫的第3集团军和罗曼年科的第48集团军在得到第9坦克军的支援以前,进展缓慢。到了6月27日,博勃鲁伊斯克象维切布斯克一样也被苏军合围,这时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已兵临莫吉廖夫城下。第聂伯河分舰队阻止德军使用桥梁和渡船运送兵员、火炮、马匹和卡车渡河,以配合别列津纳河沿岸部队的行动。此刻苏军坦克和骑兵正向德军的深远后方长驱直入。 
  第6军被苏军歼灭后,赖因哈特又损失了一个军。他原有十一个师,现只剩下两个师了。在南部博勃鲁伊斯克附近,德军第9集团军的大部已被合围。在中央,海因里希的德军第4集团军(暂由蒂佩尔斯基希指挥)在扎哈罗夫的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的压力下正在退却,它也有被从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进攻明斯克的苏军坦克部队切断退路的危险。希特勒主意不变,他所要求的就是坚守阵地。他不同意布施从维切布斯克或任何其他地方撤退,以免造成芬兰军队的恐慌。他说,芬军为保全自己的生命和民族的生存,正在拉多加湖附近拚死战斗。6月26日,即第53军被歼灭的前一天,布施远道来到伯格霍夫申述局势的严重性,但是没有引起多大重视。奥尔沙和莫吉廖夫必须象堡垒一样固守到底,结果又有两个德国师被歼灭。但在第二天,元首也许是第一次发现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已被分割,这才把注意力从法国的战局转移过来。他离开伯格霍夫的别墅飞往他的东普鲁士总部。当晚,他在地图上从波洛次克通过列彼耳到别烈津纳河画了一道“至高无上的”线,命令中央集团军群坚守这些地方,想借此解决问题。据此布施制定了大规模的反突击计划。可是谁也不知道反突击的部队在哪里。元首命令其他的集团军群各提供一个师。即使这四个师可以调过来,对局势也产生不了任何影响,何况它们也不可能立即调来。他勉强同意第4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撤到新防线,其实到这时它们能否脱离或逃脱包抄过来的坦克部队还很难说。现存的这三个集团军中,没有一个是完整无缺的,实施战斗的是残缺不全的师、工兵营和警察营、后方机构和辎重队、临时拼凑的部队和准军事性劳工组织。6月28日,苏军的坦克显然已经渡过了列彼耳以西的别烈津纳河。 
  尔后是紧急撤换司令官。布施陆军元帅不可避免地被撤了职,尽管他象他的前任和同事一样没有主动权,只是按照元首的指示办事。莫德尔当时已是陆军元帅,而且还得宠于希特勒。他取代了布施,同时还保留着原来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官的职务。莫德尔不在时,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官哈佩便代替他指挥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元首对北方集团军群也不满意,该集团军群在巴格拉米扬第1波罗的海方面军的压力之下,担心南翼出问题,要求撤回它的南翼部队。蔡茨勒支持这个要求,也想满足它所要求的新锐部队,他冒冒失失地向希特勒建议撤出爱沙尼亚,把北方集团军群撤至里加…道加夫皮尔斯(迪纳堡)一线。希特勒哪里能接受这种建议,他命令北方集团军群不但要坚守波洛次克,而且还要向东南进攻,以支援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林德曼无法从命,不久他就被纳尔瓦集群司令官弗里斯纳所取代。 
  莫德尔陆军元帅指挥着两个集团军群。他不愿坐等那些希特勒已答应调给他的师到达,便将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几个装甲师逐步调到了中央集团军群。当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本身在几个星期以后遭到敌人猛攻时,人们才感到调走这支预备队是多么可惜。到月底,莫德尔才发现苏军要夺取的目标比当时所想象的要深远得多,它要夺取的是莫洛迭奇诺和巴腊诺维契附近穿过纳利博卡森林沼泽地的陆桥。这些陆桥通有公路和铁路。要坚守希特勒的波洛次克…列彼耳…别烈律纳河…斯卢次克防线,这个方针是从不动摇的。7月2日,莫德尔不得不承认他连守明斯克或援救第4和第9两个集团军的许多被围部队都无能为力了。他报告陆军总部,说他需要有更多的部队才能阻挡莫洛迭奇诺和巴腊诺维契以西的敌军。维尔纽斯城本身看来也要受到威胁,莫德尔便联合蔡茨勒提请元首把北方集团军群撤到里加以西。 
  德军把拼凑起来的少量预备队投入战斗后,也未能挡住苏军的进攻。第14和第95两个步兵师以及第60装甲护卫师被投入战斗。第20装甲师由于未能扭转局势,师长被立即撤职。摩托化部队因燃料奇缺无法沿道路实施远距离机动,而且铁路交通也因苏联空军和游击队的轰炸和破坏不仅速度慢而且很危险。大片的森林沼泽地成了非正规军和盗匪的出没之处。由于德军的运动离不开道路,主要的公路都受到游击队的骚扰。蒂佩尔斯基希的德军第4集团军所属的三个军在正面遭到第2白俄罗斯方面军进攻时一方面向西撤退,另一方面还得设法保障其翼侧和保持其后方交通线畅通。望不到头的重炮、高炮、摩托车辆和马匹的行军队伍沿着婉蜒的公路朝着别烈津纳河大桥缓缓蠕动。看不到几架德国飞机,而苏联空军连续不断的轰炸造成了大量的伤亡(其中有三个将军被炸死),而且还炸断了别烈津纳河大桥。在德军工兵抢修大桥时,大队人马和运输车辆聚集在桥东,结果遭到苏联空军猛烈的轰炸和扫射。 
  7月1日,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渡过别烈律纳河到达鲍里索夫以北的地区。三天以后,它协同第11近卫集团军和第31集团军攻克了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首都明斯克。德军第4集团军的大部和第9集团军的一部,据称共计十万人,被围在明斯克以东一个大口袋内。7月5日到11日,苏军最高统帅部着手歼灭这些德军,这并没有影响其坦克部队迅速向西运动。德军第4集团军被包围在沃尔马河与别烈津纳河之间,这些被围的德军被分割成两大部分,一部分由第78突击师师长特劳特指挥,另一部分由第12军军长米勒指挥。1941年在白俄罗斯也出现过类似的局面,这次只是包围者与被包围者对调了位置。据朱可夫说,大量敌军被歼,因为火炮和“卡秋莎”火箭炮加上成批的轰炸机都对被围之敌进行了猛烈轰击。被围的德军中大部分能逃的都逃了,逃不成的均被炸死。有的是单独逃跑的,有的是小股逃窜的,总之,抵抗的时间并不长。7月8日,米勒率部投降。九天之后,这五万七千名俘虏被押解着走过莫斯科街头。第9集团军的一部顺利地向西逃到了巴腊诺维契,达应归功于一路奋战到东部接应他们的一个装甲师。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只剩下两翼。第2集团军仍在南翼的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第3装甲集团军则在北翼。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大约二十八个师已经溃不成军,伤亡总数高达三十万人。德军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宽达二百五十英里的大缺口。这样一来,通往波罗的海各国和东普鲁士的道路似乎敞开了,因此东普鲁士的边防部队和训练团,甚至元首自己的警卫营,都奉命奔赴东部战场以堵塞缺口。德军这次惨败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之战。 
  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利用这个局面,不等德军堵住缺口就将白俄罗斯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