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德战争-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国是依赖谍报人员和偷越国境的人以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日本等渠道获得苏军战斗序列情报的。有些情报是通过无线电侦听和无线电测向仪获得的。但这种手段作用有限:一是受距离的限制;一是苏军缺少技术性能可靠的电台,它侧重于电话或有线电报进行联络。这样一来,德国对边境地区苏军的部署倒是有相当地了解,但是对苏联的内地,甚至对苏联的欧洲部分是一无所知。地形方面的情报很少。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军东征几乎到了列宁格勒、基辅和罗斯托夫,但是地形和天候对使用无线电、飞机、坦克和摩托车辆有什么影响,当时并没有实际体验,更料想不到以后在这样一个人烟稀少的国家进行机械化作战会产生哪些复杂问题。苏联地图难以弄到,而德军复制的地图又糟糕又过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只好依赖航空照片。 
  德国驻苏联武官克斯特林将军出生在莫斯科,1941年已六十五岁。他会讲俄语,是个亲俄分子,战前十年一直担任驻苏联武官。虽然克斯特林长期在苏联供职,但他对苏联军队和工业当时发展的情况所知甚少,因为在与外交使团其他人员结伴行动时,他的活动严格地受到限制。1940年10月东线外军处在核对克斯特林报告的基础上综合了一份情况判断,得出的总结论是,苏军是个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而且可能是个劲敌,但是它无力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与德军对比,苏军在数量上占有二与一或三与一之比的优势,但估计其战斗力仍劣于德军。值得注意的是,时间、空间、道路稀少和气候恶劣对苏军是最有利的因素。根据克斯特林的看法,需要通过在苏联领土上的实践才能理解这些因素在战争中的价值。这份情况判断无疑有许多合乎道理之处,克斯特林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份报告太一般化、不具体,所得结论同样适用于1914年的沙皇军队,甚至也适用于1812年的沙皇军队。克斯特林和副武官克雷布斯两人都低估了苏军的战斗力,这一点是无法隐瞒的。克斯特林在其战后的供词中却说,在策划入侵苏联期间征求过他的意见。他的看法是,苏军的应变能力不应低估,占领莫斯科也无足轻重,因为苏联大部分重工业已经内迁到乌拉尔以东。也许他可以在1940年确实提出过这样的看法,不过所强调的内容几乎与正式的综合报告或他私人通信中的观点都不一致。 
  德军最高统帅部无从了解苏联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德国情报部门的报告所提供的数字只是猜测而不是判断,因为这些数字没有确凿的事实为依据。关于苏军平时拥有的或者战时可能组建的陆军师的数目,它也没有任何可靠的情报资料。它是以苏联人口和估计的工业潜力为依据,采取草率而粗略的方法判断敌情的。德军情报部门对苏军最高统帅部和苏军的主要将领几乎毫无所知。金策尔主管的部门于1941年1月1日出版了一本关于苏联武装部队的手册。德国的这份官方秘密手册很说明问题,它暴露了德国情报部门工作上有很大的缺陷。它坦率地承认,苏军战斗序列方面的情报几乎是一无所有,敌人究竟有多少个方面军(集团军群)和集团军,也没有确凿的事实能够说清。这份手册没有详细介绍苏军的编制装备,只是泛泛地说一个集团军可能由一个司令部,数个步兵军,集团军属重型炮兵、航空兵与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据推测,给集团军配属骑兵部队或摩托化部队也是可能的。 
  这本官方秘密手册所作的各种结论,必将证明是错误的,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中有一条囊括一切的总结论说,苏军不适应现代化战争,无法与一个指挥果敢的现代化敌军相匹敌。苏联政府采取的补救措施可能几年,也许几十年都不会见效。在苏联的工业能力方面,这本手册引用的都是最高统帅部经济与军备局托马斯提供的情报资料,而这些资料只能使人们对苏联的资源疑窦丛生,认为苏联工业能否为一场长期战争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武器、被服与车辆,还是一个问题。 
  德国的战术情报工作总的来说是好的,而且一旦战争开始还会有很大改善,但是陆军总部却没有掌握苏联6月21日部署在边境上所有部队的准确情报。直到7月17日才弄清部署在乌克兰的部队是第9和第26两个集团军,尽管这两个集团军几乎从战争一开始就参加作战。至于苏联战略预备队的情况,德国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是若明若暗的。 
  苏联一些比较能干而富有经验的指挥官在1937年被清洗,苏联在进攻芬兰的冬季战争中那样低能,这些势必影响到德国对苏军战斗力的估价。然而,德国根据芬兰战争得出的许多结论是错误的,还有许多结论尽管在1940年初是正确的,但到1941年年中就不适用了。例如,很少有人看到,芬兰是根据它的人口和资源作好了战争准备的,而且它在本国的森林沼泽地作战要比苏、德两国擅长得多。苏军在芬兰打得固然不好,但是苏联的情报工作也太糟糕,致使莫斯科对自己的任务估计不足,使用了不适于在森林地带作战的部队。那年冬季寒冷异常,缺少滑雪部队的苏军,由于补给和运输跟不上而陷入了困境。 
  德国情报部门对苏联经济的估计是有出入的,但是误差的大小也无法以统计的形式反映出来,因为并没有任何统计。尽管现在知道了苏联1941年重工业的布局,但那时苏联工业生产的许多细节从未透露过。除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周围的大工业区以及乌克兰和顿涅次盆地上的大工业区外,在乌拉尔山脉和亚洲还有一些工业区。乌拉尔山脉的工业区是以彼尔姆、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三点为中心向外发展,全长达数百英里。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布拉茨克直到贝加尔湖附近的伊尔库次克一带,都有大型联合企业。在靠近阿富汗和中国边境的阿什哈巴德、撒马尔罕、塔什干和阿拉木图等地也兴建了重工业。然而,西方世界在1941年却不了解这些详情。苏联重工业的重心正在向东转移而且从1928年就开始了。这一点无疑是普遍地为人们所了解的。 
  德军最高统帅部经济与军备局局长托马斯在1940年底向戈林提供了一份经济情报判断。这份文件显然大部分是根据他掌握的那点陈旧情报所形成的看法拼凑而成的。在这份文件中,他指出,德国占领了苏联欧洲部分(不包括乌拉尔)就等于把苏联整个军事工业的百分之七十五和几乎百分之百的光学精密仪器工业拿到了自己手中。这一点看来竟成了德国制定经济战略计划的基础。甚至在战争的第二年,希特勒仍然相信:攻占乌克兰和顿涅次盆地、切断高加索的输油线即使不能毁灭苏联的经济也会使之瘫痪。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自己在与罗斯福的特使霍普金斯谈话时和最初提请盟国给予军援时也都说过,苏联军事工业的百分之七十五集中在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等地区,德军越过这些地区再东进一百五十英里就会使苏联瘫痪。从此,人们一直认为他故意夸大其辞,想使华盛顿产生必要的紧迫感,因为随着战争的进展,人们终于认识到,苏联纵然丢掉莫斯科、土拉、库尔斯克、哈尔科夫以及南方全部钢铁和煤炭资源,它仍然能够抵抗。1941年年底前,托马斯的看法完全变了。他在10月2日的一份情况判断材料中认定,即使高尔基和巴库失守,苏联也不至于土崩瓦解。他认为,只有乌拉尔失守,苏联才会趋于崩溃。 
  战争刚爆发后两个月希特勒就痛斥德国情报部门无能。德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情报是不足称道,这也无可辩驳。但是,这应归咎于希特勒和德军最高统帅部,既无广泛而可靠的情报,又无充分的战争准备,就投入这样一场战争,这是愚不可及的作法。在德军参谋总部还拥有最大权力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着手制定重大作战计划之前情报部门必须进行五至十年的准备。哈尔德、曼施泰因、古德里安、克斯特林和其他一些人后来都责怪希特勒低估了苏联。然而责任并不全在他身上。有许多人认为弊多利少,反对这场战争。反对两线作战的,也大有人在。但看来却基本上无人怀疑过德国陆军和空军在一场闪击战中能打败苏联,无论他们战后说过些什么话。事实上,1940年到1941年的文献证明正好相反。 
  如果希特勒了解苏联工业和经济力量的真实情况,他是否会发动战争还是个问号。当德国行将灭亡时,他说他本来是不愿发动战争的。然而,这只不过是事后充高明。德国情报部门就是在1940年底拿出真凭实据说明苏联实力的真面目,当时希特勒完全有可能嗤之以鼻,说那是愚蠢的捏造,就象他后来在战争期间对待格伦所提供的那些情报一样。一个能把勃罗姆堡、弗立契和贝克这样一些对战争持犹豫和怀疑态度的将领清洗掉的大人物,怎么会被东线外军处一个小小的上校所写的那些大惊小怪的报告所吓倒而放弃上天降给他的大任呢?04第四章 元首的战略第四章 元首的战略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 1941…1945》' 
  当然,战争是一种政治行动,而政治行动、军事行动、经济行动是互相依存的。战争的军事目的虽然通常与歼敌战斗部队联系在一起,但它事实上具有广泛得多的内容,包括夺取或摧毁敌军事潜力(即其后备人员、工业及经济力量),攻占其领土,降服其人民。政治、经济目的可以优先于军事目的,但最终而言,不摧毁敌军事力量就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一百多年以前,克劳塞维茨写道,使一个国家无力抵抗要着眼于三个基本目标:军队、国土和意志。他说,军队必须歼灭,国土必须占领,因为有国土就可能组成新的军事力量。即使此功告成,只要敌人的意志没有被征服,战争还未结束。希特勒却未能如此阐明他的目标,也未能将他那互相冲突的政治、经济、军事目标按轻重缓急安排得井然有序。 
  到1941年,德国陆军总部已不能再有独立的政治军事见解,它只不过是独裁者的驯服工具而已。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虽然业务上很能干,但却是一个在希特勒面前诚惶诚恐,完全听他摆布的懦夫。参谋总长哈尔德比勃劳希契倔强得多,对希特勒的淫威明显地不放在眼里。他活动范围很广;他能力强,工作细,善于解决具体问题,在军事上赢得了陆军的尊重。然而从他的日记里可以看出,直到1941年后期,他始终是个忠心耿耿、勤勤恳恳的执行者,即使在许多方面不同意希特勒的观点,也很少见之于文字。只是在对俄国的作战开始受挫时,两人之间才逐渐积累起强烈的仇恨。 
  1940年7月21日,勃劳希奇与希特勒就德国东线的作战目标进行了讨论,第二天,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对此作了记录。所列举的政治目标是:扩大芬兰的疆界,建立附属于德国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联邦新政权。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政治目标,而仅仅是肢解苏联的部分后果罢了。据哈尔德记载,这场新战争的军事目的是含糊不清的,它包含着三个相互矛盾的目标: 
  击败俄国军队,或者至少占领足够的俄国领土,以保护柏林和西里西亚工业区不受空中攻击。最好能在遥远的东部建立我们自己的阵地,以便我们的空军能够摧毁俄国最重要的地区。 
  这个含糊不清的任务,后来在指令和命令中,曾以多种形式提出,而且在希特勒授意下,还增加了政治、经济方面的目标。德国东进发动它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战争之后,还不到三个月,就把战争停顿下来,正是由于对战争的真正目标是什么发生了激烈争论。 
  7月19日,第18集团军参谋长马尔克斯被调到陆军总部,指导草拟战争计划的工作。在向马尔克斯交代任务时,哈尔德以罗马尼亚政局不稳为理由,反对把罗马尼亚作为向苏农发动主攻的跳板,他还认为占领波罗的海国家只是次要问题。8月5日,马尔克斯提出了他的意见,这些意见的某些方面颇为重要,关系到德军走向战争的最后计划的产生。马尔克斯的目标是击败红军,夺取北德维纳河…伏尔加河中游…顿河下游,也就是阿尔汉格尔斯克…高尔基…罗斯托夫一线(该线第一次被提到)以西的全部领土,以保卫德国领土不遭受苏联轰炸。马尔克斯在他那份意见书中,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这份材料给后来的作战行动造成了争执和危害。意见书还提到了莫斯科、乌克兰、顿涅茨盆地和列宁格勒工业中心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希特勒就把这些意见拿来当作战争的主要政治经济目标。于是,诸如摧毁军事力量,占领苏联等这些更重要的目标,被抛到九霄云外。在马尔克斯计划中第一次出现并被写入最后指令的,还有其它一些前后矛盾的提法。这时,产生了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苏联将抱住波罗的海国家不放,那里的力量是对德国进攻莫斯科的翼侧的威胁。 
  他们打的是这样的算盘:只要东驱一千英里抵达高尔基,苏联就会一败涂地。可是,在高尔基以东,苏联国土还绵延几千英里。这条任意划定的阿尔汉格尔斯克…罗斯托夫(后为阿尔汉格尔斯克…阿斯特拉罕)线究竟有何意义是很难断定的。苏联远程轰炸机部队的效能,本来可以完全不必顾虑,却被过分夸大了。其实,众所周知,德国当时并不了解苏联空军的真实情况。如果苏联真的被击败了,人们就不易理解为什么德国会以这样一条线为界,而不扩张到太平洋。另一方面,伏尔加河以东尚未失败的敌人,根本不可能被德国空军并不十分有效的轰炸机部队所消灭。归根结蒂,希特勒说是要摧毁布尔什维克力量,而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允许苏联帝国继续存在。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包克表示了同样的怀疑,他在2月2日对希特勒说,如果德军到达阿尔汉格尔斯克…罗斯托夫一线而苏联政府仍然存在的话,德军就应采取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