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德战争-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尔还是不得不命令他担任此职。办完了这件事,凯特尔和约德尔离开战地前往多宾。在多宾,希姆莱交给他们一封元首在4月28日给凯特尔的无线电报,索要文克、布赛和霍尔斯特的先头部队突入柏林时的位置。4月29日晚上,凯特尔答复说,突入柏林已毫无希望,并建议元首应向外突围或坐飞机离开柏林。对这封电报,希特勒当然不屑回复。此后,凯特尔和约德尔在赴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途中,仍旧开完了每日例行的军事会议,在会上,他俩还郑重其事地相互介绍情况。 
  4月28日希特勒的宣传部告知他,路透社发表了一篇有关希姆莱企图与西方大国谈判的报道,这使希特勒大发雷霆,臭骂希姆莱、施泰纳和党卫军。希姆莱在元首总部的代表、爱娃·布劳恩的妹夫费格莱因被怀疑是同谋,而且出于他在夏洛滕堡被捕时身着便服,又被怀疑为企图逃跑,因此立即受到审问并奉希特勒之命枪决了。尽管博尔曼在4月30日还准备给邓尼茨发一封电报,以元首的名义命令他对这位帝国党卫军的首脑立即采取无情的措施,但是,希姆莱已安然逃离元首的掌心,只好声明断绝关系。 
  在柏林东南郊,第56装甲军在齐格勒的第11党卫军诺德兰装甲护卫师的掩护下渡过了施普雷河,该装甲护卫师在新克尔恩地区占领了阵地。魏丁格对该师的固执极不满意,撤掉了齐格勒,换上克鲁肯贝格。第18装甲护卫师在格吕内瓦尔德,而明兴贝格装甲师在滕珀尔霍夫。大约希特勒青年团的一千名团员守住通往施潘道的费尔河桥梁,准备迎接文克的到来。位于该城西南方、费尔河附近的加托机场仍在使用,从加托到市中心的空中运输由费赛勒怪鸟式飞机和教练机实施。夏洛滕堡和勃兰登堡门之间的大道(被称作东西轴线或夏洛滕堡肖塞)原先曾用作三引擎容克52飞机的简易机场。可是这一临时性的简易机场出于防空炮火和能见度差造成飞机坠毁而不久就停用了。至4月25日加托机场已不能使用。 
  就在那天,科涅夫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从柏林南郊包抄上来,左翼是雷巴尔科的第3坦克集团军,右翼是卢钦斯基的第28集团军。策伦多夫、利希滕费尔德、兰克维茨和马林多夫都已被攻占,只是在德军用一定的兵力守卫的特尔托运河上苏军短时间受阻。科涅夫的部队以小股的诸兵种战斗群作战,每一战斗群的编成内有一个步兵连,数辆坦克和火炮以及一支工兵特遣队,然而它们饱尝了在居民地作战所遇到的各种艰辛。坦克损失惨重,科涅夫说损失了约八百辆,大部分是在柏林城内被击毁的。柏林守军不时地出现在苏军后方,他们是事先躲藏起来或是通过小巷和下水道来的。苏军有的伤亡是4月25日苏联空军实施的猛烈轰炸造成的,另外,苏军部队中也出现互相误伤的情况。在4月25日这天伤亡不计其数,科涅夫和朱可夫两人都吁请斯大林规定一条战斗分界线,于是确定从滕珀尔霍夫到市中心动物园为分界线。 
  科涅夫负责柏林南区,朱可夫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负责柏林东区、北区和西区的一部分。在东区,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和卡图科夫的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在施普雷河以南而别尔扎林的第5突击集团军则位于该河以北,库兹涅佐夫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波格丹诺夫的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扼守柏林的北郊和西北郊。吹毛求疵的崔可夫批评在大城市使用坦克集团军发动进攻是错误的,他的批评不无可取之处。崔可夫也不喜欢朱可夫,因为他总是把攻势进展迟缓的责任推卸给他的部下而不是从自身或他的参谋部里寻找原因。此外,平素多疑、沽名钓誉的朱可夫(崔可夫的用词)4月24日打电话给崔可夫要他派出巡逻队搞清科涅夫是否真的突入柏林,到达崔可夫的左翼了。对此崔可夫也深为反感。 
  以后三天,两条战线迅速向市中心合拢,至4月28日柏林的整个南区和东区差不多一直到蒂尔加滕都在苏军手中了。在西南面,夏格滕堡,哈伦泽和威尔默斯多夫仍在德军手中,因此,苏军可能仍难以抵达西面由希特勒青年团坚守的费尔河桥梁。洪堡和腓特烈海因之间的东北郊仍由德军占领着,但是在蒂尔加滕北部边缘的老莫阿比特失陷了。在南区崔可夫离总理府只不过一千码。而北区的第2坦克集团军距总理府约一英里之迢。 
  戈培尔把文克在4月29日逼近波茨坦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号召柏林守军团结起来、激励他们作出新的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态的发展表明对文克、施泰纳或布赛都无可指望。那天清晨四点钟,阿道夫·希特勒在已经决心结束自己生命的情况下签署了处理身后遗产的遗嘱。签署是由他贴身小圈子里的博曼和布格道夫作见证,自从一年前有人企图刺杀希特勒以来,他们组成了一个围绕在希特勒周围的结合紧密而几乎无法渗透的小集团。这个三人小集团的第三个成员菲格莱因躲在外面。另外两位签署者是戈培尔和克雷布斯。在这份留给后代的遗嘱中,元首把发动1939年战争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就放弃国土一事他转弯抹角地谴责德军陆军军官。戈林和希姆莱被作为叛徒开除,邓尼茨被指定为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希特勒在他行将就木之时仍继续干预其事,指定邓尼茨政府的成员,其中包括戈培尔、博尔曼、赛斯·英夸特、格赖姆、舍尔纳和冯·克罗西克。4月30日下午,他和他的新妇爱娃·布劳恩自杀身死。 
  当天傍晚,从党卫军诺德兰装甲师防区派来的一名打着白旗的军官被送往崔可夫的第8近卫集团军的前方支撑点内,他询问是否准许克雷布斯穿越防线。还不到清晨四时,这位最后一任参谋总长在第56装甲军参谋长杜欧芬格和一位在德军服役的操俄语的拉脱维亚上尉的陪同下,出现在崔可夫的司令部。克雷布斯代表戈培尔和博尔曼请求停战,崔可夫把他的请求用电话传给朱可夫,从那里再传给莫斯科。根据苏联的说法,克雷布斯被授权谈判签订一项允许德国的新政府集会和从事和平谈判的停战协定。这引起了一场持久的争论:究竟是先停火后投降呢,还是先投降后停火?午后,德方返回总理府,没有达成协议。苏军开始对蒂尔加滕和在它正东和东南方的政府大厦发动最后的突击。 
  在地下避弹室内,戈培尔和博尔曼仍在新任命的邓尼茨政府中争权夺位,企图把这位海军上将当作他们的工具。他们两人都通知邓尼茨:他已被指定在元首死后当希特勒的继任人,但是他们没有告诉他希特勒事实上已经死了。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一时,当他们把希特勒已在六小时前毙命的消息告知朱可夫和斯大林时,他们才狡猾地通知邓尼茨遗嘱已经生效,邓尼茨据此可以推断,但事实上还不能确认元首已经死了。下午三时当克雷布斯已返回总理府,允许柏林的残兵败将与邓尼茨会合的希望已完全破灭时,这位杰出的海军元帅才被告知事实真相。戈培尔和他的夫人杀死了他们的孩子和他们自己。据信,布格道夫和克雷布斯开枪自杀,而博尔曼和元首宫廷的剩余人员企图从总理府和市中心穿过苏军防线逃跑。 
  5月2日午夜刚过,崔可夫集团军的一个师收到第56装甲军发来的一封俄语无线电报,要求停火并在波茨坦车站铁路桥迎接苏方的军事谈判代表。5月2日柏林德军司令魏丁格将军投降并号召所有德军停止抵抗。至当天下午,一切战斗均已停止。35第三十五章 尾声第三十五章 尾声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 1941…1945》' 
  4月29日,在意大利的德军司令向亚历山大陆军元帅投降;5月2日,意大利战场的一切敌对行动全部停止。在西南欧的G集团军群司令以及在挪威、丹麦和荷兰的德军司令也相继投降。 
  4月的最末一周,希姆莱企图通过瑞典的贝尔纳多特同丘吉尔联系,以便能在西线而不是在东线投降。这个求和表示遭到拒绝,答复是德国政府的投降必须是无条件的,而且应该同时向英美两国和苏联投降。苏联得到通知:这次接触被拒绝了。既然同西方单独休战已无希望,德国野战集团军群和集团军的司令官采取了他们所能采取的措施,往往不顾柏林的命令,向西方各同盟国作战术性的投降,以保全他们的部队不为苏军俘获。在库尔兰和费里舍河的被围部队没有撤退的可能。维斯拉集团军群和文克的第12集团军连同随军的难民纵队迅速退却,以便抵达维斯马附近和易北河以西的英美军战线寻求保护。在更南面,舍尔纳的中央集团军群、伦杜利克的南方集团军群以及正从巴尔干各国撤退下来的勒尔的东南指挥部都处在危险的暴露阵地上。 
  德国政府的新首脑邓尼茨已经指示西线的所有德军部队向英、美联军投降,并且命令所有潜艇回港。5月5日,他派遣海军总司令冯·弗里德堡去兰斯见艾森豪威尔;第二天,约德尔也去了。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德国代表团是想赢得时间撤退它在东线的部队,便威胁代表团,说如果不签署立即无条件投降书,就马上封锁英美边界,不许任何人越过。5月7日,约德尔照办了;两天以后,在柏林的凯特尔又签署了承认第一份投降书的第二份投降书。与此同时,德国部队和平民继续大规模向西运动。他们能否得到许可越过东线和西线的边界,似乎因地而异。在梅克伦堡,军队和难民都能入境;在勃兰登堡,部队可以渡过易北河,而平民则不行。在波希米亚和南方,部队和平民在炮口下停止前进;缴了械的战俘被移交给苏军的事例也发生过几起。东线的德军司令官即使知道苏联已把他们列为战犯仍坚守岗位并率所部投降苏军,只有少数例外。 
  在德国和俄国悠久历史上的这场最大的战争就这样宣告结束了。苏联的损失不得而知,但是,据说由于种种原因而死亡的军民总数约达二千万人。从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3月31日,东线战场上德国部队伤亡人数为一百万零一千人死亡,三百九十六万六千人受伤,还有一百二十八万八千人失踪,总数刚刚超过六百万。这些数字表明德军在俄国的损失十分巨大。苏军的伤亡(包括六百万囚犯在内)可能达一千四百多万,其中约一千万人丧生。 
  战争开始时,德国吉星高照,俨然是欧洲的霸主,它建立了希特勒自夸为千年不衰的欧洲新秩序。相形之下,苏联显得只是二等国家,因而丘吉尔在1940年和1941年,可能是指靠美国会支援他,便推断即使苏联站在德国一边参战,大不列颠以它的联邦和帝国的力量最终必能赢得胜利。1939年,苏联对它的从未经受战争考验的革命武装力量缺乏信心。1940年,莫洛托夫曾经担心英国会干涉芬兰冬季战争;1941年,苏联是在德国强大军事力量的魔影下过活。然而战争结束时,苏联尽管由于人力的损失巨大而受到很大的削弱,但却以胜利者的傲岸姿态出现;而德国作为一个政治和军事因素,却已遍体鳞伤,且被两大势力集团弄得四分五裂。 
  苏联胜利和德国失败的原因已讨论过了。希特勒应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德国初期在西线和东南欧获得的胜利大半要归功于希特勒。毫无疑问,德国东进攻打苏联的动力来自希特勒一个人。对于德军在斯大林格勤的大败,希特勒要负完全责任。由于盲目地坚持刻板的防御和固守阵地,他丧失了主动,因而帮了敌人的忙;这个敌人的成功是靠建立和调遣预备队,在选定的战区和地段上构成兵力、兵器上的决定性优势。姑且不讲希特勒在指挥野战部队上所犯的战略和战术错误,当他因政治上的判断错误而开始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时,他已经招致了德国的失败。敌方所占的优势太大,面对这样一个联盟,德国不可能取得胜利。36附录一:西方对苏联的援助附录一:西方对苏联的援助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 1941…1945》' 
  大约1941年至1945年间,大不列颠与加拿大共同向苏联提供了大约一百五十万吨的军用补给品和粮食。在这些海运的物资中,有五千多架飞机、五千余辆坦克和二十多万吨小麦和面粉。美国援助的份额要大得多,他根据《租借法案》和早期的协定提供了约一千六百万吨补给物质。在向苏联提供的总数一千七百五十万吨援助物资中,有将近四百万吨由北大西洋海路运到摩尔曼斯克与阿尔汉格尔斯克,有四百万吨由伊朗运抵苏联。虽然太平洋运输线还需穿越广漠的西伯利亚进行长距离的铁路运输,但最后证明它输送的物资等于北大西洋通道和伊朗通道运输量的总和。就是在日本对美宣战以后,补给物质仍然源源不断地输入符拉迪沃斯托克,并没有受到严重影响,因为苏联所有可以利用的货船都驶入太平洋,大量的美国商船都改挂苏联的国旗。从1941年6月22日至1945年9月20日,西方向苏联提供的援助物资的吨数见下表。年份 总吨数 波斯湾 太平洋 北太平洋 黑海 北极1941 360;778 13;502 193;299 153;9771942 2;453;097 705;259 734;020 949;711  64;1071943 4;794;545 1;606;979 2;388;577 681;043  117;9461944 6;217;622 1;788;864 2;848;181 1;452;775  127;8021945 3;673;819 44;513 2;079;320 726;725 680;723 142;538合计 17;499;861 4;159;117 8;243;397 3;964;231 680;723 452;393百分比 100 23。8 47。1 22。7 3。9 2。5 
  这些物资有:四十二万七千辆摩托车辆、一万三千辆装甲战斗车(包括一万辆坦克)、三万五千辆摩托车、近一万九千架飞机、一千九百台机车、一万一千辆货车、九十艘货船、一百零五艘猎潜艇、一百九十七艘鱼雷艇、四百五十万吨粮食和大批原料。 
  在战争期间。斯大林吵嚷着要求物资援助,当英国提议减少北部海上通道的运输量时,他提出强烈的抗议。可是同时,还是在战争期间,苏联政府就企图向苏联人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