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为历史流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301-为历史流泪-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枪口下的民主    
    巴格达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伊拉克著名时政评论员穆罕默德7日在他的办公室对我和夏南说,伊拉克目前处于被占领状态,伊拉克民众的意见和任何旁观的第三方的意见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占领者美国人的意见。美国人已经表态说目前并不适合选举,“所以在联合国小组到来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他们最终的结论是什么:那就是目前我们并不适合选举”。他说,即使在被占领状态下举行选举,谁又能保证选举就一定是真实、公平和有效的呢?即使选举是有效的,如果被选上的人不是美国中意的人选,谁又能保证美国人不会乘机除掉他呢?他说,枪口下是不会有真正的民主的,伊拉克人和国际社会都不能对此抱有幻想。    
    美国和美国占领当局任命的伊拉克临管会此次邀请联合国出马,表面是居中调查评估选举产生首届临时自治政府的可能性,实际上是希望联合国能够说服西斯塔尼放弃选举要求,接受美国和临管会达成的推举产生该政府接管主权的协议,以便美国人在移交政权后继续实现对伊拉克政府的控制。    
    在美国方面看来,在7月1日前交出烫手的伊拉克政权是美国退出反美暴力旋涡、在伊拉克由“军事占领”的尴尬身份转入“军事存在”的合法地位的必由之路。而亲美的伊拉克临管会也一再宣称如期接管政权对伊拉克人的感情、重建和独立至关重要。很多人都认为,如果这一政权交接的最后期限维持不变,伊拉克在这一日期前举行大选产生接管政权的首任临时自治政府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真正在伊拉克事务上有发言权的美国是不同意选举的。美国反对选举的表面理由是安全无法保证、缺乏准确的选民统计资料、没有相关的选举法律等,但是美国最根本的反对理由是选举不能保证美国中意的人当政。美国进行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目的就是推翻反美的萨达姆政权,建立一个亲美的甚至由美国控制的新政权。美国之所以要把大选安排在2005年,就是要在大选前进行充分的安排,通过首届由推举任命产生的过渡自治政府为日后通过大选实现美国利益做准备。在目前伊拉克反美情绪仍然激烈的情况下提前举行大选,尽管会做一些手脚,但是美国不可能保证竞选结果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    
    其次,伊拉克内部也有不同看法,并且反对选举者的声音呈现上升趋势。反对者认为,目前伊拉克局势混乱,大选的安全根本不能保证,大选所必须进行的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等工作也容易引发各派分歧,激化矛盾。在目前混乱和安全失控的局势下贸然举行大选,就很有可能引发激烈的冲突甚至内战,反而使正在逐渐好转的局势更加失控。目前,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领导人帕沙奇、哈米德等均反对提前选举,主张按照原定方案推举产生首届自治政府。逊尼派穆斯林担心一旦举行一人一票的直接选举,首届伊拉克临时自治政府将无疑由什叶派主导,他们由于萨达姆倒台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将雪上加霜。    
    美国和一些伊拉克人还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由于长期的经营,已经被解散的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复兴党依然有一定的势力。这些主要由前政府职员、士兵、警察和安全情报人员组成的复兴党群体目前在伊拉克广受打压,如果在目前该党刚被解散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举行大选,他们就可能会利用民主的旗号和手中的选票,使部分前复兴党成员以各种身份再次进入政府。    
    此外,中东一些逊尼派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对选举也心存顾虑,担心什叶派和库尔德人过多掌权不利于地区局势的稳定。在这一情况下,尽管多数伊拉克人有支持选举的倾向,但是从可行性考虑,联合国专家组将很难按照伊拉克民意做出建议举行选举的决定。


第五部分第60节 旧货市场淘宝记(1)

    街头“死亡游戏”?    
    许多伊拉克人在旧货市场“淘”生活。旧货市场之“旧”,令人惊叹。穿过外围的“破烂王”,你可以看到一些像样的店铺。我买了一枚有萨达姆头像的旧币,却止不住在想:历史真的能够购买吗?    
    在北京的外国人都喜欢去两个地方,一个是琉璃厂古文化街,一个是潘家园的旧货市场。作为中国人的我,也尤其喜欢去潘家园的旧货市场。人们在一堆真假难辨的“老东西”中乐而忘返,触摸历史,感受生活的变迁。    
    巴格达也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没有北京那么大的规模罢了。我决定去巴格达的旧货市场,看看真正的伊拉克人有历史和生活特色的东西,也增加一些对当地战后生活的切实了解。    
    夏南告诉我,巴格达有两个旧货市场,都很值得一去,但是也都比较危险,因为那里鱼龙混杂,盗匪时常出没,战后更是是非之地,相比之下,市中心的那个秩序稍好,勉强可以去。    
    贾迈勒也建议说,最好不要开我们自己的车,一是外国人牌照目标比较大,奔驰车尽管老旧,但毕竟“引贼注目”;二是那里摆摊的人见缝插针,根本没有停车的地方。他还建议说,最好不要带钱包,拿一点小钱就可以了,相机也要藏好,我那件写着大红色“中国记者”字样的摄影背心最好也别穿,悄悄地躲在人群中逛逛就可以了。    
    夏南甚至提议说,我如果需要买什么东西,告诉他,他自己打车去帮我买回来。说实话,这样一个充满神秘和危险的地方,反倒勾起了我的更多好奇。我仔细想想,决定还是打车和夏南一起去,但把钱和相机都交给夏南。夏南把钱认真地收好,把相机小心地放进他的口袋,我们走出院门,步行500来米到主街上等出租车。    
    巴格达旧货市场是很多伊拉克人的饭碗    
    打下过美国飞机的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也许是这个刚刚经历过战争的城市目前最繁荣的行业了。很多人失了业找不到工作,就开着新旧不一、各式各样的汽车干起了出租。在大街边一站,很快就有人在你身边停车,探出脑袋来问你要不要乘车。车费并不贵,没有起步价的说法,当然也没有计价器。    
    一上车夏南就有新发现。他指着旁边一辆看起来还不错的车对我说,你看这个车少了什么?我一看,汽车的前保险杠不见了。夏南告诉我,这就是前几天他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说是政府机构的汽车为了防盗,要求司机一律要把汽车的某些部件拆下来,把一辆好车弄成破车的样子,以避免因车况相对较好而被盗贼惦记上。我急忙让夏南把相机拿出来给我。看到我在拍照,那个司机面无表情,冲夏南说了几句话,我以为他不愿意我拍摄,结果夏南告诉我,这个一脸严肃的司机竟然在和我开玩笑,他说:“多拍几张吧,你的照片能让我出名吗?”    
    一路上,夏南不断告诉我哪个车的哪个部件被拆下来了,看来美军占领下的伊拉克临时新政府已经开始运作了,起码这一指令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在路上我还看到一辆满载乘客的小汽车,汽车倒并不太旧,但坐的人太多,有一个小伙子不得不把身子从右后侧的车窗里伸出来,还有一个10来岁的男孩干脆就坐在后备箱里,后备箱的车盖在他头顶一晃一晃地。就是这样一辆后备箱高高翘起、后座里有人被挤得不得不把大半个身子探出车窗的汽车,竟然也能开得飞快,在车流中左突右冲,让我不禁对司机的车技和乘客的胆量惊叹不已。    
    在刚刚被战争夺取近万名无辜平民的伊拉克,在一个已经在过去20年里经历了三次大战的国家,人们的生命意识已经被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巴格达街头已经有了很多警察,但是没有人对这一近似“死亡游戏”的乘车方式说“不”。    
    我们无意中碰到的这个出租车司机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和他攀谈,他先是告诉我们挣不着什么钱,因为安全局势不好,天一黑人们就不敢出门,人们在战后基本上连原来就少得可怜的一点夜生活也取消了,晚上他早早地就得收车。加上交通秩序混乱,交通道路系统多年没有改善,白天到处都堵车,挣点钱很不容易。    
    后来才知道,他原来在本次战争期间还是驻守在巴格达的一个防空部队的士兵。他说,战争初期他们还曾打下两架美军飞机,但是后来军心不稳,传说上面和美军有交易,很多人都开了小差。他说,开战一周后,他的上司还命令他说,“如果看到有人开溜就就地枪毙”。但是很快,这位上司就让司机开车送他到一个地方,然后对司机说:“我就不回部队了,如果你不想当替死鬼的话,现在就回家逃命去吧。”这样他也没有回部队,眼睁睁地看着美国人轻易地拿下了巴格达。    
    他说,如果萨达姆不是这样不得人心,如果萨达姆军队高层始终与全体将士生死与共,他相信美国人在伊拉克战场抗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地撤走。他说,当时他们的武器弹药都很充足,士兵总数比美国人多,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士气,才导致一败涂地的。    
    下了车,我才惊讶地知道原来这个旧货市场旁边,就是已经废弃的原萨达姆的国防部。现在国防部已经没有了,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一直说要重建国防部,但是到现在仍不了了之。国家政权中外交部和国防部都是主权的集中体现。实际上,在一个被占领的国家里,有没有国防部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五部分第61节 旧货市场淘宝记(2)

    旧货外围之“旧”    
    这个旧货市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太旧”了。在市场的外围,一些老人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小堆旧皮鞋、旧衣服、破台灯或者旧电工工具等“货物”。如果说这些东西是废品和垃圾也毫不为过,可是在这里全都有了可利用的商品价值。我问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回答说大部分是收购来的,有的是从前政府大楼、废弃的前军队大营拣来的。这些并不值钱的东西摆在这里,就是一个摊位,一份工作。可是我并没有看到什么顾客,不知道究竟会不会有人来买。    
    没走几步,我又发现一条很窄的小街,两边挤满了配锁、修表的工作台,只留出很窄的通道供行人往来。工作台上,衣着破旧的人们在劳作着,头也不抬,那副认真工作的劲头很是令人感动。街道两侧的民舍也都低矮破旧,地上坑坑洼洼,到处是积水和垃圾。但是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底层的伊拉克人在继续着他们辛苦而真实的生活。他们为衣食住行而昼夜操劳,他们也一定有属于他们的生活乐趣和人生价值。    
    夏南告诉我,他们都是穷人,一天不做工,家里可能就要挨饿。我不知道在巴格达夏天50摄氏度的气温里,这里的小贩和工匠是怎样的工作情景。但我想,对他们来说,寒冬与酷暑也许是没有区别的,有的只是天亮出工与天黑收工的区别。穷人没有别的财富,生活只教会他们两个字的诀窍,那就是“忍受”。


第五部分第62节 旧货市场淘宝记(3)

    谁能购买历史    
    穿过这些外围的“破烂王”和手工作坊的专业街市,我终于看到一些像样的摊点店铺。它们规模都不大,最多一个玻璃橱柜,就能陈列它们的全部商品,也无非是一些打火机、旧钱币、小铜器和简单的工艺品之类。再往里走,看到萨达姆时代的纪念品就越来越多,那些小贩也都会说几句英语了,看到来了顾客也主动用英语打招呼,介绍他们的邮票、硬币、萨达姆勋章等东西。    
    据说1991年海湾战争前,萨达姆发给他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高级官员和军事士官的勋章都是金子和银子做的,但战后随着国际社会制裁和封锁的延续,这些东西渐渐就粗糙起来,质地也无非是些铜铁的合金。但是这些曾经用绶带系起来,写上带有浓郁萨达姆前政权痕迹的字句,从军工厂里被送到军营或机关,发给有关人员的勋章,在萨达姆已经成为阶下囚的今天摆在这个旧货市场的摊位上,仿佛沾了历史的光,立刻身价倍增了。    
    要不了多长时间,这里所有的小贩都知道这些东西原来也可以卖,而且还可以要个好价。转了三五家小摊,我发现与萨达姆有关的勋章就最少有10多种,有发给军官的,有发给运动员的,有发给科学家的,形状各异,也许就连萨达姆本人也很难一下子分清那种奖章究竟是发给什么人的。还有一些萨达姆的像章,原来都是成批送往学校和军营,免费发给大家的,但现在都有了身价。    
    基本上一枚勋章的价格是2000到3000伊拉克第纳尔(1。5到2美元),一枚像章的价格也大致差不多。但是有的做工精致、年代比较长的勋章就很贵,要50美元以上。我想如果有机会收集这些勋章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可是我不知道面对这一堆差不多可以廉价批发的勋章,除了在收藏品市场能够等待升值之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意义?    
    有的摊位看到我们,甚至拿出整袋子的萨达姆像章,说是那些在战后乘乱抢劫了生产厂家的人送来的,一枚2美元,如果多买1美元也卖。但这些像章太新了,没有流通使用的像章其实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产品,并不适合做纪念品,我更喜欢那些看起来老旧的,甚至有些破损的东西,那是生活的原物,是活生生的历史。    
    然后我们来到一个大院子里,是由两层的楼房围成一个大圈形成的。楼房的所有门面除了一家电器修理铺外,其余都是古董商店,经营着一些看起来十分老旧古朴的家具、刀剑、铜器之类的东西。也有几家传统的工艺品商店和画廊,但是卖品和展品都不多,显然是仓促开业的。偶有一些能看得上的东西,价格就很高,动辄几百美元,但是东西的确不错,让人觉得如果买了的话就像是把一段历史也搬回去了似的。    
    我想,一个历经战乱的国家,其历史也仿佛正在流失和被摧毁。但是,历史真的能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