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为妃之世子爷请绕道-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迟家老太爷做皇商这是为家族打基础呢,皇商也算踏足官场了,有这层关系,再加上老太爷先帝天官的身份,迟家就不算淡出了官宦圈子,手中又有了银钱,三代经营,等三代之后再有子孙出仕,那可就彻底不一样了。
  而且老太爷不让子孙出仕想必和大丰如今的朝堂局势也有什么关系吧。
  想到这里,璎珞莫名又想起了秦严和那个襁褓中的孩子,还有头一次见那孩子时,婴孩身上穿着的内造的衣物。
  “姑娘?苏姑娘?”
  璎珞想的出神,妙哥的唤声却惊醒了她,回过神来就见妙哥正一脸担忧地瞧过来,璎珞忙自一笑,道:“我没什么。”
  妙哥便舒了一口气,拍着胸口道:“奴婢还以为姑娘又晕船了呢,不过也不怕了,姑娘不知道,迟家大少爷虽聪颖却自幼身子不好,身边必定是带着大夫的,这会子万管家八成已将大夫请过来了,等会儿大夫给太夫人诊过脉了,也给姑娘看看。”
  璎珞闻言心下又是一动,她没有忘记,那次夜半从官道上赶往田庄时乘的那一段顺风车,当时她给那马车中的公子当了回临时账房先生,那账本里头便有药材铺子的账目,而那药材铺子便是这云生堂。
  那位马车中的公子时而低咳两声,脸色也带着积年的苍白,可不就像是常年有病的嘛,若她猜想的没错,那位当就是迟家的公子,妙哥口中的迟家大少爷了。
  她方才刚刚想到了生意门道,正跃跃欲试,这边迟大公子便送上了门来,这可不正是想瞌睡,老天就空投了枕头下来嘛。
  璎珞想着眯起眼睛,愉悦的笑了起来。

☆、068 戏弄和反戏弄

  “我给太夫人的药膳方子已经写好了,刚好拿过去给大夫看看,妙哥,拿我的帷帽过来,我亲自将方子送过去。”
  璎珞想着便站起身来,吩咐妙哥道。
  妙哥却是一怔,道:“姑娘将方子交给奴婢,奴婢替姑娘送过去便好,姑娘这两日吐的面色都苍白了,亲自去送方子,金嬷嬷该怪奴婢们不会伺候了。太夫人说不得也要自责呢。”
  璎珞自然知道妙哥是不想自己过去碰到了迟家公子,坏了规矩,可她就打的是这个主意,哪里能退缩。
  当下璎珞便只做不知,道:“还是我亲自过去吧,若有哪里写的不清楚也好当面和大夫说。”
  她说着便往外走去,妙哥见阻拦不住,跺了跺脚忙抓了璎珞的帷帽追了上去。心中一时狐疑不定,难道这位苏姑娘当真是个轻狂的,听了迟大少爷上船便要跑去偶遇不成?
  若真是这般,那可当真是她的过错了,真不该多这么几句嘴,也不知道回头金嬷嬷会不会责罚自己。
  妙哥匆匆追着璎珞出了房,却见璎珞已往太夫人所住的上房跑了过去,她忙跟上将帷帽给璎珞戴在了头上。
  两人到太夫人门外时果便见门口站着两个面生的丫鬟,想来是迟家的丫鬟。妙哥匆忙进去禀了一声,金嬷嬷便迎了出来,听闻璎珞的来意后却也没有多想,只吩咐丫鬟搬了个屏风进去。
  璎珞这才随着金嬷嬷进了房,她微微抬眸扫了眼房中,果便见太夫人躺在紫檀木雕刻虫鸟花卉的罗汉床上,身上盖着弹墨织锦缎面的棉被正被苏木扶着坐起身来,间或发出一两声短促而压抑的咳声。
  而旁边的条案旁,一个穿着藏青色直缀的中年男人正提笔写着什么,想必便是大夫了。
  而床榻边儿还站着个清俊挺拔的男子,他穿着件石青色的圆领长袍,腰扎着月牙白的腰带,缀着玉佩、荷包等物,束了发,简单地插了个白玉簪。即便在室内,肩上也搭着件银白织锦素面斗篷。
  长身玉立,气质温和,听到这边动静,他微微侧了下身子,算是避了开来。
  璎珞见那身子侧脸清隽正是先前路遇的那公子,顿时眸光一闪,没再多看,避进了架起的屏风后,将写好的三张药膳方子拿给了金嬷嬷。
  金嬷嬷满脸笑意的接过,快步到了太夫人的身边道:“太夫人,这是苏姑娘给太夫人新写的药膳方子。”
  楼氏闻言接了过来,展开那纸张瞧去,却见上头是工工整整的一笔簪花小楷,字迹古朴肃穆,体态自然,竟是极好的字。在同龄人中着实少见,都说由字及人,那日璎珞拜见时,楼氏一双锐利的眼眸下落落大方,进退有度,客气恭敬但绝不谄媚胆怯,虽是容貌太过艳丽了些,叫老人瞧了觉得有失尖锐,可少女的气质却沉静恬淡,多少柔和了那过盛的容貌,并不叫人讨厌。
  这几日璎珞一直安安静静的听从主人安排,昨日又送了偏方过来,令太夫人的咳喘减轻了不少,故此楼氏对璎珞还是有些好感的,此刻她拿着那药膳方子眸中闪过赞许,点头道:“苏家丫头为老婆子费心了。”
  璎珞在屏风后福了福身,道:“太夫人哪里的话,承蒙太夫人相救。如今太夫人病倒,小女不过动动笔杆子,别的什么忙也帮不上,实在羞愧。”
  她刚一开口,站在罗汉床前的迟璟奕便认出了那一管软糯清甜的声音来,诧异地略扬了下眉这才强忍住了回头的冲动。
  心里却是疑惑不已,方才丫鬟进来报说是苏姑娘要来探望太夫人,他还纳闷姨祖母素来性子清冷,又不爱于各府走动,身边怎么会突然多出来一个苏姑娘,却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是她。
  她谢姨祖母的相救之恩,想必又出了什么事,眼前闪过几次见到璎珞的情景,迟璟奕不免眸中闪动寒意。
  太夫人楼氏听了璎珞的自谦之语点了点头,也未再多言,将方子又递给了金嬷嬷,恰那边大夫也开好了方子交给丫鬟,令速速去熬药,上前作揖道:“待汤药服下,再容不才为太夫人施针,应该能缓解太夫人的咳嗽,只太夫人这病是积年的症候了,要想治愈却是难,还得靠平日的温补调养。吃穿作息皆要多加注意,别无它法。”
  大夫说的太医都不知说过多少遍了,楼氏只点了点头,金嬷嬷便忙将手中的三张药膳方子递给了大夫,道:“马大夫且看看这三张食疗方子可对我们老太君这症候?”
  那马大夫接过方子抚着下巴一缕短须,斟酌片刻眼前微亮,笑着道:“这头一张柑贝草茶,着实是妙。用材菊花乃宣肺止咳,利咽疏肝之物。薄荷性凉,清上化痰。而桔梗有宣肺、祛痰、利咽、利五脏的药用,这甘草祛痰止咳,倒是能调和诸药。至于这胖大海,鱼腥草也都是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良药。倘使真能按照这上头所写法子制成汤剂冲做茶汤日常服用,倒是可补中气,清肺热的功效,对太夫人这种咳痰,伴喘息的症候该有大利。”
  金嬷嬷闻言大喜,忙自问道:“是药三分毒,这茶常年服用无碍太夫人的身体吧?”
  马大夫却摇头一笑,道:“这方子斟酌的极好,药材皆是性温的,且用量也都不大,对太夫人无碍的,常年服用,定有益处。至于这下头的黄芪党参粥,所用黄芪、党参、山药、半夏也都有补益脾肺之功、太夫人肺脾气虚,服用也是好的。下头这张白萝卜生姜粳米粥,也可温肺化痰、润肺生津、当能解表止咳。三张方子都是极好的,只做出的茶和熬出的粥是否可口,若然入口不错倒是比日日用些温补调理的汤药要强的多。这汤药喝多了到底影响老人胃口,长期食之无味,对太夫人的身体和心情都不好。”
  马大夫的话令金嬷嬷喜笑颜开,点头不断附和着,忙吩咐苏木道:“快,太夫人今日都还未曾好好用膳,先照着苏姑娘这张方子熬了粥来,太夫人服下了再用汤药。”
  苏木应了声,却听屏风后璎珞笑着道:“小女和苏木姐姐一起去可好,小女承蒙太夫人恩情,亲自为太夫人熬上一碗粥也算是聊表心意了,还望太夫人能够允准。”
  楼氏听璎珞口气情真意切,唇边儿便也略带了些笑意,道:“去吧,这几个大丫鬟的手艺老婆子也都吃腻了,今儿也让老婆子尝个新鲜。”
  璎珞笑了起来,声音清甜的道:“能让太夫人尝这个鲜儿也是小女的福气。”
  她言罢便转了身,那马大夫却突然开口道:“苏姑娘莫嫌在下唐突,可否告知这几张食疗方子是从何处得的?自然,若是不方便告知,姑娘便无需理会。”
  璎珞顿住脚步,微微福了福身,道:“没什么可隐瞒的,不过是少时偶然间得到过一本讲食疗的医书孤本,因我自己个儿对烹饪有兴趣便记了不少,只如今那孤本却是不见了,好在还勉强记得几张方子。”
  马大夫闻言摇头道可惜便不再多言,倒是迟璟奕低垂的目光闪动了几下,总觉着那屏风后的身影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瞧了自己好几眼,是他的错觉,还是她果真望了自己……
  璎珞随着苏木出了舱房便直往船上的小厨房去,做药膳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掌握火候,如何选取药材和食材,分量如何,先后放入食材和药材的顺序如何,熬多长时间,何时需用旺火何时又改文火……这些都会影响到药膳的口味和疗效。
  璎珞平日并非爱表现的,相反她觉着如今这么一副模样,还是低调的好。可今日这一盅药膳粥对璎珞意义重大,她却顾不得藏拙了,定是要好生表现一番的。
  璎珞亲手熬好了粥,便洗了手自回了自己的房中。
  苏木端着青瓷素荷圆肚敞口带盖的双层汤碗进屋时楼氏正半躺着和坐在床前圈椅上的迟璟奕说着话,似说到高兴处,眉宇间的深深皱痕似也舒展了不少,眼眸湛湛有神。瞧着精神已然比昨日好了很多。
  听到脚步声,太夫人便将目光投射了过来,显然正等着这碗药膳粥。
  苏木加快了脚步,待走到罗汉床前时,苏青已搬了个红木八角雕牡丹浮纹的炕桌支在了罗汉床上。金嬷嬷扶着楼氏坐起身来,在她背后垫了个吉祥如意双花团迎枕。
  楼氏靠舒服了,便瞧着苏木将盖子揭开,露出里头盛着的黄芪党参粥来。
  粳米熬的极浓,瞧着便糜烂软糯,颜色微黄,映着青瓷素荷碗,显得汤色浓郁亮泽,随着热气腾起一股清甜香味弥散在空气中,令人食指大动。
  见太夫人目光微亮,金嬷嬷忙亲自用汤匙给楼氏往同套的素荷青瓷白底碗中盛了一碗粥,搅的温热,捧给了太夫人。
  太夫人用白瓷汤匙搅动了下,送了一勺到唇边,先闻了闻味道,竟真只有香甜味,丝毫不闻药味。她诧异的抿了一口,味道香浓可口,软糯清甜,后味虽略带些淡淡的药味,可却并不令人厌恶,反而和米粥的清香相辅相成,余味无穷。
  太夫人眼睛一亮,又送了一大口,眼睛微眯了起来。金嬷嬷见此,长长松了一口气,还没来得及说话,却听坐在圈椅上的迟璟奕突然侧身以虚拳掩口轻声咳了两下。
  太夫人便停了勺,瞧向迟璟奕道:“奕哥儿怎也咳了起来,可是这些天在外奔波又犯了症候?”
  迟璟奕却是一笑,道:“前几日气候变化,侄孙到底体弱便染了伤寒,有些个外感咳嗽,吃了几日药,这两日已好了极多,许是方才吃了些江风竟是又咳了起来,倒也无碍。姨祖母无需担忧。”
  太夫人便道:“你一向身子弱,如今天一日日凉,有些生意能分派下去的便交给底下人,莫再成年累月的在外头奔波。你这咳嗽,乃是风寒侵袭肌表,肺气失于宣降,这粥倒也对症,给奕哥儿也盛一碗这粥。”
  迟璟奕忙笑着摆手道:“姨祖母,我真的没事儿。”说着,却又眉头一蹙低咳了一声。
  按说粥是璎珞做的,一个闺阁女子,做给太夫人用那是还人情,表心意了,迟璟奕一个非亲非故的外男,吃人家闺阁女子做的东西确实不大合适。
  可太夫人瞧着迟璟奕因咳嗽而微红的面容,还是道:“既是做给老婆子的吃食,那便是老婆子的了,分给孙辈一些又有何不妥?”
  迟璟奕这才不再多言,而璎珞表现的结果便是一锅子的粥被太夫人和迟璟奕用了个精光。
  迟璟奕意犹未尽的将手中瓷碗递给苏木,用帕子拭了拭唇角,这才道:“想不到这粥中添加了药材竟能熬出别样的香软甜糯来。”
  金嬷嬷便笑着道:“大少爷喜欢便抄了方子回去,想吃的时候也好叫下头人做了。且不说这粥有药用之效,便是平日多食粥也能养人的。”
  迟璟奕点头,却是瞧向了苏木,道:“如此也好,苏木姑娘可否借这方子一用?”
  金嬷嬷方才已将方子拿给苏木收着,苏木闻言忙又自红木盒子中取了那张药膳方子来,却听太夫人道:“将那两张方子也给他抄了,我记得你祖母也有冬日宿咳的毛病,抄了方子也好回去问问大夫用不用得。”
  迟璟奕应了,接过那方子却是直直走到了方才大夫写药方的条案后,自行磨了墨,展开方子,见那上头一笔工整漂亮的簪花小楷,和那日璎珞留在车中歪七扭八的字迹全然不同,不由眸中闪过笑意。
  迅速落笔将三张方子都抄写了一遍,他却顺手便将璎珞的那三张方子折了下收进了袖中。苏木瞧了不觉一愣,见桌上摊着的三张方子墨迹点点,还未干透,只以为迟璟奕是等不得墨干,加之太夫人一直很厚待这位少爷,苏木便也未多言什么。
  太夫人用了粥,喝了汤药,又请马大夫扎针后便安安稳稳地睡了过去。迟璟奕却以侍疾为由留在了振威将军府的大船上,太夫人没有孙辈,对妹妹的孙子一向慈善,迟璟奕留下来伺疾却也是理所应当。
  而璎珞回到房中后却也没有闲着,她打发了妙哥出去玩便自研磨,坐在条案后细细想着脑海中那些药膳方子。
  既然知道这些东西有用,她想趁着如今记忆还清晰的时候将方子都再整理再记忆一遍,免得时日长了只怕要忘记。
  她写了足有一个多时辰,料想到了午膳时间,这才将写的方子都卷了卷塞在了袖囊中,推开门唤妙哥摆饭。
  午膳并不是很丰盛,可却极为精细,还有从河里打上来的极新鲜的鱼熬成的奶白色鱼汤。璎珞心情好,用的也多,待膳食撤下去便扶着妙哥的手到夹板上去看风景。
  从鹤州和大丰京都洛城间运河一路畅通,乃是前朝国力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