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董小宛-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就知道不会让我失望的。”

阮大铖的语音刚落,一个声音从戏班人群中响起:“老爷,他们给了赏钱,但他们骂了老爷。”

阮大铖的笑容很快被这急促的声音打得支零破碎,阮禄的身子也开始了颤抖,月光下显得十分惊恐。

“阮禄,他们骂些什么?”阮大铖吼道。

“小的,小的不… ”

“他们骂老爷阉党假儿… ”那急促的声音又响起。

祭孔那次的狼狈样再一次展现在阮大铖的脑海中,他那鸡公尾巴一样的胡子直跳。

“复社里的小子,欺人太甚。我要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崇祯十七年八月十六日。

天高气爽,落叶飘零。冒辟疆与董小宛静坐在桃叶寓馆的屋中相对无言,董小宛的脸在静谧中熠熠放光,一缕清香在屋中弥漫开来。冒辟疆的双手放在董小宛的腿上,双眼紧盯着董小宛。他的眼光显得天真而专注,他看见董小宛的脸上残留着昨夜的酒意。时间在悄悄地流逝,从窗口投射下的阳光一点一点地远离他们静坐的地方。他们在进行一次心灵之约,互相靠近着对方的心思。花轿、红绸灯笼从董小宛的脑海中一一闪过,她看见燃烧的红烛,一架雕花大床在纱绸的遮掩下朦腚胧胧。

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冒辟疆与董小宛忘却了过去,他们沉浸在现实之中遥想着将来。在这一段时间里,没有一个人来打扰他们,他们忘记了外面的一切,仿佛那些存在于天空和地上的一切物体都离他们远去,在他们端坐之间的空间里一种感情的气流混和着。

午后。阳光被阴云一点一点地挡住,在天空完全被阴云遮住的时候,茗烟打破了屋中的寂静。

“公子,家中有书信来了。”

冒府的管家冒全快速走进屋,他以同样的速度向冒辟疆叩过头,然后奉上冒辟疆父亲的信。冒全奉上信眼光就停留在董小宛的身上,他听说过冒辟疆与董小宛的事,但他从未见过董小宛。在那一刻里,他十分准确地意识到站在屋中的女人就是董小宛,他看第一眼董小宛时,就意识到冒辟疆已置身于感情缠绵中。他为冒辟疆感到自豪,因为董小宛的形象使他不能产生别的想法,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冒辟疆确实有眼光。

冒辟疆极其缓慢地看完信,然后介绍了董小宛,并叫冒全见过董小宛,冒全上前叩见董小宛,董小宛在冒全刚弯下腰的时候就扶起了他。冒全此刻出现了从没有过的愉快心情,冒辟疆看过信后很平静,他叫茗烟领冒全下去料理饮食,然后对董小宛说了信上的内容。

“信上说家尊蒙皇上的恩准休假,叫我即日到芜湖迎接。”

董小宛听了冒辟疆的话,她想起了昨夜吹奏的笛子,但她的脸上犹如没有风浪的湖面一样平静。

“公子,老大人叫你前去迎接,宜早些前往。”

“我去迎接,你便得同回如皋。朱统锐知道你在此地,我怎能放心。”

外面的天空还是阴沉沉的,秋日的天总有一种萧杀的氛围。董小宛缓步走到桌边坐下,凳子十分冰凉,于是她又站起来走到窗边。冒辟疆看着董小宛的背影,一种苍凉之情从董小宛的背影上透出来,这时一片黄叶从窗口越过董小宛的头顶落在她的身后,冒辟疆盯视了那黄叶一眼,那叶上的纹络十分地突出,然后他又将眼光投在董小宛的背上。

董小宛依在窗棂上,她看见天空飘起了小雨。那些小雨飘落在挣扎着的黄叶上,那些黄叶承受不住轻微细雨的重压,便一片一片飘落下来。雨下得很细,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天空和秋日的空旷使人感觉很凄凉。

冒辟疆的目光中弥漫了一股艾怨,他感觉自己的心智已经衰败。他看着外面潮湿的天空,凉飕飕的风从窗口扑进屋里,风中带着一股忧伤。父亲的来信打破了屋中原有的静谧而呈现出另一种静谧,冒辟疆不想接受冒全的到来和书信在他手中的现实,但父亲在他童年记忆中的形象又渗入脑中。冒辟疆不想董小宛隐隐的忧郁,但像早上的太阳一样他不得不面对。这一刻,他完全割断了思绪。

常言道:祸不单行。

单妈妈的大脚踏响了屋外的楼板,继而便响起了敲门声。

冒辟疆的眼光从董小宛的身上拉了回来,他转身去开了门。同时响起了单妈的声音。

“小宛姑娘,沙姨那里来人了。”

董小宛听了一惊,急忙奔到屋外。见单妈带来一个中年人,来人见到小宛,便呈上沙九畹写的书信。董小宛接过书信叫单妈将来人领了下去,便折开信读了起来。读完信,董小宛像在梦魇中一样抽泣起来,泪水像屋檐的雨一样滴着。

冒辟疆在屋里听见混在雨声中的抽泣声,于是他走出屋外看见董小宛呆呆地站在外面。他见董小宛努力地控制着抽泣,这种努力使她的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董小宛拿着信的手微微颤抖。

“宛君,信上说些什么?”冒辟疆问。

“没什么,家中问我的情况如何。”董小宛停止她的抽泣,悠悠地叹了口气说。

冒辟疆见董小宛说话时的脸上隐藏着一股无可奈何的神情,便伸手快速从董小宛的手中抢过那封信。冒辟疆看完信,抬头注视着董小宛,两行酸楚的泪顺着脸淌了下来,信纸从他的手上飘落到地上。

天色暗下来,雨不知在什么时候停了。冒辟疆与董小宛没有吃晚饭,茗烟与单妈轮流前来询问要不要晚饭,但董小宛与冒辟疆坐在黑暗的屋中一动不动,任凭忧郁在屋内流动。

单妈来到冒辟疆和董小宛端坐的屋中,她“嚓”地一声划亮了一根火柴,借着微弱的火光,冒辟疆与董小宛挂满泪水苍白的脸呈现在单妈的面前,她不由惊恐地抖动了一下,火柴在她的抖动下熄灭了。接着单妈又划燃火柴准备点桌上的蜡烛,但她的动作被董小宛阻止了。

“单妈,你出去吧。”董小宛说。

单妈随着董小宛的话走出了屋,屋中又恢复了死一样的寂静和黑暗。单妈来到旁边茗烟的屋中,对茗烟说:“不吃不喝,这怎么得了!”

茗烟没有说话,露出一脸的焦急。

接踵而至的灾难将冒辟疆和董小宛昨日夜晚的欢乐打得无影无踪。冒辟疆一筹莫展的神态告诉了他内心的痛苦,但黑暗的存在提供了他掩饰悲伤的环境。董小宛看着黑暗中冒辟疆的朦胧身影,她感觉那是远去的人留下的一具躯壳,并且她自己也感觉在渐渐地远离尘世。董小宛知道灾难又在向她靠近,她似乎已经看见了黑夜中灾难的影子,那影子时而是朱统锐,时而是窦虎和霍华。她知道冒辟疆前往芜湖去接他的父亲,却不能跟着去,而南京也不能留下。苏州沙九畹来信说霍、窦两家的凶狠使她惊恐不已。

屋外巷子中传来二更的打更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传出很远。天空的月亮在云中穿行,时而从云的缝中投下一线洁白的光线。董小宛想着沙九畹带来的信,她看着夜空中时而露出的月亮,不由想起在苏州担惊受怕的父亲和惜惜。

同样八月十六的夜晚。

董旻和惜惜在同一间屋中。董旻缩在屋角,他对董小宛离开后窦、霍两家的纠缠不那么地在乎,他似乎已经厌倦了生活,现在岁月留给他的尽是一些沧桑。惜惜端坐在桌前,烛光印照在她的脸上。前几日霍、窦两家说不还钱就要烧房子的话使她惊恐不已,她在忍不住的时候便跑去告诉了沙九畹家,于是沙九畹便写信告诉董小宛叫她尽快想办法还钱。惜惜这几日在一种极端恐慌之中等待着董小宛的消息,但她害怕董小宛的到来,她知道霍、窦两家是不肯放手的。

次日,单妈起床的时候听见了冒辟疆和董小宛的说话声,昨夜他们何时睡的,单妈不知道。这日,又恢复了秋日的天高气爽,地上昨日下雨的痕迹依稀可见。冒辟疆早餐吃了一块米糕,董小宛只喝了点汤,她没有一点食欲,仿佛她的食道和胃都被一种情绪填满。

太阳沿着山脊慢慢地爬出来,阳光照在树丛间闪烁不定,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地消失,树丛里闪烁不定的光也渐渐地退去。

冒辟疆与董小宛吃过早餐坐在屋里商讨着面临的难题。

由于天气的转变,他们的心情不再像昨日那样忧郁,但他们仍然表现出忧伤的激动。冒辟疆是一种诚惶诚恐的样子,董小宛平静掩饰下的心跳也比平时快了许多。屋外的阳光并没有使董小宛觉得灿烂,她知道此次又将不得不面临分离,也许又一次逃亡在向她靠近。那无着落的还债银子使她看见苏州房屋被烧,父亲和惜惜在火中恐惧的面孔。冒辟疆在旁责备着自己的无能,面对董小宛隐藏的忧伤使他觉得很难过和感动。他似乎很难忘记董小宛落难的往事,每当他记起一件,内心的忧伤就增加一分,在他控制不住的时候,便走出了屋外。董小宛看见冒辟疆走入灿烂阳光中的背影是模糊的,那背影显现出男人的气质。

中秋夜桃河亭的盛会这几日一直是人们茶前饭后谈论的话题,在刘师峻和刘大行到南京的时候,他们的耳中就贯满了关于中秋夜晚的事。这些话听得多了,他们心中的遗憾也增加了不少。

刘师峻是冒辟疆的换帖兄弟,两榜出身,在京任职,六品官位。此人长得很文静,与冒辟疆等复社一伙朋友谈得很拢。他表面上应付权贵,但骨子里非常地痛恨,故他的运气比冒辟疆的好。刘师峻在京任职期间为民做了一些好事,得到了一些赏识,此刻离京是奉旨调任湖州太守,顺便到南京探望一些朋友。刘大行也是冒辟疆的挚友,他骨骼粗大,给人一种豪爽的感觉。他在京探望他的叔父,刘师峻调任湖州太守,二人结伴同行,以免路上寂寞。他们到了南京先探望了方密之和侯朝宗,从方密之的口气中露出的都是对冒辟疆的羡慕之情,他们二人控制不住见识董小宛的欲望赶到桃叶寓馆。

刘师峻和刘大行来到桃叶寓馆的时候,正是董小宛看着冒辟疆忧伤走进灿烂阳光之中时,冒辟疆看着刘师峻二人笑嘻嘻走进桃叶寓馆,在那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一种希望,但这希望在他的身体中并没有存在多久,冒辟疆还没有摸清这希望出自于何方便被他遗忘了。对于刘师峻来说,在最初相见的时刻,在灿烂的阳光底下他们没有看清冒辟疆的忧伤,以至于在后来不短的时间里,他们一直沉浸于一种喜悦和调侃之中。

“辟疆兄,大家都在说你重色轻友啊!”刘师峻一见到冒辟疆就开口说道。

刘大行在一旁憨笑着。

二人进到屋中,茗烟端上茶,董小宛此时已进到了里屋。

“哈哈,怎不见嫂子?”刘大行在一旁问道。

“刚到南京就听朋友们谈论你和嫂子的事,都十分羡慕你,这几日他们不敢来打扰,我们可按耐不住。”刘师峻对冒辟疆说道。

冒辟疆先前的忧愁被重逢好友的喜悦遮掩着,但那淡档的忧伤之气仍然顽强地从他的脸上透露出来。他见刘师峻和刘大行急着想见董小宛,于是对站在一旁的单妈说道:“单妈,你去把小宛叫出来吧。”

单妈还没有走进里屋,董小宛便莲步姗姗地走了出来。她在里屋听见了刘师峻的谈话,知道不见不行,于是强打着笑脸走了出现。看着董小宛的出来,刘师峻和刘大行惊叹于董小宛的美貌。而此时的董小宛处于哀伤之中,哀伤的美丽布满了她的全身,任何男人都会为这种美丽而感动。董小宛和刘师峻、刘大行见礼,此时刘师峻二人才感觉到盯着董小宛的眼光很不礼貌,于是收回了目光。在刘师峻二人从沉浸于董小宛的美貌之中醒过来后,他们发现了隐藏于冒辟疆和董小宛之间的忧伤,并感觉到那种忧伤很强烈。

冒辟疆叫茗烟摆上一桌酒席,便同刘师峻、刘大行、董小宛四人围坐起来。酒桌上冷言寡语,董小宛一言不语,冒辟疆也只是偶而问两句刘师峻分别后的日子。刘大行坐在一旁一杯接一杯地向嘴里倒酒,他喝酒时发出“咝”的声响,在那寂静的空气中显得十分的响亮。刘师峻只是同冒辟疆干了几杯,他感觉到气氛的异常,从冒辟疆和董小宛充满忧伤的脸上,他错误地认为冒辟疆和董小宛之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他几次想开口询问,但都忍住了。刘师峻想打破沉寂,便扯东拉西地问冒辟疆,但得到的只是极其简单的回答,很多的回答就是“对”和“是”这样的字。寂静的气氛像毒液一样浸泡着刘师峻的身体,他感到极端地不舒服,于是他再也忍受不住这种气氛,便开口问了冒辟疆出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冒辟疆在刘师峻询问下突然意识到现在的刘师峻是湖州的太守,并且家中也很富有,于是他就打算将现在面临的困境告诉刘师峻。在冒辟疆准备开口的时候,董小宛轻轻碰了他一下,冒辟疆意识到董小宛的意图是叫他不要说,但冒辟疆并没有遵从董小宛的意图。在后来董小宛在刘师峻的护送下回到苏州时,董小宛为当时产生的意图而感到后悔。

事情一经说出,解决起来就显得很顺利。冒辟疆和董小宛分别的难题已解决。由于刘师峻的出现,他往湖州任职要先到苏州知府,他可以请示州知府想法解决董小宛在苏州面临的难题,他叫董小宛把所欠的债务先筹集一半,到苏州后由他请示州知府出面,对要得急的先还,剩余的约期而还。对于霍华和窦虎他充分地估计官府出面他们是不敢刁难的。

董小宛现在感觉到屋外的阳为是灿烂的,这一刻,董小宛忘记了秋天树枝光秃的形象,春天的嫩叶使她觉得并不遥远。她的心中开始想象筹集银子的办法,她对筹集半数债务的银子充满了信心。此时,她父亲在她童年时候为她做的每一件事情从她的脑中一一闪过。刘师峻带来的希望虽然还没有实现,但董小宛并不怀疑它的可行性,她甚至有一种急迫赶回苏州的愿望,而霍华、窦虎的样子她也有点模糊不清了。

在后来她再一次遭遇灾难的时候,她对官府充满了怀疑和对自己人生的不幸予以充分地认可。

这几日来朱统锐的心情很不安。他一蹶不振的样子使他的下人们做事显得比平时更加小心,下人们的那些动作近似于偷窃。其实,这样的时刻正应是下人们放荡的时候,朱统锐此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