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童养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医童养媳-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朋友打听沈蕴的下落。

不管对与错,沈蕴还是个十六岁的大孩子,这件事对他打击太大。他悔恨又羞愧,失踪其实就是他有意躲起来,想一个人慢慢疗伤。做为姐姐,沈妍希望他能走出心灵的囹圄,从一无所有中重新站起来,过最平静的生活。

“七小姐,过来比一下嫁衣。”

喜娘拿着做好的嫁衣在项云玫身上比划,沈妍和项云环等人在一旁观看。

“夫人、夫人,府里出事了。”山橙一脸惊慌,急匆匆带忍冬和半夏进来。

“什么事?”沈妍见一贯沉稳的山橙这么着急,心里咯噔一声。

忍冬和半夏赶紧跪下,失声痛哭,“夫人长公主薨逝了。”

“什么?”沈妍听说慧宁公主死了,惊得身体一阵剧烈颤抖。

慧宁公主薨逝的消息犹如冬日晴天的惊雷,硬生生的在京城炸响了。

------题外话------

今天15号,结局前最后一章,万更的,从早晨起来到现在,还没洗脸。

16号和17号请假,18号更新大结局第一章,什么时候更新,更多少字,还没订,亲们晚上再来看吧!

☆、大结局(一)

污白的云彩层层朵朵积聚在灰蒙蒙的天空,冷风飒飒,吹起尘土雪沫纷纷扬扬。天地间充斥着白茫茫的萧条,空气中弥散着干涩呛人的寒意。

数名黑衣护卫开路,两辆青油布马车从承恩伯府行驶出来,几名强壮的太监紧随其后。一行人马直奔皇宫而去,车轮辘辘,在人迹稀疏的街道上辗下浅浅的辙痕。大概是受天气影响,朴实低调却威严大气的车马流露出几分萧索的意味。

慧宁公主靠坐在马车内,微闭双眼沉思,她双手紧紧抓着几份奏折,脸上流露出森凉的愠怒。许久,她身体动了动,重哼一声,问:“什么时辰了?”

玉嬷嬷掀开车帘看了看,答道:“回长公主,巳时正刻。”

“这时辰也下早朝了,皇上却接连派了三批人来请本宫去金銮殿,看来用意非浅哪!”慧宁公主长长叹气,打开手中的奏折仔细查看,脸上充满深刻的冷笑。

“皇上知道长公主身体不好,可能是遇到了大事,才来打扰长公主。”

自听归真说沐程风还活在世上,慧宁公主又惊又喜,雨夜癫狂,感染风寒又发起了高热,接连昏迷了五六天。这段时间,她忧思积虑于心,朝中事情又多而繁杂,也需要她劳心劳力,她的病情反复了几次,直到现在也没全好。

“当然是大事,大到非本宫出面不能平复了。”慧宁公主冷哼摇头,毫不掩饰她的狠厉果断,随后,她脸上浮现浓重的失望,掺杂着无力的哀凉和幽怨。

玉嬷嬷暗叹一声,很想安慰慧宁公主几句,嘴唇动了动,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是伺候先太后的宫女,看着慧宁公主和皇上长大,对他们都很了解。

前几天,由各地学子联名起草上奏的万言书在金銮殿朝议时呈交到皇上手中。万言书主要弹劾指责慧宁公主以妇人之身独揽大权,替君行令,有违大秦皇朝祖法典制。又以古论今,影射慧宁公主牝鸡司晨,必至天下灾祸不断。

学子们把与西魏的战争和塞北雪灾等天灾**都归为慧宁公主当政所致,从而忽略了灾祸的本质原因,对最终怎么战胜灾祸只字不提,慧宁公主的功劳更是被抹杀怠尽。而那些功勋的直接受益者就成了皇上,把皇上夸成了旷古名君。

皇上接到这份万言书,就开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思考,越想越觉得慧宁公主一直在压抑他,阻碍他成为旷古名君,越想越觉得许多事都不对味,越想越觉得这份万言书极有道理,深得他心。可他没有主意,就宣诏了一些朝中重臣评议此事,还下旨呵令众人封锁消息,不能让慧宁公主知道此事。

这些重臣有隶属于各派的臣子,也有忠正之臣,他们自是各怀心思,众说纷纭,对此事所持态度截然不同。皇上越听越烦,越听越没主意,干脆把臣子全赶出去自己琢磨。就在他越琢磨越迷糊、越思考越没主心骨的时候,以徐慕轩为首的大皇子和庞家一派的臣子纷纷上折子,请求慧宁公主还权于皇上。

徐慕轩等人这时候上折子,以请求的方式给慧宁公主施压,等于给皇上指了一条明路,立即被皇上引为知己和心腹之臣,召他们密议下一步计划。

皇上封锁消息无效,各地学子呈上万言书之日,慧宁公主就接到了密报。她觉得此事离奇诡异,因为在今日之前,她分布在各地的暗卫并没有传回学子们要联名上万言书的任何消息。之后,徐慕轩等人又上了折子,慧宁公主把这些折子拿来一看,就确定有人捣鬼,在暗中操纵此事,连大皇子和庞家一派都被利用了。

这段日子,慧宁公主一直身体不适,正在府中休养治病。可遇到这种事,不容她有丝毫懈怠,赶紧强撑病体入宫,与皇上深谈,想说服皇上不要中了小人奸计。没想到皇上反而跟她大吵大闹,并引用别人的说辞来指责她,慧宁公主很生气,姐弟不欢而散。慧宁公主冷静下来,又几次进宫,皇上就对她避而不见了。

没想到皇上今天突然接连派来三批人来请她入宫,说有要事商议。自跟皇上吵翻这几天,她在宫中设下的眼线就没任何消息传来了,这令她好象失去耳目一样。她这几天身体也欲加不适,又不知道宫中现在的情况,不敢轻易下决断。今天皇上请她入宫很急,她不明因由,只好硬着头皮前去,遇事再将计就计。

玉嬷嬷点头轻叹,“皇上和长公主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没有解不开的结。”

慧宁公主摇头冷笑,脸上密布讥嘲,“活了这么多年,本宫还不了解自己这个弟弟吗?他不是聪明人,可他有时候聪明起来却得令本宫捉摸不透,又应接不瑕。本宫知道他的弱点,能对症下药,可了解他性情的人不只本宫一个。有些事情迟早会发生,由不得本宫不接受,除非本宫想进一步,大逆不道的一步。”

“长公主,你……”玉嬷嬷欲言又止,满脸紧张注视慧宁公主。

“你想说什么?直说无妨。”慧宁公主别有意味的目光扫过玉嬷嬷,见玉嬷嬷几经犹豫,也没开口,她微微冷笑,掀开车帘凝望外面的一景一物,眼底有悲有恨,似乎还隐含着解脱,“母后在世时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她几番浮沉,经历过太多风雨,又何尝不知道有时候形势根本不容人去退,退一步便是死路。”

玉嬷嬷松了口气,低声说:“先太后是睿智之人,什么时候都能处乱不惊。”

“母后确实是睿智之人,目光比本宫更为深刻长远,可有些事情也在她预想之外。她为皇上考虑得太多,却从没想过到本宫也会处于困境。”慧宁公主笑了笑,又说:“摆在本宫面前有两条路,进一步大逆不道,一步迈进去,就由不得本宫再回头。如果本宫不进那一步,选择退就要走那条死路,可本宫不想死。”

玉嬷嬷的脸瞬间变色,身体剧烈一颤,“长公主要进一步、走大逆不道的路?”

慧宁公主笑而不答,反问道:“母后临终前对你们有什么交待?”

先太后临终时,慧宁公主尚被困在边郡,没机会聆听遗训。先太后精明且富有心机不亚于慧宁公主,肯定会为庸懦鲁直的皇上铺好路,做好安排。

以前,慧宁公主从不过问这些,先太后要护卫皇上这个儿子,她也要护卫皇上这个弟弟。她们母女同心,都想让皇上登基称帝,把庞淑妃和御亲王踩在脚下。

而现在,皇上想让她放权,她放权的结果就是一条死路,这是帝王心术,皇上再蠢笨也懂这些。不管她是否放权,只要皇上对她生出疑心和不满,他们就会姐弟反目。先太后是她和皇上两个人的母亲,这位母亲在儿女之间会如何抉择?

“唉!长公主真想知道先太后的临终遗训?”玉嬷嬷重重摇头,无奈且为难。

“想知道。”慧宁公主坚定点头,“当年,好多人都受过母后的活命大恩,也表明要誓死效忠她。到现在,母后留下来的人就剩了你、桂嬷嬷、陆公公、唐公公,你们一直在为本宫做事。母后虽说已先逝,本宫坚信你们不会背叛本宫和皇上。但若本宫和皇上反目,你们何去何从?母后高瞻远瞩,肯定对你们有交待。”

玉嬷嬷长叹一声,犹豫半晌,从袖袋里掏出一块陈旧的手帕,扯开边缘的明线,递给慧宁公主,“长公主还是自己看吧!有些话老奴出口就是大逆不道。”

慧宁公主接过手帕,慢慢揭开手帕的夹层,看到绣到白绸上的字迹,她眼皮连跳了几下,脸上笑容凄凉,沉声念道:“我女聪明,我儿憨直,尔等忠仆定要竭尽全力督促我女排除万难辅佐我儿登基称帝。若他日我女不顾姐弟情意,生出大逆不道之心,尔等要合力除之,力保我儿平安,本宫九泉之下感激不尽。”

先太后深谋远虑,知道她这双儿女的脾气性情,也深知当今皇上不能胜任一国之君之位。但她仍竭尽所能、呕心沥血,为她的儿子登基称帝铺路,只有这样才能压庞淑妃和御亲王一头。她怕儿子做不好皇帝,留有遗嘱让慧宁公主全力扶持,还怕慧宁公主生出异心,又给她一手培植的忠仆留下了机密遗训。

皇家没有骨肉情,在皇权争夺中,放敌人一马,很可能就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争斗多年,慧宁公主深知此理,对庞淑妃和御亲王一派以及有可能威胁到她和皇上的人从不手软,向来是心狠手辣到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可她对于皇上这个亲弟弟却实心诚意,倾注了全部心血。可能她忘记了她和皇上也是皇家一脉,虽说血脉相连,可事关皇权,他们本身就处于对立的两面。

若她生出大逆不道之心,先太后留下的忠仆为保皇上就要合力除掉她。玉嬷嬷等人都在她身边做事,与她朝夕相处,可他们最终效忠的人却不是她。就因为她亲生母亲留下的遗训,被忠仆前呼后拥的她转眼间就变得身单力孤、一无所有。

慧宁公主紧咬嘴唇,她想挤出几丝笑容,却忍不住哽咽落泪。坚强如她,也经不起被至亲算计的打击,她恨不起来,但却有一种贯穿身心的委屈无助紧紧包裹着她。她能理解先太后的取舍选择,但不能接受自己是被母亲舍掉的那一个。

“可笑吧?呵呵……真可笑。”她哭得泪泣齐流,笑得令人心酸,“母后确实是目光长远之人,连我和皇上有朝一日会反目她都想到了,也做好了准备。难怪父皇总说她若是男子,天下肯定能让她算计了去,可惜却生了一个蠢笨的儿子。”

玉嬷嬷递给慧宁公主一块手帕,长叹一声,岔开了慧宁公主的话题,说:“老奴小时候在家乡常听人说这双生子两个都聪明的极少,一般是一个聪明,一个憨直,要么就是两个都不出奇,这都是人们成百上千年总结出的规律。”

“你、桂嬷嬷、陆公公,还有唐公公商量好怎么除掉本宫了吗?”慧宁公主拭去眼泪,连声冷笑,眉宇间刚强果断消失怠尽,却充斥着无助的幽怨和哀凄。

“长公主,你退一步吧!先太后不是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吗?”

“怎么退?退一步你们就能放过本宫?退一步皇上就对本宫放心?”

机密已经揭开,亲情维系的华丽的外表之下是斑驳累累的硬伤,已经铭刻到了她心底。姐弟已然反目,两人心中都会有怨结,退一步能有海阔天空吗?

若先太后只留下玉嬷嬷、桂嬷嬷、陆公公和唐公公四人,慧宁公主根本不会在乎。她是心狠手辣、果必绝断之人,即使玉嬷嬷几人这些年一直追随她,主仆情分深厚。可若四人触及了她的底限,跟她处在对立面,她也会毫不留情下手。

可她不知道先太后还给皇上留下了什么后手,越是亲近的人,越让人防不胜防。若不是这几天她发现了不同寻常的迹象,她不会怀疑玉嬷嬷几人,更不会想到先太后临终前还有遗训。没想到她随口一问,竟然揭开了这么严酷的秘密。

这些年,她也培植了不少明桩暗线,却跟先太后留下的人交织在一起,不分你我。不是她太过大意,而是她太重这份亲情,谁想过跟一直爱护自己的亲生母亲分家呢?任她精明机谨,她也想不到先太后为保住皇上的位置而想除掉她。

她引为忠仆的人弃她而去,甚至对她下手都不算背叛她,因为他们从始到终效忠的人都不是她。她不知道自己还能相信谁,还有何人可用?此时此刻,她感觉自己被一张无形的网紧紧包围,那张网还在收紧,她感觉处于绝境、举步维艰。

玉嬷嬷唉声叹气,双唇张合几次,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她很清楚当前的情况,先太后的遗训一旦揭开,他们和慧宁公主就已变为敌对,将来或许就是你死我活。从本心来说,她希望慧宁公主能退一步,平安无事度过这一道关卡。

可正如慧宁公主所问,退了那一步,皇上会对这个护国长公主放心吗?那些让慧宁公主还权于皇上的臣子不担心慧宁公主会卷土重来吗?这件事已经揭开帏幕,皇上及支持他的人要想高枕无忧,那就必须除掉慧宁公主。

慧宁公主冷笑几声,眼底充斥失望,隐含绝望,她低沉出语,声音无力而沉缓,“本宫懂事之后就开始为父皇算计,希望他能登基称帝,到头来却被父皇算计得很惨。为了保住母后和弟弟的地位,本宫天天都在想庞淑妃和御亲王还有父皇那些宠妃们会有什么举动想法,可谓穷尽心思,最终又被母后算计了。

天下疼爱女儿、为女儿打算的父母多不胜数,为什么本宫的父母会这样?本宫也有女儿,却因为忙于国事,很少管她,她跟本宫一点都不亲近。本宫也有儿子,处处为他打算,只怕他以后的路不好走,可他却不理解本宫一片苦心,连那么大的事都在欺瞒本宫。本宫也有……唉!驸马,男人,哼哼!不提也罢。到头来,本宫一无所有,不用去牵挂谁,也不会被谁牵挂,哈哈……”

慧宁公主的声音凄凉淡漠,象是在说别人的事,可痛楚心酸却久久徘徊在她的心间。她此时和玉嬷嬷说话一直以“本宫”自称,就已拉开了距离,把自己固定永不胜寒的高处。这世间万物,包括她最亲最近的人都在她脚下,需俯视才见。

沐元澈和沈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