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贾仁禄回府之后又开展整风运动,一个个都没精打采,蔫了巴叽,再也没力气为非作歹,倒行逆施了。除了那些盼着有朝一日再被抢进贾府的女子之外,长安百姓见他们一个个都改邪归正,都感到十分的高兴。

值此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汉魏双方都无法用兵。诸葛亮接管贾仁禄军队时已是九月下旬,离隆冬只剩下半个月不到的时间,于是他也就不再大举用兵,只是分遣小股部队略定新兴、雁门、乐平等郡。

其时这支军队经贾仁禄这个大流氓统带已久,自也染上一股流氓气,全军上下一听要打战便嗷嗷直叫,和打了兴奋剂一般。反之听说没战打,便和霜打的茄子似的,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来。由于贾仁禄诡计多端,没人敢劫他的寨,因此他行军打战时,便怎么简单怎么来,令手下将领自择善地安营,不击刁斗自卫,也不遣人值夜,只是令侦骑远出哨探而已。兵士晚上不用巡哨值更,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自然十分欢喜,因此军中人人感激贾仁禄,愿意为其效死力。

诸葛亮这个凡事都力求四平八稳的统帅无论如何也带不惯这种撒稀摆怠扶不上正道的士兵。他一到军中,见到营中如此布置,不禁大皱眉头,心想贾仁禄的狗运当真好极,防守如此稀松,居然能无灾无难混到现在。当下他便击鼓升帐,开了一个整风会议,将贾仁禄所设一应措施尽皆废除。开始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派值夜,士吏治军薄至天明。兵士们不得休息,纷纷怨叹。好在诸葛亮恩威并济,赏罚分明,而且以身作责。兵士感念他的恩惠,惧怕他的威严,这才无话可说。不过两相比较,总是觉得贾仁禄这个大流氓远比这个羽扇纶巾的儒生要亲切的多。

其实贾仁禄那样根本是极不负责任的作法。他本就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人,所立法规也就极其简单。他所恃的不过是自己的聪明加运气,往往能提前料到敌人的动向,预作防患。一旦敌人出乎他意料之外,突然袭击,他根本无法应付,只有使出拿手绝活,逃之夭夭了。而诸葛亮的做法,正是古时军中的常规作法,不论何时何地,营中防卫都十分严密,敌人要想偷袭,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兵士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在贾仁禄手下当差十分轻松,而在诸葛亮手下当差十分辛苦。于是便有不少兵士开始抱怨刘备将贾仁禄这样一个百年难遇的好上司贬去当全国最大的包工头,却将这么一个凡事拘泥成法的老学究派来指挥军队,害得他们活受罪,当真是愚不可及矣。

司马懿自晋阳大败后,逃归邺城,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便泥头面缚,待罪阙下,请求曹丕赐他一根绳子让他上吊去。曹丕也知他此次失败非战之罪,念在他往日功劳卓著,便下旨免了他的死罪,令他待罪立功。司马懿觉得曹丕判得太轻,苦苦上表请求贬降三等,曹丕也不好拂他的意思,准他所请,贬其为荡寇将军,留在朝中参谋国事。晋阳一役魏兵死伤几达五万余人,可谓十分惨重,再加上早先吴魏广陵之战,魏国元气大伤,已无力向外扩张,被迫转为防守。

曹丕做梦都想着一统天下,可接连两场惨败,将他这个美梦彻底的粉碎了。如今魏国形势岌岌可危,北方曹彰之军早已到了辽隧,正已公孙恭交战。由于辽东离邺城数千里之遥,战报一时之间难以到达,曹丕至今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不过司马懿在曹彰未出发之前便已断言他此行必胜,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

曹丕担心曹彰攻下辽东之后势大难制,反过来收拾自己,心情更加烦闷,终日借酒消愁。忽一日,他痛饮三升美酒,醉倒凉亭之畔,闭目运功。突然之间,一阵冷风吹来,他打了一个寒噤,醒转过来。蓦地里脑瓜突然间开窍,豁然有悟。心想如今内忧外患不断,自己这个皇帝随时都有当到头的可能,以其这么郁郁终日,等待他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若今朝有酒今朝醉,乘着大权在手,好好享受一番,这样才不枉自己费尽心思抢这个皇帝来当。

次日早朝,他便郑重其事的宣布自己的振兴大魏计划,下旨在邺城起造朝阳殿、太极殿,筑总章 观,俱要高达十丈。与此同时在漳河之滨起造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所有建筑,务要极其华丽,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光辉耀日,以展现大魏雄风,令诸侯闻风而胆寒。

蒋济、刘晔、辛毗等人没想到他彻夜不眠妙悟出来的振兴计划,便是这么一个乱命,闻言之后无不大失惊色,纷纷上表切谏。怎奈他们之中无一人揣摩到曹丕心思,便无法对症下药,表章 之中所言更是牛头不对马嘴,无法切中要害。曹丕览表大怒,将屡次出言不逊的辛毗贬为东阳县令,蒋济、刘晔二人也连降三级,罚俸一年,群臣见他增盖宫室之意甚坚,不敢再放声音。一些小人为了加官进爵,更是迎合他的心意,上表歌功颂德。曹丕龙颜大悦,下旨选取天下巧匠三万余人,民夫三十余万,不分昼夜兴造宫室。民力疲困,怨声不绝。

这日曹丕正是偏殿询问太极殿进度,忽然间一名近侍走了进来,兴冲冲地道:“报,辽隧大捷!燕王于辽隧大败公孙恭,并将其生擒活捉。贼酋既擒,辽东便不战而降。燕王尽定辽东之地,设玄菟、辽东、乐浪、带方四郡……”

曹丕大失惊色,抄起一方砚台向他掷去,道:“这是什么狗屁捷报,还不快给我滚!”

第460章 … 贵妃生子

那近侍新近入宫,平素好吃懒做,不积极打听宫中故事,对曹氏兄弟内部权力斗争竟是一无所知,眼见一方砚台向着自己的大脑壳飞来,大惊失色,急忙飞奔而出。跑到门外,回头见曹丕没有追将出来,心中稍定。不过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曹丕一听见辽东捷报,竟会如此高兴,迫不及待的赏了他一方砚台。

曹丕自然没空理会这个不学无术的近侍,忙令人将司马懿召来,问道:“辽东之事你可听说了?”

司马懿点点头,曹丕道:“说说具休情况。”

司马懿道:“公孙恭懦弱无能,毫无行兵之才。见燕王大军到来,惊慌失措,忙问计于群臣。有人献计让大军屯于辽隧,围堑二十余里,环绕鹿角,凭险坚守,欲待我军粮尽退军之时,再衔尾追击。公孙恭觉得他说的十分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建议,扼险而守。”

曹丕道:“子文劳师远征,行粮千里,毕竟难以持久,粮尽必退。公孙恭这手大是高明,为何竟会一败涂地?”

司马懿笑道:“皇上可别忘了,燕王的军师可是公达,如此简单计策,公达怎么可能无法应对?”

曹丕问道:“若此役由你来指挥,你将如何应对?”

司马懿道:“公孙恭扼守辽隧,其巢穴必然空虚。若这战由臣来指挥,便会放弃辽遂,引军径走襄平。公孙恭为人怯弱,听闻巢穴被袭,必当全师往救,我便伏兵于半路击之,可获全胜,这便是汉将贾福最常用的围点打援之策。”

曹丕点点头,道:“嗯,朕也是这么想的。公达是如何应对的?”

司马懿道:“公达也是用的此法,不过略加变化而已。他让子文引大军驻于辽隧与公孙恭相峙,却令文远别领一军从间道直插襄平。公孙恭闻报大惊,令偏将星夜往援。援军在首山遭文远伏击,大败亏输,偏将也被文远斩杀。公孙恭接到败报,心中惶栗,无心再坚守辽隧,连夜弃营而走,欲还守根本。这边公达已料其必走,劝子文乘夜劫寨,子文依计而行,分兵四路,连夜劫寨,放火焚其辎重,公孙恭军见襄平被袭,心惊胆寒,皆无战心,四散奔走,公孙恭禁止不住,单骑遁走,半路为文远所擒。辽东守将见公孙恭被擒均望风而降,燕王毫不费力便定了辽东四郡。”

曹丕道:“子文现在何处?”

司马懿道:“子文于秋八月抵达辽隧,九月大胜公孙恭,安抚辽东。如今已是十月天气,天寒地冻,无法行军,子文该当留在襄平过冬,待来春再行班师。”

曹丕道:“朕也是这么想的。”说着来回走了两个圈子,道:“朕打算乘曹彰远征在外,老巢空虚之时,领一军直袭幽州,彻底根除这个心头大患,你看如何?”

司马懿向曹丕瞧了一眼,问道:“皇上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曹丕微微一笑,道:“有什么话你但说无妨。”

司马懿道:“如今已是隆冬时节,幽州之地,寒冷异常。兵士短褐单衣,如何抵御冰冷彻骨的寒风?依臣看不到半路,兵士便要冻死十之一二,余下的也必手脚僵直,无心恋战。兵以气胜,若士无战心,皇上令他们冒着严寒,扛着云梯去攻打坚城,还能有几成胜算?这战便是由孙吴复生前来指挥,也一样是要败。”心中却道:“估计当世能打得赢这种战斗只有那个疯子了。”

曹丕沉吟良久,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道:“没事了,你退下吧。”

司马懿走后,曹丕回转后宫闷闷不乐,坐于凉亭之侧,手里拿着鱼食,心不在焉的向水里投去。郭皇后见他郁郁寡欢,便来到他边上坐好,问道:“今日为何又不开心了?”

曹丕苦笑道:“自朕当上这个皇帝,有几日是开心的?”

郭皇后道:“这没当皇帝时一门心思的想当这个皇帝,可当上之后却又不想当了。真拿你没办法。说说这次又为什么烦心?”

曹丕道:“子文已灭了公孙恭,早早晚晚必来生事,朕这个皇帝不知还能当几天,故此烦恼。”

郭皇后道:“反正你该享的福都已享过了,而且也对当皇帝感到厌烦了。不如将这个位子让给子文或子建,自己归隐山林,为我描眉梳妆,太太平平的过下半辈子,别再为各种各样的国事烦心了,岂不是好?”

曹丕连连摇头,道:“为了这位子,我可是费尽心机,好不容易才抢到手,岂能拱手让人?再说要我做子建或子文治下之民,当真生不如死。我宁可将这个江山败掉,也不留给他们!”

郭皇后嫣然一笑,道:“你最近不顾群臣反对,增广宫室以自娱,就是因为这个吧。”

曹丕笑道:“还是你了解我,朝中那帮老东西,根本不知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一个劲的和我说如今天下纷乱,江山尚不知谁属。值此多事之秋,我当勤政爱民,布德修政,不当罄尽国家财力,修此无用之物。废话!都是废话!这些道理我又何尝不知,要他们来饶舌?”

郭皇后道:“你是想反正这个江山早早晚晚都要被他人夺去,不如乘此时兴建祟楼高阁,享受一天是一天。”

曹丕道:“嗯,我看这江山早晚都要属了刘备,如果我辛辛苦苦将天下治理好了,让他夺了去坐享其成,这样我岂不是在为他做嫁衣衫?哼,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就是要将天下搞得一团糟,让他接手一个乱摊子,急得不知该如何好,哈哈!”

郭皇后白了他一眼,道:“武皇帝初起时地不过陈留一郡,兵不满万人。武皇帝善于治国理民,逐步兼并诸侯,以成其大。如今你接掌这份基业,不思如何统一天下,却想着如何败坏江山,以阻他人成事。真怀疑你是不是武皇帝的儿子?”

曹丕道:“谁说我没想过统一天下?可刘备那里有一个贾福,也不知他脑子是怎么长的,竟能想出这许多稀奇古怪的主意,一个人比十万兵还要厉害。他攻打晋阳方法当真是匪夷所思,竟用看上去柔弱无力的河水去崩塌坚韧异常的晋阳城墙。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主意,我真不敢相信是人能想出来的。而他不但想出来了,还做到了,真是百年难觅的人才。刘备手里有此人,谁还能与之抗衡?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我不乘此时好好享受,等他攻进城来,再想享受却也不能够了。”

郭皇后笑道:“呵呵,你要是为此烦恼,大可把心放进肚子里。这个贾福自顾不暇,如何还能来攻我大魏?”

曹丕略一沉吟,已明其理,故作惊讶,道:“哦,这是为何?”

郭皇后微微一笑,道:“也怪他太能打战了,再坚固的城池都难不倒他。就拿他打晋阳来说吧。晋河之水能灌晋阳,那漳河之水便能灌邺城,长江之水便可灌武昌……”

曹丕忽地想到邺城就在漳河边上,若贾仁禄用那古怪方法,决漳水来崩邺城城墙,自己一样无法应付。一想到此,不自禁打了一个寒噤,喃喃地道:“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要真有那么一天,朕宁可自尽,也不遭此折磨。”

郭皇后道:“呵呵,别打岔,我还没说完呢。如今天下三分,三家的国都说巧不巧,全都在河流边上,既然漳水能灌邺城,难道渭水就不能灌长安了么?这贾福各种古怪主意层出不穷,也不一定非要用水才能打下城来。如此厉害的人物,刘备焉能不防着他倒戈一击?如今刘备封他为司空,那便是明升暗降,将他投置闲散,这样你还担心什么呢?”

曹丕哈哈大笑,道:“若朕有这样厉害的人物,便会给他相当的权力,让他放手大干一场。刘备自毁长城,当真愚不可及!哈哈,从今往后,朕可以高枕无忧矣。”

郭皇后笑道:“你也别把话说满了。这样的人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好削金断玉,无坚不催,一旦稍有差池,不慎削到了自己,那可也是肢断筋折,惨不可言。”

曹丕不以为然,道:“这人才要分什么样的人用,刘备文韬武略俱属下成,根本无法和朕相比,他之所以能收到贾福,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郭皇后笑道:“嗯,若是贾福早遇到皇上,一定死心踏地的为皇上卖命,那样天下必将是皇上的了。”心中却道:“那可未必,依我看你和刘备比起来还差着老大一截呢!”

曹丕心花怒放,哈哈大笑,一拍大腿道:“不过你这话倒提醒朕。战国时群雄割据,秦国仅凭一国之力,蚕食鲸吞,扫清寰宇,一统四海,兵力强盛固是主因之一,更主要的是秦国的兼并策略十分对路。秦国不惜花重金收买列国权臣,令其陷害忠良,结果六国忠臣良将如廉颇、李牧一个接一个横死,这些邦国柱石一倒,余下的便不堪一击。秦兵乘虚而入,如入无人之境,六国能不灭亡么?”

郭皇后道:“呵呵,你也想花重金行反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