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第4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云揪住贾仁禄的衣领,一把将其提起,道:“长乐公到底死没死?快说,快说!不然我将你扔到那只石狮子上,砸得你脑袋开花!”说着将他脑袋对准门边那只石狮子,作势欲掷。

贾仁禄虽明知他是装装样子,还是吓了一跳,颤声道:“你没看见我衣襟上的血迹,那便是杀长乐公时溅……溅上的。”

赵云向他的衣襟上瞧了一眼,果见血渍斑斑,声音哽咽道:“长乐公,长乐公。末将来迟了!”眼中洒下几行热泪,定了定神,又道:“既是长乐公已亡,留此无益,弟兄们速速撤退,他日点起大军,再来为长乐公报仇。”

汉军兵将高声叫道:“赵将军有令,情势不利,弟兄们速速退走,日后再为长乐公报仇!”阵中旗号一变,向西退却。魏兵见汉军阵容严整,赵云亲自断后,执着中郎将何三做挡箭牌,倒也不敢追击。各人草草清理战场,在统兵将领带领下各回民房安歇,包扎伤口。

其时长乐公府的战斗虽已结束,邺城之下,攻城战仍进行的如火如荼,喊杀声震天动地。曹丕文无诸葛之智,武无吕布之勇,自不敢临城指挥,与张飞绝机于两阵之间。他全身铁甲披挂,命御林军马守住宫中各处要道,带着郭皇后,躲到御花园中一座四面环水的高台之上,不住发抖,嘴里颠三倒四,求着各路神仙保佑他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载,一统天下。

探事近侍流水价来报:“广德门无法关闭,已有三千余人攻入瓮城之中,与守军展开激战……厩门汉军的云梯已经竖起……汉军猛攻中阳门不下,又有一队军马约万余人,赶去增援……汉军动用霹雳车猛攻建春门,建春门城墙崩塌一角,汉军蚁附而上,形势万分危急……”

曹丕翻着白眼,一股股白色的液体不住的从嘴里冒了出来,喃喃只道:“朕这个皇帝是当到头了。朕这个皇帝是当到头了。”

郭皇后一面取出锦帕拭抹他口边白沫,一面柔声安慰,道:“别怕,咱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次也一定也能逢凶化吉。”

这时一近侍匆匆走进殿来,曹丕道:“这次又是什么坏消息?”挥了挥手,道:“下去吧,朕不想再听了,都是坏消息,听得朕心烦意乱。”

那近侍道:“启禀皇上,这次可是好消息。”

曹丕心中稍喜,道:“哦,是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

那近侍道:“攻打长乐公府的敌军已被府内守卫杀退。”

曹丕喜上眉梢,道:“好样的,传旨嘉奖参战官兵,个个加官进爵。”挥退左右,又问:“人除掉了没有?”

那近侍道:“当时大队汉军猛攻长乐公府。敌军人多势众又勇悍异常,数度杀到府门前。亏得守军英勇御敌,浴血奋战,这才又将其逼退。中郎将何三见形势危急,当机立断,令守在府中的侍卫用长矛将长乐公夫妇刺死。”

他没参与过长乐公府门前汉魏两军之战,对战斗的情形一无所知。汉军如何来袭,魏军如何应敌等情都是奉命看守长乐公府的将军差人来对他说的,没有亲眼所见之事,他原不该在曹丕面前瞎扯蛋。只不过那差人汇报情况时,顺手塞给他一锭黄金。他心情激动之余,突然发现那锭黄金竟和水晶球具有同样效果,当时战场上发生的一切,都清清楚楚的显现在那锭黄金之上。是以他便在曹丕面前慷慨激昂,口沫横飞,好像他身临其境,亲眼见到一般。其实攻打长乐公府的汉军不过五百余人,而驻守在府前民房的御林将士约有数千,十个打一个若再打不过,可真就没脸见人了。

曹丕只听得耸然动容,说道:“以寡敌众也难为他们了。何三呢?怎么没来?”

那近侍道:“何三正要入宫将此事禀报皇上,不料甫出府门,迎面撞上前来营救长乐公夫妇的汉军将领赵云。经过一番搏斗,何三不是赵云对手,为其所擒。赵云以死相胁令何三带路,引他们入府救人。何三宁死不屈……”

曹丕拍手叫道:“好,好,好!朕没有看错他,他是可造之才。”

那近侍道:“其时敌军源源而来,我军渐渐不支,何三为救大伙性命,大声叫道长乐公已死。敌军听闻长乐公殒名,军心大乱,士无斗志,仓皇遁走。统兵王将军亲率将士,衔尾直追,幸陛下洪……”

他看在那锭黄金的份上,卖力为参战兵将吹牛,正当他得意洋洋,忘乎所以之际,忽听啪地地一声大响。那近侍吓了一跳,愕然瞧去,只见曹丕面色铁青,说道:“够了,别再说了!朕来问你,何三确曾大声高呼长乐公已死?”

那近侍道:“王将军差来的人是这么说的。”他见曹丕脸色不对,便不敢把这事硬揽到自己身上,轻轻一句话,便把这个屎盆子原封不动的又扣回到王将军他老人家的头上。

曹丕问道:“他可曾说长乐公是怎么死的?”

那近侍点点头道:“有,他说长乐公是他派人用长矛刺死的。”

曹丕脸色更加难看,道:“他人呢?”

那近侍道:“赵云为了让我军有所顾忌,逃跑时将他劫作人质,一并掳走了。王将军正差人跟踪汉军,试图搭救。”

曹丕气得全身发抖,怒道:“救他个屁!传下令去,众将士倘若见到何三,不问情由,立即斩首!”

那近侍莫明其妙,不知何三因何得罪了曹丕,竟致使龙颜大怒,当此之时,他若出言替何三求情,下场定是惨不可言,说道:“臣遵旨。”转身而出。

曹丕右手微微颤抖道:“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此事唯恐不密,他竟大叫大嚷,生怕他人不知。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此时何三拉下蒙在眼中的黑布,颤颤巍巍的从垃圾堆中爬了下来,满身竟是果皮烂叶,臭不可闻。原来贾仁禄回到地道之后,便下令将其释放。何三自以为必死,哪料竟能活命,又是欢喜,又是害怕,心中百感交集。几名汉军用黑布蒙住他双眼,押着他出了地道,随手将他扔在道旁一个垃圾堆上。

何三辩明方向,向长乐公府走去,没走出几步,迎面走来一队兵士。其时邺城正遭受汉军围攻,为防奸细乘机作乱,巡哨自是比平时严密不少。

何三惨遭酷刑,四肢百骸无一处不疼,走起路来颇为吃力,见到自家军马,大喜迎上,道:“我是何三,快带我去见皇上,我有重要军情禀报。”

当先一人斜着眼瞧着他,冷冷地道:“你就是何三?”

何三道:“正是,我便是何……。”

刷地一声响,那人抽出刀来,捅入他的小腹。何三哇地一声,喷了口鲜血,道:“你们为……为……”越说声音越轻,身子向前一冲,砰地一声,额头撞在地下,就此不动了。

那人道:“只怪你老兄太也多嘴,是皇上下旨要杀你的,不关我的事。你要是泉下有知,可别来怪我。”

第三名兵士说道:“他口口声声说有重要军情要禀报皇上,你怎么也不问问就杀了。”

那人冷冷道:“他若不死,咱们可就要死了。”

第二名兵士道:“哦,郝兄弟何出此言?”

那人道:“你我兄弟负责巡视城中街巷,以防奸细作乱。汉军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竟从咱们从眼皮底下溜进城来,攻打长乐公府。到时皇上追查起来,弟兄们的脑袋还能在脖子上坐的安稳么?”

第三名兵士道:“是极,是极。那该如何是好?”

那人向何三的尸体瞧了一眼,道:“咱们只要将所有罪名推到这小子身上,就说他与汉军勾结,引大队汉军攻打长乐公府。他熟门熟路,要瞒过你我的耳目,招引军马进城,也不是件难事。这样一来,你我的罪名不就洗清了么?”

众兵将深以为然,连声称是。当下那姓郝的将领将何三的首级割下,命众人拖走尸体,清扫街道,自己则提着何三的首级,兴冲冲的上报有关将领。负责城中防卫的将领乃是杜袭,此时心中也是惴惴,闻言大喜,当即请文官代笔写了一通奏折,亲自面呈曹丕。奏折中说他如何明查暗访,亲人险地,这才破获何三与汉军勾连,图谋不诡这桩大案,幸皇上洪福齐天,朝中大臣指示机宜,众将士用命,当场格毙奸细何三,杀伤汉军数百,汉将赵云不逞而退。巡城兵士郝某某、李某某、吴某某等从旁攘助,克建殊勋,特请皇上降旨封赏。

此时汉军攻城之势已大不如前,曹丕心中稍宽,再收到这封满是胡言乱语的奏章 ,更是心花怒放。他原本就不明白何三为何要大呼小叫,将献帝之死公布于众,此时“真相大白”,“水落石出”不由得恍然大悟,当即传旨,犒赏巡城将校,裨将军杜袭以下,个个加官进爵,奏折中所列之人更是连升三级。何三首级悬于司马门示众,以儆效尤。

下旨之后,他提心掉胆的过了一夜,不多时远处传来鸣金之声,各路近侍流水价似来报,各路汉军如潮水般退走。曹丕自觉英明武勇,远迈太祖武皇帝,当即赐宴朝臣,宫中与后妃欢庆。歌功颂德之声,洋洋盈耳,庆祝大捷之表,源源而来。

怎料好景不长,他只高兴了五天。这日近侍来报,汉军复又四面聚拢,筑起长围。曹丕一颗心不由得沉了下去,正要令人宣召司马懿进宫,又见一近侍来报,汉将贾福点齐军马,逼近城下列阵。

曹丕大吃一惊,忙命驾出宫,来到城楼上,远远望去,只见汉军尽皆挂孝,铺霜涌雪,漫山遍野排开,队伍行列,一直展到天际。中军竖起白旗两面,上书:“报仇雪恨”四个大字。贾仁禄全身缟素,在赵云护卫纵马出阵,道:“城上军民人等听着。长乐公乃我大汉前代之君,又有何罪?竟遭逆贼无端枉杀,此仇不共戴天!自即日起,我军不再向城中输送粮食,得罪莫怪!”说到此,泪如雨下,泣不成声,道:“长乐公啊,你死的好惨啊!”回头对三军将士传令:“传我将令,三军不分昼夜并力攻城,城破之日,不论男女老幼,一个不留,以雪我恨!”

城中百姓听闻汉军攻城,扶老携幼,来到城墙边上观望,听了贾仁禄之言,登时耸然动容,一片大哗。

曹操早知汉军若是知道长乐公已死,定会如此,此时真的如此,却无计可施,向司马懿瞧了一眼。司马懿朗声道:“我主本无心加害长乐公夫妇。实是逆贼何三,觊觎长乐夫人美貌,意欲杀夫夺妻,故假借我主名义,行此不义之事。如今逆贼何三授首,悬于司马门,长乐公之仇已报矣!”

贾仁禄道:“司马小儿,杀害昔日天下共主,尚敢乱言!何三籍籍无名,若无指使,如何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再者你说他觊觎夫人美貌,这才起了歹心,为何事到临头,他连长乐夫人也一并害死?你巧言令色,一派胡言,如何能让三军将士信服?”

司马懿见丢卒报车之计不售,不由得望了曹丕一眼,无言以对。

贾仁禄对身后将士说道:“皇上听闻长乐公为逆贼害死,哭倒在地,当即差人六百里加急,传下旨意,令我督军复仇,洗荡邺城,捉住逆贼,千刀万剐,摘胆剜心,以雪皇上心头之恨!”手中马鞭前指,道:“传令下去,攻……”

突然阵中一须白皆白的老者从阵中窜出,来到贾仁禄马前,跪倒在地,正是杨彪。贾仁禄道:“杨老先生为何如此?”

杨彪道:“闻将军以大兵临邺城,报长乐公之仇,欲尽杀百姓,某因此特来进言。长乐公遇害,乃曹贼之恶,非关百姓之事也。且邺城之民,与将军何仇?杀之不祥。望三思而行。”

贾仁禄道:“你说的倒也有理,可皇上有旨要我洗荡邺城,老幼不留。”

杨彪道:“皇上那老朽自会分说,请将军宽限几日。”

贾仁禄沉吟片刻,道:“嗯,好吧,看在杨老太尉的面上,今日便不攻城。不过皇上定下期限,令我克日破城,否则军法从事。我时间有限,也不能多给,就宽限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我必准时攻城,到时昆岗失火,玉石俱焚,可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杨彪道:“老朽到长安最快也要五日,三日如何赶到?”

贾仁禄道:“这我就不管了,你自己想办法吧。”

第534章 … 楼车攻城

司马懿在城楼上向下望去,只见汉军旗帜翻滚,缓缓而退,不禁面若死灰,喃喃地道:“中计了,中计了,中计了,唉,大事去矣。”

曹丕问道:“中计了?”

司马懿道:“皇上为何不集思广议,便下旨诛杀长乐公?当时臣若在旁,一定会力劝皇上三思而行,只可惜……只可惜……”

曹丕没想到事情竟会变成这个样子,眼见城下人头涌涌,军阵望不见尽头,心中震骇,颇后悔当初没考虑清楚便下旨杀人,道:“当时何三来报朕说汉军潜进城中,围攻长乐公府,形势万分危急,朕……你是说这……这是贾福的诡计!”

司马懿道:“杜袭在奏折中说他明察暗访,亲入险地,终于发现何三与汉军勾连,图谋大事。何三既与汉军勾结,为何还要进宫向皇上禀报长乐公府被围,形势危急,劝皇上将人移走?”

曹丕道:“何三既是内奸,便没理由进宫报朕,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你是说杜袭所言不尽不实?”

司马懿道:“杜袭与何三无怨无仇,为何要造谣诬陷?那份奏章 臣也看过,言词虽有些夸大,然总得来说还都是实情。臣尚恐冤枉好人,着人暗中查察,长乐公府里半数以上的侍卫都说何三近几日行此乖张,举动不测,看来他当真收受汉军贿赂,为敌张目……”

曹丕伸手在城墙上一拍,道:“岂有此理!”定了定神,道:“这里不是说话所在,随朕到御书房。”

当下二人来到御书房,曹丕命近侍送来参汤,亲自端了一碗递给司马懿。马懿懿受宠若惊,双手接过,连声称谢。曹丕微微一笑,道:“前几日你上城御敌,可辛苦你了。你方才说何三确是汉军奸细,那汉军攻打长乐公府,他又何有进宫报信?”

司马懿道:“敢问皇上,依您的圣断,此次敌军因何攻打长乐公府?”

曹丕道:“自然是为了营救长乐公了。”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皇上真的这么认为么?”

曹丕道:“难道不是么?”

司马懿道:“据臣所知,此番潜进城中的敌军不过三五百人,既便将人救出,也无法全身而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