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修炼在清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民修炼在清朝-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粑σ蛔藕奂5鼐透艘桓鱿侣硗�

    此时,手下士兵们把旗帜都插在地上,血色军旗迎风招展,倒有几分铁血之气。

    “好教几位大人得知,这就是我家大人献给广州城大人们的祥瑞。”海大贵哈哈一笑,指着这些旗帜说道。

    “这算什么祥瑞,不就是些旗帜吗?”宋明达不耐烦地呼喊,然后突然明白过来什么:“难道这些是缴获自英国人的军旗?”

    “这位兄台好眼力,这果然是我们东海水师与英国人历次作战缴获的各色军旗。

    请看这面旗帜,是英国军舰窝拉疑号的海军旗帜。。。这面是在牛栏岗缴获的英军陆军司令官乌古的军旗。。。这是英国军队女王游骑兵的团旗。。。至于这最后一面旗帜,则是我们前几天缴获的英军远征军司令官义律的军团旗。。。”

    海大贵带来的的确是李仙在历次战斗中缴获的各种英军旗帜,从窝拉疑号军舰旗帜到近日获得的总司令官义律的军团级旗帜,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场惨烈的战斗,当然也代表着一次辉煌的胜利。

    海大贵口才极佳,将这些旗帜的级别和来历说明,顺带着把战斗过程也述说几句,说得绘声绘色,倒把李仙这段时间以来跟英军作战的过程全部述说了一遍。

    宋明达对李仙敌意很深,但也不得不承认李仙在对抗英国人方面功勋卓著,其功劳可以让所有参加对应作战的清兵军官羞愧得无以自容。

    “我家大人组建东海水师,是在两广总督林则徐林大人的要求下做的;我家大人出兵,也是响应林大人的号召去做的;我家大人获得辉煌战果,自然也是在林大人的领导下做的。

    我家大人派我来,就是要将这些军旗献给林总督林大人,以彰显我广东军队赫赫威名。”海大贵在城下,一字一顿大声说道,却把李仙取得的这些军事成果都套到林则徐身上。

    林则徐治理广东时间不长,但名声极隆,虽然前一段时间被道光降罪,派到别的地方去,在百姓和士兵们心中的声望还是非常得高,比怡良之流可是强多了。

    “可是。。。”沈葆桢脸色微变,心想要是自己不说什么话,自家舅舅在皇帝面前不知要吃多少挂落呢,就想着出声辩解一下,可惜边上的请兵们却不给他半点机会。

    “万胜!万胜!”

    “林大人威武!”

    “东海水师好样的!”

    “李仙大人好样的!”

    “去他的英国人,还不给雷州水师干翻了!”

    城墙上的请兵们突然欢呼起来,一开始还只是两三个,接着是十个百个,接着是千人万人,从这一处的城墙逐渐波及到左右,最后是整个北面城墙的士兵都在欢呼起来,不分职位高低,沈葆桢想解释什么,但就被这些士兵的欢呼声完全淹没了。

    宋明达和沈葆桢互相对视了一下,心念电转,一下子都想到了很多东西,但在此时都无法插上什么嘴。

    其实,广州守军这段时间一直在极大的压力下,又在跟英国军队屡战屡败的失望心情中,此时突然知道自己一方对上英国军队,战绩其实并不差,甚至还打了不少胜仗,此时都突然爆发起来,竭力呼喊,一时忘形起来。

    此时此景,就是那些军官也没法约束士兵不要欢呼,何况中低层的军官也无意在此时约束手下,反而跟那些大头兵们一起欢呼着。

    引诱英国军队袭击三元观,只是那些最高层官员们才知道的秘密计划,对一般军官和士兵而言,不管是雷州兵还是三元观的人,都是自己的友军,而且是本乡本土的友军。

    知道李仙带领手下打了胜仗,广州的士兵们都是与有荣焉,而不是高层官员那样的如丧考妣。

    怡良和琦善在城内,一开始听到士兵们大声欢呼,还吓了一跳,还以为出现营啸,或英国人攻打广州,直到手下探听情况后报告回来,才算恢复了镇定。

    琦善此时却冷笑起来,林则徐都获罪离开广东了,广东的士兵们还叫喊着林则徐的名字欢呼,这要报告到皇帝面前,林则徐就是十个嘴都没法辩解。

    更何况,李仙这里咬死了自己起兵和出兵都是在林则徐授意下才做的,这里还有林则徐先前的书信和报纸上的文章作证,到时候就算道光不好怪罪,林则徐自己也要请辞,以示清白的。

    琦善这边转着无数念头,城墙上的广州守军的欢呼声却变得越来越高,似乎都没有停下来的势头。

    从四方炮台追出来的英国军队一开始还不明白李仙这些人搞什么名堂,等到看清楚海大贵摆上的是什么军旗,再结合广州守军的欢呼,一下子明白发生了什么,便一个个愤怒得眼睛都红了起来,端着枪往李仙这边的队伍冲击而来。

    宋明达在城上却是暗暗叫苦,英国人这是认定三元观军队和广州军队是一伙的,以为广州的官员之前的一番作为都是在跟英国虚与委蛇,甚至是合起来欺骗和坑死英国军队。

    只是,此时此景,就算派最顶级的说客到英国人那里,也没法解释三元观和广州城真得不是一伙的,这个亏是必然要吃下的。

    李仙原先思考当前形势的解局方法,自觉靠三元里联军的实力同时对付广州清军和英国军队,难度有些大,就算能成功,必然会遭受极大损失,并不划算。

    以前有位伟人说过,“政治是敌人越来越少,让同志越来越多;军事是让自己的队伍越来越多,让敌人的队伍越来越少”。

    李仙觉得自己打广州是早晚的事情,但在那之前至少要把英国军队给驱逐了,如果能让广州清兵在此期间不做什么激烈的举动,至少两不相帮,那也是好的。

    李仙这次带五百兵马过来,就是要借着献军旗离间离间广州人和英国人的关系,鼓动广州守兵同仇敌忾的精神,彻底消除这两个实力合作起来一起对抗三元里联军的可能性。

    不过,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不是说献完军旗就没事了。

    李仙还要当着广州守军的面击败英国人,彰显自己的武力,让对方明白英国军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才能真正鼓舞广州守军底层军官和士兵的士气,为下一步的作战打下基础。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离开相对完善的堑壕阵地,试图欺近李仙队伍的五百多名英国军队,正是用来杀鸡骇猴的最佳选择。

    黄金知了语:感谢“”打滚不要钱“”和“”追风的海“”、“”想要赚钱“”、“”庞王“”、“”sse0zzh“”、“”死亡魔术“”等书友的推荐票支持。其他投了推荐票,但在“”本书粉丝动态“”里没有显示的书友,可以在书评区发表书评,我会一并给予感谢的,多谢大家。

第三百零三章 排队枪毙战术() 
英国军队从四方炮台的阵地出发,原先是没有攻击李仙率领的小部队的打算,只想远远地跟着,确定这股五百多人的小部队有何打算。

    然而,等到海大贵在那边向广州守军献缴获的军旗,终于成功激怒了英军,决定不计代价也要给眼前的中国军队一个教训。

    想想也是,不管在封建时代还是近代,军旗对军人都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没有一支有作为的军队会坐看别人拿着己方的军旗炫耀战功。

    广州城外的地势较为平坦,英国军队便采取传统的列队而战的战术,也就是最传统的排队枪毙战术,分为三个长方形的方阵,每个方阵有三列,每列士兵达到五十到六十人。

    李仙在这边看得清楚,也指挥己方士兵排成三个类似的方阵,迎战英国军队。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李仙部队和英国人都没有带火炮,只有火枪和手榴弹,而且此时此景势必不能采用堑壕战等方式,只能在空旷地带以最标准的阵列战方式作战。

    李仙的兵法大部分都是通过阅读英国人的军事书籍而学的,虽然平时很少在实战中使用这种排队枪毙战术,但护卫队在这方面也曾下过苦功,并不如何生疏。

    更何况,李仙带来的这五百人算是其嫡系,加入护卫队的时间较早,训练成绩也比较优秀,不管是纪律性还是组织性,都不比英国军队差。

    宋明达和沈葆桢在广州城墙上看去,就发现两支队伍的数量都差不多,都有五百名左右,甚至连排出来的阵列和行进方式都几乎一模一样,在田野上迈着鹅步向对方前进,看着有莫名的喜感。

    欧洲常用的排队枪毙战术是两支军队各自排着队列向对方前进,等到距离一百米左右的时候停下来,互相开枪,然后就看哪一方中弹倒下的士兵更多,更撑不住,然后溃退下来。

    很显然,这种战术非常依靠概率学,比起射击的准度,对射速的要求更高。

    英国军队在经过严密的统计后发现,过早发射枪弹其实并不合适,比如双方军队相距一百米的时候发射第一轮子弹,那么趁着装弹的空隙,敌人会推进到六十米以内进行射击,命中率会提高一倍以上。

    所以,在拿破仑时期,英国军队最常用的战术就是不开第一枪,通过沉默的前进给法军造成心理压力,让法国军队在一百米外就忍不住开枪,然后己方推进到五十米以内再近距离射击。

    这样一来,法军的第一轮射击也就给英国人造成五六人的伤亡,而英国军队的第一轮射击,就能造成三四十人的伤亡,这交换比很是划算。

    不过,这种作战方式也有例外。

    法军多次吃了这种亏以后,也明白过来先开枪的劣势,然后有一次军团级作战的时候,法国军队就死活不开枪,就憋着给英国人来个大的。

    结果,两支队伍互相接近到一百米左右,双方都不开枪;接着推进到六十米以内后,双方还保持沉默;最终到双方相距三十米左右,才不情不愿地停了下来。

    “我们英国人是绅士,还是请法国兄弟们先进行第一轮射击吧。”英国人遇到这种新情况也有些手忙脚乱,强装着镇定表现自己的风度。

    “那怎么好意思呢,还是请英国军队先开枪,我们接着就是了。”法国人自觉找到了对付英国人的好办法,也很贵族风范地喊了起来。

    双方扯了一阵皮之后,英国军队的指挥官觉得这样没完没了地客气,这仗简直没法打了,才不情不愿地接受法国人的好意,决定先开第一枪。

    结果,双方都没有料到的是,两国军队相距太近了,英国军队第一轮开枪就给法国人造成五六百人的伤亡,差点就让法国军队崩溃下来,就此奠定了胜机。

    这时候,英国军队的指挥官看着中国军队穿着奇怪的绿色服装,以非常英国式的步伐前进而来,心里不由冷笑起来。

    “可恶的中国人,就算你们学过大英帝国的战术,也不可能就此成为真正的强军。

    我敢打赌,你们在一百米外就会忍不住开枪,然后开始装弹,等到我们继续推进到六十米以内,进行射击,你们就会崩溃下来。”

    不过,事情比英国军队指挥官想的还要好一些。

    在李仙的指挥下,在双方军队距离两百米左右的时候,护卫队就停下前进的脚步,然后举枪射击。

    “两百米外就射击,你们可比法国军队还要差多了。”英军指挥官不由高兴地想着。

    不过,事情的发展有些超出英军指挥官的预料,按说在这么远的距离射击,能有三四名士兵倒下就算极限了,运气好的话,一点伤亡都没有也有可能。

    然而,中国军队的这轮射击取得的战果有些超乎预计,先后有二十多名士兵中弹倒下。

    英军指挥官感觉有些诧异,有些难以相信中国军队的好运气,但到了此时此刻也不可能停下来,也更不可能改变原来的战略,只能按照既定路线继续前进,祈祷中国军队的第二轮射击运气不会那么好。

    然而,英国军队推进到一百五十米左右的时候,中国军队已经再次装弹完毕,发射第二轮子弹,然后一下子就给英国军队造成五六十名的伤亡。

    “该死的,中国军队用的全部都是线膛枪,这些骗子!”英军指挥官突然明白过来,吼叫了起来。

    普通的燧发滑膛枪的价格为十五美元左右,而线膛枪的价格通常是滑膛枪的三倍,也就是四十五美元到五十五美元之间。

    因为这种巨大的价格差距,英军绝大部分都装备滑膛枪,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优秀射手才装备线膛枪。

    黄金知了语:感谢“”打滚不要钱“”和“”追风的海“”、“”想要赚钱“”、“”庞王“”、“”sse0zzh“”、“”死亡魔术“”等书友的推荐票支持。其他投了推荐票,但在“”本书粉丝动态“”里没有显示的书友,可以在书评区发表书评,我会一并给予感谢的,多谢大家。

第三百零四章 大胜而归() 
英国军队对这种线膛枪手的使用方法非常狡猾,就是让这些拿着高准度线膛枪的士兵混在普通滑膛枪手的队列里,大约十个滑膛枪手里混进一名线膛枪手,然后在作战的时候专门射击敌军中的重要目标,这算是赤果果的刺杀了。

    只是,李仙部队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首先,作为穿越者,李仙非常重视线膛枪的作用,而且护卫队长期以来的问题都是钱财充足,但作战人员数量有些不足。

    因此,李仙一直想尽办法购买价格更高威力更强的线膛枪装备手下,使得在三元里作战之前护卫队就有八百支线膛枪。

    而且,和英国军队不一样,李仙更喜欢将线膛枪集中起来使用,这次带来的五百人都装备着线膛枪,就是想趁着英军不备,给他一个下马威。

    线膛枪的有效射程理论上应该在四百米左右,但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实战中的有效射程也就在两百米左右。

    不过,就是两百米左右的有效射程,也够猝不及防的英国军队喝一壶的了,前后两轮射击,就有七八十名英军士兵失去战斗能力。

    “见鬼了,中国人怎么会这么有钱!”英军指挥官感到一阵绝望,但到了此时英军也没有多少别的选择,只能顶着李仙部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