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日月-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于大炮的事邱鹏、沈大兴也和我说起过。”张国栋答道,“咱们现在战舰的火炮最远射程只有1500多米,对于现在的大航海时代已经没有太大的优势了。沈大兴目前正在研制24磅炮和32磅炮,并且加长了炮管。据沈大兴的估计,新火炮的射程应该能达到将近3000米。因此邱鹏要求珍珠号装备40到50门24磅炮和32磅炮。”

    “那太好了。”曾广贤兴奋地喊道,“真要有40多门能打3000米的大炮,再配上珍珠号的铁壳,那就是一艘海上巨无霸。”

    “广贤,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许朗泼了点冷水,“银子,有那么多的银子改造吗。如果按照邱鹏的设计,装上蒸汽机和40多门大炮,再加固一下船体,我估摸着没有五六万银子是做不到的。”

    “钱的确是个问题。”曾广贤被许朗说的有些失落,“不过我觉得就算花五六万银子也比重新建造一艘千吨以上的风帆战舰省钱吧。”

    “大家不要再争论了。”张国栋说道,“咱们这样。第一,许朗、天冰,你们总参马上拿出一个台湾问题的计划来提交军委会,关键是如何调和一下郑芝龙和西洋人的关系;第二,广贤你准备一下,10月初带着2艘战舰去台湾,按照总参的计划拖延一下东瀛行动;第三,如果你们都没有什么意见,咱们军委会把改造珍珠号的意见报给委员会,让委员会去和穿越大会协商。”

    “是。”众人一起起身答道。

    紫禁城的养心殿内,王承恩正在伺候着崇祯皇帝。

    “陛下,这是这几个月咱们的收入。”王承恩把一份折子捧到了崇祯的面前。

    崇祯接过折子打开看了看,眼睛里冒出了亮光:“王承恩,短短几个月有这么多的银子了?”

    “是的,陛下。”王承恩的话里也带上了兴奋的语气,“榆林湾和吴三桂的第一笔交易额是30万两,朝廷值百抽五是一万五千两。榆林湾的纯利是15万两,朝廷有一半,也就是七万五千两。虽然这笔交易还没有完成,但这九万两银子榆林湾已经送到户部了。还有大同镇和宣府镇的军火生意这些日子一共大约10万两,朝廷可以抽五千两。另外,蒋北铭说明年和吴三桂的交易额可能会在100万两左右,朝廷方面可以拿到三十万两。整个琼州府这几个月的贸易额是200万两,如果值百抽五朝廷可以拿10万两,但是因为在琼州府收税的事朝廷一直没有最终的答复,所以这10万两没有收。”

    崇祯将折子慢慢合上:“今年咱们只有10万两,如果按照榆林湾的估算,咱们在琼州府收税的话,明年朝廷会有多少收入?”

    王承恩在心里算了一下:“陛下,据奴婢的估算,明年的收入会是60万两左右。”

    崇祯听完这个数字沉默不语,王承恩轻轻的叫了一声:“陛下。”

    “60万。”崇祯默默说道,“我大明朝一国的收入不过二三百万两,一个榆林湾就能帮咱们收入60万。”

    王承恩知道崇祯的心里又对榆林湾产生了一些想法:“陛下,榆林湾目前对朝廷还是忠心的,而且他们这个办法的确是可行。奴婢觉得朝廷目前最要紧的事是北面的鞑子和高迎祥、张献忠这些流寇,榆林湾还算不上。”

    “朕也知道。”崇祯叹了口气,“就怕养虎为患。”

    “陛下。”王承恩跪下来,“据奴婢得到的琼州的消息,琼州府知府王可宗虽说和榆林湾关系密切,但王可宗一直同他们保持距离,这说明王可宗的心里是忠于万岁的。如果陛下要在琼州府收税,奴婢觉得可以让王可宗具体去做。陛下只要再奖赏一下王可宗,他会死心塌地忠于朝廷的。”

    崇祯点了点头,转而问道:“蒋北铭训练快枪队的事怎么样了?”

    “回陛下。”王承恩答道,“目前五千快枪队已经满员。蒋北铭从榆林湾调来了500人担任快枪队的军官和班排长,如今正在加紧训练。”

    崇祯没听明白班排长是什么意思:“班排长是做什么的?”

    “回陛下,快枪队是按照榆林军的编制设置的。他们10个人为一个班,30个人为一个排,班排长就是最底层的军官。”

    崇祯的疑心病又上来了:“快枪队里没有咱们的人吗,连最底层的军官都是榆林湾的人?”

    “陛下。”王承恩解释道,“兵部派了几个人去,奴婢也安排了一个监军。快枪队里现在宣讲的还是忠君爱国的东西,并无什么异样。”

    崇祯默默想了一会:“王承恩,你去安排一下,朕要亲自检阅快枪队。”

第三百三十三章 生意经() 


    王承恩见崇祯这么说,也不再说什么,只好应道:“嗻,奴婢立刻去安排。”

    军官教导团的营地里,蒋北铭向张海问道:“快枪队的编制弄完了吗?”

    “弄完了,名单在这里。”张海将一份名单放在了蒋北铭的面前。

    快枪队采用了新的步兵四三编制。步兵一个班10人,一排四个步兵班40人,一连四个排160人,连部加警卫班、炊事班,共185人。一营4个步兵连740人,辎重排50人,警卫排40人,营部加医护队共860人。三个营编为一个团2580人,加团部20人共2600人。两个团编成一个旅,一共5200多人。蒋北铭亲自担任旅长兼一团团长,张海担任副旅长兼二团团长。

    蒋北铭拿起了名单看了看:“我这阵子也没顾得上,开始训练了吗?”

    “已经训练半个多月了。”张海笑道,“目前还在训练队列,枪械训练还没开始。”

    一个哨兵进来报告:“报告长官,宫里的王公公来了。”

    “快请。”蒋北铭刚要出去相迎,王承恩迈步走了进来,“蒋将军,张千户,咱家给两位道喜了。”

    “王公公快请坐。”蒋北铭赶忙让座,“不知公公又带来什么喜讯?”

    “万岁说了,要来检阅快枪队。”王承恩笑道,“两位准备一下,万岁对你们还是很看重的。这次如果万岁满意的话,蒋将军就能官复原职了。”

    “多谢万岁恩典,多谢公公厚爱。”蒋北铭谢道。

    军士端上来了茶水,王承恩看了一眼缓缓说道:“不知你们什么时候方便万岁检阅?”

    “回王公公,随时可以。”张海回道,“现在快枪队已经编练完成,训练了半个月。不过都是在训练队列,还没有开始射击训练。”

    “射击要赶快进行,万岁想看的就是快枪队的射击。”王承恩说道,“再给你们十天可以吗?”

    张海想了想:“十天有点紧,半个月差不多,我们马上开始射击训练,半个月应该能够。”

    “呵呵。”王承恩笑道,“知道咱家最喜欢你们什么吗,你们榆林湾最好的就是从不弄慌,有什么说什么。”

    “多谢公公夸奖。”蒋北铭回应道,“下官不敢在万岁和公公撒谎。”

    “这就好,万岁也想听到实话。”王承恩漫不经心的说道,“现在快枪队的班排长和军官都是从你们榆林军调派的吧?”

    蒋北铭的心里咯噔一下,他马上明白了王承恩的意思:“回王公公,下官这么做是一心为了能尽早训练出快枪队,别无他想。还请王公公能在万岁面前多多解释一番。”

    “蒋将军不必多虑。”王承恩又笑道,“咱家已经和万岁说过了,万岁也明白你们的心思。只不过朝堂上有人议论过这件事,咱家也就是随便说说。你们只要能替万岁训练好快枪队,别的就不用担心,咱家心里有数。”

    “多谢王公公。”蒋北铭和张海一起谢道。

    “不过咱家还有一件事想问问两位。”王承恩的语气突然变了,“你们榆林湾并无兵部调令,为何派了2000多人去了延长县?”

    蒋北铭和张海都没想到王承恩会突然问到这个问题,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场面冷了下来。

    “怎么,难道你们榆林湾还有什么事瞒着咱家不成吗?”

    “回王公公,我们不敢瞒着公公。”蒋北铭知道这件事不解释是不行了,“公公也去过榆林湾,公公一定知道我们在榆林湾有2艘铁船。”

    “你们的铁船我看过。”王承恩笑道,“都说你们的铁船可以不用帆桨,可是咱家看那2艘船却是一动不动,难道你们去延长县是为了这2艘船吗?”

    “回公公,正是。”蒋北铭说道,“那2艘船是我们在故国建造的,到了榆林湾之后便出了毛病,一直找不到修理的东西。我们听说延长县有能让那2艘船动起来的东西,故此才派人去看看。公公,现在东南海上也不平静,红夷人和倭寇也一直是我大明的一块心病,只要我们的2艘船能动起来,我们就可以平定东南沿海,这对朝廷也是有利的。”

    “只是我们并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能找到让船动起来的东西。”张海也解释道,“故此才要先去看看,没有上报朝廷,还望公公见谅。”

    “哦,是这么回事。”王承恩点了点头,“两位,朝廷上又有人说起过这件事,咱家也没回万岁,替你们给压下来了。不过你们以后有什么事还是提早和咱家说说,咱家也好心里有数。”

    “多谢公公,下官以后一定有事先禀报公公。”

    “蒋将军,还有一件事。”王承恩又说道,“万岁对你们说过的收税的事现在也很上心,蒋将军也和咱家说过,明年朝廷会有五六十万两银子的收入。牛皮咱家可是在万岁面前吹出去了,蒋将军可不要让咱家没了面子。”

    “这个请公公放心。”蒋北铭拍着胸脯说道,“下官可以保证,只要能在琼州府内收税,银子只多不少。”

    王承恩又随便聊了聊便回宫里复命去了,蒋北铭和张海马上开始着手安排快枪队的训练。

    范秋明在帮助谭静同王可宗商量完在琼州府各地设厂做生意的事情之后便回了大同。目前大同镇和宣府镇两地的财政完全靠周磊等四人自己解决,面临的问题非常的多,范秋明同王谦祥商量了一下,两个人一起去了榆林堡同周磊和刘军见了个面。

    现在两地的火铳制造和烟草生产已经上了正轨,同时屯田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两地一共开垦出了大约一万多亩的农田,但是却依旧缺钱。缺钱的根本原因还是征兵。两个地方按照军委会的命令往榆林湾输送了大约800名士兵,现在每个团都不满员,只能在当地继续征兵。

    四个人一起坐在周磊的办公室吃着饭,桌子上放着两坛子酒。

    “老范。”周磊问道,“你这次回去开会没和家里说说咱们的情况,现在一下子往家里送了800多人,咱们自己这里很困难。”

    “我说了。”范秋明端起酒碗自己喝了一口,“家里还是那些老话,克服困难,服从安排。”

    “说的轻巧。”刘军抱怨道,“让他们自己来试试,怎么克服困难。”

    “别抱怨了,抱怨也没用。”周磊笑道,“咱们还是自己商量一下下一步怎么办吧,今年的香烟生产计划肯定是完不成了。”

    “现在已经是10月初了。”王谦祥问道,“你们的烟叶收完了吗?”

    “收完了,不是已经给你们送去一些了吗?”

    “那点够干什么的。”王谦祥嚷道,“吴三桂那边就要200万盒。老范不在的时候王朴找过我,他也想包销咱们的卷烟。”

    “他也想?”刘军放下酒碗,“咱们不是答应吴三桂黄河以北都让吴三桂来做吗,王朴想往哪卖?”

    “我和王朴解释过了。”王谦祥说道,“他的意思是可以卖给蒙古人,可以在归化城设一个点。”

    “我这次和谦祥来找你们就是为了这件事。”范秋明说道,“现在咱们把卷烟的市场给了吴三桂,九边重镇的军火市场给了卢抱忠,王朴那里有些不太满意。”

    “你说这些朝廷的总兵们。”周磊笑道,“都不想着怎么训练,怎么打仗,一门心思的都想做生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范秋明也笑道,“谁叫都穷呢,现在有了这么好的赚钱的机会,那还不一个个的都睁大了眼盯着。”

    “不过你说的倒也是个事。”刘军慢慢说道,“正因为我们把军火的生意全给了卢抱忠和管鸣珂,现在我和周磊在宣府镇基本行动很自由。也的确该给王朴一点好处了,这也是为了你们大同着想。”

    “所以说嘛。”王谦祥笑道,“你们到底能提供多少原料,我回去也好给王朴一个回信。”

    刘军想了想:“今年的烟叶也就这么多了,你们回去的时候可以全部带走。不过今年能满足吴三桂的订单就不错了,王朴只能明年再说。”

    “那明年就能没问题吗?”王谦祥追问道。

    “明年应该是没问题。”周磊回答道,“现在一亩地能产烟叶大约是200斤,可以生产出3500盒香烟。我算了一下,如果明年需要一千万盒香烟的话,需要3000亩地左右。我们现在正在加紧开荒,明年春天可以开垦出这些地。”

    “一亩地才200斤?”范秋明问道,“我怎么记得咱们后世应该在400多斤。”

    “老范,现在能和后世相比吗?”周磊笑道,“200斤已经是很不错的产量了。”

    “你们现在火铳的产量能有多少?”范秋明又问道。

    “我们又招募了一些工匠,一个月差不多1000多支吧。”周磊回答道,“现在的军队也是训练半天,生产半天,没办法,缺人。你们那里不缺人吗,就算我们种出烟草来,你们有那么多人生产吗?”

    “我们一样缺人。”王谦祥说道,“这个问题我和王朴说过了,他说他来解决,我估计他会有办法的,毕竟是坐地户嘛。”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李慕青端着一碗汤进来:“诸位长官,汤炖好了。”

    “刘夫人辛苦了。”范秋明玩笑道,“还让刘夫人亲自下厨,我等真是有福气。”

    “得了吧,老范。”刘军笑道,“老老实实喝你的汤吧。”

    李慕青放下汤碗出去了,王谦祥盯着刘军问道:“刘军,我怎么看着她的肚子有点大,是不是有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