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最为惹人注目。
珊娜发布的大篇幅关于奉天战局的报导这段时间一直是所有人追捧的对象。这次的头版便是姜立将望远镜拿离眼镜几寸的时候,神色一如既往的淡漠。在姜立身前的是残垣断壁,一地碎瓦,而街道上尸体横陈,还有大片的血迹。燃烧的火焰,远处列队而进的士兵,
一片血与火的战场。曾经的北方第一雄城现在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这是一场血腥惨烈的战争,双方超过三十万大军云集奉天城外,此时在这片土地上至少已经倒下了十数万人。战事仍在继续。日军的援兵一日多过一日,日军的飞机已经随时能进抵奉天城上空狂轰滥炸,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姜司令也会亲自视查奉天城的每一处防线,我从未见过一位将军能对战场了解到如此地步,而这些了解是基于用双脚一步步丈量过每一寸地方才能得到的经验。奉天城近百万百姓大多数已经撤走,但是姜司令仍然为奉天城的归属作最后的努力。以奉天一地对抗整个日本,这是一场结局早已经注定的战争,是一场让人绝望的战争,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在我问姜司令时,姜司令却笑着对我说,
这不是绝望,而是新生。姜司令所说的一段话让我和我的朋友一直都深为叹服,由于缺乏足够的支援,奉天城的战局急剧恶化。我也不得不离开奉天,在离开之前,我向姜司令提要求说要做最后一次采访,但一直没想好这道采访的核心思想。后来姜司令跟我说了这样一段话。”
“哪怕奉天城战斗到弹尽援绝的地步,哪怕这是一场早就注定了结局的战争。甚至中日之间的国力相差百倍,我也不会为现在的选择后悔,也不会因为缺乏支援有任何的绝望。仅管有些人还抱有侥幸心里,但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中日之间的全面大战即将来临,日本绝不会停下其侵略的脚步。自晚清以来,民国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内战连年。单凭内部力量统一,旷日持久。日寇入侵,虽为中华近代以来最大之祸患,亦为中华浴火重生之最大机遇。中日矛盾已经压倒国内一切矛盾。国人的意识在生死存亡之下,
将空前觉醒。避战,畏战的迟早被历史的滚滚车轮所碾压,为时代所抛弃。那些敢于迎难而上,扶中华于危难之迹的人杰,亦将得到四万万国人之拥护。”
“中华最大之祸患,不在于日寇之威胁。在于民族意识尚未彻底觉醒。一旦四万万国人的意志凝聚起来。凭借无穷人力,东西南北数千公里战略纵横。
凭日本一国,断然无法达到灭亡我中华之目的。所以哪怕这次战败,哪怕无数城市会跟奉天城一样被打成废墟,我也不会绝望,因为会有无数人像战死在奉在城的十万战士一样,挺身而出,一股新的意志会在废墟上崛起,中华民族也会因此获得新生,而日本,只是我们重新崛起的一块磨刀石,只有经历了这种皮开肉绽,甚至深入灵魂的痛楚之后,我们才能在以后的岁月中不断回顾这段惨痛的教训,以更稳健的步伐走在复兴,崛起的路上。奉天保卫战快进入尾声了,但我们的抵抗不会因此而中断,所以最后一战,叫废虚上的新生,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十万将士长眠奉天城,废墟上的新生好,好,民国总算还有几个清白人。”
清华大学附近,熊大缜,汪德熙等人拿着报纸神色义愤,双拳紧握,
恨不能像那些战士一样,
拿起刀枪加入到这场前民国几十年未有的对日大战中。“只是可惜咱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却要远渡重洋,不能加入到这场大战中了。”
“听说这次大规模组织学生留学,也是出自姜司令的意思。用姜司令的话说,各自的战场不一样,将士的战场在前线,咱们的战场在于学习最前沿的知识回来武装那些将士。”汪德熙同样一脸坚毅地说道,国难当头,这些学生,最是热血涌动的时代。
“那便出国吧,姜司令说得对,咱们现在缺的是最先进的技术,知识。不过是几年的时间,总会回
来的。”熊大缜点头说道。
。。。
143章 游击1()
“快点,快点。道,这趟去奉天城,除了带回了子弹机,两台小型电机,一批火药之外,张海天还见到了儿子张虎,
现在已经是军官排长了,
看那小子一脸的沉稳劲,
张海天打心眼底高兴,
琢磨着什么时候把自己的二儿子也送过去,在山里面打游击,终归不比正规军的出身好。他一辈子过了一半,儿子们才刚开始。
“奉天城那边形势怎么样”
要说谁对奉天那边的局势最关心,张海天,项青山这边要算上一拨了,
前段时间看着成千上万的日军不断向奉天城开拨,数都数不过来,至于后方的物资,那也是车载斗辆,从南面往奉天运输的车队就从来没有停过。
“惨啊,只能用尸山血海来形容,
不论是日军,还是奉天城守军,尸体都堆得跟山一样。
整个繁华的奉天城都被打成了一片废墟。我还从路上带回了一份报纸,是关于姜司令发表的讲话,叫废墟上的新生。到底是文化人,不比咱们这些大老粗。
你没去奉天城,没亲眼看到那边的惨像。”张海天长吁短叹地说道。
“就去奉天,难道咱们跟日军打交道的次数还少了,大大小小近百战,虽然是游击,但也知道日军的厉害。要不是姜司令支援过来的一些小炮,咱们可没办法取得眼下的战果,不过却也恶了日本人,也就是这段时间下雪,咱们的处境才好起来,说起来还多亏了姜司令提供的雪橇。十几万日军,也亏得是姜司令,换任何一个人,只怕早就顶不住了。”
项青山也摇头一叹,他们这些辽中,台安,鞍山一带的胡子对姜立可谓是叹服之至。由于奉天城的炮弹一时间根本没办法搬完,为了加强地方游击队伍攻坚的能力,避免被日军压着打,姜立给张海天,李春润等为首的各支游击队伍都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迫击炮,还有不少的炮弹。
除了训练不足外,张海天,李春润这些人已经具备了打小型遭遇战的实力,在最初抢了日军几次运输车队之后,日军在前线战事颇为紧张的情况下,组织起数次对张海天的征剿,只是张海天作为台安至鞍山的地头蛇,若是一力避战,又岂是日军能逮得到的。
只是日军虽然逮不到张海天游击队的主力,但也加强了护送的规模,虽然麻烦了不少,但张海天能偷袭成功的机率却也大大降低了,直到现在大雪封路,日军后勤队伍运输速度陡降,而因为冬天的到来,前线对物资的需求量却是越来越大,除了弹药的消耗,食量,特别是对于取暖的消耗性物资更是供不应求。以至于现在部分日军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在寒冬下作战。
需求直接上升,可运输速度却因为严寒,大雪不断下降。不是说将地面的雪清掉就行,沉重的马车,骡车将地面的泥土压成泥浆后更不好走。而在姜立提示下的游击队在装备了雪橇之后,机动速度却呈几何倍数的提高。能出动更多兵力而且在战事不顺时可以随时撤走。占着这种优势,张海天与项青山一合计,
第一次开始打起日军中队规模队伍的主意。在以前,吃过几次大亏后,张海天可不敢动这样的想法,
一旦惊动日军,没有马,比脚程,也是比不过那些打了绑腿,
平时训练异常艰苦的日军的。
“打他娘的,先打一阵,要是日军敢追上来,带着他们往山里兜圈子,再吩咐老三,咱们上千人合围了日本人一两个中队,就不信打不死他们。”张海天脸上凶光闪砾,自从解决了洪盛团,又杀掉了几个跟日军靠得近的土匪头子,鞍山,辽阳,至台安地面的势力,已经没人敢再跟日军走得太近,张海天的胡子平时打日军也许还欠点火候,伤亡总比日军要来得大。但打那些土匪也是不在话下的。
。。。
144章 游击战2()
汗,早上起来发现这本书竟然有一位执事书友了,恭喜风暴有了第一位执事,加更一章。
车队行到一处斜坡,沉重的马车陷进了坑里,高桥村将步枪的位置挪了一下,与其他的士兵吆喝着废了老大的力气将车子推上坡。
“嘶,支那东北这鬼天气,比起江户还要冷。希望冬天早点过去,或者是早点攻下支那奉天城,
咱们也能短暂的休整一下了。”手从冰冷的马车上收回来,高桥村双手反复的摩挲着,希望通过这种动作增加一点热度。
“谁说不是,咱们一趟趟的来回跑,
赶着把物资运到前线,
可奉天城的战事都打了几个月,仍然焦酌,
真不知道支那军什么单个竟然这么能打了。”另外一名日军士兵也小声的抱怨着。
“瞎嚷嚷什么,要不是支那军卑鄙的破坏铁路,导致咱们能运抵前线的弹药大大的减少,帝国大军早就进驻奉天地了。”旁边的军曹虎着一张脸,制止这种没有营养,甚至有可能动摇士气的议论。
砰……
炸豆子一般的声音响起。
“有埋伏”不用中队长吩咐,这些训练有素的日军很快便依靠着马车就近组织起了一条简易的防线。不过骤然遇袭下,仍然有五六人中枪,给原本就繁重的运输任务更增加了几分负担。
“八嘎,该死的支那游击队,这次一定要把他们统统都消灭掉”中队长伊治健狠声说着,眼前的游击队伍人数竟然在两百左右,而且几乎人人带枪,在游击队里面也是比较精锐的了。日军并不怕游击队正面作战,怕的是对方化整为零,每次日军集结力量想要将对方扑灭的时候,这些让人生恨的游击队伍就逃之夭夭了,弄了半天废力不讨好,眼下难得碰到两百多游击队集结的现象,看来严冬一来,这些游击队也要出来打野食了。
“井治君,保护辎重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留给你两个小队,你就在这里等后面的相原君,
与他的中队会汇。我去消灭了这支该死的支那军再回来。”
“哈伊”
“跟我来,今天必须消灭这股该死的支那军,让他们知道帝**人是不容挑衅的,天皇万岁”
“天皇万岁”
伊治健带着一个中队又一个小队两百多人,在雪地里紧咬着前面的游击队伍。
“快,不想死的手脚都麻利点,
到了大当家指定的地方,
咱们再回过头来吃掉这股日军”盖中华此时又是刺激又是兴奋,没想到日军会出动一个中队来追他,这要是在平时,就是三四百人,也干不过这支中队,可现在是在雪地行军,日军也不可能带太多的弹药。饶是如此,盖中华也不敢带着这两百多人跟日军一个多中队硬拼,这跟找死没任何区别。
“风紧扯呼”在场这些人都知道日军的厉害,跑慢一点可就没命了,为了把日军带到伏击圈,
他们这些人都没带雪橇。
四周没有人行的痕迹,伊治健也放心地带着部下追击着。
“快快快”此时张海天,项青山却各带着几百人滑着雪橇快速地在雪地行进着。
“看,那是什么?支那人怎么能在雪地上跑得那么快,像飞一样。”不少日军惊恐的看到两侧均出现了数量不明的游击队伍,不过哪怕数量再不明,眼睛没瞎都可以看到任何一侧出现的兵力都不在他们这支中队之下,而且看对方那移动速度,此时想抽身逃走简直是笑话。
“该死,一定是苏联人,教会了这些支那人,该死的苏联人”跟这些普通士兵比起来,伊治健却是在十多年前参加过入侵俄国西伯利亚战争的,见识过在广亵的西伯利亚,远东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赤俄的游击队正是利用这种雪橇来去如风,只要日军有落单的时候,赤俄的游击队便蜂拥而至,打完了之后便迅速的撤个干净,让大队增援的日军扑空白忙一场。而眼下这些支那人竟然也学会了这一手,怎么不让伊治健恨之入骨,支那人比起远东的赤俄可要多了无数倍,一旦在冬季跟日军玩起这个战术,简直防不胜防。
不过眼下伊治健已经没有时间去愤怒了,因为合围过来的游击队伍竟然有千人的数量,其中几辆马拉雪橇上竟然还有迫击炮,数量不明的炮弹。
“嘿嘿,追了我们这么久,也该给这些鬼子一点颜色看看了。”盖中华带着两百多汉了调转枪口,失占一处高地就地设伏起来。日军为了追他们,也没带什么重武器。没有足够火炮支援的日军枪法固然可恨,但在四倍多兵力的包围下,张海天,项青山等人就完全没有固忌了。
“快,就地防御”伊治健看到包围圈越来越紧的游击队,愤怒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慌乱。
几个掷弹筒老兵已经解下掷弹筒,迅速抢占到第一线,交掷弹筒对准机动能力相对较弱,最先开火的盖中华部。
“散开,快散开”盖中华大骂着,
在数十次战争中,盖中华对日军的这种小钢炮记忆犹新,一炮打下去,在一起的步兵一死死一窝。两个月前,一百几十人的游击队跟日军不足一个小队正面遭遇,没有见识过日军小钢炮的厉害,一窝风朝前冲,被日军几炮下去,硬是活生生炸死炸伤四五十个。一百几十人被日军三十余人没废多大力气就打垮了。盖中华一次还险些丢了命,回来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把身体养好。
&n
bsp;吃过亏之后,盖中华也算长了些经验。
看到日军提着小钢炮往前跑便连忙下令。阻止不了日军打小炮,
分散兵力让日军的小炮杀伤力尽可能降低一些也算是无奈的应对之举。
嗵,嗵,几发榴弹打到盖中华附近的地方,惨叫声适时响起。
单靠盖中华这两百人确实还不够伊治健一半人手打的,这便是日军的实力。甫一交战,盖中华这些人就被日军压制住了。
“快快快”项青山,张海天两部纷纷下了雪橇,
从不同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