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之南方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群雄逐鹿之南方王-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范蠡的力量却哪里抵得过司马宇,依旧执意地郑重拜了下去,诚挚道。

    “蠡,当效死命!”

    范蠡的脸上泛起一丝晕红,同样恭敬地回了一礼郑重道。

    能屈尊下士,求贤若渴,确是人主之姿。

第二百四十一章 范蠡献策() 
    “范公,眼下秦国攻蜀之势逾烈,大将武成侯王翦率40万秦师屯兵简州,压得后秦、蜀汉、后蜀三国无力动弹,败亡恐怕不过早晚之事,我本欲率兵直下昌州,以据四州之地与秦争锋,不想景略却来信让我先就此罢兵,我心实有不甘,还请范公教我!”

    一路将范蠡、西施两人接回义州城后,司马宇就把范蠡请到了府中议事。

    此番北上,司马宇集四军之力,本就是要趁着歼灭25万成家军主力之机,一举拿下昌州。

    谁成想,由于被王贲率领着10万秦军横插一脚,司马宇不得不集结大军之力于北关城下一举歼灭了这支秦军,却也因此一下暴露了南方王军的战力,使得占据昌州北方五郡的公孙况、公孙颉两人不得不偃旗息鼓,准备联手抵抗司马宇。

    两人麾下的成家军虽战力不佳,却也仍有10万之数,若铁了心据城而守,以南方王军实力之强,强攻之下怕也将损失不小。

    更为重要的是,据外阁传回的消息,北关城之战结束以后,占据充州的吴汉也在集结大军,随时准备南下支援昌州。

    司马宇这才不得不考虑王猛的建议,20万大军在义州城停滞不前。

    吴汉乃是东汉开国名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曾先后扫灭刘永、董宪、公孙述、卢芳等割据势力,乃是刘秀麾下功劳最大,最能打的一员大将。

    吴汉也是在引兵进蜀攻伐公孙述之时一同来到的这个世界,其更是先公孙述一步统一了充州,遥尊中原之地的东汉帝国皇帝刘秀为主,自号广平侯。

    充州乃是整个蜀地面积和人口最多的几大州之一,吴汉治下百姓800余万,兵多将广,实力远在公孙述之上。

    若非北面西夏和凤翔军的牵制,昌州也轮不到公孙述来做主,就是来势汹汹的大秦面对吴汉也主要以拉拢为主。

    陈食郡之战,25万成家军葬送永州,这让吴汉看到了吞并昌州的机会,自不会坐看着南方王军染指昌州北部五郡。

    “敢问君上,我王府治下人口几何?兵力几何?”

    范蠡闻言没有正面回答司马宇的问题,转而反问道。

    “算上夔州和新纳的上丰、石道两郡,治下百姓近900万人,兵力40余万”

    司马宇心中默算,沉默了一会儿后道。

    “那秦国又几何?”范蠡接着道。

    “秦国坐拥雍凉二府,更据有蜀地三州,治下百姓数千万,常备带甲之士数百万”司马宇的面色一沉,如实道。

    两军的实力差距何其之远!

    “秦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南下蜀地,尚且一步步稳扎稳打,秦国大将王翦已吞并简州月余未曾出战,而君上今年已以一州之地连扩两州,还有何不足?以蠡之见,主公当务之急,当不在扩疆并土,而是要对内整肃吏治,选拔贤明,发展地方,稳定新纳之地,对外则广结盟友,联合抗秦。现在北上五郡之地,只会消耗我军的实力,将吴汉军逼到我军的对立面。公孙况、公孙颉,守塚之辈,不成气候,留下五郡更有利于我们联合吴汉军抵抗秦军。

    若君上真想动兵,东面恭州和南面淅州、僰州、梓州四州才是最佳动武之地,夷人难驯,早晚为祸,不若发兵徐徐图之,即可免其壮大生乱,还可达到练兵的作用。过上几年,待到各州百姓安定,将士归心,大势已成,据数州之地以抗秦,又有何惧?”

    范蠡在决定投效司马宇之前显然也对南方王军的整个局势有过了解,一番话说来侃侃而谈,听得司马宇不由频频点头。

    诚然,确实是司马宇太过心急了,以为有着对军队的绝对掌控力就可大肆扩张。

    却不想,王猛他们所担心的是,一旦大军战败,或是实力受损严重,刚刚占据的津州和两地南夷必生动乱,到那时吴汉军或秦军趁势来攻,则大势危矣。

    所以,在这紧要关头,远在王城的王猛等人才会来信劝谏司马宇息兵。

    “秦军恐怕不会给我们几年的时间,从外阁传回的消息看,秦国国内兵力正在频繁调动,恐怕很快就会有大量的秦军前来蜀地支援王翦,以三国的实力必然抵挡不住。三国破灭,我军首当其冲,我之所以急着要拿下昌州,也是想以泸州和昌州二地为缓冲区,抵抗秦军!”

    范蠡的话虽有道理,但司马宇的心中却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君上放心,蠡愿自请为使,出使各州,我有信心说服他们联合抗秦,为君上争取时间!”

    范蠡却是自信一笑,向司马宇请命道。

    “好!有范公出马,何愁大事不成!”

    司马宇闻言大喜。

    他心中本也早就有联合抗秦的想法,可惜却苦于无合适的出使人选。

    本来嘱意派遣刘玄初出使,却又怕他的心中还存有怨念,误了大事。

    “我会剑师王越和500军中精锐与范公同行,保护范公安危,结交各国所需钱财物资但有所需,可随意支取!”接着司马宇又大手一挥,豪迈道。

    财帛动人心!

    来自后世的司马宇十分清楚,在处理这种事宜上,要想打点关系,必须要有财物来润滑,才能事半功倍。

    “谢君上!”

    有了司马宇的这句话,范蠡的心中也同样大喜,至少他以后在办某些事情的时候可以少废一些唇舌。

    两日后,一辆马车在500名军中精锐的护卫下离开义州城,往北方五郡方向而去。

    正是准备出使二孙和吴汉军等势力的范蠡。

    与范蠡的一番交谈,犹如一盏明灯一下扫除了司马宇心中的疑虑,正式转变了心中的观念,停止了出兵昌州北方五郡的想法,转而派出范蠡出使,以拉拢分化为主。

    同时,在范蠡出使以后,齐聚在义州城外的20万大军也开始缓缓撤离,除留下斛律光的北军镇守上丰、石道二郡之外,其余东军、南军、中军全部返还,往永州方向撤去。

    另外,除北军外,司马宇还在上丰、石道郡设立了都督府,由崔州平出任都督,总督两郡军政,苏泽副之。

    随着南方王军的撤离,原本紧张的昌州局势随之缓解,所有人的注意力也一下从昌州再度转移到三国联军与秦军对立的简州来。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将王翦() 
    蜀地下辖大大小小共计二十四州,各州之间面积大小相差极大,最大的州面积三四十万平方公里,最小的简、遂二州面积也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

    各州之间人口分配也不极不均匀,如夔州、甘州等地,面积都超过了三十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不过百余万人,且汉人数量更是极少。

    自秦军拿下元州雄关剑门之后,蜀地的大门就几乎完全被打开,水泄而入的数十万秦军接连击败了刘湘、古蜀国、后蜀等地势力后,北面元州、阳州、巴州三州尽为秦国所有。

    眼下,四十万秦军与后秦、前蜀、蜀汉三大势力对决简州,简州正好处于川蜀平原北部,一旦秦军攻破简州,则川蜀平原将再无力阻拦秦军。

    绵城,处于简州北部,如果说剑门关是蜀地的大门,绵城则是简州的门户。

    绵城南门外,连绵的营寨围着绵城的城墙修建,浩浩荡荡,占地超过数十平方公里。

    这些营寨正是三国联军的营地所在,算上驻扎在绵城内的1蜀汉大将关羽所统领的10万大军,整个三国联军的合计兵力超过50万。

    如此庞大规模的大军集合在绵城,每日的粮食补给压力就压得三国喘不过气。

    在距离绵城五里外的青城山下,四十万秦军士兵铺展开来,搭建的营地呈圆弧型,隐隐将整个绵城包围其中。

    秦军中军大营内,头发已经花白的秦国大将王翦已经褪去了一身的甲胄,跪坐一张摆放在营内中央的沙盘旁,仔细研究着秦军和绵城数十万三国联军的形势。

    随着来自不同时代的人不断融合,自然也有不少人出现在了秦国境内,不少人还被秦**方所吸纳,这些沙盘也正是出自他们之手。

    不过,由于秦军初临蜀地,对蜀地的渗透还不够,也只能制作出这简单的沙盘。

    此时距离北关城之战已经过去半月之久。

    “将军,少将军他们已经撤入阳州境内,10日后就将抵达绵城,是否要派人接应一下?”

    正当王翦聚精会神的研看之时,身着铠甲的秦国将领桓齮踏进了营内,轻声向王翦道。

    “不用了,贲儿此战虽败了,身边也还有上万骑兵,不必大费周章”

    王翦闻言头也未抬,摇了摇头道。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王家父子的能力在秦国绝对是首屈一指,在秦皇一统雍凉二府的战事中,近半个凉府几乎都是王贲打下来的,其能力可想而知。

    王家一门两侯,在秦国的地位尊崇至极,若非秦皇的压制和王家父子的故意藏拙,其在军中的地位远非北方崛起的蒙氏能够与之抗衡。

    对于王贲的本领,王翦自然清楚,并不担心起安危。

    王贲远征昌州,想要自北关城绕道泸州的计划王翦也是同意了的,策略本无问题,却对可能遇到的对手预估严重不足。

    反倒是对于这崛起于南方的强大势力,王翦给予了极大关注。

    从最新收集到的南方王势力情报来看,其实力已远超蜀地其他诸侯,近千万的人口和强大的经济基础,铸就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无敌铁军。

    这很可能是秦军一统蜀地的强劲对手。

    “将军,眼下少将军的计划已经失败,难道我们就这样继续与敌军僵持下去?”

    桓齮闻言也不多言,对于王贲的安危其实他也并不担忧,看着仍旧是一派神闲气定的王翦犹豫了一阵道。

    40万秦军驻扎在绵城外,这不仅对三国联军是一个极大的威胁,40万秦军日常所需的粮草补给何其庞大,对于刚刚拿下的蜀地三州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稍有不慎可能引起的就是全面崩盘之局。

    更为重要的是,40万秦军囤聚绵城,数月而来劳师无功,这如何向秦皇交代。

    “三国联军眼下正是哀兵之师,急切之间如何能下。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贲儿那一路不过是我们的一路奇兵罢了,成则胜,不成,与大局也无碍!”

    王翦知道桓齮心中的担心,摆了摆手安慰道。

    王翦侍奉两代秦王,乃是秦国继白起之后最为杰出的大将,立有战绩功勋无数,自是不怕秦皇责罚。桓齮却不过只是军中的一名中层将领,侵蜀之战可以说是他第一次参加的大战,自是无比重视。

    “将军的意思是还有后手?”

    桓齮双眼一亮,呼吸也不由有些急促道。

    “三国联军人心不合,久必生乱,我们只需要抓住时机,即可一举击破敌军”王翦道。

    “将军,那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

    桓齮眉头微皱,时机这东西可说不准。

    “为将者何以如此急躁!”

    王翦不悦地瞪了桓齮一眼训斥道。

    “请将军赎罪!”

    见王翦发怒,桓齮连忙躬身请罪。

    “据探子传来的消息,南方王司马宇刚刚派人出使充州,很有可能双方已经达成了协议,最近吴汉军频频调动,20万大军集结西部边境蓄势待发,显然是剑指我军。冒然与三国联军发动大战,若吴汉军一举杀入阳州,切断我军后路,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已经向咸阳去信,恳请陛下遣送20万援军,2个月之后就会抵达,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等!另外,三州之地刚刚纳入我大秦麾下不过数月,各地治安不稳,分派人手前往三州,一定要确保粮道安全!”

    对于充州吴汉,王翦一向十分重视,其必是秦国一统蜀地的重要阻碍之一。

    之前由于阳州东部山林区域的阻拦,道路险阻、行军不便,秦国对于充州吴汉一向采取的是极力拉拢之策,吴汉迫于秦国的强大的实力,在王翦平定三州的战事中也未曾插足。

    这也是王翦敢于放手攻打简州的原因,本是想先将蜀汉、前蜀、后秦等势力稍弱的解决再说,却不想这次南方王遣使出访却一举改变的吴汉军的立场,若其执意绕道攻击秦军后路,对秦军威胁不小。

    “是!将军!”

    桓齮闻言一凛,赶紧领命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 两部相争() 
    

    恭州,凌山山脉东南部,郁郁葱葱的群山密林之间,一幢幢草木搭建的棚屋隐匿在密林中,密密麻麻,占据了大半个山区。2yt。org

    这里是百苍部落的驻地所在。

    百苍部,恭州南夷三大部落之一,拥有近20万人口。

    在山区中部的一座山上,一些全部用滚实圆木搭建而成的建筑群盘踞了整个山顶。

    这里正是百苍部落众长老和首领居住的地方,在建筑群的中间一幢最大的别院面北而立,格外显眼。

    院落内,百苍部落首领魁独自一人坐在房间内,魁梧的身躯压得座下的木凳下沉了几分,面带忧色,静静地望着窗外出神。

    “蹬蹬蹬!”

    “族长,整个山区我们都找遍了,没有找到少族长他们的踪迹”

    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百苍部落的汉子推门而入,急喘了几口粗气,向魁汇报道。

    这名汉子名叫彭敦,百苍部落长老,部落实权人物之一。

    在百苍部落,彭姓乃是大姓。

    一个时辰前,他们接到了部落少族长比端失踪的消息,派人找遍了部落所在的山区也没找到。

    “加派人手,继续找!”

    魁的面色变得更加难看,毫不迟疑地下令继续找,比端是他唯一的儿子。

    “族长,我们不能再找了,外缘的族人发现了蛮熊部落的大军!”

    不想,彭敦却摇了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