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时空指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时空指南-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说绝大多数人都根本没理睬丁阳的吆喝声,直奔瓦子而去——那里面才有喜欢的说话人开讲,外面这些街头路岐人表演,都是上不了台面的。
    但也有少数一些人被丁阳的这一番吆喝吸引过来,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听两嗓子又能如何?讲得不好,不给钱也就是了。
    眼见也围过来了几十个人,丁阳知道这就是目前他所能拥有的第一批听众群体了。再吆喝下去,也的确不太可能吸引到新人过来,一切还是交给作品说话好了。
    此前和刘二考察瓦子的时候,丁阳已经知道如今东京城里流行什么风格。
    然而无论是烟粉、灵怪、传奇,还是公案,说起来五花八门,可实际上不过是说书人们根据民间传说改编而来。其中桥段和套路,都不算新鲜。
    只是如今娱乐文化业才开始发展,而各方信息流通度并不高,才造成了说书人讲这些故事能有不少受众。
    实际上有很多的听众,几乎已经把东京城里能听到的故事都听过一遍了。
    若非实在没有什么新娱乐项目,又怎么会在重复听这些故事的时候还感觉津津有味呢!
    而丁阳脑子里面所装着的故事却包罗万象,就算是每天说10个故事,说一年都可以不带重样儿的。但前些日子拿后世流行金曲交给红玉卖唱的计划失败后,丁阳谨慎了许多。
    如今的人们爱听什么,他还有些保不住,那就最好先别着急推陈出新,慢慢试探市场。闯出名声后,再开始逐渐百花齐放。
    毕竟讲《阿凡达》出来,估计也没几个人能听懂,实际效果可能还不如《阿凡提》好使。
    挑来选去,丁阳决定的第一个故事说金庸先生的《越女剑》——短小精悍,又附带戏说历史和传奇效果的双重作用,就是它了!
    “某家便是百晓生,这天下之事没有我不知道的……”
    话没说完,已经被一个闲汉打断:“哈哈哈,好大的口气,百晓生?难不成你还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呵呵,这位朋友说得好!我这百晓生,还真就是这么个意思!”丁阳并不生气,反倒暗暗叫了一声好,这个闲汉简直就是最佳捧哏。
    “哎哟喂,你还还真是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呀!那我可要问问……”
    “这位朋友先听某家把话说完,我这个百晓生,和别人百晓生不太一样。虽然我也是上知天文,下懂地理,前知夏商周,后知汉唐宋。但我所知道的东西,更多是别人所不知道的一些秘闻佚事……”
    “秘闻轶事……”
    无论任何时候,只要好奇心不死,人们对于秘密的追寻就永无止境。
    果然随着丁阳定义出来,又露出个男人都懂的诡秘笑容,顿时就有几个闲汉接连催促起来:“郑六别再插嘴,赶紧叫这位百晓生给咱们说说,你都什么秘闻轶事呀?”
    “哈哈,莫急莫急,今天我就先给大家说上一段有关千古四大美人的秘闻。”
    “千古四大美人?”
    所谓古代四大美人的传说基本就是从宋代开始成型,到后来慢慢被人们所接受下来。而此时虽然已经有了些影子,却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
    结果还没等他开始说《越女剑》的故事,就已经被一阵吵闹声打断。仔细听过才知道,敢情周围这些人还都不知道什么古代四大美人的故事,或者知道一点也不齐全。
    哦?
    丁阳顿时心中一动,既然如此,干脆再开讲《越女剑》之前,先来一段四大美人的传说做铺垫好了!
    反正对他来说,古典四大美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就算是闭着眼睛也能说出来。
    稍稍沉吟了片刻后,丁阳顿时拿定了主意:“莫要吵闹,既然各位朋友都想听听何为四大美人。那咱们今天就先讲四大美人的传闻,也让大家瞧瞧某家这个百晓生,到底是不是真材实料的!”
    “快说快说,我们都等着听呢!”
    “话说四大美人的来历,可是当年昆仑山一本道至圣先师所裁定下来的名号。也是鄙人当年机缘巧合,才听来了一些秘闻。不过太多东西都不能说,以免泄露了天机,某家担待不起!只能给各位简单说说,首先我们来说四大美人之首——西施!与她有关的这段佚事,叫做沉鱼……”
    。。。
 。。。  

第110章 开门红

    等丁阳把四大美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与之相关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说了一遍后,现场早就是一片沉寂。
    这四位美人的大名,传播度其实已经很高了。可由于农业时代信息传播途径有限,各种信息流动的速度也没有信息时代来得快,所以还有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些传闻。
    必须要经过数以百年时间的文字和戏文传播后,才会达到后世妇孺皆知的地步。
    实际上就算在千年之后的信息社会,还是有不少人并不知道四大美人的传说。
    有的人或许知道,也未必能全部说出四大美人的名字和来历,更不要说与之相对应的四个美丽传说。
    今天在丁阳的口中将之娓娓道来,所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原本瓦子外面在丁阳的卖力吆喝下也就留下了几十个闲汉等着看笑话,或者看热闹,结果却没想到这位百晓生一张嘴就让所有人为之震惊。
    或许在场有人知道四大美人的名字,或许有人听过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的传说,可真正第一个将此系统的联系在一起的人,就是眼前的丁阳。
    便是宋代也有流传四大美人的个人传说,但绝对没有丁阳说的这么清楚。
    何况丁阳前面还特意指出,这四大美人的权威性定义来自以昆仑山一本道的至圣先师。
    这些日子以来,一本道的名声越发响亮的让人难以置信了。东京开始向外释放出去各种各样的消息,并且前段时间还有天子下诏,册封七星真人为护国天师。
    朝堂上居然没有因此出现任何反对的声音,毕竟儒家子弟向来讲究入世,将**之外的鬼神存而不论——它存在它的,我们从来不考虑这些影响。
    这次能够默认了神宗皇帝赵顼的诏旨,也是对七星真人威慑力的强度感到震撼。
    当然,也和七星真人游历世间一番后飘然离开有关。
    这个举动非常符合他们心中对于出家人的定义,就是求仙访道,追求个人的造化成就。
    至于凡尘世间的权势地位,功名利禄,则丝毫不假颜色。
    既然和儒家的入世理念并不悖逆,那么捏着鼻子认下来也没什么。反正这个护国天师的称谓更多意义上只是个虚衔,不涉及到实际利益。
    就连龙虎山张天师一脉对此都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显然七星真人的能量已经受到了他们的暗自敬畏。
    外界很多的道门,都在追寻七星真人的踪迹。至于昆仑山一本道,更是成为了无数人追求的目标。不知道多少执意求仙之人,都开始打点行装赶赴昆仑山拜师求道。
    至于能不能拜师成功,谁也不知道。
    而昆仑山远在天边,距离东京开封府不止几万里之遥。
    可以就挡不住这股风潮的兴起,甚至听说连辽国和西夏也谋划着派出专门的使团去昆仑山访圣。上次七星真人待着的时间太少了,偏两国那期间又没有使团在东京,于是便错过了。
    这两个月来,两国恭贺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使团相继赶到,四下里到处搜罗七星真人的消息和细节。越是搜罗,越是对此赶到震惊。
    七星真人所留下的几件开光物品,几乎都成为了神器一般的存在。
    就算是持有者本人也不敢随身携带——其一是担心消受不起,其二则怕丢——于是纷纷专门扫出来个清净所在供奉起来,逢年过节祭拜一番。
    至于皇宫里面的几件开光神器则基本上由几位娘娘们瓜分了,赵顼对此没有任何意见。
    反正他常住的内宫寝殿外,已经也将两位3d夜光门神给挂在外面。
    每天晚上两位门神在黑暗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更兼本身栩栩如生的姿态,格外让人看见了之后满心颤抖。
    不少人由于心理作用,甚至已经开始宣扬长时间接触这两位门神后,感觉自身阳气大盛。
    宫中除了宫女和娘娘们,就是一群群的太监了,唯一的男人或许就是皇帝赵顼。
    所以皇宫内里阴气很深的言论,从来都很有市场,几乎是公论。
    太监们作为不完整的男人,向来都很是期望恢复阳刚之气。
    因此从多接触两位门神后感觉到阳气大盛的言论传扬开来后,越来越多的太监们对此相信不已。几乎是谁都想要离寝殿近一点,别的条件都好说,只要能挨得近些就行。
    而月牙儿和吕安两人,直接就成为了跟随七星真人得道而升天的鸡犬——眼下在宫内两人可谓是红得发紫。
    宋代皇宫和外界的联系还没有后世那么泾渭分明,小黄门们经常在外采购各种东西。
    随着他们的行动,宫内的很多消息也会随之传扬出来。
    当然,这消息肯定不能涉及到某些贵人,否则必然会引来后续的追查。
    而宫内的消息反过来又影响到了宫外,关于七星真人的消息这几月就没有断过。而赵顼设立在当初七星真人踏破虚空方位的仙去台也开始动工,据说光设计图纸就忙活了2个月。
    每日里都有百姓前往膜拜,专门有几队禁军轮流守护仙去台的治安。
    而东京城以外也开始传出来了有关七星真人的踪迹,当然基本上全都是虚假消息。
    但无形之中,却将七星真人的名望越推越高,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某种难以想象的地步。
    一本道的宗门也开始有越来也多人关注,并且还有无数读书人从历代典籍里面寻找有关一本道的记载。
    能够孕育出七星真人这样神通广大的修仙高人,这样的门派怎么可能默默无名了?
    必然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忽略了它的存在,仔细找找说不定就能发现线索。
    果然要说起来还是读书人厉害,真的就给他们找到了很多有关一本道宗门的记载。不过其中牵强附会之处很多,但却没有谁去计较这些。
    反正谁也没证据表明这些资料上所提到的一本道宗门,就真的和七星道长没关系。
    宋代的文治水平绝对是历朝历代之首,于是有了读书人的关注后,七星道长和一本道宗门的权威性立即得到了全天下的认可。
    据说就连辽国、西夏、大理和吐蕃都纷纷行动起来,也认可了一本道宗门的权威性。
    可惜截至目前为止,一本道宗门唯一露面过的人就是七星道长。
    而他却又在2个多月前踏破虚空成仙去了,再也没人真正见过他的踪迹。至于各地所流传开来有关他的逸闻趣事,几乎全都是朝着七星道长早年套在一起。
    不是说七星道长已经修行了九十九年么?那么早年间偶然下山游历天下,我们机缘巧合遇见了也是可能的,对吧!
    什么?你说七星道长就在昆仑山修炼了九十九年,这次出山是他第一次下山?
    别逗了好不好?
    那是人家七星道长不愿意声张,山中修炼是何等枯燥无趣?偶尔下山转转,才符合人性,对不对?所以早些年我们遇见七星道长的事情,全是真的!
    于是现在和七星道长攀扯上关系的人员早就数不胜数了,前些日子以来各大说书人每天若是不说上一段有关七星真人前段时间的神迹,那绝对是没有听众捧场的。
    第一次听到有人和七星岛长联系起来可能还有些不太习惯,但是听多了联系反而不在意什么了。此时听见丁阳也这么说,众人都是听过就算了。
    反正如今一本道宗门的牌子很是响亮,说什么牵扯到都有可能。
    就连丁阳后来知晓了一本道的名头响亮到这种地步,甚至产生了去扶桑自治领找某家公司收取广告费的念头。
    只是转念一想,这么多年来欣赏人家公司的作品,从来没有付过一分钱的版税,也就随即平衡了。就当是哥学雷锋,帮忙推广,顺带着抵消这些年的白看代价吧。
    不过底下这些听众们也不全都是不关心丁阳最后扯到一本道身上的闲人,总还是有几人非要问问清楚:“你怎么就和一本道扯上干系了呢?”
    丁阳前些天走访东京城各家瓦子的时候也听说了不少七星道长的传闻,当然很快编出一套瞎话。因为掌握的信息量太大,编出来的瞎话也格外听起来像真的。
    当然丁阳出于小心,并没有敢把自己和七星道长联系起来,只是让先辈和一本道宗门有过稍稍接触。
    这一番经历也是编的玄之又玄,奇峰迭起,听得周围闲人越来越多。
    丁阳说的口干舌燥,可效果也很好。
    这一点,从阿黄守护的簸箩里面越来越多的铜钱就能看出来丁阳的受欢迎程度。
    甚至就连瓦子里面的说书人,都被吸引出来了几个,听着丁阳在这里太南海北的扯淡。
    也就是千年后信息社会的优势所在,各方面信息量丁阳完爆所有人。
    于是他所编造出来的细节,全都还是像模像样的。哪怕有人追问更多的细节,他也能说的头头是道。
    到最后一场子说下来,几乎连他自己都差点就信以为真了。
    原本想要说金庸先生的《越女剑》来着,可直到天空中火烧云都出来了,也没来得及说这个正经的故事。
    不过这个说不说的已经不重要了,簸箩里面收到的铜钱足足有上百文之多。以前丁阳可能瞧不上这点钱,可现在他终于明白了这些钱的厉害。
    “好了,各位朋友。今天百晓生就先给大家说到这里。明天咱们还继续相约此地,某家给各位带来更多更精彩的传奇!我保证,全都是各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
 。。。  

第111章 《越女剑》

    踏着夕阳刚刚来到巷口,丁阳就看见了倚在门前不住张望的红玉。
    八月底的东京汴梁城还是很热,但热力已经不如之前。哪怕中午和下午还是很热,但早晚已经变的凉风习习,秋天毕竟已经来临了。
    红玉的罗裙不如夏天时候单薄,却以及很好的勾勒出来了美好的身材。
    宋代虽然开放,可能够大胆穿着来彰显身材的还是只有少数女子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