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乱射倒十多匹马,让吐蕃骑士们心痛得落眼,遂不敢急追…至少窄路上不行。

    到得宽敞正面,吐蕃人起劲追击,冯小宝们可护卫不到这么多的地方。

    大家策骑奔跑,吐蕃人如同猛兽追击,总会有点收获。

    混乱中唐军有人掉队的、不慎落马的等等,只要一脱离,就给吐蕃人一拥而上,射成刺猬、斩成肉块、(马)踩成肉泥!

    “打仗还真***地刺激啊!”

    吐蕃人穷追不舍,冯小宝们给追到尾都直。

    吐蕃人追杀唐军简直是上天下地,越追越是兴奋,越追越是提速。

    反倒是唐军只能拼命地跑,让冯小宝很是闹心:其余唐军甩不脱吐蕃人,他的人马行啊。

    但在军中,不可以自行脱离,唯有跟随着跑。

    连续五天追杀,牛刺史见到时机成熟,也到达了地头…那是孔雀河边,灌木丛密集,唐军来之前,已经准备了火油!

    先遣队的预先喷洒火油在路边,等到已军过后,再丢火把落地,沿着火油带,在吐蕃人的周围象个火笼子般地烧起来。

    马是怕火的,哪怕主人的驱赶也不敢奔跑,前面的动不了,后面的冲得过快,大家挤成一团,眼睁睁地看着火焰被河风吹来。

    马匹的嘶叫声,吐蕃人惶急的声音在唐军听起来是多么的悦耳。

    他们试图逃入孔雀河里,但那一段河流是精心选择过,水流特别湍急,不少人马下水后就不知道给水带到哪去了。

    在人力造成的天灾面前,生命显得那么的脆弱。人们像被驱赶的鸭子似地在火笼内四处乱撞着。火魔乱舞。濒死者的惨叫和人肉的焦臭将风光优美的河边变成了人间地狱。

    前面的惨遭火攻,后面的吐蕃人哪还不见机而逃,然而唐军追来。

    弓弦震动声猛然间便响成了一片,箭矢呼啸穿梭来去。

    吐蕃人的惨叫声,接连不断的响起。

    高原上高贵民族的容光不容亵渎,他们奋起反击,唐军在射杀他们的同时也挨到吐蕃人的箭矢。

    对射很快就演变成了混战,箭矢到处飞射,钢刀在战士手中不停挥舞,两边的战士们像野兽一般咆哮着厮杀在一起。

    每一刻都有人溅血倒地,生命在这里变得无比廉价,惨叫声在河上回荡不绝,就像是死神在惬意的叹息。

    双方一路迤逦缠战,火势已经威胁不到吐蕃人,但吐蕃人至少人员减半,无复先前之勇。

    “杀啊!”唐军大出击!

    吐蕃人危急关头,他们的骑兵遂行反冲锋,当先一骑非常强悍,身躯较大,手执一把特制的大砍刀,掠过唐军骑士便手起刀落,左砍右杀,连杀我军七八人,一时凶相大炽,让唐军不敢与之战!

    唐军骑兵纷纷张弓搭箭射之,才骇然发现箭不能穿透重甲,那吐蕃悍将少有的浑身铁甲、连马都有甲,左手还拿着一块小圆盾,把比较有危险的箭枝给挡下来。

    见着唐军无用,敌将更是嚣张,他的马不错,托着主人一身重甲冲锋还是相当灵活。

    给他闯入唐军中,大砍刀劈杀,又给他斩落了三四个唐军!

    正当他得意洋洋时,远处飞来先后飞来三箭,有如长虹经天,风气袭人。

    敌将眼明手快,用盾逐一挡下,每挡一下就是一震,最后一箭接过,盾牌象蝴蝶纷飞般四散而去。

    好强的劲力,顿时敌将目视来箭方向,十分戒备。

    “冷兵器将领的作用还真是很牛b啊!”冯小宝们三个杀到,各赏他一箭。

    再接再厉,三大神箭手一起出箭杀,那是想谁死谁就会没命!

    毁灭之箭!

    他只是闲庭信步,就惊见天外来客,片刻不加提防,叫他立即灰灰,暴力与美,我都不知道我咋射出,他咋知道我咋射地捏?

    又一句,我都没有用力,他就倒下了。

    三箭合壁,天下无敌!

    吐蕃悍将圆睁双眼,望向自己的心窝处,那里正正插进一箭。

    重甲无用、护心镜爆碎,箭头在他背后伸出,连破前后两处装甲加一颗心!(。)

第二三一节 缺人的问题() 
射杀了此将,听到吐蕃人发出了发出了很大的喧哗声,似乎是杀了什么不得了的人物。

    大叔博尔扎侧耳听过后,大声给冯小宝宣扬道:“王叔尚论与山已被冯小宝讨取!空达尚论与山卡卡玻冯小宝”

    他用汉语和吐蕃语连呼三声,吐蕃人马上冲出了五十余精兵,向着冯小宝疯狂地扑来,一如既往的冯小宝之前杀掉新罗贵人时的反应。

    “他m的!”冯小宝痛骂一声拍马就跑!(他的位置靠前)

    虽然他是天纵之才,但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不跑才怪!

    壹群疯狗追在你后面

    五十吐蕃人杀气腾腾,狂奔追杀,旋见着冯小宝跑着跑着,返马杀回!

    他的后面跟了一百兄弟!

    你人多欺负我人少,俺兄弟多,看谁欺负谁!

    “嗖嗖嗖”

    头一轮抛射,第二、三轮箭枝直射,互射三轮,吐蕃人尽数仆地,唐军也给射倒了三十余人!

    不过,真正死掉的只有十来个,其余的都是受伤而已。

    这里面,每个骑兵贴身丝衣有一定的好处,只要有可能,每次开战前都换上干净的丝衣,万一中箭,不伤及要害,轻轻一拉丝衣,大部分可以把箭头拿出来。

    至于吐蕃人,无论是伤还是死都是死,唐军扑上前去,一一补刀。

    他们不再追击留下少许人马警戒,大部分人马则打扫战利品。。。他们只要想,能杀死更多的吐蕃人,但得让其他唐军也弄点功劳啊。

    即使如此,他们得到了几十匹马,至少值上二十贯以上,有的价值上百贯,而那个吐蕃贵人的马更是上千贯的大宛马!

    别人打扫战场,冯小宝则冲着大叔博尔扎骂道:“你这么大声,我几乎给你害死啦!”

    不过他满是笑意,欣喜多过气恼。

    猪最怕胖很快会挨宰,人最怕不出名有了名气就什么都有!

    “哈哈哈!”之前忍气吞声的唐军这回可抖起来了,此次伏击,吐蕃人战死一半以上,还有百余人失踪,连王叔尚论与山也给射死,均是精锐的帐兵,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王叔尚论与山,是吐蕃赞普(国王)的叔父,他亲率精锐意图找回场子,岂料给冯小宝一箭射死,可谓倒霉到家。

    冯小宝得此战功,还得到了更多的经验,如攻击对方的后勤线,设下埋伏以弱灭强,对于他的成长不无裨益。

    他向来凭借其强大战力压制敌人,这么爽则爽矣,却经常将自己置于险地,演绎出走钢丝般的胜利,将来,或者他会用更多的手段去取得胜利。

    消灭了追兵,冯小宝们顺利返程,平平安安,无惊无险地到达罗布泊,再跋涉返回瓜州。

    俨然以胜利之师的面目得意洋洋地进城,展示得缴获的吐蕃旗鼓、兵器、器皿还有人头。

    可惜,最有份量的王叔尚论与山战绩不能够公开展示,将他的人头以石灰腌了,急送洛阳。

    不久后,消息传来,吐蕃与西域联军退兵,西州之围遂解!

    哈哈哈!干!

    回到了通湟县之后,冯小宝视察过他的产业,一切都在正轨中,庄稼长势良好,牛马羊吃着肥美的牧草而直长个头,酒厂热气腾腾、烧锅不断,新酒狂出,水泥厂的水泥不断出产,一出产就给安排了用途。

    远处的群山中,火烟袅袅,终日不断,那是在烧砖!

    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工厂正在创建之中,肥皂厂也!

    再有新开辟的上万亩药田,有黄芪、甘草、柴胡,再有枸杞子种了不少,人们还在试种香料!

    走在宽敞的药田里,冯小宝的心情大好,甚至连散发过来的异味也不在乎。

    人们正在追肥,弄得有点味道,但有了这些味道,植物将生长得更好!

    同时,人们还在继续开荒,开发的土地总面积不断延伸。

    已有的田地则在深耕细作,力争提高亩产量。

    通湟县城的生活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有活儿干,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相对而言,兵、百姓的收入比起大唐其它城市的兵民要高上百分之十到三十,一些特殊的掌握了技术核心的民众收入更高。

    而部曲的生活也较为理想,因为冯小宝的理念所致,不以严苛待人,而是鼓励为主,提高待遇,鼓励大家干活!

    提倡通过劳动竞赛,胜者有较好的待遇,如此拉开距离,激发大家上进之心,更加努力干活。

    让所有人激赏的是,只要列入了冯小宝的雇员名册里的人,他们就可以得到衣食住、医疗各方面的照顾,甚至成立了托儿所,让上班的父母全神贯注给城主创造利益。

    每天早上,以兵营长号为信号,人们从梦中醒来,首先听到了大兵们跑兵的声音:“一二一,一二一!”

    此乃通湟县城清晨一景,冯小宝最喜欢军人们长跑。。。尽管他自个儿不算很喜欢,但喜欢看别人跑。

    城市逐渐苏醒过来,吃过早餐,人们投入了紧张的生产工作中,街道上游荡的民众很少,而且大家都讲卫生(不讲不行,不讲的轻则罚扫卫生、中则罚款,重则皮鞭),行人街道上干干净净,那些搞卫生人员险些失业。

    “人口还是不足啊!”留守的程伯喜向冯小宝抱怨道:“到处都在缺人,田里缺人手,工我们的生意很红火,可就是缺人。”

    “买些奴隶回来干活啊!”冯小宝随口道。

    “周边的城市知道我们需要奴隶,统统提价了!”程伯喜叹道:“要买可以,足足提高三倍!”

    “oh,**!”冯小宝来了个英吉利胡族骂。

    程伯喜见惯不怪地耸耸肩道:“我们得解决掉这个问题,否则我们的事业会给阻滞,尤其是你明年准备大规模建筑,更需要人手!”

    “确实是个问题!”

    买卖人口?

    请朝廷出台新政策,解决人口问题?

    冯小宝问起闲得无聊用马鞭抽打路旁的唐甜道:“你们凉州唐家万一缺乏人手时,怎么样去解决啊?”

    “容易得很啊,我们去抢些人回来不就成了!”唐甜白了他一眼道。

    真是的,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来问她!(。)

第二三二节 捕奴(一)() 
她讲得那么理所当然,冯小宝一楞!

    一言惊醒梦中人,冯小宝知道自己思维走了谬路,现在不是法制文明社会,而是蛮荒时期。

    在大唐国内尚有点法律,而在国外嘛,真理在弓箭的射程之内,文明之光则黯淡无亮。

    缺乏人口干活,就去抢呗,绝无问题。

    不会有法官来审问你,不会受到老天爷的惩罚。

    以俺们这种生活待遇,说不定被抢的胡族会感谢俺,甚至抱怨俺不早点去抢他们回来哩。

    “你们去抢人的话,是怎么样抢法呢?”冯小宝虚心求教道。

    “把整个部族的人都抢回来,以前我们抢人时还要挑选一下(杀掉老的、没用的),后来渐渐就一整个部族捉过来就成了!”唐甜的三观给凉州唐家教育得不错,杀人放火掳掠视同家常便饭。

    “那你们到哪里抢人呢?”冯小宝傻乎乎地问道。

    唐甜“扑哧”一声笑出道:“你若不是我的夫君,问得那真是笨了!”

    做坏事的场所会轻易讲给你听?

    出嫁从夫,唐甜毫无顾忌地将唐家的捕奴点讲出来,原来,她也参与过捕奴,熟悉捕奴的整个流程。

    照她的说法,捕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出手,偷袭各个部族,烧毁帐蓬,把精壮男子掳走。

    这种直接用武力掳掠的勾当,往往会象风暴般传遍大草原,引起了各个部族的激烈反抗。

    第二种则是收买的方式,使用铜钱(不算很受欢迎)、金银(人人喜欢)、酒(至爱)和茶叶(广受欢迎),还有奢侈品如丝衣、小玩意儿等向部族收买奴隶,由他们自个儿去攻打其他部族,得到奴隶卖给唐家。

    显然,第一种方法运作得好,就是无本钱生意(也不是纯粹的无本钱,至少出兵也要钱),后果就是名声易臭,所到之处被人喊打喊杀,在国内也可能招致一些道德人士的抨击。

    第二种方法显然需要一定的成本,若果大唐国内多家豪族竞争人口,导致抬价,买到手的人口就少。

    存在着店大欺客甚至黑吃黑的可能性。

    “我们交替采用两种方法,找着一些比较弱小的部族时就抢个一空,遇到强大的部族就与他们作买卖!”唐甜轻描淡写地道,毫无心理顾忌。

    “得!”

    一天后,冯小宝起兵六百,四百为老兵,二百为新兵,以单人三骑(一河西马二蒙古马)的形式,先过凉州、再到甘州,两地均设有他部的“兵站”,得到补给,只要赶路即可。

    他们衣着装束不再是唐军,都变成了“突厥人”的打扮。

    做坏事当然不能够影响我们唐人的声誉啦。

    兵出甘州,沿弱水一路北上,直奔“居延”(该地接近外蒙古的敖包图)地区,居延那里海子(湖泊)众多,如冯小宝依水源进军,游牧民族逐水草,都是至理。

    冯小宝如今有点家业,可以挑选,带出来的马匹蒙古马中哺乳期的母马不少,这样一来,每到宿营地后,士兵们就提着小桶,挤马奶喝,如此可以降低一下后勤压力。

    实在话,生马奶和马奶奶酪的味道不是很好,经常需要加入红糖。。。压榨出来的甘蔗糖去改善口味。

    或者制成马奶奶茶来喝,对于汉族而言,味道同样不是很好。

    我们终究做不到游牧民族式的生活习惯,勉为其难而已地接受,一旦有更好的选择,还是吃米做饭。

    不管怎么说,后勤压力降低了不少,后勤部统计数字说饮用马奶,需要的米与面的数量降低不少。

    除了马奶、还有肉干,这玩意儿倒是挺受欢迎的,在煮食后(或者干脆不用煮),切出一块来就可以送饭和送饼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