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遇刺事态严重,导致城门关闭,衙役、禁军集体出动,搜索凶手,却无丝毫斩获。

    其实办案人员非常清楚,洛阳城这么大,只要有心躲藏,找上十年也不一定能够找到凶手,除非是有机缘方有可能。

    况且,郝处俊遇刺,保不准是有什么政治动机,出手者是豪门大户,他们有的是地方让凶手躲藏或者干脆灭了口,普通官差岂敢对他们府第进行搜索!

    这种机缘可遇不可求,现在皇帝要他们交出凶手,那是一个没奈何。。。办不到。

    皇帝怒不可遏,立即发病!

    他头昏目眩,倒将下来,御医们慌忙医治。

    于是皇后就将一切都接手,在她的示意下,官府大索洛阳城里的高句丽、新罗人,从中找到几个替罪羊,屈打成招,然后问斩,快刀斩乱麻,向皇帝、皇朝上上下下交差了事。

    皇帝亦心知肚明,但没有更好的法子,唯有捏着鼻子认了。

    其实,办差的官员直到皇帝,都知道这里面水很深。

    有高句丽人寻仇的(郝处俊打过高句丽),也有私人恩怨的,但郝处俊为人刚正,只有公敌,没有私仇。

    而私人恩怨中,范围包括皇后!

    她有能力做出此事,也有动机,但同样存在着她没这么必要做的可能,毕竟朝政大权由她主导,她为了保持稳定,不应该铤而走险。

    怀疑的对象包括皇后麾下大将冯小宝,他与郝处俊同样有私人恩怨,只是作为一个边镇大将,这么做,也太可怕了。

    查不下去,匆忙结案。

    皇帝心情郁郁,风疾更甚。

    他的病实质是高血压,一种富贵病。

    从小就大鱼大肉导致三高,又不运动,又无特效药,自然病情加重。

    最有可能医治他的其实是冯小宝,他来自后世,对高血压医治有一定的认识,就算治不好也能够控制病情,但他绝对不发一言!

    俺就是不说,俺就是不说!

    若果皇帝长命百岁,俺哪有机会接管他的江山和他家里的女人?!

    这小子有点忘恩负义哩,皇帝对他不薄,他却这么对待皇帝!

    皇帝受严重风眩病(近似于美尼尔氏综合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高粘脂血症等)的困扰,极是痛苦,发作起来时头痛欲裂,有好些吐蕃人在脑里跑马射箭,令他颇有种找来力士剖脑的冲动,就不知道他这么做会不会跳出第二个雅典娜了!(希腊主神宙斯有次怕他老婆篡位就生吞了他老婆,结果头痛得要命,找来另一个神仙用斧头将他脑袋劈开(这还不死!),结果在里面跳出了智慧主神雅典娜)

    朝政已无法打理,让他欣慰的是去年皇后上的“十五条”实施以来,朝政气侯涣然一新,人们得到朝廷的指引,遂努力工作,为创造美好家园而奋斗。

    皇后是行的!

    因此他起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将由天后武则天代理国家政事,相信她会做得比他更好。

    他有此想法不出奇,皇后干得有声有色,不让她代理国家政事,难道让大臣来代理?

    至于其他皇子,想来都不如他们老妈这么有能耐!

    因此皇帝召来大臣们,把他的想法与大臣们说了,吏部尚书袁公瑜明摆是皇后的人,直说一切由皇帝陛下明断!

    大部分的大臣们,都说由皇帝明断!

    里面有不少人,倒向了皇后。

    倒不尽是皇后的人,纯是皇后这些年来干得有声有色,从而得来的威望。

    眼看着大臣们一边倒,岂料跳出一个黄门侍郎(门下省副官)来恒!

    来恒来历不凡。

    他祖籍南阳新野,为东汉中郎将来歙的十九世孙。高祖时期来成为北魏新野县侯,后降于梁,迁居广陵,遂以此为家。父来护儿是隋朝忠臣,曾担任左骁卫大将军、左翊卫大将军、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要职,封荣国公,恩礼隆密,朝臣无比。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弑隋炀帝。来护儿不屈于叛军,被宇文化及杀害,来家人也惨遭迫害,只有幼小的来恒和来济幸免于难。

    之后来济在唐朝曾担任中书侍郎、兼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封南阳县侯。来恒曾任河南道黜陟使,唐高宗仪凤元年至仪凤三年出任宰相。643年,来济劝谏唐太宗不要处死废太子李承乾,655年,身为宰相的来济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因此,来济被流放庭州,662年,阵亡。

    家世一脉相传,都是忠于皇帝,兄来济倒下,还有弟来恒!

    他站出来道:“陛下既有(找人代理国政)此意,请让皇子们行之!”

    “父业子继,天经地义,岂有丈夫的事务,由妻子代理的呢!”

    “子若不贤,其皇父尚在,犹可纠之,臣恳请陛下,可从皇子中择一而行!”来恒掷地有声地道。

    中书侍郎昌乐人李义琰也跳出来补刀道:“来恒的话是最忠诚的,来家人从来都是忠诚于皇朝的,陛下应当听取!”

    皇帝之之动容,乃罢此事!

    不仅如此,为了赏赐来恒的忠诚,立即将他提拔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即为宰相。

    有来恒在,对于制衡皇后野心极有作用,确保大唐皇子顺利接位。

    消息传出来,气得皇后喝茶ing摔了杯子!

    而远在通湟县的冯小宝接报,唯有长叹大唐的忠臣咋这么多也,杀不胜杀,他只有一个桑布扎,没有第二个了!

    他不是个狠心的人,对桑布扎没有灭口。

    桑布扎在后来风声弱了之后,成功地脱离洛阳,加入到凉州唐家的行列中,直到彻底安全后,才重归冯小宝麾下为他效力。

    此事之后,冯小宝知晓朝政不是他能够影响的,遂专心于他的军务与民政中,准备日后大战!(。)

第二五一节 小宝神棍() 
之后一系列的朝中事务让人眼花缭乱。

    天后武则天广泛招揽文人学士,如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之等,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共一千多卷(这么多书,皇后发了疯),朝廷的奏议及各部门的表疏,时常秘密地让他们参与裁决,以此来削减宰相的权力。

    因为这批人在皇城北门出入,不进南衙(百官办事处),时人称这批人为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不过是个引子,关键是太子李弘之死。

    太子李弘仁爱孝顺、谦虚谨慎,唐高宗很喜欢他。他对士大夫能以礼相待,得到了朝廷内外的爱戴。天后武则天正要施展个人抱负,太子李弘奏事多次违反她的旨意,因此武则天对他不喜欢。

    义阳、宣城二位公主,是萧淑妃的女儿,因受母亲牵连而获罪,被囚禁在后宫中,年过三十不能结婚。太子李弘见到这种情况,既吃惊又同情,便立即上奏请求准许她们出嫁,得到唐高宗的批准。武则天很恼火,当天便把她们分别嫁给正在值班的翊卫权毅、王遂古(两人发达了)。

    四月己亥(二十五日),太子李弘死于合璧宫,当时人以为是被天后武则天用鸩酒毒死的。

    为上者讳,时人皆闭口。

    五月,戊申(初五),唐高宗下诏说:“朕正准备把帝位禅让给太子,而他忽然一病不起。应当重申以前的旨意,给予尊贵的名号,可定(李弘)谥号为孝敬皇帝。”

    六月,戊寅,立雍王贤为皇太子,赦天下。

    相比于李弘,李贤是个不折不扣的软蛋,治理朝政也无经验,然而高宗没有更好的选择。

    因此让太子慑政的计划暂缓,高宗着李贤努力学习朝政,期待他成才。

    大权还是归于皇后,事务皆有其决定。

    有皇后在,冯小宝继续得到关注。

    皇帝提议,皇后支持(她如果不支持,皇帝说话也不管用),来恒亦赞同,冯小宝得到了第三支骑兵折冲府的领导权,旗下部队有骑兵三千六百人,步兵一万二千。

    不仅如此,他以中央禁军将领的身份,将附近的鄯州骑兵也纳入了指导的范围,一旦开战,他将可以领导一个标准的大唐军团,即步兵一万二千、骑兵六千、辎重兵二千。

    以他能够动员起来的力量,还有游牧骑兵六千,辎重兵一万,整整三万多人的重兵集团!

    在还没有开战,他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番镇!

    文武俱管,兵强马壮。

    一切为了战争!

    是年,唐朝在于阗国设立毗沙都督府,将于阗国分为十州,任命于阗王尉迟伏雄为毗沙都督。

    这是大唐在西域对吐蕃的反击!

    吐蕃的应对是派遣大臣论吐浑弥到唐朝求和,要求双方外交休兵,保持目前状态,而且请求与吐谷浑恢复睦邻关系;唐高宗不许!

    过往大非川打得咱这么惨,现在还想得了便宜又卖乖,免提!

    高宗皇帝李治自知身体已差,念念不忘的是要向吐蕃复仇,说起来他这一辈子顺顺当当,得皇位、娶御姐(他与皇后之间确有感情的)、破突厥,三皇打高句丽(杨广、李世民和他)最终是他灭了高句丽,岂料吐蕃打他的脸,不报此仇,皇位也不要!

    大唐的国力非同小可,一旦专一做一件事情,那是很可怕的。

    如现在的通湟县出产的粮食给户部买下后并出资修建仓库,足以提供十万人食用!

    而且户部还赞助修路:通往鄯州和通往西海的水泥路。

    有机会到达鄯州的人们,出城门后往西,就可以见到一条宽敞的四车道水泥路

    每年发三万徭役送到通湟县,修路和筑城!

    大手笔投入的投入还包括先前冯小宝从朝廷那里得来的筑城费,冯小宝遂在通湟县筑城周长六里,墙高六米、也无瓮城(内城),而且城也不是很宽,防御工事不算很强大,整体花费不多。

    让人们大出意料,以为他还想建立一个空前规模、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城呢。

    大伙儿渐渐知道,冯小宝是个高明的建筑师呢。

    周长六里不算很小,但绝对不大,要知道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

    六米高也不算低,长安城高也是六米,但是,对于一个边镇城市而言,那是低了!

    只要有可能,边臣镇将在筑城时恨不得越大、越高,十米高城墙不算高,做到十二米!

    瓮城同样重要,敌打破外城,利用瓮城,尚有可为也。

    看出大伙儿的疑惑,冯小宝大笑道:“筑此城,不为防御吐蕃,他们打不到我们这里,是安大家的心矣!”

    “吐蕃绝打不到我们这里!”冯小宝斩钉截铁地道。

    “是我们去打他们,他们绝对到达不了我们这里!”冯小宝傲然地道。

    好吧。。。你说咋地就咋地了,要是他们杀来,就看他们给不给你这个面子了!

    见到大家半信半疑的样子,冯小宝一不作二不休,索性来大装神棍道:“我军与吐蕃必有一战(众人心忖废话),当在三年后(现公元675年,三年后为公元678年),诸君为击破吐蕃,随我努力!”

    大家带着耳朵听听,程伯喜看冯小宝那吊样,有意与他抬杠道:“如若不是呢?”

    人人纷纷叫嚷道:“赌!赌!赌!”

    两人是兄弟,也不多下注,就赌若胜利后在洛阳著名的天道观吃上一顿上等的素宴罢了!

    天道观,是皇家诸多权贵赞助兴建的一座道观,其素宴极是有名,食材考究,做法精细,价格昂贵不算,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吃得到,普通人要半年前下订才有机会吃上,两人约定谁输谁请。

    冯小宝不仅与人赌注,还秘密上奏朝廷,告知道:

    “大唐与吐蕃必有一战,当在三年后!决定性的一战,若我大唐赢了,则我可灭亡吐蕃,若输,我大唐的形势恶化,与吐蕃争斗将处于不利。

    大战的位置必在陇右河西,在于西海!

    彼必出主力与我军决战于此,而我必破敌于此!

    而大战之前,吐蕃肯定会在两路出击,一攻我西域,二攻我扶、松、洮州等,除此之外,大战之前亦会骚扰陇右诸州,朝廷不可不防也!”

    奏折明明白白,上到天皇与天后御案上,这可是边镇大将的上书,须当有所反应!(。)

第二五二节 交通改变命运() 
朝廷的大臣如李敬玄(宰相)、来恒(宰相)等皆认为,冯小宝乳臭未干,或者武力值超群,但为帅则并不可独挡一面,他的上奏,应该是他的师爷唆使他作出的表现,而他的师爷们,能够有什么样的高度去看待军政大事,早就轮到他们去做宰相了。

    两相国认为冯小宝之言不可信!

    而且天后力撑冯小宝!

    其实天后对于冯小宝,是什么都信了?

    也不一定,如果没两相国反对,很可能天后去反对(冯),但现在为反对而反对,你们说他是错了,那她就说他是对了,藉此削两相国的面子。

    真要是两相国对了,天后就厚着面皮说“卿家所言极是!”如若两相国错了,那天后可以治他们的罪!

    世道就是这么不公平,既然敢于反对天后,就要有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

    天后力挺冯小宝,得到了天皇的支持,认为很有可能。

    两相国自然不服,说冯小宝年少得志,能够有多大的能耐,去预知未来军事动态?!

    然而天皇的态度比他们更坚决,往时听得进谏言的他不高兴地道:“朕之大将,不是你们可以想象的!”

    天皇圣裁,官员们只能从了,他们以冯小宝的奏折为基础作出应对措施:

    一、彻底地结束高句丽、新罗战事,将那里的大将尽快西调到达吐蕃前线,主持战事,为此,不惜与新罗讲和。

    二、训令西域、陇右、扶、松、洮诸州(四川、云南)等地守军加强防御,而后方而责成兵部负责支前供应。

    三、各地尽快完成州府与州府之间的“水泥马路”建设,尽快实现州与州之间的四车道马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