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水泥、药材种植、肥皂、提炼香精、奶酪、肉干、皮革、水产养殖的生意都非常兴旺。

    具体的运作与冯小宝p毛关系都没有,冯小宝根本没什么时间理此俗务,他这个县令在县衙大堂上没几天理政,甚至连放告接状也不理会。

    生意上的事务,由十位职业经理人组成,他们当中是有经验的掌柜、老农、牧场老板等组成,是大唐中职业经理人的顶尖人物,都是熟人推荐各行业的好手,事务由他们共同准定。

    冯小宝有自知之明,他什么都懂?亲自操盘,做得比职业经理人要好?不可能!

    在初期开荒之后,将他的事业交给了职业经理人去经营,他只提点两个方面。

    一是提供现代化的经验知识,例如马场必须隔离,以防马瘟;例如产业一条链,种粮用于养牲畜,牲畜粪便和作物的桔梗可用来沤肥、产生沼气,肥料又可以用来种粮,沼气可以照明、煮食等等;例如牲畜宰杀的肥油可以用来制作肥皂

    反正许许多多的经验,有的合适当朝,有的不一定合适当朝,冯小宝有空就说,说了不少,由他们一一实践。

    二是年终考核,不管白猫黑猫,捉得老鼠是好猫,只要给他的事业带来益处,那就成功!

    做得好重赏,做不好请他走人。

    简单,实用!

    所以他p事不管,事务交由职业经理人打理,目前看来,这套机制运行良好,也让唐人啧啧称奇。

    这小子打仗行,理政也好,真正逆天啊。(。)

第二七六节 黑齿常之() 
马蹄翻飞,马铃声远播,路人皆避。

    马上骑士皆着玄甲(黑甲),他们的披风图案极是怪异,眼镜毒蛇的眼睛!

    见之可怖,百姓让路,官府恭敬!

    因为他们是军人,马匹皆有军队烙印,这没什么,图案虽然诡异,兼且部属凶悍,也还是大唐的军队。

    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们一人双马,所有的马匹都是河西马!

    河西大马,横行天下,得一匹已令军人们要抱着它去睡觉,晚上夜起给它们喂料。

    现在一人两匹,只是用来赶路,奢侈到必是朝中王爷勋贵或者统兵大将!

    所以一路都是礼遇,无论是住店投宿还是入住驿站,畅通无阻,得的尽是好席位。

    自然惹人嫉恨,但所有的人一见到河西双马,谁都生不起闹事之心,让冯小宝想过过扮猪吃老虎的瘾不可得…这鸟人拿的是通湟县县令的官印子出行,本当不起礼遇,想的是有人来闹事的话,再亮出右骁骑卫将军身份,那可是从三品的高官,还是中央军身份(换言之能够管他的只有朝廷)。

    来个华丽大变身,一想到对方那瞠目结舌的样子,冯小宝就醉了。

    没想到给畜生们坏了好事,哎,靠的还是马匹的面子啊!

    过了蒲州,黄河已经上冻,如一条玉带曲折绵长,夜色将临,白雪皑皑的山巅上上只有点点落日余辉。

    幸运地,冯小宝们找到了一个驿站。

    大唐的驿站运行得不错,最盛时国家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专门从事驿务的员工达20000人,驿夫17000人,主要提供邮政服务,传递军国大事,还兼营住宿服务,冯小宝早已知晓。

    除了接待官府,还接待行路客商呢,这不,这家双山驿站位列两座大山之间,院落中停满了卸了牲口的车子,看起来在驿站中落脚的队伍也不少。

    出来相迎的老兵一见到冯小宝们的队伍,马上毕恭毕敬。

    再见到他取出盖着朱红大印的驿券,口称本官,要见驿丞,老兵赶忙去请了驿丞进来。

    那官儿胖个象个球,笑起来时脸上两团肥肉狂抖,显然油水不少。

    他验看了驿单,半纸a4大小的纸条,写了冯小宝的身份身份年龄、相貌特征和办事期限,盖了鄯州的官印。

    确认无误,驿丞极是恭敬!

    宁欺九十九,莫欺刚会跑,眼前的青年,年轻得不象话,却已经是七品县令,散官也做到了从八品上,岂同小可!

    再有紧紧跟随他的部属,血煞之气缠绕,凶神恶煞一般,一看就知道不是好惹的。

    抬眼往后望,一大群的河西马,驿丞见多识广,哪还不认出是河西马

    他头前引路,带冯小宝进入驿馆里,而老兵则引马,带上那群贵重的河西马还有三名押马的骑士,同去院后的马厩,那三位骑士晚上将会守夜,看管河西马。

    财帛动人心,好马引贪婪,不看管的话,丢掉一匹那就是上百贯钱,给歹人弄走几匹,那歹人都可以早早退休了。

    冯小宝进了驿站大厅,见到与旅店差不多,客人满满当当,都在吃饭喝酒,很是吵闹。

    耳边传来骂人的声音,骂的是驿站有够黑心,卖的“酒”不知道水里渗了酒没有!

    谋财黑得如同贼窝,只是不害命而已,也让人明白驿丞为什么这么胖。

    “我家明府(县令的尊称)总共二十七人投宿,请问此驿站还有多少房间?”

    因为双山驿站位于长安洛阳官道上,官员来往频密,有的单身,顶多带上些奴役,象冯小宝这样带了一群人来的,也有不少,因此驿站准备有大院落,专门安顿这些人,不能租给普通行商,否则一给查出官员无着落而行商都落脚,那驿丞不用做了。

    大院落可以安排官员从人住下,至于官员嘛,”馆里的清净上房都已有官员住下了“驿丞为难地道。

    这时,有个官员仆从模样的人过来,与驿丞耳语片刻,驿丞大喜道:“冯明府,现有一间上房,是两间的,床铺铺上去,各自一间,都能睡得安稳。有位黑齿使君愿意和你各分一间!”

    使君?这可是位刺史啊,什么刺史看得起一个小县令?冯小宝有点惊讶了。

    不过给驿丞引见那位黑齿使君,冯小宝清楚了,原来是个歪果仁!

    一看就知道是朝鲜人,冯小宝后世见得多了,没想到千百年来朝鲜人的模样没变多少。

    “黑齿常之!”

    “冯小宝!”

    两人都是一惊,均知道对方什么角色!

    冯小宝之前读过资料,之后参谋部收集军队将领信息,知道这位黑齿将军的大名。

    黑齿常之原来并非唐朝人,他是出生在百济国,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后来黑齿常之在百济国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相当于唐朝刺史一职,与唐军作战,唐高宗遣使招抚黑齿常之等人,黑齿常之遂率所部降唐,并且说服他人降唐,。

    入唐后,任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治西乡,今陕西西乡)刺史。

    他败吐蕃大将论钦陵、破吐蕃,稳定河源战线,会战突厥,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成为大唐的封疆大吏。

    之后的命运不好,因其忠于李唐,武则天为了夺其军权,在武则天授意下,受酷吏周兴诬陷,一代名帅含冤自缢而死。

    也算是个大唐名人了,能打仗,有德行,冯小宝敬之!

    而冯小宝的功业,黑齿常之也听闻过,这年轻人真正了不得啊,这么年少,创下的诺大功业是许多老将一世难以到达的高度。

    既然黑齿常之分出房间,则由冯小宝作东,请他吃饭喝酒。

    取出西海酒,无往而不利,很快两人熟络地称兄道弟:黑齿是将军,冯小宝也是将军,不落下风,只讲年龄。

    那驿丞在旁边侍候偷听,听闻冯小宝右骁骑卫将军,简直惊到下巴都要掉了!

    这么年轻的将军,好在方才没对他有丝毫的不敬,否则真是被他杀了也是白杀!

    两位将军对干后,黑齿常之问起冯小宝吐蕃战事,冯小宝和盘托出,听得黑齿常之称奇不已!

    这位小将,专打吐蕃,每战必胜,逆天了啊!(。)

第二七七节 马路和过路费() 
“小宝你认为我军该当重点发展骑兵、山地步和工程兵?”黑齿常之询问道,他非战事的初哥,亦知道吐蕃人的骑兵了得,对付骑兵只有骑兵,至于山地兵和工程兵是什么的干活?

    于是冯小宝首先讲了高原反应的概念,强调道山地步兵第一要求是能够适应高原反应,要能够在高原上走得、跑得而不生病,因此得经过特殊的训练,他们要具备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体魄和持久的耐力!第二是必须有山地作战的战术和装备,例如山地潮湿,弓箭的防潮保养很关键,万一做得不好,准备攻击时,弓箭派不上用场,那还了得!

    还有高原地形复杂,攀岩过山,跳涧渡河,征服山与水的装备少不了!

    这么多的大山山水水,不作准备,哪能够过去啊。

    因此山地兵必须有征服山水的装备,而工程兵则要给大部队开路,亦可以属于山地兵的一个分支部队。

    冯小宝讲得性起,即时叫人拿来了一个装备,那是“撇缆弓!”

    弓上箭不是伤人的箭头,而是一个挂钩,连着绳索,只要对着远处山涧发射,挂钩钩着石头或者树枝,人即可顺绳而过,

    “打吐蕃,一定要有骑兵和山地步兵,如此步骑合作,方有胜利的可能!”

    “不然的话,哪怕骑兵打赢,对方往高原一躲,怎么打?”

    “普通的骑兵和步兵,根本不适应高原作战,只有经过相应训练的步骑兵,才能够顺利地在高原上作战!”冯小宝的话让黑齿常之屡屡点头,他试探道:“这些战术和装备的打造”

    在他看来,兵法、装备都是冯小宝心血所成,只怕他会敝帚自珍,不想冯小宝嘿然道:“兵部就有所有的抄本,到时就会传达给大家!”

    “哦!”

    他们交谈的地方正是上房,四周有人把守,黑齿常之见到可保机密,遂不瞒冯小宝道:“朝廷这次召我回朝,据说就是要打吐蕃了!”

    “我和你接到的召令是一样的!”冯小宝也承认道。

    大家放声大笑,吐蕃,我们就要来了!

    我们要靠吐蕃人的鲜血,去染红我们的升迁之路!

    两人说得融洽,黑齿常之的官位不低,但他毕竟是外族,所以牛13不起来,对待冯小宝没什么傲气,可以谈得来。

    他们合在一起往洛阳而去,差不多过年了,路上的人流越来越多,哪怕是下着雪也照走不误。

    人流汇集,前路堵了!

    看看前方,堵的路足有二三里之多,尽头处有人把守,应该是地方上的税卡,检查货物,收缴货税,导致道路堵塞,人员加货物拥集一团,哪怕是冯小宝与黑齿常之也不可能越次而去。

    黑齿常之马鞭指道:“去年我来京城,可没有这么多人,而去年还是泥路,今年都是硬底路了,听说叫什么‘水泥’,如今天后下令各州城官道之间都要建成水泥的马路,大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

    冯小宝笑而不语。

    水泥马路是他的手尾,在推行进曾经招致群臣的反对,他们说千百年都是泥路,怎么可能使用硬底路呢?

    古代中国很少用石板铺硬底路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工艺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古人一直未能找到一种合适的粘合剂用于填补砖石间的缝隙,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发明水泥,平时用熟糯米、鸡蛋清等有机原料做成的“胶水”粘合砖石,这种东西别说价格贵了,还不能浸水,即使在干燥的环境下时间久了也会破损风化,用它粘合砖石铺路,不消半个月这路就全废了。

    坑坑洼洼,难以修补,做过石板路的官员没有不骂的。

    花钱不要紧啊,重要的是花钱过后要有效果,没效果的事做来干什么?

    水泥作为新生事物引起大臣们的怀疑目光很正常,据说完成后是硬底路。那岂不是找抽嘛!

    浪费资金、浪费劳役,而且硬底路,很容易磨损牲畜的蹄子,在马路上奔跑,不震死马匹去!

    可是天后武则天强推,甚至连“要想富,先修路”的御话也出现了,要求各州必须在五年内完成州与州之间的主干道水泥化!

    按中间隔离,左右各三马车道,旁边铺水沟的要求修建水泥马路,属于她这一边的官员既主动积极,也有朝廷额外的支持,建成水泥马路后格外快。

    一通行,优势就体现出来。

    泥路只要路面不平整亦或是路面泥泞,马匹就跑不了(一抬脚带起一团泥,或者干脆拨不出),且更容易路滑失蹄。

    而水泥马路不存在这个问题,除开极恶劣的天气,通行的日子远远胜过了泥路,受到旅客与货主们的大大欢迎!

    由于道路坚固耐用,它需要的保养远远低于泥路,减少了劳役支出,地方官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用花费过多的劳役去维护道路通行了。

    至于马匹被水泥硬底震死?

    很小的问题,慢跑即可!慢跑反而更架持久,而对于朝廷的急件,中跑也不差,不需要急速跑。

    水泥路的好处除了方便出行,也方便朝廷收税和收过路费。

    这不,他们随着人流挪动,看到三个大腹便便的税吏,再加上三十来个乡兵,设立税卡,挨个搜检收税。

    检查货物,按要求收税,没收遇到的违禁品。

    税吏的稽查,无论是行人还是普通的商旅,皆是一视同仁,一个个包裹无论大小都要打开,搜检得十分细致。一个运气不好的商人,在包裹里放了十几饼茶,便被拎了出来,东西被没收不说,还要罚上一笔钱。

    酒、盐、茶、兵器等严禁私运,遇到了就要没收。

    如冯小宝的通湟县每年向洛阳贩运的高度酒,实质是私人酿造,以支边的名义,得到了朝廷的特许而得以出售。

    先缴纳过一笔高昂的酒税,打上税讫印花,动用军队武装押运,税卡不敢惹他们。

    所有的人,经过时都要交纳过路费,带商品的尤其多!

    轮到了冯小宝一众,领头的唐山高居马上,仰头看天,鼻孔瞧人。右手拍了拍他跨下这匹河西马的脑袋,冷哼着:“看看我们骑得什么马?”

    忙得晕了头的税吏定睛一看打下这一溜人马,汗就出来了!

    大声吆喝乡兵让路,点头哈腰地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