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是围困,顶多是袭扰,区区二千骑兵,要是石国人军马齐出,只怕这支小部队要退避三舍。
由于饮马的要求,二千人甚至还分出一半,轮流守在城下,另一半去饮马,守在城下的千把人看上去忒够单薄,而且他们也不可能长期列阵以待,石国人看着他们在城下东一堆西一堆的坐在地上,马匹随意吃草,吃完这边吃那边,绕着城门四处转移。
唐人在那里吹牛闲聊、吃吃喝喝、摔跤、跳舞、拳斗、出队列、站军姿(倒没持久多少时间)、打斗等等,甚至他们在那里玩起了橄榄球!
新奇别致的玩法让石国人看得津津有味,唐人的花样真是多,不愧是天可汗所在的国度。
石国人的上层则爆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执,作为石国子孙,石勿启、石勿节见到唐军人少且懈怠,主张开门出战,看能否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且以多胜少。
阿史那弗明是匹识途老马,大摇其头道:“老套!不可中计!”
“有什么计吗?”石国人好奇地问。
“我听人说,这年头,唐人越来越象胡人,胡人越来越象唐人!”阿史那弗明哈哈大笑道。
“此话怎讲?”
“唐人打我东突厥族人,以精骑远出,抛弃后勤供应,专打部族,攻略营地,杀人放火,见人就杀,见牲畜就抢,带不走就杀牲畜,还掳掠奴隶,见硬则避,见软则打,如同胡人!”
“而许多胡人归化,以唐为美,穿唐衣吃唐食说唐话,这就是胡人越来越象唐人。”阿史那弗明扯了一下然后道:“唐人大大的狡猾,他们等着我们出击,我们不可上当!”
“然而他们确实很是懈怠,而且城上望下去数十里外无敌踪,就那么千把敌人,我们还吃不下,枉为男人!”有人不服气地道。
“相信我,我以前打寨子时,做得比唐人还过份,我们甚至就在阵前睡觉都有!”阿史那弗明微笑道:“这些唐军看来是老兵,训练有素,且还没有战果,他们不会放松的!”
加多一句道:“要去你们去,如果你们能够取得战果,等你们凯旋而归,我向你们置酒陪罪,或者(你们殒落)……反正都有酒喝!”
在他的坚持下,石国人出战之心也不强,始终没有开城门而战。
阿史那弗明是对,等石国人出战,唐人就会一哄而逃,逃得离石国人不远,引着他们,引向另一队骑兵,看情形,能战则战,能打石国步兵亦可,反正有乐子就是了!
而另一方面,康国人则沉不住气,吃了亏。
……
且说史万超、孙三郎引三千骑兵毫无畏惧地冲到了康国国都城下!
康国,栗特昭武九姓的中心国度,国都萨末建,周长二十里,是昭武九姓国度最大的,也是最富庶和最强盛的!
其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于此,土地肥沃,树木郁郁葱葱,其王豪勇,兵马强盛,国人性格猛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
看到不多的唐军到达,康国将军乌卡普立即点起五千军出击,试图给唐军一个迎头痛击!
而史万超看到对方的规模,立即挥军迎击。
乌卡普年富力强,身体肌肉发达,四十出头,正是当打之年,他点兵有讲究,多了人家逃,少了怕打不过,五千人乃是稳妥之策,不过他小瞧了唐军的战斗力。
两军骑兵对冲,见到堪堪百步距离的时候,“放箭!”孙三郎发出了命令。唐军将士们从容地松开了拉紧的弓弦。
“胡胡胡胡……”弓弦声大作中,箭枝离弦而去,抛射落下,在康国人攻击前,杀伤他们的骑兵,惨叫声连绵不断。
乌卡普脸上平静无波,却是惊讶不已!
一般地,为了保证命中率,普遍到了七十步才发射,而唐人足足提前了三十步。
射程远,杀伤敌人的同时还打乱敌人的攻击,好处是多,可也要射得到才行!
他领兵出战,肯定不差,可唐军精锐胜过他的部队。
唐军抛射来了差不多三次,而康国人回敬二次,而且唐军齐射十分有节奏,不受身边人死伤的影响,相比之下,康国人的准头差多了。
三打二,在密集的攻击下,康国骑兵人仰马翻,取得的战果不及唐军的三分之一,他们死伤千人有多,而唐军不到三百人!
最后一轮,双方前排同时平射,弦声响彻一片!
贯胸、爆头!康国人前排像被收割的稻谷一般,一排排地倒下,后面也被抛射的弓箭不断杀伤。
让乌卡普心头一震再震的是,他看到唐军射中康国人几乎应弦而倒,而康国人射中唐军身体,打不中要害的,往往晃荡而不倒!
该死的唐军装甲够厚!
更让他震惊的是唐军射完弓箭,把弓往马左侧袋上一插,再疾快地从右侧袋上取出一把弩,打开保险后,对准康国人按下板机!
“嗖嗖嗖!”近距离一射一个准,康国人又倒下了大片。
弩是特制的,装在袋里不会走火,除非打开保险才可以发射,上弦后平射杀伤力强劲!
差不多康国人又死伤了近五百,而唐军不到一百!
然后心神大乱的康国人迎上了唐军锋利的马刀!
“杀!”刀光闪过,人头飞起!
第六四八节 石见明献策()
两军一旦拼起刀子,乌卡普心凉半截,知道遇到了硬碴子!
唐军出刀快,重而有力,砍杀极其凶悍,刀刀夺命!
砍的都是要害,一刀足以让康国军受重伤或者丧命。
而康国人刀子砍下,落在唐军装甲身上要不弹起,要不入肉不深!
这该死的唐军的装甲怎么这么好!这个发现让康国人心情大坏,发出了阵阵骂声。
诅咒也无用,康国人已无退路,只能迎接唐军那令人神伤魂断的利刀攻击!
乒乒乓乓声马刀互拼声中,夹杂着人们的呼喊声、惨叫声以及刀子切肉的钝响声,沉重落地声,嚣闹一片。
让康国人绝望的是唐军普通骑兵很强,而将领更是强中强!
史万超挥动铁刀一口,刀光盘旋如龙,遇面之敌无一是其三合之将,俱被他斩于马下!
他的左右有亲兵护翼,俾使对方不能暗算他和多方位攻击他,让他发挥出强劲的威力。
史万超属于难得的高敏加大力的攻击范畴,加上他学过刀法套路,真让他无往而不利,他带头冲锋,形成一个锐利的尖锲突进康国人中间,带动其他人突破康国人的战线。
孙三郎则没有参与硬战,被部众包裹他于阵中,光顾着射箭,虽然是抛射,但他的命中率非常高,中箭者无不倒下!
战斗中明显地看出了唐军官兵的战斗素养好,攻击力强劲,刀法凌厉无比!
杀得康国人尸横遍野,人头滚滚,要不是他们的装备还算不错,死的人只怕更多。
韦晞的发家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他麾下老兵持续更替,薪火相传,而且他的军校、教导队办得不错,本来胡人的纪律散漫,拼杀技术不良,但由于有完善的训练体系,加入唐军序列的胡人经过强化训练,拼杀技术大有改观,而且纪律性也好了许多,他们不是乱战,而是跟随军官、军旗,力往一处使,奋勇当先,突破敌阵。
兼且士气高涨,装甲坚厚,康国人被一边倒地屠杀!
乌卡普被亲兵围裹保护,倒是毫发无损,只是看到周边环境,让他心凉如水!
唐军好象魔神附身般,怎么砍都能砍中康国人,怎么射都能中,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带出来的兵马太少了!”乌卡普悲哀地道,却不想如果带出大队人马,人家才不会与他交战呢。
“气死我也!”马卡普怒不可遏,见着史万超在那里屠杀康国人,遂引军冲向他。
然而史万超如此凶神恶煞,只见他一口大刀,冲入一群康国骑兵中,一阵乱砍,康国人真是碰着就死,挨着就亡,直杀到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见势不妙,部下军官们用力拉着乌卡普的马缰,将他带转向,逃回城里。
二个一千,五千唐军死伤一千,而五千康国人逃回来只得一千,其他人等尽数死在城外!
这一战杀得康国人人人害怕,观战的人们在城墙上看得痴呆!
“胜利了!”唐军高呼道,孙三郎上前恭贺史万超道:“史将军这等战力,我军何忧敌人不平!”
史万超一点都不谦虚道:“那是当然,也不看看大将军为什么专点了我做先锋!”
孙三郎胡人出身,信奉拳头大就是老大,听他的话连连点头,并不觉得他不谦虚。
见到孙三郎的态度,史万超十分得意的同时,看孙三郎非常顺眼,不用在唐人中间,搞什么明明是行的,还假惺惺地说哎呀,俺不行啊这此虚伪语言
……
且说康国人败了一仗,乌卡普逃回城里,倒没挨到多少骂,毕竟敢出战对付象突厥、唐国这样强手的将军不应该受到责备,他是有种的,胜过那些不敢作战的。
吃过亏,想起了先行到来的石国王子石见明的有有言在先说野战康国必败,不嫌其立即将他请到王宫商量。
康国王廷仿建大唐宫殿,颇有大唐宫殿风范,其规模宏大,形象壮丽,还加进了许多栗特的风格,颇为别致。
国王乌斯曼一身标准栗特装束,高倨宝座上,他四十出头,正是精气神强健的时候,眼神锐利,形如鹰隼。
这样的主儿,是不会轻言投降的。
石见明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康国君臣乃至于昭武诸国的使节们都洗耳恭听。
“唐军此来,目标远大,很可以想攻占整条商路,想实际占领,把我们的国度变成他们的州县!”绝非石见明虚言恫吓,而是石国有部队突围(没有筑起长围,唐军骑兵包围圈并不紧密,石国人半夜逃跑把消息带出来)
“达不到目的,他们不会收兵!”
“他们有决心,他们有英勇善战的将军,他们有足够的士兵!”
“不同于突厥人,他们除了骑兵厉害,还有步兵,他们步兵守城和攻城技术。”石见明顿了一下道:“是天下第一的!”
见到大家的脸色渐渐变得严峻,石见明警告道:“必须集中所有的力量,如果我们稍一疏忽,等待我们的就是亡国的结果!”
有人问道:“那么应该怎么对付唐军呢?”
“趁着唐军尚未大至时,各国应该把所有的物资、人员都收进城里,不要资敌!让唐军无法补给,他们的补给线路漫长,什么都不能获得的话,他们就无法坚持!”
“所有国家都提高警惕,不要以为距离远唐军打不到,唐军骑兵一人五马,行动迅速,再远的距离也赶得到!”
“不要轻易野战,努力守城,待唐军懈怠之后,骑兵才出动,攻击其补给线,但不要与唐军骑兵主力野战!切记,唐军步兵天下第一,野战也是天下第一!”石见明作了上述的提议道。
又有人问起来:“王子的意思是说各国不要集中联军,与唐军作战?”
石见明肯定道:“是的!唐军远来,最喜决战。我们守城,或有胜算,但是我们与唐军决战,我们很可能会被消灭,各城也将无兵据守,等待我们的就是亡国!”
康国人、各国使节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石见明强调道:“唐军比突厥人、吐蕃人还要强,谁认为打得过突厥人、吐蕃人的,那就战吧!”
他的话打动诸人,国王乌斯曼站起来,一锤定音地道:“就按石国王子说的办!”
第六四九节 破拓枝城()
按照石见明所教,康国使节四出,传谕昭武诸国曰:“坚壁清野,紧守城池,待敌懈怠,再行反攻!”
十六字真言道尽了对付唐军的好方法,日后唐军知晓后,也惊叹不可小看天下英雄!
康国军利用唐军骑兵主力未到之际,积极出动上万骑兵、上万步兵,将周边来不及撤退的离都城三十余里的一座副城给搬了个空,人员、物资皆运至都城。
史万超军只得二千,上前冲突,心有定见的康国军也不急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以强弩硬弓射住,他们出动时多备弓箭,见唐军到来就攒射之。
两军对射,唐军未能占据优势。
这里面有缘故,康国的弓弩质量不差!
这个国家是乃栗特人建立的昭武九姓国度中最有钱的,想栗特人在大唐乃富人的代名词,家财多有万金以上,非但中原普通商人难于望其项背,就是世代官宦子弟,也显得寒伧。
普通栗特人这么有钱,作为其母国的康国绝对豪富,富裕到什么程度待打破都城说起收获再谈,现在讲的是康国人有钱,也知富有人馋,遂广置刀兵,建筑城池,制作弓弩,其弓硬,其箭利,与唐军有得比。
主要是史万超止得千五百人出战,DPS不够高企,且对方厉害,不射人,专射马,倒下二百余骑,死的人不多,但摔得鼻青耳肿的,招惹到康国人大声嘲笑。
史万超恨得牙痒痒的,却已非之前的莽夫一枚,他打过大仗,进过“学习班”,懂得进退,见机不利,遂着将落马军士救起,脱离战斗。
如此康国人顺顺利利地将人员物资搬进都城里,增添了守城实力。
他们转移得快,过得数日,唐军骑兵大至,所谓上万骑兵,无边无际,到来的骑兵总数将近三万,那是漫山遍野,如洪水倾泻而来,势不可当!
一个赛一个的精神嚣张,就连马匹也显得十分地狂野,一看就知道不好惹。
城头上的康国人震惊之余,无不庆幸,好在听信了石国王子石见明的先见之明,不与唐军硬拼,若是列阵出去野战,只怕唐军骑兵三万破六万康国军都不成问题,至少也可重创康国军,哪怕唐军骑兵尽丧,可是康国军打光,等唐军援兵一到,康国即完!
唐将乌质勒、杨成献见到康国人不出,城池高耸,康国军雄壮,他们是骑兵,自然不能攻城,乃在城外搦战,将康国人祖宗十八代百般毁骂,康国人只当作耳边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