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3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昭德怒叱道:“这石头是忠心,洛水里的其它石头呢?统统造反了?”

    众人哄堂大笑,欲献石者羞愧而退!

    李昭德实在是天煞孤星,酷吏厉害尽人皆知,李昭德却当着武则天的面前对来俊臣道:“来少卿(司仆少卿),我听闻上林坊边的十二号宅里的门丁向你说‘大郎你回来了!’厉害啊,这上林坊十二号临着洛水,有三亩地之大,价值一百两黄金,我做宰相都买不的,你大概是借贷来买来这宅子吧?!”

    来俊臣大窘,机械地点头称是!

    李昭德满面春风地道:“利钱多少啊?哪里的质库(典当行),这么大方,不介绍给我吗?”

    来俊臣不应,低着头研究殿上的地砖。

    大臣们暗笑,武则天有什么表示吗?

    她闭着眼睛,头一点一点地,她装睡!

    没听到李昭德说什么!

    如此才将来俊臣包庇过去,否则来俊臣有麻烦,武则天还要利用他,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

    又有酷吏侯思止,这厮牛13得很,逼死了武则天的三儿子李显,所以诸官不敢惹他。

    侯思止曾经看中世家大族赵郡李氏家里女郎,欲办婚姻,他是个小瘪三,人家不允,侯思止求皇帝赐婚,这就私事变公事,武则天召开廷议,让大臣们商量是否应该下旨。

    果然李昭德跳出来阻拦道:“可笑至极,沐猴而冠之猴子岂可匹配世代簪缨之女郎,你们要是同意了,不要预我,你们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他话说到此,众大臣哪怕是酷吏也要说声对不起了!

    气到侯思止三尸神暴出,却又奈何李昭德不得,那些大臣们对他说:“你搞得定李相,我们必然签字!”

    没错,诏书要宰相副署,李昭德不肯签字的诏书属于非法。

    侯思止只好认栽!

    ……

    李昭德拳打两武,脚踢酷吏,威风凛凛,意气风发,朝堂上豆卢钦望、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虽同为宰相,但都依附李昭德,以他所言为善。

    独有郭待举并不事事附和李昭德,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有时与李昭德吵得很激烈,但斗而不破,既不算和/谐,也没彻底反脸,该合作时也合作,朝廷尽知两人是怎么一回事,李昭德在没能彻底打翻两武和酷吏们时只好听之任之。

第七三一节 子不如女() 
长寿二年(六九二至六九三)正月,发生了一桩离奇之事,让李唐旧臣不禁感慨“国之将亡,妖孽横生!”而武氏兄弟团伙,则是遗憾:“可惜未能取其(皇嗣李旦)的性命。”至于被武则天提拔的中立派,两相对比,都在心里嘀咕“女帝子女,子不如女”,更多的心理倾斜往太平公主!

    皇嗣李旦(即睿宗)数遭诬谤,几罹大祸,毫无还手之力。

    魏王武承嗣的势力在消退中,前年他求太子之位不得,去年被罢相,执政的是李昭德,他毫不掩饰自己对皇朝正统李旦的维护。

    导致一些人产生错觉,以为现在的皇嗣李旦地位稳固,遂产生了一些非份之想。

    例如韦团儿,此姝有姿色,有才华,为武则天的婢女,受到宠信,在身边服侍。

    她有大量的机会见到了李旦,因为李旦要显示孝顺,每天到武则天处问安,于是,韦团儿瞅了个机会,找到李旦道:“陛下有事找您!”

    李旦乃惊弓之鸟,既闻武则天要找他,吓得要小溜小跑的过去,韦团儿抿嘴笑道:“慢点!慢点!”

    去到武则天的寝宫,李旦的人手自然就进不去了,由韦团儿一人引着李旦,前往一处偏殿。

    宫里殿堂密布,韦团儿作为武则天身边近侍,自然是知道哪一座在空着。

    走着走着,李旦觉得有点不大对头,老娘应该不会住在这里啊,难道老娘想做什么?但他哪敢置疑,被韦团儿引着进了殿里,害怕得有如待宰的鸡般。

    老娘不想干什么,韦团儿却想干些什么。

    “殿下,请坐!”这个俏婢示意李旦坐于榻上,开始施展手段。

    韦团儿有本钱,天生丽质,眉梢处眼角带风流,声音娇嗲引人犯罪,出落得如花似玉一般,当她拉着李旦的手摸向自己年轻的身体时,李旦差点迷失了!

    突地想起了武则天严厉的双眸,近臣们的再三告诫和将来可怕的结局,不,我不能给任何人有可趁之机!

    李旦猛然起立,推开了挂在身上的韦团儿,离她三步。

    “好家在,幸亏自己有定力!”

    否则,一个污辱母婢的罪名扣过来(封建社会这个罪名不小,红楼梦里宝玉不过是调戏一下了母亲王夫人身边的婢女金钏儿,王夫人发觉了,将罪名扣在金钏儿身上,说她勾二爷,金钏儿不得不自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将会百口难辩,在这险恶时期,来不得一点的疏忽!

    他跑掉了,而韦团儿独自饮泣,恨得银牙欲碎!

    大美女摆在他面前,任他为所欲为,他居然不上!

    韦团儿欲以私情上位,成为皇妃的美梦破裂,因爱生恨,韦团儿在宫中有些势力,作了些准备后,就到武则天面前出首。

    ”你要告太子妃刘氏、德妃窦氏对朕作厌胜之术?“武则天拧起了眉头,如风暴在盘旋。

    韦团儿伏地禀道:“正是如此,奴奉旨到东宫传旨,结果发现她们图谋不轨。”

    这不是件小事,武则天很重视,立差武士前往东宫大索!

    结果分别在刘氏和窦氏的床底下分别发现了一个绢制的小人,上面写有武曌,还有生辰八字,小人身上插满了针。。。嗯,此为厌胜之术,用来诅咒人。

    古人愚昧,以为厌胜之术能够致人于死地,故厌胜之术为宫里所禁,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汉朝武帝时期,宠臣江充诬陷卫皇后(其兄卫青,外甥霍去病!)所生的太子对汉武帝行厌胜之术,在东宫掘出了桐木人偶,导致太子不得已造反而身死,卫皇后自杀的好大风波。

    今天刘氏和窦氏竟然行厌胜之术,诅咒皇帝。

    绢制小人摆在了武则天面前,她气得浑身发抖,那个生辰八字正是她的,非亲近之人不可知(她却没想到韦团儿也是亲近之人会知之),于是下诏召刘氏和窦氏进见!

    白天进见,至晚上都不见回来。

    李旦惶恐不安,遣人打探消息,毫无声讯,她们两人蒸发,在人间消失!

    很有可能被武则天派人当场格杀,埋在宫里的什么地方,做了花肥不一定。

    不敢声张,更不敢抗辩,李旦忍气吞声。

    他泰然自若,象没发生过什么事一样,还严禁东宫之人私下议论此事,以防万一。

    韦团儿却不放过他,再见武则天,诬道:“刘氏和窦氏乃弱质妇人,岂敢加害陛下,她们敢这么做,此为皇嗣所教!”

    一石激起千重浪,武则天身边近侍听闻,无不脸上失色,就连上官婉儿也不例外。

    武则天微一思忖,吩咐内侍道:“去请公主来审案!”

    这回轮到韦团儿心中格登一声,脸色大变。

    失算了,如果武则天令酷吏们去查案,分分钟确认是李旦要想害他老娘,却没想到太平公主来问案。

    这个公主杀伐了得,受了旨意前往审案。

    首先讯问李旦:“皇兄你欲加害我们的母亲吗?”

    李旦立叫撞天屈道:“皇妹,兄如有此心,必叫父皇在地下也不得安稳!”

    很严重的誓言,只要逝去的高宗李治陵墓有状况,则李旦为大不孝,在封建社会里难以立足。(比方说李旦说出这话,正好来了个地震,把乾陵给震坍了,那李旦就完蛋了)

    话说得很结实,太平公主让李旦请回,也不追索他身边人的口供。

    叫了告状人来,太平公主满是厌恶地问:“你说我皇兄欲害我母亲,可有实据?”

    此话大为不善,韦团儿强辩道:“那些小人就是证据!”

    她指出道:“她们岂会害人之术,必出于皇嗣授意!”

    太平公主冷笑道:“放屁!捉贼拿赃,你说是皇嗣授意,我还说是你的授意呢!”

    “左右,给我打!”她不由分说,招呼一声,如虎似狼的武士拖了韦团儿出殿,拿起刑棒,毫不留情往她身上打下去!

    太平公主叫武士打韦团儿,可没说打多少杖!

    即没说杖数,也没叫停,那就一直打下去!

    三十杖下去,可怜如花似玉的美女,成为了一个血肉模糊的肉团!

    不知道她挨第一杖打下去时,有没有想到宫里黑暗,吃人不吐骨头,不小心谨慎,还敢出头,结果惨遭厄运!

    ……

    当侍女向武则天禀报太平公主杖毙韦团儿之事,伤及同类,那个侍女心中不无兔死狐悲之感,认为太平公主是胡乱断案。

    岂料武则天点头认可道:“公主的处置,非常恰当!”

    她很是欣慰,因为她关爱自家兄长,肯定对自家老娘更是维护。

    至于韦团儿,一个婢女,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就连皇太子妃也死得无声无息,说处死就处死了,何况一个婢女。

    ……

    此事传将出去,时人将李旦与太平公主放在一起对比,均对李旦摇头不屑。

    做兄长的,还要妹妹去保护,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第七三二节 朕几成申岸屠() 
区区一个婢女差点动摇国本,让皇嗣移位!

    又有前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谒皇嗣,被发现后皆被腰斩!

    李旦自此不得见公卿以下,幽闭宫中,大家对他避之则吉,他又死了两个爱妃,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只有皇妹太平公主不惧流言,在进宫见皇帝后,有时会去东宫与李旦说说话,两兄妹的感情非常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哪怕李旦处于这种悲惨的地步,也照样有人控告李旦心中愤恨,有阴谋,想要造反!

    武则天起了疑心,派出得力大将来俊臣出动前往查案。

    来俊臣,来俊臣!

    能令大唐小儿止啼的主儿,他一出动,可以无中生有,让任何人怀疑自己的人生,到最后,李旦都会认为自己确实准备造反了!

    想让人认罪?

    容易得很,来俊臣最为擅长,只要让罪人去刑具上走一遭,什么口供会得不到?

    再让他们互相攀咬,绝对可以咬到李旦身上。

    好在天底下不乏忠勇之士,太常工人安金藏暗藏匕首上堂,当讯问到他时,立于堂中,安金藏大呼道:“太子无反!昔公主女兵敢以死以卫公主,太子身亦不乏此辈,臣愿以死以保太子不反!”

    他取出匕首,划过腹部,匕首锋利无比,肚皮被割破,肠子都流了出来,血流遍地,血气满堂!

    惨状可令石人流泪,堂上的官员及差役不忍卒睹,然而来俊臣居然不为所动!

    他一拍惊堂木,中气十足地数落道:“你说太子不反就是不反了,我听你的话,岂不是很没面子?我就说他想造反,他要造反,他已经造反!”

    “你不信,你就看着本官审给你看,看本官审个水落石出,看你信还是不信!”来俊臣傲然地道,对自己的审案术充满了信心!

    天底下有这等铁石心肠的人,大家算是见识到了,知道来俊臣厉害,没想到他厉害到这个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好在来了雷霆救兵,只听得堂外有人大喝道:“住手,陛下有诏,来俊臣接诏!”

    太平公主、李昭德和吉琐联诀而至,他们持有圣旨,来俊臣不得不离座接旨。

    吉琐宣读圣旨,原来是审问皇嗣欲反一案,事关重大,武则天再派吉琐与来俊臣同查,来俊臣为主,吉琐为辅。

    即使如此,来俊臣也不怕吉琐搞什么妖蛾子。

    他是主审官,掌握主动权,吉琐翻不了天。

    但是圣旨上又说派了太平公主和李昭德观案,乃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来俊臣即有此悟。

    太平公主没令安金藏的牺牲白费,她用一块洁白的小手绢捂住鼻子,问明由来后厌烦地道:“来少卿,听闻你审案好大的名气,今日本宫看来,不过尔尔!”

    来俊臣没好气理她,李昭德是她队友,接应道:“来少卿的办案水平不成么?”

    “那当然啦!他查案查出人命来,一堂子血的,这是御史台办案?本宫看是屠宰场,我尝闻驸马说过,杀人于无形无色乃至高境界,来少卿你的境界养得远呢!”

    旁白:

    (来俊臣心里思忖:“好啰嗦的女人!驸马为什么不休了她?”

    安金藏惨叫道:“好啰嗦的女人!还不采取行动,我都快痛死了!”)

    太平公主遂决定道:“都审成这个样子了,还查什么案,我看来少卿你就是屈打成招,不行,我得禀报陛下去!”

    李昭德帮腔道:“公主说得很对,先停止查案,待公主禀明陛下,有了决断之后再作打算。”

    吉琐作出了他应有的贡献道:“同意!”

    任由来俊臣神通广大,也架不住一个实权公主、一个执政相国和另一个酷吏的伙同颠弄,此案办不下去了。

    他要是硬扛,三人一起告状,武则天也很难办。

    武则天听过太平公主的禀报,忍不住悚然而惊!

    她叹息道:“战国时为保赵氏孤儿,有程婴舍子代死,有公孙杵臼以窝藏罪赴死,成就千秋美名!”(以战功起家的晋国贵族赵氏,权势惊人,国君忌之,默许奸臣申岸屠害死赵氏三百余口,赵氏家主赵朔有遗腹子赵武在各多义士保护下得生,长大成人后报复杀死岸屠害。)

    “今有安金藏舍生为保皇嗣,朕若再坚持审理,朕岂不成了申岸屠,为天下笑也!”武则天夸奖道:“还是皇儿聪明,立即停审!”

    她下旨停止追查,撤消来俊臣的差使,此事到此为止。

    “那个安金藏现在怎么样了?”武则天还是有人情味地问道。

    “臣女已差军医用鱼肠线缝起了他的肚皮,为他作了医治,已经脱离了危险!”太平公主奏道。

    “甚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