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中的朱允炆得到了消息,他终于放下了所有的天真,而这一刻他其实也早有准备。只是,此刻的他呆坐在宫中,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真正降临的时刻还是会觉得特别的残酷。
朱允炆环视空空如也的大殿,那些所谓的谋臣一个都不见了,那些趾高气昂高谈阔论的书呆子也不见了。
朱允炆内心的绝望、悲哀、恐惧,在这一刻全部转变为强烈的愤怒,他一把抽出悬挂在龙椅旁的长剑,对着空旷的大殿怒吼:“是你这么这些人给我出的主意,事到临头却各自逃命!全部弃我于不顾!”
然而,悲哀的是,他的怒吼没有得到任何的响应,回应他的只有深邃大殿内不停循环的回声。
“陛下!”
一个急切的声音从门口响起,朱允炆愣愣的抬头看着跑进来的人。
那人冲过来一把拉住朱允炆的胳膊,急道:“陛下!燕王殿下已经攻进京城了,您还是快跑吧!”
朱允炆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人,他努力回想着,自己似乎跟这个人并没有任何过多的交往。
徐增寿?徐辉祖的四弟。
在朱允炆的印象中,徐增寿和徐辉祖完全不是同一种人,徐辉祖是完全忠诚于自己的,而徐增寿则会不停的劝导自己,让自己不要昏头一般的削番,并不停告诉自己燕王是不会真心造反的。
不会真心造反?
呵,开玩笑么?那如今到底是谁攻进了朕的京城中!
“徐爱卿,事到如今,你还是要告诉朕,燕王不会造反么?”
徐增寿停下脚步,他呆呆看向朱允炆,看着朱允炆空洞无神的双眼。
虽然徐增寿没有说话,但在如今意识几乎都涣散的朱允炆眼中,却从徐增寿脸上看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嘲笑之意。那神情似乎在说,让你刚愎自用,如今想后悔都来不及了吧?
朱允炆觉得这是羞辱,他无法忍受这个时候只有自己看不顺眼的徐增寿出现在自己身边,已经几近崩溃的朱允炆根本不想看到徐增寿。
潜意识里虽然觉得自己这不过是可笑的迁怒,但朱允炆还是根本控制不了这种愤怒的感情。
强烈的厌恶感让他将全部的愤怒转嫁到曾为朱棣说情的徐增寿身上,朱允炆毫无预兆的抬起握着剑的手,下一瞬间手起剑落,直直刺入徐增寿的后心中。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复仇()
徐增寿大概不能理解,他吃力的回头看向朱允炆,又低头看了看刺透自己前胸的剑和胸口弥漫出的血迹。
由于长剑是当胸穿透,所以徐增寿其实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甚至连胸口传来的疼痛感都已经感觉不到,意识渐渐模糊的时候,徐增寿只是不停的想要问出来,为什么……
徐增寿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想要来掩护朱允炆逃出皇城,他只是想要最后尽一次身为臣子应该尽到的职责。虽然整个靖难战役下来,他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但至少在最后一刻,他希望可以帮助这位年轻的皇帝,哪怕只是帮助他活下去。
但是,徐增寿注定无法完成这个愿望了,因为他已经死在了朱允炆的剑下,死在了他刚刚还一心想救助的人手中。
朱允炆一手拎着剑,呆呆站在徐增寿的尸体旁,他似乎到现在都没有反应过来自己杀了人这个事实。他只是在发泄,发泄满腔的愤怒和恐惧,至于自己杀了什么人,他已经根本不在乎了。
“对,朕是皇帝,朕是天子!就算你们所有人都放弃了,朕也不会放弃!朕只要自己保护自己就好!”朱允炆喃喃念叨着,提着剑缓缓向殿外走去。
失魂落魄的朱允炆在乾清宫大殿门口迎面撞上了一个人,他怔怔抬头,却看到一张陌生的脸。
这张脸是朱允炆从未在宫中看到过得,他皱了皱眉,厉声道:“哪里来的!快给朕让开!”
那人不作声,只是直视着朱允炆,脸上没有一丝的表情。
朱允炆见对方根本不理睬自己,不禁怒道:“朕让你让开!听到没有!”说话间,朱允炆再次举起手中的剑,用力向眼前的人挥了下去。
眼看着剑便要当头劈到那人身上,那人却不见有一丝挪动,他只是轻轻举起手,一把抓住朱允炆握剑的手腕。
朱允炆的手被人抓住,他想用力挣脱,那人手上的力道却奇大,无论他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
那人盯着朱允炆看了很久,抓着对方手腕的手上使力越来越大,攥的朱允炆生疼。
朱允炆疼的额头直冒冷汗,就连想反抗都挤不出半个字,只觉得自己的手腕都要被捏碎。
两个人就这样僵持了片刻,那人突然手一松,拉着朱允炆的力道瞬间卸去,朱允炆一个踉跄后退了几步,险些跌坐在地上。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出现在宫里!”
朱允炆似乎因为刚刚的疼痛感而找回了许多理智,他捂着疼痛到僵硬的手腕,疑惑的看着来人。也因为头脑总算清醒下来,朱允炆这才发现,来的并不是一个人,那人身旁还跟着一个自己颇为熟悉的身影。
在看清另一个人的瞬间,朱允炆便立刻火冒三丈:“李兴!你为什么会跟这个人在一起?原来,原来你背叛了朕吗?!”
朱允炆此时的语气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愤怒来形容,他的声音中还夹杂着悲痛的情绪在里面。虽然他并不亲近李兴,但毕竟是一直跟在他身边服侍的人,朱允炆对李兴多少还存在一些信任和依赖。
而李兴如今的背叛,则成为了在朱允炆伤口上撒上的那把盐。
李兴似乎是觉得到了眼前这个形势也不必要再跟朱允炆假客套,于是他面对朱允炆的问话时竟然是选择不予理会,反而对那个面无表情的人说道:“夜少主,王爷还在皇城外等着,您动作快一些。”
跟李兴一起来的人是夜殇,她听到李兴的话后点点头,应了句:“李公公放心,我动作一向很快。”
“那就好,咱家先在外面候着。”
李兴退出大殿后,还不忘将门关起来。
殿中只剩下夜殇和朱允炆两个人,夜殇冰冷的目光落在朱允炆的脸上,她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一双眸子迸射出显而易见的仇恨之光。
朱允炆不是傻子,他当然看懂了这个人眼神中的含义,他十分恐惧,但却更加不解。他自幼长在皇城之中,并不曾与什么人结怨,而眼前这个人他也确信自己没有见过,那么为什么他会对自己如此仇视,这仇到底从何而来?
夜殇的目光从朱允炆身上移开,落在趴在血泊中的徐增寿身上。
沉默片刻,夜殇缓缓说道:“徐大人应该是来带皇上出宫的吧?皇上真是糊涂,为何要亲手扼杀自己的希望?”
朱允炆没想到对方有这样一问,先是愣了愣,随后恨恨的说:“徐增寿此人一向是亲近燕王的!他来带朕出宫?哼,只怕是要把朕带出去献给燕王请赏吧!这样居心叵测的贼人,朕怎能放过!”
夜殇的视线重新落回朱允炆身上,她嗤笑一声,问:“亲近燕王?将你献给燕王请赏?居心叵测?敢问皇上,这些是你的猜想,还是事实?”
朱允炆怔了怔,夜殇的这个问题竟然问住了他。是猜想?还是事实?朱允炆自己心中也没了方向。他只是单纯的觉得徐增寿一直与燕王走的很近,又是燕王的内弟,所以才先入为主的对徐增寿产生怀疑……若要说有多么确实的证据证明徐增寿勾结燕王,他却真的拿不出来。
夜殇见朱允炆发呆,扯了扯嘴角,道:“看来不过是皇上的猜想罢了。在皇上眼中,亲近藩王就是谋逆,就是居心叵测,那么皇上,您可有真正信任过谁?”
“朕……”朱允炆答不上来,他真正信任过谁?似乎他自己都不知道。
从出生起,朱允炆就注定了与他人的不同,他身为太子之子,从小生活在皇城之中,但是说实话,他对这里并无好感。因为他每时每刻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在他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怪物,这些人不顾一切,使用各种阴谋手段,就只是为了权力。
“没有人真的愿意站在朕的身边!他们都是有目的的!母后培养朕,是为了让朕做皇帝!皇爷爷亲近朕,是因为朕像死去的父亲!黄子澄他们亲近朕,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和权力!他们没有一个人是真心对待朕!”
朱允炆的声音充满悲切和绝望,他似乎是在发泄从小到大的所有痛苦,在这个皇城中,在他的一生里,他从未有一刻真正快乐。
夜殇冷冷的看着他,说:“你似乎也经历了许多不开心的事,但是你却低估了你的谋臣的气节。不妨告诉你,齐泰正在广德募兵,黄子澄在苏州募兵,黄观在杭州募兵,方孝孺只身前往燕王殿下的军营中试图凭一己之力说服殿下挽救危局。朱允炆,你以为眼前的这个危局是谁的?根本不是他们的!他们身为臣子,只需要归顺燕王就可以继续享有权力。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你的危局!可你居然怀疑他们的忠诚!你的一生就是在猜忌中存活的吗?”
朱允炆哑口无言,他怔怔看着夜殇冰冷的双眼,任凭眼角滑落酸涩的泪水。
“建文元年,你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驸马叶羽下狱定罪,只是因为他出身燕王府,你想当然的以为他会成为支持燕王的最大力量,却不知他从未有一刻想过要帮助燕王造反!你刚刚登基,就假想所有藩王都会有不臣之心,履下杀手对付你的叔叔们,才导致燕王为了自保不得不起兵反抗。在你们上位者的眼中,下位的臣子们究竟是什么?诸位下场凄凉的藩王是这样,叶羽和怜香公主夫妇是这样,当年的蓝家……也是这样……”
“什……什么……”朱允炆怔怔听着,他意想不到的是,夜殇竟然会突兀的提起蓝家。
夜殇缓步走到朱允炆面前,突然缓缓抬手,在自己的脸上轻轻撕下一层薄薄的假皮。
“朱允炆,你应该不知道,我等这一天等了多久。”
伴随着夜殇手上的动作,原本毫无表情的面具被撕下,露出一张苍白却悲伤的面容。
朱允炆一瞬间凝滞了呼吸,这张脸他是见过的,曾经在坤宁宫外无意间看到,回到京城入宫向朱元璋述职的凉国公世子——蓝磬。
“你、你、你怎么会……怎么是你……你怎么还活着!”朱允炆颤抖的声音已经可以听出他此刻有多么的恐惧。
撕下面具的夜殇,也就是蓝磬,她的眼中依然是冰冷的仇恨,眉宇间一览无余的悲伤和心痛诠释着她确实是个可以有表情的活人。
蓝磬缓缓从腰间抽出一柄长剑,她抬起剑尖指向朱允炆,道:“朱允炆,我蓝氏一族的仇,今天就要跟你讨回来。”
朱允炆恐惧的举起手,他急道:“不,不是我!你应该知道的,是皇爷爷,蓝家的事与我无关啊!”
蓝磬的唇角挂上了一抹嘲笑之意,“下杀手的是你皇爷爷,但你在这里面起了什么作用,你以为我真的不知道么?”
蓝磬的反问让朱允炆一瞬间哑口无言,当年蓝家的案子爆发之前,自己确实曾在先皇朱元璋的面前隐约透露过忌惮凉国公和世子军功的意思。只是,朱允炆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蓝磬竟然会查到这件事。
朱允炆再也说不出任何话,他认命般的闭上眼睛,苦笑道:“我这一生走错的路有许多,其中最错误的一条,大概就是当初将叶羽流放吧。蓝磬,你动手吧,死在你手里,也算是朕还了蓝家的债,总好过死在燕王手中。不过……燕王大概也不打算亲自动手,否则他何必屯兵在皇城外?呵呵,看来他不想在后世落下一个弑杀君王的骂名,这个人一直精于算计,朕是不如他的。”
语毕,朱允炆缓缓站起身,他笑着面对蓝磬,道:“身为君王,朕就算要死,也要堂堂正正的站着。”
蓝磬盯着他,眼神异常的凛冽,片刻后举起手中的剑,道:“不枉你曾身为君王。”
话音毕,剑已落,鲜血侵染明黄色的龙袍。
建文四年七月十三日,建文帝朱允炆死在乾清宫中,年二十五岁。
第二百九十八章 几回魂梦与君同()
蓝磬站在朱允炆的尸首旁怔怔的发着呆,当年朱元璋是在自己的慢性毒药下身体急剧恶化的,如今的朱允炆更是死在了自己的剑下,但蓝磬却奇怪的并没有感到多么的开心。
她只是觉得很疲惫,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绪她也说不上来,大概是因为离自己最终的目的还有很远吧。
“夜少主,好了没?”
门外响起了李兴的声音,蓝磬怔了怔,应了句:“好了,我马上出去。”
蓝磬收起手中的剑,将攥在左手的人皮面具缓缓戴回脸上,简单的整理了一下确认没有破绽之后,她拖起朱允炆的尸身推开殿门走了出去。
李兴见夜殇从里面出来,又见她拖着朱允炆的尸身,立刻安心的呼出一口气,道:“这里就交给咱家,夜少主赶紧跟你们的人汇合吧,燕王殿下还在等着消息。”
夜殇点点头,松手将朱允炆的尸身交给了李兴,道:“殿下的意思大概是不想让他活,也不想让他死,李公公明白么?”
李兴笑着应道:“夜少主放心,咱家知道怎么做,现在这整个皇城都在咱们的控制之下,不会出任何差错。”
跟李兴认识这么多年,互相之间的合作也有很多次了,夜殇对于李兴的办事能力和忠诚度都非常的信任。而此时皇城中所有的宦官和宫女都已经跟随李兴顺从了朱棣,至于御林军以及统领着他们的锦衣卫已经被夜殇和她带来的陌石山庄人制服。事到如今,整个皇城已经全部进入了夜殇的控制。
夜殇跟负责清扫御林军和锦衣卫的楚信杨清汇合,对他们简单说明了朱允炆已经伏诛,可以去通知燕王殿下准备入宫了。
楚信和杨清没有从夜殇的脸上看到丝毫开心的神情,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毕竟他们最终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这一点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