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围棋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 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时张大记者也理解,李小强说“应该很快”是什么意思了。是的,今天这个速度当然很快,第2局是人家李石佛的胜局,人家作为胜利者。你既然愿意重来一遍,那人家当然没有理由主动求变。更何况这样的布局,正是人家所擅长的,前面20多步棋一下后,“铺地板”的格局几乎无法改变。你既然愿意配合,人家当然不介意重新和你练一遍。

    总之当张大记者理解了李小强的“有惊喜”之后,他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局室内,李石佛对李小强的选择显然也有点意外。他抬头看了李小强一眼,李小强冲他一笑,两个人的落子速度开始放缓。

    在上午的比赛时间,研究室内一般不会有多少棋手出没的。今天毕竟是决胜局,在研究室进出的棋手比起以往还算多,有很多人本来准备先看一眼,然后去忙其他的事。但今天的情况好像有点不一样。比如常韧圣,他早早来到研究室,他看到这个开局后就再也挪不动窝了。还有就是马小飞,他飘进研究室看了一眼,也在研究室停留了很长时间。

    “嗬嗬,重新练一次?看来小强还真的很重视这个李石佛呀。在小强面前,能拥有这个待遇的棋手可真不多。”

    马小飞瞄了一眼棋盘后,其他倒是没有评论,他先来了一句玩笑话。听到马小飞的话后,常韧圣和张大记者对视一眼,也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李小强这种特殊的“重视”方式,在国内棋坛也是有说法的。自从李小强出道以来,李小强的布局就以变化多端而闻名。当然,李小强之所以能给大家留下这个印象。主要是因为他的“套路”非常多,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他的“套路”几乎是不带重复的。到了最近几年,李小强虽然已经不用依赖“套路”了,他布局的时候更多是依靠自己理解在下棋。但是他“多变”的特点依然没有改变。

    因为李小强这个特点,马小飞还曾经说过一句玩笑话。这是有次曹大方俞彬等人谈及李小强的“变化多端”,大家都说为此很头疼,因为要和李小强比赛的时候,赛前根本不知道怎么准备。这是马小飞信心满满的说他有办法。众人大惊,连忙追问,马小飞洋洋得意的说道:

    “要对付小强嘛,他的规律我早掌握了,大家只要看他上一盘下的是什么棋就可以了。只要他上盘用过什么布局,那么他下盘保证不用。因此大家和他下棋的时候,就可以少准备一种布局。。。”

    后来大家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还真是这样。李小强基本很说重复相同的布局。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李小强有时候偶尔也会重复一下的。有心人甚至还发现,只要是李小强采用重复布局,一般都是在他特别重视的对手或者说他特别想赢的比赛中。因此国内棋坛就悄悄流传一句玩笑话:

    “能让李小强用重复布局和你练一次,这是一种很高的待遇。。。”

    到目前为止,有多少棋手享受过这种待遇呢?在第3届“东洋证券杯”决赛,李石佛享受过一次。国内棋坛,据说刘大锤享受过一次,那还是李小强很年轻的时候。马小飞也享受过一两次。除了他们两个外,其他人甚至包括聂旋风在内,据说都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

    到了今天,这种传说中的“待遇”又出现了,而且是在大家认为不太可能的情况下发生的。李小强什么意思呢?

    “归根到底,小强还是想在对手最强的地方击倒对手啊。啧啧,虽然我早就知道小强这家伙十分骄傲。但是我还是不得不问一句,他这样做真的好吗?”

    看到李小强给自己带来的“惊喜”后,张大记者也只能摇头苦笑。的确,目前的情况很清楚,而且除了这种情况外,根本就给不出其他解释。而且说实话,对于李小强今天的选择,张大记者也说不清楚这样做好不好。在他的内心,他当然也渴望李小强能用这种打击力度最大的方式赢下李石佛。但另外一个声音告诉他,这可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他现在很纠结。

    “你认为小强只是因为骄傲吗?”

    “哦?难道马小你还有不同的看法?对了小常,你也说说。”

    马小飞和常韧圣相视一笑,由马小飞首先开口:

    “今天这种局面,与其说小强准备斗官子,不过问题的关键恐怕还是在中盘吧。”

    张大记者把目光转向常韧圣,常韧圣很肯定的说道:

    “是的,从现在以后的几十步棋,很可能才是本局最关键之处。”(。)

第四八九章 教科书般的对局() 
首届“中韩国手对抗赛”决胜局较量,当对局双方花费10分钟时间把第2局棋前面20多手复制在棋盘上以后,双方的落子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全局进行到30步棋左右,最终还是李小强率先变招,结合第2局比赛的赛后研究心得,李小强把自己的下法修正了一下。这个时候,双方的落子愈发谨慎,到中午封盘之前,棋盘上的总共手数还不到40手。

    中午的时候,张大记者有事出去了一下。等他重新进入研究室,这时下午的比赛已经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棋盘上一共下了40多手棋。等他重新坐到棋盘边后,张大记者一看就乐了:

    “这是。。。这个地板铺的,这棋也太搞笑了,棋盘总共才4条边,却一共摆出了6个“拆二”,看这个架势,他们俩从这个时候开始好像就要准备收官了吧。”

    听了张大记者的话,一旁的常韧圣笑道:

    “才6个“拆二”,这个数量也不算多嘛。你还记得几年前大竹英雄对小林光二那盘吗?人家那盘可是整整摆出了7个“拆二”。。。”

    常韧圣说的是几年前日本“名人战”挑战赛中的一盘棋,由大竹英雄向小林光二挑战。那盘棋和今天这盘棋的格局很像,由于棋盘上到处都是“拆二”,这点让人印象深刻,同时那盘棋的质量也很高,最后以极小的差距分出胜负,因此被有些棋迷戏称为“地板流的巅峰之作”。

    “呵呵,人家那盘可是号称巅峰之作,那小常你觉得,今天这盘又会下成什么样子?”

    常韧圣歪头巡视着整个棋盘,他想了一会后,摇头说道:

    “不知道,这棋我不知道怎么下,这棋太难聚焦了,好像下哪都可以。又好像下哪都不对。。。对了,这棋应该请教马老师,这种局面是他最拿手的。”

    当张大记者和常韧圣把目光转向马小飞的时候,马小飞干脆就是双手一摊:

    “你们别看我。这棋既然没有正解,因此我根本想都不去想。我看最好的办法,大家还是老老实实等着欣赏他们两位的高招吧。”

    马小飞说得没错,大部分“铺地板”的棋,有个特点就是不容易聚焦。也就说棋盘上没有特别的所谓“急所”。对于这样的棋,棋手选择起来相当困难。

    打个简单比方,假设棋盘上存在这样2步棋,一步棋的官子价值是18目,另外一步棋的官子价值是15目。那是不是一定就选择那步价值18目的棋更好呢?未必。因为你选择那步价值18目的棋以后,你的棋在总体上会变得薄,如果你选择那步价值15目的棋呢,你的棋就可能变厚一点。

    目数好计算,但是棋的厚薄就没那么好量化了。这种厚薄上的细微区别到底有没有3目棋的价值,哪怕是顶尖棋手都很难判断清楚。

    比如第2盘比赛。李小强就碰到一个类似的选择。当时他是选择价值15目的棋准备构筑攻势,按照李小强当时的判断,他认为自己应该能够在攻击中把那3目棋赚回来,甚至还有富余。没想他没注意到李石佛的一套组合拳,李石佛把李小强的攻势轻松化解。那么这样一来,那3目棋就变成实实在在的损失了。这也是李小强第2局失利的主要原因。

    面对这种铺地板的格局,想要很好的把握住其中分寸,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呢?

    这就需要传说中的均衡感!

    这就是大家公认目前李小强还有所欠缺的。这也是大家质疑李小强的选择,为他感到担心的主要原因。

    “小常,你说这盘棋的关键。就在于后面的这几十步棋,指的就是这个吧?”

    常韧圣点点头:“没错,不过这可不是我的观点,我是听老大自己说的。他说如果没让李石佛在这段期间占到什么便宜的话,他有信心赢下最后的胜利。”

    “哦?小强真说过这话吗?”

    常韧圣抬头笑道:“是的,老大昨天还在我们面前叨叨,说他不怕李石佛的控制力,只怕李石佛的均衡感。”

    “不怕控制力,只怕均衡感。什么意思。。。”

    一旁的马小飞笑着解释道:“均衡感主要体现在布局到中盘衔接阶段,而所谓的控制力呢,应该是最主要体现在围棋中的官子阶段。哈哈,小强的意思是不是在说:他其实根本就不怕李石佛的官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盘棋还真要好好看看,不过在这之前,小强别像第2盘那样吃太大亏才行。”

    说完这句话后,大家就没有继续闲聊,而是集中精力持续关注比赛的进程。

    下午2点钟以后,来到研究室的棋手渐渐多了起来。刘昌赫和韩国的朴记者等人来了,聂旋风也带领古大力孔二杰等国少队成员进来学习。

    到了下午3点左右,棋盘上一共下了80多手棋,棋局真正进入大官子阶段。在这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内,研究室也对棋局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不过这段时间两位对局者好像下得还不错。因为研究室内时不时响起阵阵赞叹声。

    “好好摆摆,这棋你们都要好好摆摆,今天这棋真算是高棋呀。。。”像这种教育小朋友的声音,聂旋风已经说了好几次。

    “啧啧,这个李石佛还真是牛啊,果然是细微之处见真功夫,难怪小强对他这么忌惮。。。”这是马小飞对李石佛的表扬。

    “匪夷所思,绝对是匪夷所思,真不愧是棋盘上的巫师。能看到如此精妙的构思实在是一种享受。。。”这是刘昌赫对李小强肉麻的吹捧。

    在别人都沉浸在两位对局者高超棋艺的时候,只有张大记者在左顾右盼。因为张大记者从来不是技术流,他最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

    “喂喂,大家别只顾着摆棋了,大家来帮我分析分析,现在的形势谁好?小常,你先来说说。”

    “细棋!现在的局面极度微细,以我的水平根本就分不出谁好谁坏。”

    又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张大记者决定换个问法:

    “如果让你选择的话,这种局面你愿意执白执黑?”

    听到张大记者这样问,常韧圣认真判断一次,斟酌很久以后,常韧圣回答道:

    “嗯,这个局面。。。我可能更愿意拿黑棋吧。我感觉黑棋的先手效益还是保持得比较充分。”

    张大记者把头转向马小飞,马小飞同样认真巡视过一遍棋盘:

    “我好像也是更愿意拿黑棋。”

    “哦?我刚才听你不停在表扬李石佛,我还以为。。。”

    “呵呵,李石佛这盘棋当然下得极其出色。他在这盘棋中表现出来的均衡感,好像还是要比小强高出一筹。不过我现在终于知道,小强为什么敢继续和他操练这种局面了。”

    “怎么说?”

    “缓!也许是因为对自己的官子水平太自信了,李石佛行棋还是稍微有点偏缓。因此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可能要超过小强,但是在这一项上他失分了。两者抵消,所以才造成现在这个局面。小强还是厉害呀,他应该在赛前就算到这点。所以他才敢和李石佛继续铺地板。”

    “大家的意思是不是认为小强的形势有望?”

    马小飞和常韧圣都笑了。

    “现在当然是标准的细棋格局,既然他们俩都对自己的官子水平极有信心,那么我们就看看他们的官子争夺吧。”

    “这盘棋最终还是要靠官子定胜负啊。”

    “是的,从某种角度说,这盘棋的胜负才开始。”

    从下午3点左右开始,全局的80多手棋,李小强和李石佛两人将展开了漫长的官子争夺。他们的这次争夺,将决定本次对抗赛的最终胜负。

    李小强和李石佛的对决,不仅中国棋手在关注,日韩棋手也在关注的。

    下午4点钟左右,韩国“冲岩研究会”,韩国一帮年轻棋手正在研究最新的棋局进程。他们被两位对局者表现出来的高超技艺惊得目瞪口呆。

    曹燕子默默看着面前的棋盘,他微微叹道:

    “这真是出神入化的技艺啊。。。”

    下午5点,日本新“木谷道场”,大竹英雄和加藤正夫同样带领一帮日本年轻棋手在学习这盘棋。

    “教科书,教科书般的对局!这盘棋完全可以称作官子争夺的典范啊。”

    站在加藤正夫身边的是梅泽由香里,她也一直在关注棋局的进程。不过她好像和张大记者一样,她并不关心技术,她只在乎李小强能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师傅,谁能赢呢?”

    加藤先生冲她一笑:“再等等吧,用不了多长时间,这盘棋就要分出胜负了。唉,能下出这样的名局,无论谁输都是可惜呀。”

    无论是什么名局,无论有多可惜,但是比赛总是要分出胜负的。

    下午6点左右,经过将近7个小时的漫长争夺,这盘棋终于分出了胜负。

    对局室内,李小强慢慢抬起了头,他一脸的笑意。

    半目!

    首届“中韩国手对抗赛”决胜局,李小强半目击败李石佛!(。)

第四九零章 后半盘决胜时代() 
首届“中韩国手对抗赛”落下帷幕,赛后,李小强被记者团团围住。

    “我赛前还真没想那么多,我选择今天这种下法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盘棋我执黑。”

    记者会上,大家没有过多提及最终的胜负,也没有多少人关心棋局的内容。大家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李小强为什么要这样下?

    对于这个问题,李小强做出如上回答。说完这句话后,李小强就含笑闭嘴,如果有人问起类似的问题,李小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