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记者没有功夫继续听老聂的奇谈怪论了,他跑到研究室另外一边,以古大力为首的一帮年青棋手正在研究这盘棋的后续变化。
“大力,目前的形势如何呀?”
“当然是老大呀,老大这棋下的太漂亮了,局势一直没有脱离他的掌控。。。”
和老聂相比,古大力的回答就明确多了,他给张大记者摆起他们研究的后续变化:
“。。。你看,我们研究的最佳定型方案应该是这样。。。如果双方按这个方案定型的话,那么老大的黑棋盘面要好8到9目。”
张大记者再把目光投向其他年轻棋手,其他人给予肯定的回答,孔二杰进一步补充道:“我们研究的这个定型方案,都是帮小李挑最狠的下,反倒是老大这边,我们帮他稍做退让,可即便是这样,黑棋依然能保持微弱的优势。”
听到古大力和孔二杰他们这样说,张大记者才真正放下心来。
“你们说的退让,是指小强在这两个劫争中稍做退让吗。。。”
张大记者又问起了棋盘上的具体问题。
这盘棋下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焦点都集中到棋盘上的两处劫争。这两处劫争不仅至关重要,而且价值巨大,其中一个劫争关系到黑白几条大龙的生死,可以称之为“生死劫”,而另外一处劫争呢,则是价值非常巨大的“官子劫”。
正是因为有两处劫争的存在,才让这盘棋充满了不确定性。可以这样说,这两处劫争如何解决?以何种方式解决?将是决定本局胜负的关键。
“没错,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两处劫争如何处理,我们先来说这个“生死劫”吧,毕竟“官子劫”无论价值再大,那也仅仅是官子而已。。。”古大力对张大记者解释道:“这个生死劫虽然重要,不过我认为这其中的变化反倒并不算多,这里没什么好说的,这个劫黑轻白重,李石头必须在这里做出无条件退让。。。”
以张大记者业余顶尖高手水平,古大力这话他还是很容易听懂的。对于围棋中的“打劫”,有人认为必须打赢才是好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围棋中真正最爽的劫争,是打那些“对手必须打赢”的劫。
比如今天棋盘上的这个“生死劫”,古大力为什么说小李必须“无条件退让”呢?就是因为这个劫争“白重黑轻”,如果白棋打输这个劫,那么他的一条大龙将一命呜呼,李石头将立马起立,这当然是白棋不能承受的。而如果李小强打输这个劫的话,在局部虽然也要承受不小的损失,但这个损失不足以致命,黑棋还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回这些损失。
那么很明显,如果棋盘上出现这种劫争的话,心情更好的那个人会是谁?
“你们的意思是说:由于小李必须打赢这个“生死劫”,所以他必须在其他地方做出退让,比如说。。。那个“官子劫”就让小强打赢。是这个意思吗?”
“就是这个意思啦。。。”古大力对张大记者的一点就通感到满意,他进一步对张大记者解释道:
“当然对于这种官子劫来说,什么时候消劫大有讲究。根据我们的计算,如果老大狠一点的话,盘面10目以上还是没问题的,就算黑棋挑最干净,最安全的下法,确保最终小胜也是没有任何问题。”
古大力解释得很清楚,张大记者也听得很明白,看起来李石头已经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因此现在的张大记者心情愉快。
“那么你们认为,李石头现在应该是无计可施了吗?”
古大力和孔二杰彼此对视一眼,最后是孔二杰先开口:
“虽然他今天下出很多高招,然我大开眼界,但是和老大相比,我认为他还是稍逊一筹啊,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不认为他还有什么办法能翻老大的盘。”
古大力接着说道:“虽然说万事皆有可能,但是以我的水平,实在想不出这样的局面还能有什么办法。我今天真想看看啊,他李石头到底还能有什么招。”
古大力话音未落,最新的棋谱传来。张大记者注意到,当看过最新的棋谱后,古大力和孔二杰两人的表情十分精彩。
“厉害啊,居然还有这么一手?这真是。。。天才的想法。。。”
“现在看来,老大想顺顺当当赢下本局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张大记者连忙也抢过棋谱观看。
张大记者看到的,是棋盘上出现了第3个劫争,李石头通过一个巧妙的手法,巧妙的在棋盘上制造出第3处劫争。
“这个劫。。。”
“这个劫,既不说“生死劫”,也不是“官子劫”。但是这个劫争,又和另外两处劫争有莫大关系,它降低了那个“生死劫”的严重性,同时也影响了那个“官子劫”的价值。。。”
“。。。有了这个劫争以后,黑棋好像就没法做到游刃有余了,原来可以退让的地方,现在已经不能退让,原来可以便宜之处,现在已经便宜不到。啧啧,果然不亏是小李,真是匪夷所思的抵抗手段。”
“那么现在是小强有危险吗?”
“危险倒是说不上,不过有了这第3个劫争以后,黑棋恐怕就没那么好赢了。”
“因为多了这个劫争,现在变成3个劫争都不能退让,既然3个劫争都不能退让,那么现在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什么情况?”
“三劫循环。”
“嗯?”(。)
第七六六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三劫循环!这棋真有可能下成三劫循环,快去问问主办方,决赛如果出现无胜负的话,那么后面该怎么办。。。”
第3届“世界棋圣战”决赛第7局,当李石头一步顽强的抵抗手段出现在棋盘上,当大家预测这盘棋很可能出现三劫循环的时候,研究室内一阵骚动。
围棋中的“三劫循环”,“四劫循环”虽然常被人提及,但在实战中其实非常难遇到的,尤其这还是“世界棋圣战”的决赛,这就更加难能可贵。因此当看到这一幕很可能出现的时候,所有人都有点兴奋,尤其是张大记者和他的同行………
一盘惊心动魄的大杀局,一盘被誉为可和“当湖”媲美的比赛,正当年长一方牢牢控制着局势,正当所有人认为他胜券在握的时候,年轻一方却异军突起,下出了一步极其罕见的,极其顽强的抵抗手段。
这样一个手段,很可能为他争取到一线生机!
这下不愁没有东西写了,还有比这更好的剧本吗?因此张大记者等人一个个都忙碌开了。
“我问过主办方,决赛采用的规则很简单,那就赢满5局者获胜。也就是说如果这局下成无胜负的话,后面李石头又连扳两局,那么本次决赛将出现第10局。而且决赛采用3种用时,在哪种规则中出现无胜负,那么加赛也采取这种规则。”
老聂作为本场比赛的裁判长,他最开始当然也没想到会碰到这种情况,于是连忙去询问,然后把询问结果告诉大家。解释完后老聂又感慨道:
“这个小李,还真是顽强啊,能下出如此巧妙的抵抗手段,一盘和棋也说得过去,不过对于小强来说,那就有点可惜了,毕竟一直是优势的棋。。。大力大力,你们再去研究研究,看看还有其他可能吗。”
这时候不能怪聂旋风偷懒自己不去想,一盘棋只要有劫争存在就称得上是复杂,更何况这盘棋还存在3个劫争。有3个劫争也就算了,更要命的是这3个劫争的类型还不同,这其中不仅涉及到各种算路,需要计算各种手段,各种劫材,同样还涵盖了大量判断。
好在在年轻棋手中,古大力以算路闻名,孔二杰以判断见长,因此以他们两个为主,再辅以其他人的配合,即便是如此,他们也花了相当长时间才把研究结论告诉老聂:
“应该没什么意外了,这盘棋多半就要以三劫循环收场。”
“哦?”
“是呀,我们刚才都判断过,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3个劫争双方都不能退让,既然都不能退让,那就只能僵持下去。。。”
古大力的话简单明了,但对于聂旋风这种大高手来说,他的意思一听就懂。而且从广义上来说,围棋为什么会出现和棋呢?其中最重要的关键词,当然就是“僵持”二字。
“现在看来,这盘棋能够结束的比较早吧?这样也好,大家都养精蓄锐,好好准备后面的比赛吧。”
聂旋风说这话的时候,正好是下午刚开赛不久,也就是下午1点多一点。可是半个小时过去了,1个小时过去了,直到下午接近3点,不仅没传来比赛结束的消息,甚至连最新的棋谱都没有传进研究室。
“小强在干什么。。。”
因为这时候轮到李小强下棋,那么很自然的,研究室大家又议论开了。
“我认为小强的反应非常正常,毕竟前面是优势的棋啊,如果换成我是小强的话,这个时候肯定也是心有不甘,那么在这个时候多想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大家猜猜李小强想法的时候,这是研究室最主流的论调。当然,除了这种最主流的猜猜外,还有另外一种猜猜开始在研究室弥漫:
“莫非,小强又想到了什么破局手段。。。”
拥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也不少,比如说张大记者。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小强长考,从不落空!
记得在多年以前,当张大记者在自己一篇文章中用上这样一句排比句的时候,大家就对“小强长考”充满了无限憧憬。而在这其中,对“小强长考”最憧憬的,那自然就是张大记者本人。
“小强,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你难道还能找到破局的手段吗。。。”
随着李小强思路的时间越来越长,张大记者的眼睛也越来越明亮,他盯着对局室的方向喃喃自语。
下午3点左右,对局室内,已经长考了很长时间的李小强换个姿势继续长考。必须承认,李小强当然在思索破局手段。不过和大家猜猜不同的是,李小强之所以苦思破解手段,并不是因为什么“心有不甘”,而是另外一个原因:
在前世的时候,罗神猪著名的“青铜谱”实在是太有名了。有不少人甚至认为那才是“古今第一名局”。
记得“围棋天地“曾经搞过一个问卷调查,问100名职业棋手:你对哪盘棋印象最深刻?结果没有任何悬念,罗神猪的那盘棋被提及的次数最多。
而作为资深棋迷的李小强,他自然也对那盘棋印象深刻。
现在罗神猪的“青铜谱‘虽然还没有出世,但作为李小强来说,当他自己遇到三劫循环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这其实根本就不用多说。
“既然罗神猪能够破局,那么我呢?能否用类似的方法破解三劫循环。。。”
因此可以想象,当李小强刚看到小李制造三劫循环的时候,李小强根本没经历大家想象中的什么挣扎,什么犹豫,就像条件反射一般,他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么破解李石头这个手段。
时间一点一点在流逝,李小强的长考也在继续,3点半钟,4点钟。。。当李小强的保留时间即将用完的时候。
渐渐的,李小强开始找到一点头绪,他发现一条非常隐蔽的取胜之道!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却开始犹豫了:“怎么办呢?现在要不要这样下。。。”
李小强的犹豫不是没有道理,李小强今天之所以花大把时间进行长考,这除了是受罗神猪的启迪外,也和李小强面临的处境有很大关系。
目前李小强是以4比2领先,而且这盘棋就算没有找到办法也没有关系,反正最不济就是和棋嘛,既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那么就把这盘比赛当成一个高难度题目,想想破解之道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当李小强想到破解之道之后,他却开始犹豫,因为这个破解之道不仅复杂,而且凶险。面对如此复杂的变化,没人能保证自己不出现误算,李小强也不能。
“如果自己的计算有误呢?那就别说是赢棋了,和棋都确保不了,如果这样被小李扳回一局。。。”
这就是李小强犹豫的原因了。
一边是创造名局的诱惑,一边是输棋的风险,李小强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下午4点多一点,李小强的长考终于结束,他把手缓缓伸向棋盒,他开始动手。
“。。。啊!小强开始落子了,快看看,他这么长时间到底想了些什么东西。。。”
前面10几个回合当然看不出什么东西的,大家无法是围绕那几个劫争打劫打得热闹。
不过在10几个回合之后,大家渐渐发现异样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发现李小强的意图。
“。。。啊?小强这是怎么回事!这几个劫材找的。。。这几个不都是损劫吗?哈哈不过没有关系,我想这个时候小强应该是想开了,反正都是三劫循环嘛,那么找几个损劫也不影响大局。。。”
真的不影响大局吗?这个时候别人都没看出问题,只有坐在对局室的李石头。
看到李小强的异样举动后,小李的表情开始变得严峻。因为他注意到,李小强找的那几个劫材,包括他应劫的几个手法,虽然在目数上小有损失,但是却异常厚实!
李小强想干什么?
图穷匕见的一刻终于到来。当李小强以不小的损失,强行消除那个“官子劫”,继续以不小的代价,消除李石头制造的那第3个劫争,只保留那个“生死劫”的时候。这时候所有人都弄懂李小强的意思。
“啊?!劫杀!小强准备绝杀这条大龙!这。。。小强已经算清了吗?他真的已经看清了吗。。。”
不能怪大家大惊小怪,因为李小强的思路确实匪夷所思。屠龙的价值确实很大没错,但是并没有大到无法想象。
而李小强的做法,相当于以2条“小龙”的代价,换取对手的一条“大龙”。而这样的下法,需要极其精准的判断。
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