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阿玛,儿臣定不负所托,好好监国,让皇阿玛无后顾之忧,只是南巡毕竟路途遥远,太医定不能少于三个,还有药品要带足了,多带些衣服此去已经九月份,天也变冷了,皇阿玛一定要注意昼夜温差……”。
巴拉巴拉太子把平贵妃平日里念叨的,也不论是不是用的上全说了,此时的朝堂上会出现前所未有的诡异情况,太子在那不停的说着,皇上眼角湿润越发爱怜的看着太子,直到大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了,跪下喊道:“太子殿下如此孝顺实在是为国之本,此乃皇上之幸,天下之幸”。皇上心中正感动,被大臣们打断,凌厉的小眼神瞟了过去,大臣们心中后悔,继续听就不能少一块肉,干嘛打断啊。
另有一随行的大臣见到如此变救起了火,继续拍马起道:“可不是,臣也是这随行之人,随行的名单早已下来,但臣之子却无一人如太子这般”。
一番话说的皇上异常骄傲仿佛很不屑的认为,太子是朕的儿子,自然是旁人比不得的,不过好歹表情是缓和了不少。
太子不自然的咳嗽一下,皇上难得看到太子耳尖微微泛红,自从太子六岁上书房后,每日里一个小大人样,许久没见过自己太子窘样了,皇上心里大好,于是也巴拉巴拉大致意思就是,你在宫中好好照顾自己,不要等朕回来看到瘦的太子,朕南巡回来定带些新奇的玩意给你和你妹妹……。。
整个朝堂上的大臣,离开皇宫后的印象就是,太子和皇上不停的腻歪,当然如果忽视了大阿哥愤恨的表情和三阿哥不爽的表情,还是很美好的画面,当然这些大臣如果不是脑子不好使自然看的出太子的地位还是很稳固的,这样一来也不怕那些人在南巡时使一些小的手段。
南巡有几日了,在这些没有皇上的日子,应该说在这些皇宫里没有皇上的日子里,女人们没有了奋斗的目标,还是很平静的,平贵妃怀里的长公主腻歪的歪在贵妃的腿上,成嫔看着七阿哥瞅着长公主满是笑意,太子走进庭院内看到的就是这一副其乐融融的画面,美好的不忍心去打破。
平贵妃似乎感觉到有人的到来,看到太子手里拿着信纸还颇为差异。
“儿臣给额娘请安,给成嫔娘娘请安”。
平贵妃让太子起身,成嫔站起身未敢受全礼,平贵妃接过太子手中的信,原是皇上南巡途径黄河,视察北岸诸险。才想起儿子临走前的嘱托,安全到达时要写信报平安。
平日里皇上虽然对太子很疼爱,但毕竟是一国天子,肉麻的话是不可能说出口的,如今在信中似乎没了这一道屏障,只见信的开头便写到:朕南巡途径黄河,视察北岸诸险,自从我儿出生还未离朕如此之远,朕甚是想念……。
信中大概意思就是,自从保成出生,朕还未离开过这么长的时间,这几日路途遥远,每每入梦总是会梦到太子和公主小时后的样子,心里面特别牵挂,恨不得马上回去。
太子如何见过皇上这样肉麻过,一时间不知如何去回信,是平日里的语气还是也这样肉麻,太子突然感觉到比处理政事还难,便拿了信去找了平贵妃,也并非是寻求帮助,而是心底希望平贵妃给他一个能够说服自己也这么写的理由,好能过去心底儿的那个门槛。
“额娘,皇阿玛说甚是想念芳儿”,长公主仰起头开心的说道。一副小女儿姿态,平贵妃如果不是知道公主和伴读把尚书房搞的乌烟瘴气还以为她本就是这幅性子,平贵妃看到长公主这般,突然一笑。
“芳儿去给你皇阿玛写一封信可好,你皇阿玛可是将你们养大,在本宫还未入宫前又当爹又做娘,芳儿知道怎么给你皇阿玛写吧”平贵妃说着,眼却看向太子。
太子听了后心中酸涩,那些日子他如何不知,与皇阿玛同吃同睡,也了解皇阿玛的辛苦,那个时候每逢皇阿玛累了,自己就用小手给皇阿玛捏捏肩膀,那时候自己又有什么力气呢,但是皇阿玛却很开心,没有了疲劳之态。
“我要让皇阿玛知道芳儿很想他,芳儿和七弟都想了”。
成嫔听了后甚为感激,忙起身,平贵妃知道成嫔的性子,忙止住并让之坐下,用眼睛看了看七阿哥。
成嫔了解贵妃不想让七阿哥心里面难受,心中感动微笑的接受了,心里头记了这份恩情。
平贵妃看太子懂了该如何,这亲情是做不了假的,只有让太子自己明白皇上当爹的心情,而不能告诉他这个信就应该怎么些才能让自己的皇阿玛感动。
皇上在南巡那边也是焦急等着。
“李德权,朕给太子的信应该到他手里头了吧”。
“回皇上的话,应该一早就到了,约摸着就这两日太子该回信了”皇上这两日的心情,李德权在皇上身边伺候了如此之久如何不知道,只是希望太子能够争气点,当然也希望太子能够动作快点,自从南巡大阿哥和三阿哥可没少花心思在皇上身上。
李德权心里头盼望着,刚走出们便看到三阿哥手下人前来。
“李总管,这是三阿哥亲手磨制的核桃仁粥,这些日子见皇上辛苦,三阿哥可是磨了整整一夜,这不嘱咐奴才小心送来才去休息,还忘李总管帮咱们三阿哥美言两句”说完递了一个荷包。
李德权掂了掂份量,心里头想着这三阿哥到是有点聪明,这点比大阿哥强许多,不为别的,大阿哥虽说送的东西贵重非凡,但到底不是自己的心意,李德权转了转心思,相比三阿哥这方法是宫里头的荣妃出的点子。
“行,杂家一定把话带到”李德权笑着说道,这结果没出来自然何事都要留一线的好。
将这些子话和东西带到,皇上确实有些动容,向来皇上最疼的是太子,接下来便是大阿哥,太子是皇后之子,也是国的根本自己亲手养大的自然感情深,大阿哥是自己那么多年盼的孩子,那些年有多苦,皇上就对大阿哥有多盼望,生怕夭折了,倒是三阿哥在太子出生之后就没有了大阿哥和太子带来的震撼大,自然投入的感情也多了。
皇上看到三阿哥这般,心里也是感动,当晚就喊了三阿哥,三阿哥听到奴才的话,心中狂喜,努力的按奈住喜悦,挎着轻快的步子去了,只是不知道的是打击也是挺大的,因为太子的信和东西都到了……只能说三阿哥是个悲催的孩子。
三阿哥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了进去,此时的皇上正看着奏折,心里头还寻思着太子的信也该来了,听到有动静抬头瞧见三阿哥,康熙示意其坐下,便和三阿哥聊了起来,问了最近的功课,到这边习不习惯啊,给三阿哥一种像一位慈父那般的错觉,到让三阿哥受宠若惊。
这时候李德权喜气洋洋的走了进来,身后还有小太监抬了三大箱子。
“启禀皇上,太子来信了”刚说完看到三阿哥在一旁,忙收了笑容,像三阿哥请安,不能太明显啊,李德权心里想。
三阿哥全被“太子来信了”这句话吸引住了,下意识的去看向皇上,却瞧见皇上那掩盖不住的笑意,瞬间心凉了一大半。
皇上一一打开箱子,瞧见一个箱子中装的是皇上平日里用惯了的一些东西,还有一些药物,皇上似是埋怨道:“太医随身带着,还送来这些东西,起步劳民伤财”。
“太子的一片心意,想是不知如何表达,什么都不如皇上的身子重要”李德全在一旁说道。
另外两个箱子在这说话的这会儿功夫打开,是一些新鲜的水果。
只见信中写到:“阿妈去南巡已有些时日,妹妹总是会问儿臣皇阿玛何时才能归来,妹妹特别想念阿玛,儿臣亦是想念……”,康熙读到这甚至都能想到自家儿子别扭的样子,欣喜万分。
见自己表情外漏忙扫了一眼李德全,李公公两股战战,极力的缩小自己的存在感,“我没看见,我没看见”。
皇上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太子还是太小了,离不开朕,许是以后大婚便好了”。
但是皇上,您若是别露出这么自豪骄傲的表情,就更有说服力了,李德全心里忍不住吐槽道。
第88章 十十九九()
康熙二十四年,应该说是皇宫中唯一一次没有皇上的年,康熙南巡至江宁,谒明孝陵。回銮时次曲阜,诣孔庙,瞻先圣像,讲《日经》,诣孔林酹酒,书“万世师表”,留曲柄黄盖。是年,用施琅议,于台湾设府、县等,隶福建行省。紧赶慢赶也没有在正月里到达皇宫。
在年前也没什么要忙的,不过十阿哥在这个十一月份周岁,因着刚出世那会儿温僖贵妃身子不好,也就没大办,如今皇上不在宫中,平日里也没个什么喜事,临近过年就想着把这事儿热热闹闹的办一场。
平贵妃到了温僖贵妃的住处,巧了贵妃刚刚醒来,平贵妃瞧着气色好了许多,心中自然是喜不自胜,也开起了玩笑:“姐姐瞧着气色好多了,定是宫女们尽心,姐姐可是要好好地赏赐她们才是”。
媛儿忙起身道:“伺候主子是女婢的本分,怎能去讨赏,更担不得贵妃娘娘的谢,岂不是折了奴婢的福气”。
温僖贵妃斜了一眼平贵妃:“我看是你来讨赏的吧”。
“让姐姐猜对了,可不是来讨赏的,姐姐看我如此辛苦,还不快快拿来赏赐”。
温僖贵妃没见过这么这么厚脸皮来讨赏的,哭笑不得,玩笑的喊道:“媛儿快去拿些子东西,不拘泥什么赶紧的把这脸皮厚的人打发走了”。
正笑着不行,平贵妃怕她身子弱一时间笑岔了气,便正色道:“算了本宫也不差这些钱,就留给十阿哥,以后让十阿哥孝顺着本宫”,随后又理直气壮的说道:“快些把十阿哥报来还不赶紧的讨好本宫,本宫日后多赏赐他东西”。
“十阿哥孝顺你是应该的,他若不孝顺你我自是饶不了他”温僖贵妃认真的说道。
平贵妃一时间有些感动,想到历史上的十阿哥,跟着八阿哥和九阿哥那两个不着调的货,下场颇为凄惨,温僖贵妃是个聪明的,历史上的十阿哥史书上记载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想必那个时候太子的地位还很稳定,十阿哥多半是被温僖贵妃教成的那样,只是为了能以后不被新皇猜忌,但谁能想到红颜易逝,儿子又被拉拢呢。
此时十阿哥已经被爆了过来,挥着两只特有力气的手,平贵妃满是慈爱的看着十阿哥,这辈子十阿哥不会再是这个下场,一定不会。
“姐姐,我想着十阿哥满月也没怎么办,这周岁了是不是也该补回来了,宫里也挺冷清的皇上怕是赶不过来了,咱们也喊上老祖宗该热闹热闹”。
温僖贵妃听了后心中向往,毕竟因着自己的身子满月没大办,总是亏欠着十阿哥,平贵妃这到是说道温僖贵妃心里了。
“如今皇上在外,江南那又发大水,咱们后宫女子一向是不得干政,但也不好奢侈浪费吧”温僖贵妃满是担忧。
“平时自然是不可以,但如今不是年关吗,这一年了也该热闹热闹,不然怎么博来年的好彩头,你说是不,姐姐你就放心吧,这事儿有我去老祖宗那说,你就准备听好消息吧”。
平贵妃又逗弄了会十阿哥,见他小小的的嘴巴打了哈欠,就让嬷嬷带着十阿哥去休息。临近年关自然是许多事要忙,本来因着皇上不在宫中,会轻松一些,如今又添了十阿哥满月之喜,到是比平日里忙些。
想着皇上不在宫中,那赏赐下去的年夜饭不知皇上可有吩咐,平贵妃想到这儿,吩咐夏夕去喊了小刘公公。
夏夕去时正巧小刘公公在太子那候着,知道夏汐此次前来的缘由,想到皇阿玛信中所写,就跟着去了平贵妃处。
平贵妃见了爱怜的笑着说:“没想到你也来了”。
“儿臣参见平额娘”,接着就没了下文,平贵妃看太子囧的不行,心里既开心又酸涩,开心的是太子长大了知道要面子了,酸涩是孩子终究会长大有自己的想法,更何况是太子,倘若太子无自己的想法,第一个要承担的就是皇上的怒火。
“太子如今也长大了许多事情也应当有自己的想法,更何况长大了之后对着自己的皇阿玛是不是也不像小时那般什么话都问,什么事都说”,太子脸上红了了红。
“保成要明白,无论哪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防备着自己,有事儿都同自己商量,纵使在天家,也免不了天伦之乐,太子若是对事情不明白了,可以去问自己的皇阿玛,这样不会显得自己无能,只是让你皇阿玛更了解你,更懂得你的想法和心思,没有哪个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
太子若有所思的想着,自己自从长大之后很多事情不会像小时候那般,合适都去询问皇阿玛,一来是有了自己的心思,最主要的是怕皇阿玛人资自己愚笨,所许多事情都不与之商量,太子半信半疑,估且一试。
远在南浔的皇上收到太子询问有关大臣赏赐年夜饭之事的信,只见信中写道:
往年汗阿玛赏赐群臣,儿臣以为囚赏赐二字,且让内务府做些精致的饭菜,待儿臣观看了往年赏赐的单子才发现并非如此,哪家大臣年纪高不得大鱼大肉,且被供奉后在食用也不是甚好,汗阿玛往年对老年大臣送以素食,儿臣这才发现要学的还是很多,儿臣愚笨除了年前晋封的新臣外,其余者皆以往年赏赐。又说了一些子感人的话,大概就是今年是皇阿玛在外第一次过年,儿臣他心里像是少了点什么在外好不好啊,肯定不如宫里,皇阿玛吃了不少苦……。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
皇上笑骂道:“者臭小子何时也如此婆婆妈妈的”但与对太子依旧按照往年的赏赐来,并没有趁此机会拉拢群臣心里还是很高兴。原来朕的保成还是没有长大,还是需要朕这个皇阿玛的。
平贵妃若是知道定会无语,没有拉拢群臣,今年因科举而新起的人才可是都被太子感动了一把,况且老臣那边赏赐是没有改变,但不代表不能说些话啊,太子让小刘公公每家赏赐都关怀了一遍,什么你家儿子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