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半下晌的话,她嗓子已有些发哑。
但也还是要说,实因往日沈羲吃的亏太多了,哪怕今日的她令人耳目一新,使人徒生出无限的信心来,眼下这形势也不能掉以轻心。
沈羲站定在门下,对着仍滴着水的芭蕉叶静默半晌,最后点点头,领了她的意。
沈家老太太吴氏共生下三子,长子沈崇义娶妻黄氏。
而黄氏是沈若浦姐姐的独女,自幼在沈家的日子多,与年岁相当的沈崇义青梅竹马,成年后便许了亲。
沈羲并未打算与长房争,沈家撑死不过是个三品官户,就是争赢了,她能捞着多少好处?
对镜理了理鬓发,她提着裙摆出了门。
看到门下先前沈歆站立着打过裴姨娘的拐角,她心思又不免转到长房上。
沈崇义现任广西知府,去年中秋因为黄氏父亲病重,她便带着儿女回京,如今黄父发丧已有小半年,目前她们却还没听说有走的打算。
长房外任多年,如今正卯足劲想要调回京师,而黄氏他们之所以留京半年未走,必然也是跟这事有关。
想来沈若浦可发挥的作用不大,所以沈歆才会不顾一切想来抢夺她的瓷枕去献给那位什么刘夫人,就是不知沈若浦对此事究竟知不知情。
至于长房这么急着调回京师的原因,沈羲尚未弄清确切答案。
不过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京官又风光又体面,又舒服又机会多多,谁又不想调回来?
珍珠满肚子不放心,也跟着走出来。
裴姨娘和元贝也都跟到院门口的茑萝藤下,每个人眼里都有无限担忧,这模样,与先前欢天喜地的样子又已截然不同。这样忽喜忽忧的日子也不知她们熬了多久?
沈羲没吭声,跨了门槛,又上了庑廊。
这一出来,才知道沈家家底果然不算薄。
沈府是典型的拓跋官宅,建筑讲究对称稳重,出了西跨院通往天井的月亮门,她便看出来这是个有些历史的四进大宅子。
这样的宅子正院通常设在最中间第二进,她只需要看准方向顺着庑廊走过去即可,即使路线或有偏差,旁人也瞧不出古怪。
第008章 你病好了?
一路上墙角的古砖透露出来它的沧桑,但门窗描漆却还新净。
墙头的爬藤也很规整地在生长,影壁下的小水池也能清楚见得着底下水草和锦鲤。
这样富足阔绰的人家,却做得出让自家二房一脉,住在小破落院里被下人登鼻子上脸的事。
沈羲的父亲沈崇信是前朝的进士,大周开国皇帝李锭带着族人正打仗那几年,沈崇信刚刚考上庶吉士。
按说新君不用旧臣,但这场战争不似别的,大周正急着用人,沈崇信便与其余同在大秦朝廷任官的拓跋官员一样,开始为国效力。
不出五年沈崇信又任了吏部郎中,是沈家三子里唯一留任京师的。
他与夫人胡氏同年逝世之前,曾一直掌管着府里庶务和中馈,也常常被沈若浦在外自豪地称为“我们家唯君”,更是沈家家底最殷实的一房。
然而他们过世后,二房地位一落千丈。
沈羲姐弟被沈若浦以奉孝之名,下令带着家仆等前去京外祖坟所在的杏儿沟住下。
中馈大权则由三太太纪氏接掌,那些家当也只剩下包括瓷枕在内的几件薄产了。
至于传说中的“百亩良田,旺铺别邺”,竟都已不知所踪。
如今唯一能确知下落的,只有胡氏的嫁妆,至今仍锁在公中大库里。
而抿香院,则早已被锁起来了。
二房地位丧失已是事实,但沈羲她更想知道的是,沈崇信和胡氏究竟是怎么死的?
二房落到这样地步,必然跟他们的死有着莫大关系。
虎毒不食子,即使是隔着代,沈若浦但凡不是真的铁石心肠,也不可能在亲生儿子死了之后这般苛待自己的孙子孙女。
只是每每当她话题触及到这里,珍珠都敏感地将之岔开,她也未能得知。
很快到了万荣堂外。
这是沈家的正院,自然宽敞,门口进出的下人都没见有断流的。
站在院门内打量两眼,正准备去往上房,斜次里却走出个弯月眉的丫鬟,到了跟前说道:“姑娘怎地才来?老太爷正在外书房里等着呢,快些去吧!”
丫鬟个子比沈羲高出半头,且直着腰,说话时手里汗巾也跟着挥来挥去,这样不敬,她自己却不觉得。
沈羲也没说什么,盯着她看了两眼,便就转身出了门外。
珍珠见没了人,忍不住小声嘀咕:“也就是如今她们敢这么着,要换着从前试试?哪次来咱们抿香院,不是隔老远就‘姐姐姐姐’地套近乎的!”
沈羲目光从她脸上掠过,没动声色。
从前二房当家,下人们当然唯二房之命是从,就是她们这些丫鬟也跟着高人一等。
如今不但没了权,且连基本地位都没了,失去了巴结的价值,她们当然不会费那个精神再来追捧你。
良心于势利人来说,算得什么?
倘若她手上还有大把家底
二房的穷她早就心里有数的。
但是沈崇信为官多年,积攒下那么多私产,却在死后几乎不剩分文,且连下落都没有,这未免太不应该了。
不知不觉顺着珍珠到了座独立小院儿。
她抬头看了看宝墨二字的匾额,收回目光的时候就发现角门下冲她射来几道毒光的丫鬟,正是先前让她踹过膝盖的沈歆的人。
“二姑娘来了。”
门内丫鬟撩起帘子,脸在笑,眼里却清清凉凉,目光在沈羲脸上一瞥,就看向别处了。
沈羲没搭理她,抬脚进门,顺眼一扫,便把屋里情形看了个透。
屋里只有三个人。
靠西边的座椅上坐着沈歆,徨惑不安的样子,与先前那强取豪夺的强匪模样判若两人。
东南角上书案后则坐着五旬上下,穿着身青袍的沈若浦。
虽只是扫了一眼,沈羲也从他颊上两道深得如同刀刻下来的法令纹猜得,这位爷素日定然不大好相与。
与张解那种年少得志,温和内敛的人鲜见是不同的,他眼下脸色十分阴沉。
此外沈若浦身旁还立着个穿枚紫色长比甲的四旬妇人,梳着元宝髻,头上插着两三枝金钗,身段伶俐,眼珠儿尤其灵活。
沈羲进来这一瞬的功夫,她已经从她身上望到了沈歆身上,又从沈歆身上望到了沈若浦身上。
沈羲透不透她是孙姨娘还是周姨娘,但不管是哪个,她进门也只须冲沈若浦行礼:“孙女拜见祖父。”
往日里她凡是到万荣堂便总是畏畏缩缩胆战心惊,看不出丁点大家闺秀模样,这也令得沈若浦对她有着先入为主的反感。
但眼下见她行事大方声音清朗,心下稍顺,将手畔一张纸往前挪了挪,沉声开了口:“我听说你病好了?”
“承蒙祖父关爱,孙女确已痊愈。”
人都到来了,再装病已不合适。
何况,她也并没打算借着这身病做什么文章。
第009章 认罚也行
“既是病好了,那可还记早些日子佛堂罚跪的事?”
这位侍郎大人倒是不曾兜半点圈子,借着她这话便就往下施起压来。
沈羲暂且不知沈歆给她安的什么罪名,只知来者不善,思忖片刻,且顺着道:“孙女不敢忘。”
“既不敢忘,如何方才又将你大姐姐给打了?”
话说到这里,沈若浦心里的恼怒已按压不住。
沈羲幼时原也聪明可爱,然而三岁那年沈祟信夫妇带着她南下去胡家时,途中突然发起了高热。
后来病是医好了,只是被这一耽误,仍是伤了些微的根本,这性情上,较之于从前,竟是有几分不同了。
在沈崇信与胡氏出事之前,他对她与对沈歆或沈嫣是没有多少高下之分的。
然而如今,他对她却只有不耐烦。
回府半个多月,她不是与府里丫鬟婆子起冲突,便是与沈歆起争执。
眼下距离上次挨罚不过三五天,沈歆又带着丫鬟来告她的状了,他闻言之后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大周由拓族族人主政,民风相较于赫连人的古板迂腐虽松动了很多,可沈家到底也是堂堂三品官户了,她的举止,简直是在给沈家抹黑!
沈羲趁他说话的当口迅速瞄了一眼旁边坐着的沈歆,心下嗤笑,原来她竟是来诬告她的!
沈歆见她看过来,也顺势在刘海底下回了她一记毒光,只不过那惶惶惑惑的坐姿却是没改,因而沈若浦也完全留意不到。
“回祖父的话,孙女已经病了多日,实在没有这个力气生事。大厨房的人兴许可以作证,我直到一个时辰之前,才吃了顿饱饭的。再不济,就唤个大人来替我诊诊脉,看看我究竟有无力气打得过无病无灾的大姑娘也成。”
沈羲有些看不上这样的伎俩,淡淡说了句。
她沈歆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仗着原先的沈羲无脑,可以任她们随意玩弄欺负罢了。
不过她这个反状虽然告得可笑,却使沈羲越发笃定先前猜想。
如果沈若浦真与他们一丘之貉,沈歆必然就不会被她拿砸瓷枕吓走,也不会回过头跑来诬告她打人,而只会抬出沈若浦来逼迫她交出瓷枕。
既然沈歆确实顾忌着沈若浦,那无疑是好事一桩。
沈若浦听见沈羲这话,当即拉长了脸,上回挨罚她也是狡辩说没有打的!
只是看到她这副有条有理,安然若素的样子,又觉不像他印象中的二丫头。
“我早就说过了,二妹妹兴许不是故意的。”
沈歆就坐在武若浦对面,怎会看不出来他的迟疑?
当下便假意解释起来,又扭头望着门下的丫鬟:“都是夏蝉多事,前来告状,我是姐姐,自该是让着妹妹的,妹妹尚在病中,我就是让她碰两下泄泄愤又有何妨?到底她没了爹娘”
沈若浦听到这句没了爹娘,搁在案上右手便紧了紧。
沈羲回府后,不知道因为沈崇信夫妇的死犯过多少次浑了!
回想起她前几次的犯事,他不知不觉将脸色冷下,望向沈羲:“你跟你姐姐动手也不是头一回了,叫我如何信你?
“反倒是歆姐儿这边,不少人瞧见她去梨香院瞧你,结果气得从你屋里冲出来,这你又怎么解释!”
沈羲扫眼望着沈歆。
沈歆放了绢子,叹了口气站起来:“祖父,不如算了”
“你坐回去!”沈若浦驳回她,目光又瞪向沈羲。
沈歆像不得已,后退了两步,眉眼唇角却俱是得意。
她幼时在吴氏跟前教养,是吴氏的心头肉,吴氏死后沈崇义孝满起复,她与黄氏便随之去了外任。
在外的日子虽然无拘束了点,但府里谁又知道呢?
黄氏惯着她,沈祟信又凡事听黄氏的,自然是她想怎样,就怎样。
反倒是她沈羲什么德性,府里谁不清楚?
回来大半个月,就连连闯祸,沈若浦若是不信她,又怎么可能会把她叫过来?她总归得叫她吃点苦头,才算晓得她的厉害。
只要沈若浦再次发话把她罚去佛堂,她到时随便想个办法,从裴姨娘手上把瓷枕逼出来便就是了。
对付这傻子,还真用不着费什么精神!
沈羲望着地下,没有说话。
沈歆有备而来,光是争论也没有什么用,原主之前的狂躁,使她眼下做什么都缺少说服力。
何况沈若浦认定她打人,对她只有不耐烦,哪里会真的去寻什么证人替她证清白?
就是寻了,府里除了梨香院的人,又有谁会冒着得罪长房的风险来帮她?
“你怎么不说话?莫非是无话可说?”
沈若浦指节敲着桌子,比之前更冷峻了,如果仔细听,还能察觉出些微的愠怒来。
沈羲略凝神,回道:“祖父明察秋毫,孙女不敢自作聪明愚弄祖父,是非真假,老天爷都看在眼里。
“如今既是大姐姐的婢女告到这里,那么总归是我不对的。不管什么惩罚,我照收便是。
“只不过我却有一事相求,还望祖父无论如何允准我。”
“什么事!”
沈若浦见她不承认,只当她那股子横劲又上来,语气不由越发凛冽起来。
“我只求祖父给我一刻钟的时间,容我先回去把我那莲田图瓷枕给砸了。”
沈羲抬头望着上方,神情自若。
她倒不是真心要砸瓷枕,只是她不提到这儿,沈若浦又怎会知道沈歆对她干过些什么?
瓷枕是二房的东西,沈歆凭什么上门去逼去抢?
一个堂堂侍郎连孙女“打人”都容忍不了,还能忍得了长房公然跑到二房去夺遗物?
无论是沈若浦的追究,还是瓷枕的存亡,沈歆都担不起这后果!
她能不在乎沈羲当真抱着瓷枕跟她们闹个鱼死网破么?
第010章 打了没有?
果然,沈若浦愣着还没反应过来,书案这头,就瞬时传来瓷杯碰地的砰啷一声响!
沈歆跳起来,七手八脚拿绢子擦裙摆上的茶渍,茶盅打碎了,茶水将她的脚尖与裙摆皆都已打湿。
旁边的姨娘与夏蝉连忙抢上前去照应。
沈歆没说话,忙乱中却扭头往沈羲看过来,眼里的毒光一波接一波,如同针尖,誓死要把沈羲扎成马蜂窝似的!
半途遇见沈若浦也皱眉看过来,连忙又把头垂下,竭力做出无大碍的样子,坐了回去。
坐下后看到地上的狼藉,又立刻跳起来,满怀不安道:“歆儿失态了,实在是听到祖父说到又要罚二妹妹,心下着急所以”
话没说完,她绢子印着眼,哭了起来。
沈若浦原本不悦,这么一看,脸色则缓了。
沈羲依旧拢手站好,漫声道:“大姐姐不必着急。既是我犯了错,自然是该罚的。不然规矩何在?
“我久不受府里管束,老太爷也是为我好,我心里都知道的。你们容我片刻,我这就回去把事办了,前来领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