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激情神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唐之激情神枪-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帅,末将愿意唯大帅马首是瞻,誓与临邑共存亡。您就下令吧”

    李秀宁看到这里深感安慰,造成今天如此被动的局面,她知道均系自己一手造成,幸好军心尚在。

    她满意地看了看众将道:“既然如此,那本帅就传令了。杨勇大军困城,城中仅有五万多人马,粮草也不多了,临邑孤城难守,因此,本帅决定后天率众突围。明天一天的准备时间,大家须轻装前进,带上三天的干粮,其余的粮草和辎重都不要了,但不能便宜了杨勇,到时候放火全煤烧了,具体的突围方案出发前本帅再宣布,记住,一定要保密。”

    “诺。”众将答应着。李孝恭心中暗道,大帅,末将早就料定必有今天,建议你早日突围,可是你不听,要早采纳末将的建议,怎么会有今日之难如今杨勇十万大军困城,我们再突围,恐怕难啊

    第二天,临邑城中就忙活开了。整整忙了一天,到了晚上定更时分,李秀宁传令二更造饭,三更开拔。出乎众将意料,这种军事行动,他们猜到会是在晚上,但是与原定计划提前了一天,而且众将包括李孝恭在内,均不知道具体的突围方案,李秀宁不讲,也没人敢多问。

    三更时分,李秀宁的人马饱餐战饭,全部列队完毕,李秀宁这才讲出了突围方案,她决定兵分两路进行突围:第一路由李孝恭为主将,带着大将马三宝引精兵三万出东门往东北方向杀,最终目标是北边的沧州;第二路由李秀宁亲自带着何潘仁等剩余将士,他们这路出西门往西北方向杀,饶过德州,最终目标是定州。两路人马在时间上也不相同,第一路比第二路早半个时辰。

    李秀宁这样分派用意很明显,有声东击西的意思,而且她把自己最信任的大将马三宝派给了李孝恭,就是想给让杨勇的人马产生错觉,让他们以为这支人马就是主力,李秀宁肯定在里面,这样能把杨勇的人马吸引过来,然后他这路人马好突围。说白了,李孝恭这路人马其实就是牵扯杨勇的人马,掩护她平安突围。

    李孝恭当然清楚这些,但他并无怨言,自己作为大将,理应舍命保护大帅,更何况他们还是本家户族的兄妹,李秀宁又贵为公主,无论从哪方面说,他都得惟命是从,万死不辞。

    命令下达之后,李孝恭带着大将马三宝引三万人马开了东门,突然杀出,可是他们还没冲过护城河,对面出现无数的火把将天空照得通亮,火光中,数不清的兵将铺天盖地般卷地而来

    。。。

    。。。

第431章 人算不如天算() 
这几天,可把我们的勇哥高兴坏了。因为一切都在按他和李靖的计划进行,罗士信只用了两天,便奇迹般攻取了平原和德州,接着杨玉凌的人马拿下了衡水,玉镜公主带人取了商河,再就是罗士英和李婉儿得了滨州,可谓是捷报频传。

    想想军师之计很快就要见成效了,到时候自己又得地盘,又能收降猛将罗松,杨勇乐得在被窝里直折跟头。这时,李靖来见杨勇,建议下令各路兵马留下少部分兵将守城外,迅速向临邑城集结,以形成困城之势,另外将罗士信从德州调回。

    杨勇点头,很快几个传令的小校飞马出了营帐疾驶而去。至于调罗士信,杨勇认为也是必须的,因为这样一员粗中有细的悍将如今能够独挡一面了,临邑歼灭战这么大的场面,少了他就是一种浪费和遗憾。而且,那么大的德州,现在连伤员算上只有五六千人马,能战斗的仅三千多人,必须得增加兵力。可是派谁去换防呢

    德州跟其他地方不同,必须得派一员文武兼备的大将据守方可。

    杨勇和李靖正在商议合适人选的时候,这时有小校跑进来报告:“报与王爷和军师得知,屈突将军到”

    二人一听喜出望外,屈突通这段时间一直负责押运粮草,不久前,他兄弟屈突盖阵亡,屈突通也负了轻伤,伤好后,杨勇为了照其情绪,给了他这个后勤保障的差使。现在屈突通带着五千精兵,押运着粮草车来到了杨勇的大营之外,来得正是时候,二人相视一笑,到德州换防罗士信的人选有了,让屈突通去再合适不过了。

    杨勇带着李靖亲自接出大营,屈突通离多远就下马,来到二人近前跪倒施礼,二人把他搀扶起来,寒喧几句后,三个人来到帐中,杨勇把让他到德州换防罗士信的事说了,屈突通慨然应允。

    上午休息了一个上午,下午屈突通就带着其部五千精兵,杨勇又从营中抽出五千,合在一起共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出发了。临行时,杨勇让他告诉罗士信,完成换防后,除伤员外,让罗士信带着所部人马迅速赶往临邑与自己会师。

    两天后,杨勇的四个美女老婆和罗士信五路人马四万余人开到临邑城下,和杨勇人马合在一处总兵力超过十万,杨勇一声令下,十余万大军将临邑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然后杨勇和李靖商议之后,认为临邑孤城一座,李秀宁插翅难逃,但城中还有几万人马,如果硬攻,伤亡无疑是惨重的,而且城中的老百姓也会倒霉。因此,他们主张先困城,弹尽粮绝之后,让城中的兵将乖乖地自己出来投降,如果他们不降,到那时就是攻城也易如反掌。但这期间须谨防李秀宁狗急跳墙,率众突围,因此四门必须调派精兵强将防守。

    议定之后,杨勇传令,让杨玉凌和玉镜公主负责城外东门一带的防务,让罗士英和罗士信姐弟负责城外西门一带的防务,让李靖和李婉儿父女负责城外北门一带的防务,自己亲自负责城外南门一带的防务。

    分派完之后,李靖补充道:“各位将军,你们需要明白的是,临邑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拿下临邑小城只是个时间问题。因此此战的重点不是得下这座城池,而是活捉李秀宁。困城期间,如果李秀宁率众突围,除了李秀宁要活的外,其余的拒不投降者一律格杀勿论。”

    “诺。”众将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分兵派将之后,杨勇和李靖又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纰漏了,各自回了自己的大营布防。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杨勇和李靖困城的第二天,突然,战报传来,李世民在幽州摆平了汉东国,刘黑闼的兵马和地盘尽归李唐,刘黑闼带着刘什善等三万余将士投降了。现在李世民挥师南下,其兵锋已经抵达沧州。

    原来,我们这段时间只关注杨勇和李秀宁这边的战场了,那边胸怀大志的李世民这些天可没闲着。

    房谋杜断之后,李世民好不容易向他父皇请得了个出兵立功的机会,他可不会轻易放过。唐王李渊不偏不向,给了他们姐弟二人每人十万人马,麾下听用的有名的谋臣武将也都不少。

    李世民踌躇满志地出发了,在定州与他二姐平阳公主李秀宁分道扬镳之后,李世民带着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赵王李元霸王和罗家父子、史大奈等,引大军十万浩浩荡荡往幽州开来。

    他们这次来目的首先不是来打仗的,而是为了和刘黑闼议和之事,但他也知道这个刘黑闼曾经是夏王窦建德的部下,是个几起几落的人物,非同一般,必须得做好打仗的准备,造足打仗的声势,和谈才会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顺利发展。

    到了幽州之后,李世民先安营下寨,十万大军军营绵延数十里,其实他这种军营也是有意张扬,十万人马的大营,他安下的营寨足足能容下二十万兵马。

    营寨扎好后,李世民临时改变了注意,原打算让长孙无忌全权代表自己进城与刘黑闼谈,那样显得自己胆小怕事,于是他应汉东国的皇帝刘黑闼的邀请,带着近臣长孙无忌亲自进城和刘黑闼谈判议和的具体事宜。

    谈判期间,根据李世民的授意,房玄龄、杜如晦和罗家父子阵兵幽州城下,大肆操演人马,展示肌肉。一时间,幽州城下,刀枪和旌旗遮天蔽日,数万将士阵容严整,兵甲层层,喊杀声震天动地。

    城内的和谈如期而行。只是刘黑闼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城内的八万大军严阵以待。

    不过这八万大军可不是全都是汉东国的军队,刘黑闼现在混得有点可怜,连各州郡的守军全都算上,汉东国的总兵力仅有五万人马,其地盘也小得可怜,只剩下五六个州郡,幽州可谓是他的京师,连一万御林军算上,城中也仅有三万五千余人,有名的文臣武将只剩下军师范愿和柱国大将军刘什善。这样规模的国家和军队,在古今中外,都有点讽刺意味儿。

    但是刘黑闼却有鸿鹄之志,他这次打算玩得大些,不仅要玩李世民,还要玩突厥的吉利可汗。在李世民大军未到之前,他先悄悄地派范愿带着自己的密信出使了突厥,目的是向突厥再次借用兵将。

    范愿现在在汉东国的身份是丞相,也是刘黑闼的全权使臣,突厥对刘黑闼真心不赖,仍然以最高的规格迎接范丞相,在石头城,突厥的吉利可汗亲自接见了这位衣冠楚楚的范丞相。

    范愿施礼之后说明了来意,并将刘黑闼的亲笔密信承上。

    吉利可汗看完之后,脸上的笑容渐减,面露难色,暗道,上次本汗借给你们几万人马,可是短短的几个月便血本无归,这次你们又来借用兵将了,我们突厥可不是你们的兵将工厂。不错,我们突厥兵多将广,但是再多的人马也架不住你刘黑闼这样折腾啊,但是如果不借的话,以后刘黑闼肯定不会再听自己驱使了,怎么答复这位汉东国的丞相呢

    哎,有了吉利可汗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

    。。。

第432章 和谈() 
刘黑闼被杨勇打败后,十几万人马损兵折将,只剩下不足两万人马逃回幽州,他的汉东国辖下的州郡也所剩下无几,总兵力不过五万之众,他恨透了杨勇和李唐,但既打不过杨勇,更干不过李唐。无奈之下,他采取范愿的计策,明着投靠大唐,暗中勾结突厥,来对付杨勇,借以苟延残喘,壮大他的汉东国。

    说白了,刘黑闼这次打算玩转李渊父子,但须得首先玩转突厥的吉利可汗,这才让他的丞相范愿到突厥借兵。但是突厥的吉利可汗也不是傻蛋,他也不愿意自己的兵将白白地给刘黑闼当枪使。

    这些年,突厥人对中原的富庶之地早就垂涎三尺了,对隋唐政权虎视已久,跃跃欲试。吉利可汗曾直接出兵南侵,但大隋和大唐都不好对付,尤其后来出来个杨勇和李世民更令突厥人头痛,每次南征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痛定思痛之后,吉利可汗想到了个以暴制暴的招数,那就扶植傀儡政权,与杨勇和李世民作对,他们突厥人从中渔利。如武威的李轨、并州王刘武周等都是他看中的对象。但李轨和刘武周先后败亡,令他大失所望,如今他又选中了刘黑闼加以扶植,汉东国便是其扶植下的产物。

    然而这个刘黑闼仍然没给他们突厥人多大希望,突厥人好不容易把他从兵败后的一颗小树苗,培植成了参天大树,汉东国最强盛时,拥有近二十万人马,几乎占据了整个山东。

    然而接下来,刘黑闼遇到了杨勇却一败再败,连突厥和靺鞨的几万兵将也给败尽了。如今又来向他借用兵将,刘黑闼在信中说得明白,汉东国东山再起后,所得的地盘和财物与突厥人均分。

    吉利可汗虽然对刘黑闼失望,但并没有死心,就像屡败屡战的刘黑闼一样。但是这次吉利可汗不再那么傻了,打算换一种方式与他心目中这些狡猾的汉人打交道。

    看完刘黑闼的密信后,吉利可汗思忖了半天有了主意,对范愿满脸堆笑道:“贵相,感谢贵国陛下的信任和美意,我们突厥和汉东国是利益相连的好朋友,如今贵国有难,我们突厥当然不能坐视不管,贵相只管在馆驿好好休息,本汗三日内给予答复,保贵相满意。”

    “多谢汗王。”范愿非常高兴地住下了。

    第二天,吉利可汗亲自去了一趟高句丽,劝说高句丽国王高元出兵五万,听刘黑闼驱使。刘黑闼东山再起后,所得地盘和牲畜财物等少不了他们的一份。

    高元对大隋和大唐都有不满,因为大隋曾征伐过他们几次,而大唐的缔造者李渊就曾经亲自领兵带队,攻占过他们的城池,虏杀过他们的子民。这几年高句丽养得兵强马壮,趁着隋唐国内军阀割据,连年混战不休,高元早有南下复仇之意。更重要的是,他不敢轻易得罪强大的突厥,因此,便慨然应允。派出大将高阳领精兵五万,到刘黑闼麾下听用。

    范愿一听,管他谁的兵将呢,只要兵将可用就行,五万人马虽然不多,但也可以解燃眉之急了。于是,他谢过吉利可汗,兴冲冲地回到汉东国向刘黑闼复命。

    刘黑闼自然也很高兴,等高阳的五万大军开到幽州后,刘黑闼让高阳与刘什善兵合一处也有八万之众。

    有这了八万人马,刘黑闼心里算是有底了,让他们驻守幽州待命,等着李世民。

    看到李世民的人马气势汹汹开到了城外,刘黑闼也不示弱,命令这八万人马严阵以待。李世民带着人进城时,刘黑闼故意将这八万大军全拉了出来,那意思是,你别向我示威,别看我吃了败仗,但我刘黑闼实力尚存。

    在这种氛围中,李世民和刘黑闼带着两班人马坐到了谈判桌上。寒喧过后,刘黑闼开门见山,要求与李世民兵合一处,共同对付杨勇,双方就此罢兵言和,永结同好,汉东国愿意附属大唐,所得的地盘和财物均分。

    李世民赞许地点点头,但要组建联军,还有很多细枝末节,不能不谈。

    李世民提出问题后,刘黑闼一笑,很大方地说:“素闻秦王殿下有经地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联军统帅当然是非阁下莫属了。我们出兵将五万组建联军,这五万将士全部听由阁下驱使,唯阁下马首是瞻,你看如何”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刘兄果然高义,那就一言为定。我们大唐出兵十万组建联军,总共这十五万人马,小王就当仁不让地率领了。”

    然后用文字形成条款,双方签字用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