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冲进城门时,杨玉凌、罗士英和玉镜公主三个人被唐军困在城门处,原来罗士英和玉镜公主完成各自的分工后也带着女营兵杀下了城头,但是唐军越聚越多,等杨勇的人马杀到时,那六十九名女营兵已经所剩无几。
    杨勇舞动大枪,解了三个美女老婆之围,这时义军有人把他们三个的马匹兵器都带来了,杨玉凌、罗士英和玉镜公主飞身上马,各执刀枪如虎添翼和唐军厮杀起来。
    四人在前面开路,三万多义军锐不可挡,杀入城中,西门一带的唐军抵挡不住纷纷逃遁。
    这时,李元霸和李世民带人杀到了。原来李世民在睡梦中惊醒,得报后,吓得魂不附体,义军怎么进的城难道他们长了翅膀当得知黑衣人爬城之事,李世民不淡定了,和李元霸集合兵马向西城杀来,双方在大街上遭遇。
    夜幕下,火把晃动,喊杀声震天,城中多处火起,禹城上空变成了一片红色。数万人马混战起来,李元霸摧马抡锤直取杨勇,杨勇摆大枪和他杀在一处。二十多回合后,杨玉凌抡刀冲上来助阵,两个人双战李元霸。
    李世民害怕兄弟有失,摧马拧枪要上来助阵,被玉镜公主和罗士英二将截住,三个人杀在一处。
    又十几个回合后,李元霸不敌二人,拨马败走,李世民也被玉镜公主和罗士英杀败,李元霸和李世民这二人一败,唐军将士也是人心惶惶跟着也跑,杨勇带着三个美女老婆引义军紧追不舍,唐军像退潮一样,收不住阵脚。
    李世民一看大势已去,和李元霸保着杜如晦带着残兵败将出南门退往济州,天亮时,杨勇的人马占领了禹城。
    此战歼灭唐军一万余人,其中俘虏了唐军四千之众。当然,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义军也付出了伤亡七八千人的代价。但毕竟打了个胜仗,杨勇命人抢救伤员,布置城防,清扫战场之后,按功行赏,三个美女老婆居首功,为他们记功之后,杨勇传令全军祝贺。
    在禹城稍事休整兵马之后,留下罗士英带兵五千守住禹城,杨勇和杨玉凌、玉镜公主起大军三万杀往济州。
    济州跟禹城不同,这是山东的府城,又称历城,郡治在今天的山东济南一带。济州城城高池深,四个城门均是吊桥、千斤闸、城门,三道防线,固若金汤。
    杨勇兵临城下,无论怎么叫阵,李世民均坚守不出。经过此役,李元霸也老实了不少,因数次跟杨勇交手,他都没讨到便宜。杨勇也没强攻,在城外十里处安营下寨。一连半个月,双方均无战事。
    这时,魏征和秦琼、程咬金那三万人马追杀李建成部,连克魏郡和洺水,与徐茂公在晋南的人马连成一线。
    李靖带着李婉儿和屈突通引兵三万追击李渊的人马,占领了定州,这样,义军三路大军十几万,在并州南部和东部形成了半包围之势。李渊和李建城的十几万人马虽然平安撤回了并州,牢牢地守住了晋中,但他们明显感到了压力。因此,李渊和文武一商议,急下了三道金牌,召李世民回兵。
    这下李世民不淡定了,他不敢抗旨,更清楚后果的严重性,并州万一有失,大唐就完了。而且,李靖占领了定州,如果他再挥兵北上,把琢郡给端了,他的后路就被掐断,到那时想撤都没地方撤了。
    因此,李世民和杜如晦商议之后,连夜放弃了济州,而且将东营、高青、桓台等山东的几个州郡的兵马全撤走了,杨勇闻讯后喜出望外,兵不血刃便收复了这几个州郡,李世民的兵马退至沧州,杨勇的兵马随后而至。
    就在这时,天公不作美,河北、山西等地普降大雪,道路冰封,看看年关将至,杨勇令各路兵马留下精兵强将守住要塞后退回大兴城。
    这时房玄龄也带着喜讯回来了,李世民让人守住沧州,带着房谋杜断和李元霸率三万人马回师并州。
    至此,李唐和杨勇的义军第一次正面交兵暂时告一段落,双方战斗历时一年,唐军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丢失了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的大片地盘,兵马伤亡接近二十万。
    杨勇不灭,李渊寝食难安。他回到并州和众文武商议诛灭杨勇之事,李世民施礼道:“父皇圣明,这次我大唐对杨勇用兵,损兵折将,还丢了几十个州郡,论实力贼人已经超过了我们,只有联合江南的杜伏威和萧铣,才能彻底打败杨勇。”
    李渊听了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皇儿所言有理,只是萧铣跟杨勇井水不犯河水,那杜伏威的人马也称义军,他们两家恐怕不会唯我们的马首是瞻。”
    李世民淡然一笑:“父皇勿忧,儿臣已经派玄龄到江南走了一趟,萧铣和杜伏威都愿出兵攻伐杨勇,孩儿给他们的好处是,灭了杨勇之后,大唐与他们划长河而治。当然这是暂时之策。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李渊赞赏地点了点头,准备让房玄龄为使臣,再到江南与萧铣和杜伏威签订正式的联盟协议。
    右仆射裴寂出列躬身施礼道:“陛下,微臣有本上奏。”
    “爱卿有何本章快快奏来。”
    裴寂跪倒:“陛下容禀。我大唐立国不久,北有突厥肆虐,南有贼匪作乱,连年征战,国力亏空,民生凋敝,老百姓苦不堪言。特别平定汉东国之后,与贼人杨勇交战以来,损兵折将,老百姓死走逃亡,数量急剧减少,大面积田园荒芜,我大唐目前只有百姓不足千万户,急需要休养生息。
    如果再打下去国力耗尽,西突虽然暂时平稳住了,但仍然蠢蠢欲动,亡我之心不死,他们趁机南下,我大唐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望陛下三思。”
    “臣附议。”左仆射刘文静也出列跪倒。
    “父皇明鉴,儿臣也附议。父皇,裴刘二位大人说得对,的确不能再打了,当务之急应该大力兴民,鼓励工商,稳定民生,待国富民强之后再兴兵讨贼不迟。”太子李建成也出列施礼道。
    “父皇,儿有本上奏。”李世民看了看房玄龄和杜如晦,出列施礼道,“眼下我们重要的敌人是李勇的贼军,这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其他的都是芥癣之疾,不足为虑。虽然这次我们耗力巨大,打了败仗,但贼人也受到了重创。联合江南的萧杜两家,攻灭杨勇,一统天下,刻不容缓。如果等我大唐养得兵强马壮了,贼人羽翼也更趋丰满,这无疑养痈遗患。”
    是战是和很显分成了两派,和秦王派。李渊听着都有道理,沉思良久之后,李渊正色道:“众卿都不必再奏了,此事朕意已决。联合萧杜,与杨勇议和。”
    文武百官听着有些矛盾,稍倾,太子李建成、左右仆射刘文静和裴寂齐声高呼:“万岁圣明”这三个人一带头,文武百武也齐声呐喊,李世民和房玄龄杜如晦也只好跟着附和,在一片赞颂声中,李渊宣布退殿了。
    当晚,房玄龄杜如晦被李世民叫召至帐中,李世民屏退左右,三个人又商讨起天下大计
    。。。
    。。。
第500章 收降尉迟恭(上)() 
房玄龄道:“殿下,陛下大智大勇,表面上采取了个折中的办法,联合江南的萧铣和杜伏威,暗中却与杨勇求和。实际上是想转嫁危机,隔暗观火,坐山观虎斗,待他们与杨勇两败俱伤时,大唐也养得兵强马壮了,再出手收拾天下。可谓一举两得,殿下为何忧心忡忡啊”
    李世民苦笑了一下:“玄龄是在跟世民开玩笑吗难道玄龄没看出来,如果我们不出兵,萧铣和杜伏威联手也难打败杨勇,他们争斗的结果必为其所灭,杨勇若统一了江南,如虎添翼,再想清剿此贼就难了。”
    杜如晦道:“而且,陛下如果这样做,等于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恕在下直言,最后必将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世民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他连夜进宫见李渊阵说利害,但李渊最终没有采纳,李世民回到帐内天已经很晚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仍然在帐中等他的回信,见李世民进来一脸的沮丧,二人就知道事情没有成功。
    房玄龄只好安慰他好事多谋,从长计议,杜如晦则劝李世民趁机广纳人才,李世民点头将二人打发走了,长叹一声,此时他有一种困龙在渊,英雄被束缚了手脚,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视线转到杨勇的义军大营。杨勇让苏定方带兵守住济州,兼顾整个山东的防务。让秦琼带兵守住定州,让程咬金守住长平,屈突通守住衡水,侯君集守住壶关,然后和魏征、徐茂公、李靖等人带着大队人马搬师回了陕西。
    每到一处州城府县,沿途的老百姓不顾天寒地冻,自发地夹道欢迎,每当这时,杨勇激动得下马步行。
    数日后,杨勇的人马就到了大兴,公冶长听说杨勇胜利搬师,带着军民接出几里地,离多远,公冶长拉着小一梦等人就下马跪到在地,杨勇、李靖等人也下了马,杨勇小跑过来把公冶长拉起:“大哥,不是跟你说了吧,自家兄弟,不必多礼。”
    公冶长一脸正色道:“您首先是我们的王爷,然后我们才是兄弟,不可乱了纲常。属下恭迎王爷和各位将军凯旋归来。”
    杨勇一看越说越多,封建礼教可能就是这么回事儿,随你们便吧,和公冶长寒喧几句,把小一梦抱到怀里,摸了摸她的两个小马尾,然后又在她苹果似的小脸上亲了一口,小一梦喊完爹爹,又给玉镜公主、杨玉凌、萧美娘、罗世英、李婉儿等人万福,喊完大娘喊二娘三娘一直喊到五娘,杨勇的五个美女老婆竟然相把她搂在怀中,连亲带啃的。
    这时李靖、徐茂公和魏征等也过来跟公冶长招呼着相互见礼,然后,两边将士和百姓吹吹打打将杨勇等人接入城中。
    大兴城的气氛更加热烈,真是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杨勇一边往王爷府走,一边向众人挥致意。一直到杨勇的一行人进了王府爷,众百姓才相继散去。
    杨勇在城中安定下来后,徐茂公进来施礼道:“王爷,按照您的吩咐,唐将尉迟恭押在大兴城,请王爷发落。”
    杨勇一听,自己正要问这事呢,五虎上将,现在有三个已经阵亡,裴行俨与其父死在了潼关战场,罗士信被刘黑闼所杀,伍天锡死于李元霸的锤下,现在只剩下一个秦琼和单雄信。尉迟恭可是与秦琼齐名,自己手下现在就缺乏像尉迟恭这样的猛将,因此问计徐茂公:“徐军事,本王早有收降此将之心,不知这个尉迟作何打算”
    徐茂公听了摇了摇头:“王爷,此人生刚烈,忠于李唐,当初潼关一战在下用计将之活擒,在下和秦将军都曾苦劝,但此人誓死不降。在下也觉得这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不忍心将其处死,所以请令过后,才押往大兴,一日三餐都有人伺候着,不敢有丝毫慢待。”
    杨勇听了点了点头,命人把李靖和魏征也请来了,杨勇问计他们,想了解尉迟恭的性格喜好,如何才能让其投降归顺。
    这两个智囊听了也连连摇头,一是不了解此人,二是知道他忠于李世民,因此都表示,收降此将有很大难度。
    杨勇听了哈哈大笑:“各位,难度肯定是有了,但能有多大难道比收降罗松还费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没有难度,本王还找你们干什么,本王相信一定会有办法的。不要说什么刚烈和愚忠,他尉迟恭先保的是刘武周,后保了李世民,为什么就不能投降我杨勇,老子比他们差吗本王要亲自会会尉迟恭。”
    杨勇遂传令击鼓升帐,鼓响三通,众将到齐。杨勇吩咐一声:“带尉迟恭。”
    很快,帐外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响起,七八个甲衣武士推推拥拥把五花大绑的尉迟恭带到了杨勇的帐中。
    尉迟恭面对杨勇立而不跪,视杨勇等众将如无物,把脸一扬,嘴一撇一语皆无。甲衣武士喝令尉迟恭跪下,尉迟恭跟没听见一样,理都不理,双腿立得笔直,胸脯拔着。
    甲衣武士连摁带踹,杨勇喝退了甲衣武士,打量起这位隋唐年间叱咤风云的大将来。
    见此人约有三十来岁的年纪,身高过丈,按现在尺寸来说在一米八以上,膀阔三亭,面如黑胶泥,黑中透亮,跟刘黑闼肤色差不多,但比刘黑闼长得还要高还要阔,瘦长脸,棱角分明,颌下微微有些黑胡须,双眸之中闪着傲视天下的光芒,头上黑发有些散乱,一身乌金锁子连环甲,往帐内一站,如天神下界一般。
    杨勇看了能有半分多钟,心中不由得赞叹,我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尉迟恭老子今天可算一饱眼福见到真人了,比那些画家的画像和民间的门神形象还要威风几倍。
    这可是李世民的铁杆拥护者,记得史书上说,尉迟恭骁勇善战,多次救过李世民的命,玄武门之变中,还亲手诛杀了齐王李元吉,但此人忠勇却不失傲慢,可能傲慢是有本事人的通病吧,他的功劳那么大,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上有名。但其人缘并不好,在朝中受到了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等权臣的排挤,晚年闭门不出,老死林泉。
    他如果要是保了老子,老子绝对不会亏待他,绝对不会让他抑郁而终,留下旷世遗憾。可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如何让他死心踏地的扶保老子呢
    杨勇边看尉迟恭边想心事,不知不觉就过了很长时间,三个军师和众将都觉得杨勇欣赏得时间太长了,但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时尉迟恭受不了,大喝一声:“杨勇小儿,要杀开刀,吃肉张口,这样看着本将军是何道理”
    。。。
    。。。
第501章 收降尉迟恭(中)() 
尉迟恭一发脾气,杨勇先是一怔接着乐了,有这么大的脾气就行,老子正愁没办法对付你呢,遂眼珠一转计上心头,睨了尉迟恭一眼道:“你就是尉迟恭”
    尉迟恭见杨勇这么盯着自己看了半天,刚才他也看了杨勇两眼,深为杨勇的年轻俊郎的外表所吃惊。尽管他以前从未见过杨勇,但见杨勇坐在正位上,此时他已经猜出来了。暗道,杨勇名声那么大,怎看样子就是二十来岁的小毛孩子,这难道真的是杨勇不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