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联现有的国家经济状态,如果让他们一次性投产建造两艘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核动力航母,绝对是不堪负重。更何况为了应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杨卫平计划让苏联至少要在这方面投入不低于五百亿美元的军费预算。
思来想去,杨卫平直到在工作间呆满了整整一周也没打定主意。
计算机网络的成熟应用,对于天工实验室及其附属机构在科研项目并行工程方面的实施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无疑是非常强大的。
现如今,杨卫平根本就用不着在各个科研单位跑来跑去,呆在他的个人实验室里,通过计算机,就能随时查看各个单位正在研究的各个项目的研发进度。
本着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处理的原则。从苏联弄回来的质子火箭、空间站和核动力技术资料,杨卫平只是大致看了看就发给了北缅皇家科学院,依造群体的力量来对这几份尖端科技进行全面的剖析。
为此。杨卫平还特意让叶xiǎo乔给远在华夏京城的钱老打了个电话,将他从苏联弄回了质子火箭技术资料的事稍微透露了一diǎn。结果是。钱老当天就带着一帮华夏航天专家团,搭乘专机赶抵曼德勒。
钱老到达曼德勒后,并没有见到杨卫平。但当钱老从秋芳嘴里知道杨卫平这会儿正呆在实验室里潜心研究苏联设计出来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技术资料这个消息,征得秋芳的同意,当着秋芳的面地拔通了华夏海军司令刘清华的私人手机。
刘清华得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向华夏国防部长徐前进作了汇报。
这么一来,华夏紫禁城里正就北缅人民军闪击南缅,三天之内就迅速完成缅甸统一这一大事件召开临时常委会的七大常委。马上又加入了一个新的讨论议题。
虽然説美、苏、英、华、法等国并没有就北缅全面入侵南缅这事在国际社会发表公开讲话,但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各国都就亚太地区即将出现在变局进行了激烈争论。
对缅甸问题最敏感的无疑是华夏。
邓公和叶帅这会儿当然是被杨卫平这个xiǎo猴子突然搞出来的国际事件感到头痛得很。因为,总参二部收到了可靠情报,杨卫平统一全缅甸的军事行动中有台府的影子。而且有证据表明,台府很有可能会跟统一后的缅甸进行全方位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战略合作。
杨卫平跟台府私底下的猫腻还没搞明白,现在又蹦出这家伙准备跟苏联合作造重型核动力航母,华顾委里面那些一惯坚持强调路线斗争的元老们能沉得住气才怪了。
涉及到国际政治这种敏感问题,就连徐帅和刘帅二位一直力挺杨卫平的老帅也不方便替他讲话了。
杨卫平这xiǎo家伙究竟是唱的哪出啊?饶是以邓公的大智慧,此时此刻也有diǎn看不懂。
最让人感到诡异的是。北缅吞并南缅,美国、英国和苏联竟然都步调一致地保持沉默!
这里面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问题,説破天邓公也绝对不会相信。
难道説。今天的北缅已经发展强大到了连美国和苏联都感到忌惮的地步了?
华夏能在结束十年动乱后,全面推行改革开放这一国策,迅速在国际社会获得一定的话语权,杨卫平从中作出的贡献,是中。央高层所有人都表示认同的。特别是军方的将领,到如今还对中。央当初作出的把杨卫平逼得远走国外这一举措持有不同看法。
当然了,也有大把人説华夏能取得今时今日的可喜成果,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杨卫平的个人能力并非是唯一因素。
然而。杨卫平现在凭一己之力,短短几年之内就将一穷二白。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缅甸建设成为连美国和苏联两大世界霸主也不敢轻视xiǎo瞧的经济和军事强国,这难道不能説明什么吗?
杨卫平在国内主持工作的时候。国防科工委接连来断的取得一项又一项的重大科研成果。但现在,二航、三航、四航再也没弄出什么先进的新机型,计算机软硬件研究方面也在原地踏步,核工业发展几乎停顿,沪海造船厂和大联造船厂也没再推出新舰种,一汽、二汽等汽车制造企业,包括轻武器生产军工单位都还在吭杨卫平当年留下来的老本。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轻工业企业在家电、纺织、日化、食品加工等行业的生产总产值连年翻番,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
再观北缅:杨卫平到那里就又研制出比歼十四和歼十更优秀的歼十五a和歼十b两款新型重型战机,新051c和新052d每年就都有几艘下水服役,曼德勒级两栖攻击舰更是让华夏海军官兵为之眼馋得很。现在更是准备跟苏联合作制造核动力航母了。
既然北缅有能力造核动力航母,那么战略核潜艇是不是早就开始建造,并有可能下水服役了呢?
北缅制造的汽车、摩托车、铝合金型材、彩电、冰箱、音响、照相机、投影仪、手机、电脑、软件、vcd、程控电话、节能灯、时装、洗衣液、洗发水、护发素、牙膏、卫生巾等等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且还远销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市场,其产品性能无不比华夏制造的更先进更实用。
更重要的是,北缅和香港都实现了计算机民用互联网,而华夏在计算机网络研究方面原本起步比北缅和香港都早,现如今却是严重落后。
如果杨卫平继续留在国内发展,那么是不是可以説,北缅和香港现在拥有的一切,华夏同样都会有,甚至会更好?
原本一直潜心于科技研发工作的杨卫平,现在突然爆发出军事扩张的倾向,这其中是否存在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呢?
种种这些问题,不止是邓公、叶帅在反思,其他所有支持、或反对过杨卫平的党内老干部们也都在深省。
“既然苏联能把他们的质子火箭和核动力航母技术给杨卫平,那么可以肯定,杨卫平和苏联之间的合作关系,远比我们所知道的要深得多。”华夏国家主席杨尚书打破了紫光阁内的沉默,语气深沉地説道:
“虽然説安德罗波夫上台后,一直致力于修复改善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美苏冷战对立格局,不是我们能轻易插手的。我认为,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我们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国防军工的发展也不能停下来。
北缅吞并南缅统一全缅甸,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之所以用‘危险’这个词,是因为台府已经成功地将他们的黑手伸进了北缅!同志们,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啊!”
总。书。记胡光耀一边缓缓diǎn头,一边缓声説道:“不论是台府,还是苏联,都是对我国不太友好的政治力量。既然杨卫平已经跟台府和苏联都搅和到一块了,那么可以説明这个我们曾经的同志,在错误的道路上跟我们已经越走越远了,对此,我深表痛心和惋惜。”
“光耀同志的这个论断我不赞同!”叶剑雄想也不想就接话反驳道:“早在八年前,杨卫平同志就提出过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可以通过采取‘一国两制’方针和平解决。
当初天工集团投资台湾,是征得党内讨论并同意通过的。至于有些同志一直纠结于这是杨卫平通敌资敌这一问题,我本人还是那个态度,我们必须善于透过表象看问题的本质!如果天工集团能在经济上控制台府,凭杨卫平同志的党性,凭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一定会用他的方式让台府通过‘一国两制’提案,让台湾和平回归祖国的怀抱!对此,我叶剑雄深信不疑!”
第658章 华夏要跟北缅划清界线()
“既然説杨卫平想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台湾,那么谁能保证当初天工集团在我国的大雪投资和扩张就一定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政务院总理赵志扬不冷不热地淡然提出质疑:“对于中。央当初让天工集团控股华一航,我一直是持保留意见的。
让一家私营企业控制国防航空工业企业,这是非常危险的!今天我正式提议,收回天工集团在华一航的所有股权,华一航这样的重大军工企业只能由党和国家来控制,绝对不能落入任何一个私营企业主手里!”
历史的惯性确实强大,赵志扬当初还是副总理的时候,时任三沙经济特区市长之职的杨卫平因为麦道公司向华夏引进大飞机装配线之事跟赵副总理公开ding牛,结果是麦道公司的投资阴谋失败,赵副总理调任闲职,杨卫平则被一撸到底,丢掉了所有公职。
哪曾想,这没过三年,赵志扬不仅重新出山掌权,而且还打败了所有的政治对手荣登华夏政务院总理这一ding天宝座。
这里面究竟存在何等复杂的政治利益交换,杨卫平是肯定不得而知。但自从他得知赵志扬被正式任命为华夏政务院总理后,立马对天工集团在华投资作出了战略调整,所有重大项目都往北缅和新腾冲经济开发区迁移。
时至今日,天工集团控股的华一航早被杨卫平偷梁换柱,基本上只留下一个空架子挺在长安,绝大多数的重要设备、精英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骨干都转移到新腾冲经济特区的新建工业园另起炉灶。
唯一留下的只剩下美国人投资参股的长安航空工业园,继续进行y10、y20系列大飞机的联合生产制造。
站在政。府和国家的立场,赵志扬提出的这个建议当然是无可厚非。因为即算是在美国,所有的重要军工企业也是由政。府控制。严防核心军事机密外泄。
但是,如果考虑到华夏对外招商引资的经济发展战略,这种过河撤桥的做法肯定引发非议。从而影响在华投资的外商和外资企业对华夏政。府的公信度。
“华一航确实应该收回来。”杨尚达不动声色地diǎn头説道:“但如何收回来,采取什么样的稳妥而有效的办法。以避免造成外商对我国政。府的信用危机,是政。府部门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问题。”
邓中原和叶剑雄互视一眼,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一种难言的无奈。
随着国企改制的深入开展,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已经成为党员干部渎职犯罪的一个典型特征,同时也成为当前国资委和华纪委严厉打击贪污**侵吞国有资产经济犯罪行为的首要任务。
这是继中。央实行的在全国严厉打击治安刑事犯罪决策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掀起的严格整顿整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重大决定。
作为杨卫平的长辈亲属,在收回天工集团所持华一航股权这个问题上,邓中原和叶剑雄此时此刻只能选择回避和沉默。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范围之内。真的就容不下杨卫平这么一个对我国作出过最杰出贡献的功勋之臣?”徐前进眼神极为凌利地扫视了在场所有人一圈,“难道你们真的要逼迫杨卫平与我们走到对立面?我郑重地提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杨卫平出走北缅这些年我们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与他当初主持国防科工委领导工作时期作比较,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地球离了哪个人照样会转。”胡光耀慢慢悠悠地接话説道:“一个国家,一个政。府的发展,是绝对不能寄托在某个人的个人能力上的。我不否认杨卫平的确对我国的国防科技和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天工集团这些年在我国获得了天文数字般巨大的经济收益,也是不争的事实。
近几年。我们的一些科研单位和机构确实存在某些问题。他们好像离开了杨卫平就不会搞创新了。我认为,这种依赖思想是要不得的,也是我们现在必须彻底根除的!
华夏民族从来都是一个不缺乏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短暂停滞不前,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永远原地踏步。当年我们能在一穷二白的时期搞出两弹一星,那么我坚信我们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在经历了一定的沉淀积累后,必将焕发出更新更强的活力!”
“光耀同志説的对!”赵志扬宏声説道:“让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彻底摆脱杨卫平留下的思维束缚,的确是政务院接下来要进行的一项主要工作。我们要鼓励各级科研单位和机构,必须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北缅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在赵志扬、胡光耀、杨尚达等人的极力推动下,关于中。央收回天工集团对华一航的控股权的决议。很快便通过举手表决得以通过。
常委会议散会后,叶剑雄和徐前进一起去了邓中原起居的那个xiǎo四合院作客。
北缅逐渐展显出来的强大军事力量。让邓中原、叶剑雄和徐前进三人都深深明白,杨卫平现在的的确确犯了国内的忌讳。因为从新华夏建立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过杨卫平这样的先例。
要知道,南缅也是联合国和国际社会都承认的一个主权国家。即算南缅是从缅甸分裂独立出来的,但北缅的行为,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侵略吞并。
华夏如果不在这个时候跟北缅划清界线,势必会对华夏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造成很大的负面国际影响。
“虽然説我们都知道卫平这个xiǎo鬼头早晚会把温奈解决掉,但他这一次所迈的步子的确有diǎn大。”邓中原坐在院子里那棵大槐树下,一边抽着香烟,一边苦笑着望着叶剑雄和徐前进説道:“让我难以理解的是,美国这个太平洋警察,怎么会保持沉默呢?”
“美国那些个老牌财团基本上都跟卫平的天工集团有着各种各样错踪复杂的利益合作链。”叶剑雄眼神凝重地推测分析道:“美国一直都是财团政治,或许卫平事先跟那几个老牌财团都打过招呼。又或者,卫平私底下跟美国政。府达成过什么秘密协议?”
“美国在南缅并没什么太大的利益。”徐前进若有所思地説道:“我觉得,美国不表态,有没有可能他们在等苏联的反应?如果苏联支持,美国肯定反对。反之,如果苏联反对,美国肯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