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将来德国是否能实现统一,元首先生能有这份为德意志人民着想的心,我就已经非常感谢了。”科尔郑重地点头说道:“欧洲实现一体化的前提,是德国重新统一!我相信,撒切尔夫人是会支持德国统一的!”
“或许,新efa计划成功之日,就是德国统一的时机。”杨卫平意味深长地看着科尔,微笑着说道:“只有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保障,民主德国的人民才会对回归德意志拥有安全感。”
科尔自然能听明白杨卫平这话里的内在意思,因此相当郑重地点头说道:“请元首先生放心,我国政府肯定会全力推动新efa计划的进程加速!”
看完了豹2a6的综合性能测试,试验场中很快又出现了一辆体型同样庞大的轮式装甲车。
这款由杨卫平提出的“拳击手”装甲运兵车,也是东联在跟德国合作研制豹2a6的同时开始投入研制的一款先进而强大的轮式装甲车。
早在杨卫平帮华夏研制92式轮式装甲运兵车的时候,杨卫平就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用途轮式装甲车战术概念。只不过由于华夏当时的经费不足,这个计划一直被搁置。最终杨卫平只能通过当时的北缅与联邦德国合作研制,共担风险。
这款被后世各国誉为“世界第一装甲车”的“拳击手”轮式装甲运兵车,最让杨卫平心仪的是它不变的车体与模块化设计的结合。
车体用高硬度装甲焊接,模块化设计包括驾驶模组和任务模组两大部分。能保持车体不变,后车厢则被分成一组一组的模块。后方空间有14立方米,也便于改装根据需要来调整模块,可把原来的人员输送车变成装甲救护车、后勤补给车或装甲指挥车。而更换后车厢模块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
这款明显具备德意志风格的并被命名为“拳击手”的轮式装甲车,刚提出就得到了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和梅塞德斯公司的追捧,可以说是与当时的杨大老板一拍即合。
经过为时六年多的不断设计和改进,终于在一个月之前得以定型。该装甲车能变成十种车型,充份显示了非常突出的组合速变和多用途性能思计特点。再一次为联邦德国陆军增加了一种强大的战场利器,深受参加测试的联邦德国官兵赞誉。(。。)
第837章 再一次抢美帝的先手!()
尽管德国在二战战败后被美、苏、英、法抢走了大量的科研资料、科技人才和工业设施。,但是,日尔曼人优秀的基因天赋却让联邦德国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一点点地恢复元气。
老牌工业强国的深厚底蕴,大量的产业工人使得联邦德国的工业体系发展只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又再度挤身世界一流工业强国的行列。
对此,杨卫平是既羡慕,又嫉妒。不过,更多的是钦佩!
德国人非常务实。他们深知作为战败国,美、苏、英、法四大强国是肯定不会容许德国发展核工业的。因此,他们很聪明地选择了与杨卫平合作,利用天工实验室的便利、利用华夏丰富的核资源,共同研究民用核电技术的新安全体系和标准。
可以说,东联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功地造同核弹,除了杨卫平所掌握的华夏核技术,联邦德国的核专家和技术团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虽然说联邦德国手里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的核弹头,但杨卫平非常清楚,以西德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核技术储备,他们随时随地都能造出原子弹和氢弹。当然,前提是能避开ia和kgb在德国境内广布的耳目眼线。
由于冷战开始后,美、英、法为了扶持联邦德国对抗民主德国,是以并没有过多地干涉西德发展各类型常规武器。而且在默许以色列暗地里研制核武器的同时,也有选择性地无视西德大力发展民用核电站。
在杨卫平看来,美、英、法之所以会同意西德建核电站,无外乎是他们认为核电站就是一个巨大的核辐射污染源。一旦欧洲重燃战火,界时引爆西德的核电站也是阻止红色苏联向西欧进军的有效手段。
只可惜,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都低估了德国人的坚毅忍耐力和日尔曼人的智慧。后世德国主导的欧盟在国际社会有着何等举重轻足的地位。估计这个世界也就只有杨卫平一个人知道。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国,对东联和华夏都没有什么直接利害关系。相反,德国越强大,越能牵制美、苏、英、法在欧洲的力量。然而,德国统一的时间越晚。其对东联和华夏的盟友依赖关系就越牢靠。这显然是对东联和华夏都有利可图的。
豹2a6主战坦克和“拳击手”轮式装甲运兵车研制成功后,在极大程度地增加了西德总理科尔统一东西德国的底气的同时,也补足了东联国防军陆军地面攻击利器的不足。这让杨卫平更有信心跟美帝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掰掰腕子。
这么一来,杨卫平对在伊拉克投资建厂的规划也可以稍作调整,可以放心地把东联现役的东北虎ii主战坦克和tk82轮式装甲车的生产线卖给伊拉克了,从而可以把伊拉克打造成美帝在中东地区最头痛的一根钉子。
有了叙伊运河当杻带,伊拉克和叙利亚肯定会成为最坚定的盟友。界时伊拉克拥有什么样的先进武器装备,叙利亚同样会拥有。这个布局,对将来说服叙利亚政府向土尔其政府要求重新界定两国在伊斯肯德伦地区的边界线争议是比较有利的。
对苏联抛出叙伊运河计划。杨卫平其实有两个目的:一是让苏联出头为叙利亚和伊拉克对付美帝,其二是以叙利亚为跳板来对付土尔其。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杨卫平的假想敌中,美帝第一,小鬼子第二,那么阿三和土鸡可以并列第三!
上一世美帝为了平衡中东的格局,不惜利用库尔德人搞自治在叙利亚挑起内战。这一回,杨卫平已经在着手谋划怎么利用土尔其的库尔德人在土尔其南部地区搞分裂自治。
杨卫平甚至都不用猜,美帝如果想阻止叙伊运河计划。肯定会命令ia煽动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人高举民主自由的大旗要求自治独立。只不过,既然杨卫平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肯定不会再让美帝抢先手。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覆灭,库尔德问题一直就是西亚和中东地区民族问题。
库尔德族是中东地区仅次于阿拉伯、突厥和波斯民族的第四大民族,也是西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总人口约三千多万,主要分布在土尔其(1800万)、伊朗(700万)、伊拉克(400万)、叙利亚(100万)、黎巴嫩(10万)、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共10万)。其中分布在土尔其和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分别占其人口的15%和22%。
从人口基数和比例来说,在土尔其引导并支持库尔德人闹革命。远比后世美国在叙利亚利用库尔德人搞自治要更具备优势。
库尔德人的聚居地被称为库尔德斯坦,主要指土尔其、伊朗和伊拉克三国交界地区,面积约四十万平方公里,主要是山区,地理条件复杂。交通不便。该地区盛产石油,战略地位重要。这一地区原先大部分被奥斯曼帝国所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后后,库尔德人趁英、法等国瓜分奥斯曼帝国之际,曾经展开过独立运动,但由于土尔其、伊朗和伊拉克都不赞成库尔德独立,加上库尔德内部各部落相互矛盾,其建国计划未能得以实现。库尔德斯坦也因为而被归不同国家,但库尔德人从不承认这种政治分割,他们能在分属不同国家的库尔德斯坦地区之间“来去自由”,并且长期以来一直都在为争取独立解放进行不懈斗争,与所在国政府不断发生各种冲突。
为了破坏美帝独霸中东地区,杨卫平这些年一直都有安排东联的情报人员与库尔德人进行秘密接触,并为他们提供各类经济和军事援助。按照杨卫平的计划,叙伊运河北部的伊斯肯伦德地区将成为土尔其库尔德人的一个新聚居地,界时可依托叙利亚政府的支撑,向土尔其提出独立自治要求。
这个计划如果得以顺利实施,将来就可以成功地挑起土尔其内战,继而将后世出现的东/突组织给扼杀在尚未萌芽的状态,彻底免除华夏西部有可能出现的民族矛盾问题。
像这类见不得光的暗箱操作,杨卫平当然不会傻得对外透露半个字,哪怕是亲如安德罗波夫和撒切尔夫人这类“真诚的盟友”,也不知道杨大元首在中东的这种暗线布局。
至于西德总理科尔,杨卫平更不会向其透露半个字。但这并不妨碍拉着联邦德国一起去伊拉克和叙利亚发财。因为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哪个工业国家能抵搞得了中东石油资源的诱惑。
美国,弗吉尼亚洲,兰利市。
从昨天晚上进晚餐起,老布什与基辛格就在ia总部大楼里的局长办公室里就东联问题进行长谈。二人谈了差不多一个通宵,老布什最终得出了东联和华夏永远不可能合并这个答案。
作为ia名义上的正牌局长,老布什很少会在兰利出现。此番之所以邀请基辛格来ia总部作客,主要是因为老布什想从基辛格嘴里了解杨卫平这个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元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可以说,纵观整个美国的政治人物,还没有谁能比基辛格对东联问题更具发言权。毕竟这位美国前国务卿可是担任过杨卫平的私人国际政治顾问长达五年时间。一直到杨卫平发动了统一全缅战争后,基辛格才正式向杨卫平请辞。
整个晚上,基辛格都在向老布什介绍东联的前身北缅是如何借助美苏冷战格局、英阿马岛战争、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在南亚形成的中空态势,创造出东联奇迹。
“曾经,我也一度认为杨卫平是在跟华夏高层唱双簧。”基辛格端起勤务人员刚送来的早餐牛奶喝了一小口,放下牛奶杯后叹然说道:“但自从我知道杨卫平跟台府的蒋经国总统一直有着秘密联系后,我就基本断定杨卫平控制的缅北地区不可能成为华夏版图中的一块。”
“如果东联和台府能从东西夹击华夏,再加上日本在东海的牵制,这才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亚洲格局。”老布什不无感慨地喟然长叹道:“只可惜这个战略只能是想像,因为我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东联和台府的掌控力。”
“布什先生,我只能说,杨卫平给我的感觉是永远让人看不透。”基辛格苦笑着摇头说道:“他在华夏担任要职期间,所推行的各种政策无不都是与我们的‘和平演变’计划不谋而合。这也是杨卫平最终被华夏的保守派势力完全排挤出华夏政坛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此人在当时的北缅所推行的所有政策和措施,无不都在显示他是一个信奉独裁统治的野心家。我知道他肯定会解决南缅的温奈政府从而统一整个缅甸,但我没想到的是,南缅怎么会是那般的不堪一击,让杨卫平只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将其彻底瓦解。”
“是啊!”老布什叹息着说道:“又何止是你没有想到南缅是如此不堪,白宫里的所有人都没有想过杨卫平能如此迅速顺利地统一全缅甸,进而建立一个对美利坚非常不友好的东联政权。这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外政治失误!”
第838章 美帝太沉默了肯定不是好事!()
早在杨卫平高薪聘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来当私人国际政治高级顾问的时候,美国政府对前北缅政权的判断定义是又一个类似台府和星加坡的亲美的政府。
杨卫平及其掌控的天工集团和天工实验室,从建立之初也一直跟英、美财团家族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这也是白宫判断杨卫平亲美的另一大重要依据。
而最让白宫的幕僚们和兰利的分析师们认定杨卫平是亲美份子的根据,则是杨卫平在华夏政府担任要职期间一直都在极力推动华夏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术合作。
总而言之,在东联抛出与泰国合作的那个克拉运河计划之前,美国政府从来就没怀疑过杨卫平是一个对美利坚不友好的敌人。哪怕杨卫平一直在谋求打过二十度线瓦解南缅政府从面统一全缅甸,白宫也认为这只是杨卫平个人野心的彰显,并非他在刻章针对美国。
即算是现在,基辛格也依然还坚持他的观点,是白宫对杨卫平提出的克拉运河计划表现得过于敏感,才导致了把杨卫平和东联彻底推向苏联的怀抱这一恶果。
东联和泰国合作开发克拉运河工程计划,是基于东联和泰国的利益而作出的一个商业投资决策,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政治色彩。基辛格认为美国政府完全可以参与到这个计划,像控制马六甲海峡一样将克拉运河牢牢控制在手中。他很不理解为什么白宫会对这条还停留在纸上的运河计划会反应如此激烈?为什么要为了保护星加坡和印尼的利益来而不惜对东联武力威慑?
明明是一个可以通过外交政治谈判来解决的问题,却因为白宫作出的草率决定,而让美国在亚洲树立了一个潜力可怕的政治对手。
基辛格一直都在怀疑,杨卫平与苏联的合作所图极大。
杨卫平通过他自己的方式用资本敲开了苏联紧闭的国门,这何尝不是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一直想做的却又没能成功的一件大好事呢?
杨卫平明明是一位西方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计划的天赐人选,为什么到头来反而将他逼向了苏联人的怀抱?
“我们的政府还是太过于迷信武力手段能解决一切问题了。”基辛格眼中充满遗憾表情地望着老布什长叹了一声。“美国之所以会重视星加坡的价值,无非是因为马六甲海峡。没有了马六甲海峡的星加坡,什么都不是。如果美国能像控制巴拿马运河一样控制好克拉运河。星加坡随时都可以当一颗弃子扔掉。”
“东联那位年轻的元首,如果真的有心尊重美国。他完全可以在抛出克拉运河计划之前事先跟我们打个招呼通通气。”老布什脸色沉重地肃然说道:“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