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者-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物,苏菲对刘彦直等人所持的态度非常不解,在她印象中,清国人,尤其是穿着官服的男子,对女人和孩童是极为不屑的,可是这四个人却像欧洲绅士一样,不但仗义援手,还一路照顾有加。

    小伙计端着煮鸡蛋上来了,苏菲赶忙低下头来不再言语,不巧孩子醒了,咿咿呀呀的说话,引起了小伙计的注意,凑过来想看,苏菲赶紧抱着孩子转过身去,凯瑟琳金发碧眼,看见了就露馅。

    “客官慢用,有事儿叫我。”小伙计乐呵呵的下去了。

    雷猛口干舌燥,端起酒坛子倒了一碗酒就要喝,被刘彦直拦住。

    “车船店脚牙,无罪都该杀,荒村野店,小心为上。”刘彦直道。

    初夏的季节,晚上起风了,有些凉,雷猛放下了酒碗,嘀咕道:“我看他们挺忠厚的。”

    刘彦直道:“在他们眼里,咱们是官差,十字坡上孙二娘,可不就喜欢宰官差做人肉包子么。”

    他这么一说,三人都害怕起来,连小伙计端上来的热腾腾的辣炒鸡肉都不敢吃了。

    刘彦直拿起毛竹筷,捡那大块的鸡肉猛吃,边吃边解释:“我帮你们试毒,有事就毒死我。”

    三人发出一阵笑骂声,也拿起了筷子,唯有苏菲不会使用筷子,剥了几个煮鸡蛋喂孩子。

    天色已晚,再赶路是不成了,雷猛提出要住店,店家见他出手阔绰,愿意将自己住的床铺让出来,但是雷猛进屋一瞧,先被气味熏了个跟头,再看席子破损,枕头上一层油腻,被褥也脏的不像话,便推说天热,还是睡外边吧。

    “大棚下面铺上席子就能睡,还有那边草垛也能睡人,小店平时也不怎么住人,就卖点酒饭啥的,招呼不周,见笑了。”店家尴尬的直搓手,朴实的面孔让人看了就放心。

    “你们怎么不多盖几间屋呢,官道旁边还怕没人住店么?”刘彦直问。

    店家憨厚的傻笑,不说话。

    当晚就宿在这家野店,苏菲也不敢进屋去住,睡在草垛中,其余人在大棚下安歇,四人轮流值夜,以防万一。

    四更天的时候,刘彦直起夜,特意走到草垛旁边看了一眼,苏菲衣不解带,抱着孩子,双目炯炯,大概是防范着这些“好汉”。

    “睡吧,别硬撑了。”这句话刘彦直是用英语说的,他想用这种方式告诉对方,自己是个文明人,但是回头来仔细想想,觉得有些懊丧,英语成了文明的标志,而汉语则成了落后愚昧的象征,这是谁的责任。

    担心的事情并未发生,这不是一家黑店,清晨时分,草叶上还带着露珠,穿越小组开始整理行装,给战马上鞍具,水壶里灌满了清水,店家煮了一锅面疙瘩汤,大家吃完了赶路。

    走出去二里地,刘彦直忽然哈哈大笑,大伙儿看看前面,也都大笑起来,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那家野店不但生意不好,还不多盖几间房用来供客人住宿了,原来前面不远就是县城,距离城市这么近,谁还住店啊。

    店家有着农民的狡黠,故意不告诉他们前面就是县城,他们几个更是人生地不熟,被骗了也只能认栽。

    大清早的就不必在县城打尖了,小队伍穿城而过,刘彦直特意看了一下,城门口并没有四人的画影图形通缉令之类,小地方消息闭塞,巡抚衙门的文书怕是没这么快,因为夜里并未听到官道上的马蹄声。

    县城的规模很小,四四方方一座城池,城墙是土坯的,城门上的敌楼破败的都快塌了,宛如这风烛残年的大清国,时候尚早,大街上没什么行人,从南门进去,一眼就能看到北门,青石板路上,只有一位骑马的旅客,马背上横着一杆枪,只是枪头用袋子包了起来。

    是京城镖师赵避尘。

    赵镖师认识去京城的路,和他同行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刘彦直和雷猛交换一下眼神,一提缰绳追了过去,和赵避尘并辔而行。

    赵避尘比他们提前一个时辰从近江府出发,所以并未在路上遇到,此时邂逅,自然要结伴同行,镖师都是常走江湖的人精,对方队伍里多出一个人来,而且还是个带孩子的女人,这属于不该问的事情,赵避尘只装作没看见。

    有了向导加入,大伙儿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说说笑笑向前走,走了大半日,沿途的风景都看腻了,除了庄稼地还是庄稼地,艳阳高照,官道上尘土飞扬,大伙儿鼻孔里全是黑灰,脸更是脏的不像话。

    男人们尚且如此,女人和孩子就更别提了,长途骑马本来就是受罪的活儿,骑上一天,屁股都能磨烂,一岁多点的凯瑟琳被母亲背在身上颠簸了两天,终于生病了,额头滚烫,高烧不退。

    苏菲提出要求,找地方休息,给女儿治疗退烧。

    雷猛说:“赶路要紧,荒郊野外的也没法看病啊。”

    苏菲的眼泪落了下来,在肮脏的脸上划出两道印迹,她说:“发烧是会把孩子烧傻的,会把眼睛烧瞎,耳朵烧聋。”

    这种时候,赵避尘就不得不发话了:“赵某本不该打听你们的公务,可是这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诸位怕是良心上过不去吧。”

    说这话的时候,他皱着眉,一脸严肃。

    刘彦直道:“赵爷,您想多了,既然同路,我也不瞒您,这洋人母女是我们救下来的,义和团要杀他们满门,我们兄弟几个实在看不过眼才出手相助,已然是惹下大麻烦,所以想尽早赶到京师,把人送到法国公使馆,抛开那些是是非非,孤儿寡母是无罪的,赵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句话解开了心结,一伙大男人滚鞍下马,在路边找了块树荫,把凯瑟琳放下来,解开衣服散热,苏菲拿了手帕蘸了清水擦孩子的胳肢窝和腹股沟,进行物理散热

    附近有座村庄,刘彦直独自前往,花重金买了一辆马车,说是马车,其实就是个简陋的平板车,俩箍着铁皮的木头轮子,车上搭着席篷,坐这个长途旅行同样是受罪,但是总比在烈日下骑马要强得多。

    苏菲母女被安排在马车上,总算是免了日晒颠簸之苦,但是带着这样一个拖累,什么时候能赶到北京成了大问题,赵避尘说,照这个速度,最快也得半个月,这还是一路好天气,不刮风下雨的情况。

    穿州过府,几日后抵达鲁南境地,山东省是义和拳兴起的地方,再加上前任巡抚毓贤的纵容包庇,祸害尤其严重,动辄就是数百上千的拳民活动,一路上光烧毁的教堂就见了不下三座。

    据赵避尘说,拳民们不但烧教堂杀洋人,杀的更多的还是中国人,但凡是家里有一件洋人的物件,不管是洋火还是洋油灯,只要搜到就能灭门。

    “洋钱算不算洋人的物件?”刘彦直问。

    “洋钱和洋枪,都是大师兄们的最爱。”赵避尘冷笑道。

    说曹操,曹操到,前面烟尘滚滚,红旗招展,一面大纛上四个黑字“扶清灭洋”,数不清的红包头正朝这边涌来。

    退避已经来不及了,拳民们铺天盖地,如蝗虫过境,行军走的不是纵队,而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躲哪儿都躲不过,硬拼估计胜算也不大,毕竟带着妇孺很难突围。

    “只能指望这身皮了。”雷猛苦笑着看了看身上的武弁袍服,手伸进怀里,摸了摸左轮枪的枪柄,虎皮不顶用,就得这玩意上阵了。

    赵避尘也把包着枪尖的袋子松开了,动手的时候一抖就开,他们五人端坐马上,将马车护在当中。

    拳民们发现了这一小队人马,慢慢围了上来。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includevirtual=〃/fragment/6/3236〃。qrcode{width:590px;margin:0auto;background:#fff;border:1pxsolidc;padding:15px20px;overflow:hidden;}。qrg{float:left;}。qrcodeul{margi:120px;font:14px/1。5〃microsoftyahei〃;paddi:15px;}。qrcodeli{list…style:square;margin…bottom:5px;}

    扫描二维码关注17k官方微信,最新章节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点击微信右上角+号,选择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_17k”关注我们。回复〃大奖+你的qq号〃参与活动。10部iphone6,万名qq会员等您来领!

第五十八章 亲历战争() 
大队拳民还是继续赶路,只有三五十人围着穿越小组,盘问他们的来历。

    “有没夹带洋货,让俺们检查一下。”一位大师兄模样的汉子喝道,他腰间插着两把板斧,估计是请的李逵的神,身后一帮小子,都拎着刀棍,眼神直往马车上踅摸。

    义和团最恨洋人,连带着洋货也恨之入骨,被他们发现任何一丁点洋货都会带来灭顶之灾,更何况马车里藏着的不是一般的洋货,而是一对货真价实的洋婆子母女。

    连战马都感觉到肃杀之气,不安的打着响鼻,蹄子在地上刨着坑。

    “我们是山东巡抚衙门的人,护送袁大人的家眷前往济南府,这位大师兄可有指教?”刘彦直一抱拳,朗声答道,同时不经意的露出驳壳枪的枪柄来。

    听到山东巡抚四个字,拳民们的杀气腾腾立刻变成了低眉顺眼,没人敢说半个字,偃旗息鼓从旁边绕行,倒让众人大感意外。

    “没想到这身虎皮还挺管用。”雷猛讪笑道。

    “是袁世凯的名头吓走了他们。”刘彦直说。

    “袁大头?”雷猛一愣,“他这么牛么?”

    “我学过历史,袁世凯在山东当巡抚的时候很铁腕,把一帮义和团首领请到巡抚衙门,让他们当众表演刀枪不入,结果一顿乱枪全给毙了,就这样。”

    刘彦直的解释让大家松了口气,看来这后来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在此时还算是个头脑清醒的官员,在山东境内的旅程就放松多了。

    事实证明,除了在鲁南见到两股义和团之外,整个山东境内还算太平,烧毁教堂也不是袁世凯任内发生的事情,而是他的前任毓贤做下的好事。

    数日后,小队伍终于绕过东岳泰山,顺利抵达济南府,住进了干净的客栈,洗澡吃饭,好好睡了一觉,赵避尘走南闯北多年,江湖上的朋友比比皆是,他独自出去半天,带回来一个天大的消息,洋人的军队在大沽口登陆,正在向京师进发。

    “天津已经开战了,北边不太平。”赵避尘忧心忡忡,他并不担心北京城陷于敌手,只是怕耽搁了行程,家里人担心。

    “不妨事,他们打他们的,我们走我们的。”雷猛说,“咱们绕开战场就是。”

    “既然诸位都不怕,那赵某就舍命陪君子了。”赵避尘淡然道。

    在济南府歇了半日,小队伍再次出发,一路向北,先前买的那辆简陋的马车速度太慢,被刘彦直卖掉换了一辆省城大作坊造的四轮马车,带弹簧钢板减震和胶皮轮子的马车显然也属于洋货系列,也得亏这个,价钱卖的不贵,让他们捡了个大便宜。

    上路的时候,还有幸遇到了袁巡抚的八抬大轿,差役扛着写着“肃静”的大木牌在前面开路,八抬绿呢大轿左右跟的都是带红缨帽的武弁,腰间佩刀,肩上竟然是新式的德国造毛瑟快枪,瓦蓝的精钢枪筒,雪亮的刺刀,配上宽大的中式袍服和靴子,有种奇异的感觉。

    从济南府到天津卫之前都是平原,有赵避尘同行,住什么店,吃什么饭,都不用他们操心,只是越往北气氛就越不对劲,据说袁世凯严厉打击义和团,所以山东的拳民都北上了,整个直隶地方,起码几十万的拳民在活动。

    笔直的官道两侧是快要成熟的麦子,一阵风吹过,麦浪滚滚,麦田里空荡荡的没人劳作,男的义和拳,女的红灯照,谁还管地里的庄稼啊。

    初夏的季节,北方中国的天气还很凉爽,大路上只有被砍倒的电线杆,没有什么行人,这份安逸和静谧让人觉得心灵宁静,似乎超越了时空。

    雷猛和赵避尘在前面并辔而行,张文博和郭宇航殿后,刘彦直负责赶马车,苏菲抱着孩子坐在车里,车帘挑起,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用的是汉语和法语。

    刘彦直语言天赋极好,记忆力惊人,能靠看好莱坞电影学一口流利英语的人,有个原装法国人在旁边交流,学会法语自然不成问题,至少现在日常对话已经没有问题,而且是正宗巴黎城里人的口音。

    距离天津卫越来越近了,刘彦直可以从空气中嗅到硝烟的味道,有中国式的黑火药,也有欧洲人用的苦味酸和tnt,看来战争已经开始了。

    在天津城外,他们终于亲眼目睹了一场近代战争。

    作战双方分别是清军和八国联军一部,打的是遭遇野战,清军方面乌压压上千人,旌旗招展,煞是威风,他们的旗杆很长,旗帜五颜六色,有将军的认旗,有指挥作战的令旗,也有不知所谓,只为好看的各种杂色旗帜,远远看去,好像奥运会的入场式。

    另一方不知道是八国中的哪一国,看起来已经有点现代军队的架势了,没有醒目的旗帜,军装也是卡其色,排着稀稀拉拉的散兵线,手中是上了刺刀的步枪。

    两支军队隔着大约一里地开始互相射击,清军方面服装很杂,武器也杂,但是听枪声都是进口的快枪,硝烟不大,用的是苦味酸发射药而不是黑火药,但是明显不敌联军方面,时不时有人中弹倒地,分明是他们鲜明醒目的旗帜和号衣给敌人指明了靶子,这就是时代的差距。

    穿越小组和广大天津老百姓一同目睹了这次战斗,令人称奇的是打仗也有围观,而且看热闹的人还不少,比打仗的士兵还要多,大伙儿显然并不在意谁输谁赢,就图个热闹。

    联军人少,只有一个连百十人的样子,坚持射击了半个钟头,侧后方忽然出现义和团的旗帜,这伙人打起仗来气势就又不一样了,无数赤膊大汉抡着大刀冲锋之前,悍不畏死,估计是此前喝了符水,相信刀枪不入的神话,不然哪来的勇气。

    联军小部队没有携带机关枪,单凭步枪无法抵抗这种死亡冲锋,瞬间败阵,仓皇逃窜。

    这场局部战斗貌似以大清国胜利,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