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风韵-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学士,在下虽初到,对利州却还了解一二。”李慕白放下梅子青精瓷茶杯,心态造就摆正了,绝不称呼李易的表字,反倒是笑咪咪地道:“入蜀道路也就是几条,沔州是重中之重,兴元府有孟太尉可保无恙,学士谨守沔州,监控阴平道,可把决战放在大安,三方发力必败敌军。”

    正如所言,蜀川大战格局已定,无外乎选择决战地点争取主动,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稍加不慎就有可能牵动全局,占据主动把对手拉入预设战场,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

    李易稍加沉吟,又道:“朝廷欲使我与虏人做虎狼之争,子圭看如何?”

    此言一出,叶知秋轻摇泥金扇,饶有兴致地看着李慕白,李易的问话很直白,可以说是单刀直入问心,却恰恰最有实际效果,这是逼迫李慕白表露心迹的方式,又不显得那么咄咄逼人。

    李慕白心下暗叹,知道李易给他最后选择的机会,对方能做到做到这步,已是难能可贵。他选择李易,从今日迎接规模,可想而知地位如何,刻意地躲避,李易也不会怎样,最多让他管任地方,留则游离于核心之外,去则厚礼相赠。

    当日,他已做出选择,虽然很犹豫却知这条路的艰辛,一路上想了很多,虽有计较却未曾最终定策。李易之言,把他逼的退无可退,稍加沉吟才说道:“学士,意欲如何?”

    称呼李易学士而不是子明,也是他坚持的结果,既然选择了归顺,那就不能再有平等的称呼。

    李易莞尔地笑了,玩味地道:“自然不能任人鱼肉。”

    李慕白深深打量眼李易,指尖轻触桌案,李易与叶知秋对眼相顾,并不急于其表态,若对方脱口而出,他们反倒心存鄙夷,毕竟曾经是朝廷的率臣。

    也就是半刻钟,他目光渐渐坚定,正眼看着李易,艰涩地道:“西守东攻,诱虏人主力入凤州。”

    李易双目精光闪烁,瞥了眼叶知秋。

    叶知秋笑吟吟,玩味地道:“上次,阔端便是由凤州攻武休,方才迫使曹友闻浪战大安,今日恐不会再走。”

    “兵不厌诈,有一必有二。”李慕白慢慢摇头,口吻坚定地道:“沔州易守难攻,虏人绝不会硬碰,过大散关趋午休,一战便进入平地,迫使我在大安决战,如此好事换成我也会再做,就不要说尝到甜头的人。”

    李易嘴角上翘,笑而颔首。

    叶知秋面带喜色,笑道:“虽是成例,却是稳妥办法,如此孟太尉所受压力剧增,学士可以考虑,把行辕迁到大安,已备决战所用。”

    李慕白心下颇惊,把孟珙也算计在内,如能实现意图,孟珙的兵马将承受首轮猛攻,让蒙古人顺理成章自东向西进入大安,李易则率主力以逸待劳,这是一箭双雕的毒招。他对孟珙颇有敬意,忍不住讥讽一句道:“的确好谋划!”

    (本章完)

第565章 无题() 
    叶知秋风淡云轻地笑了,瞥了眼李慕白说道:“过讲,过讲,子圭见识不凡,在下颇为佩服。”

    李易玩味地看了眼他们,文人之间争意气,火药味十足,却又有几分毫无粗口的雅道。不过,李慕白潜力惊人,他已有打算重用,能够平衡叶知秋的影响,二人在可控范围内的分歧,他还是喜闻乐见,甚至隐有推波助澜,也算是上位者的平衡权谋之道。

    随着地位不断攀升,主政一方的态势逐渐确定,上位者的御下权衡不知不觉中产生,这也是必然的结果,无论他愿不愿意都必须如此,当下淡淡地道:“我虽然不愿,却不得不做,就看孟太尉如何应对了!”

    叶知秋和李慕白默然,两人都能理解当今局势的严峻,心里各自有了算计!

    此时,蒙古军入侵在即,忠孝军主力由西县北调,驻扎武休关南,这段时间也招募些民众,并从夔州路征发六七百壮丁,全军增至四千五百人。

    孟珙非常重视武休关,在巡视关防之际,顺带校阅忠孝军,接见南玥与上官昭。

    南玥依然是初见孟珙那身打扮,不过换成了青衣,上官昭却是一身半袖戎服,神色颇为严肃。

    “忠孝军军容齐整,可见二位尽心尽责。”孟珙对南玥、上官昭不吝褒奖,令人如沐春风。

    南玥淡然一笑并未说话,把机会让给上官昭。

    上官昭瞥了眼南玥,开口道:“太尉过誉,属下职责所在。”作为忠孝军的总管,他自然当仁不让。

    孟珙对上官昭公式化的应付,显然也缺乏兴趣,但他仍笑咪咪地道:“有忠孝军在,武休关防御放我放心不少。”

    简单几句没营养的话后,上官昭找个借口退下。孟珙方才看着南玥,沉声道:“看来尚言掌军不易啊!”

    南玥樱唇微翘,淡然道:“三弟能力出众,将士多誓死随从,太尉若能用可抵精兵万人。”

    孟珙不免一笑,玩味地道:“尚言玩笑了,两府频频传檄,恐怕尚言也接到官塘。”

    南玥神色稍瑕,低声道:“太尉,难道不能稍停片刻,共御外悔?”

    孟珙似乎料到南玥的态度,并未有任何的惊讶,平静地道:“未雨绸缪。”

    南玥闻言不语,一张绝色艳丽的脸蛋风平浪静,无人能窥探她内心到底作何打算。

    “李易加强沔州、龙州防御,主力马队陆续调入大安,恐怕早有定策,忠孝军乃朝廷在蜀川支柱,断不可有任何闪失。”孟珙一心抗战,但李易的手段还是落在他眼中。他知、李易知,阳谋而已,正如李易曾言:先秦诸子玩剩下的,无聊至极。

    但是,就算是玩剩下的招数,放在合适时机,仍然屡屡得手,正如时下蜀川,双方战略一览无余,李易与孟珙明知对方算计,却不得不各凭手段,看谁能把蒙古人引到对方战线上,那才是真正的杀招。

    很显然,李易占据极大优势,其北上转战的意图,也有然蒙古人认识到蜀川马军犀利,取短弃长攻伐沔州、龙州等处,宋军马队很可能北上断其归路,主力沿大散关取南郑,进入平原与宋军马队决战不失为上策。

    孟珙的部队虽是不断增加。兵力达到万七千余人,但马军仅有两千,难与相提并论,忠孝军有马军六七百,却并不完全掌握在手中,这是致命的短板,必然是蒙古军首要目标。

    南玥何等聪慧,却不假于颜色,不咸不淡地道:“忠孝军,还请太尉放心,就是拼光也要守住武休关。”

    孟珙用赞赏的目光,投向南玥,心下却在盘算得失。

    上官昭心下很不痛快,很明显,孟珙对他信任度不高,尤其在妹子上官巧被送到他身边,更加有风箱里的老鼠感觉,这是他心里最不爽快所在。

    他在当时站在李易角度上,却不代表事事听从其压制,尤其是在家国立场上没有任何商量,绝对站在朝廷边上。

    心里很烦,回到自己的军帐,却听卫士过来,在他耳边轻声嘀咕几声,脸色变了几变快步过去。

    “独眼,你来做什么?”上官昭进了军帐,口气很不友善,眼神也很毒辣。

    独眼郑臣,当年潜伏忠孝军的将校,终究修成正果,堂堂正正出入军中,李易回归后,又被任命为四川缘边都统制司正将,属于都统制司直属的将官。

    “三首领,没事,小弟就不成来看看首领了。”郑臣一脸和善地笑容,似乎还有几分恬脸。

    上官昭一阵无语,吴蓝山再是糊涂,但忠孝军却是无辜的,郑臣的阵前反戈,是忠孝军加快覆亡重要原因之一,最亲密的兄弟,竟是李易他们安插的细作,他无法释怀。

    作为友军将校,他还真不能不理会郑臣,尤其郑臣已是都统制司正将,既然过来肯定有着目的,他不能不谨慎对待。当下盯着郑臣沉声道:“说吧,你有何事?”

    “学士遣我,有事给三首领说。”郑臣一笑开门见山。

    能被蜀川大军称呼学士的,除了李易没有外人,上官昭眉头紧锁,口气沉重地道:“还是学士亲自说的?”

    “事关蜀川战事大局,自然不能马虎。”郑臣淡淡地道。

    “哦,竟然到了这等地步,看来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啊!”上官昭语带双关地道。

    郑臣也是尔虞我诈出来的,岂能听不出里面的名堂,分明是有选择的否定,又能占据相对的主动,不过他去我没有在意,相反却感到有机可趁,怕就怕你跟顽石不开,只要有条件那就好说,当下笑眯眯地道:“这是自然,学士也说了,无论任何事都要以蜀川大局为重。”

    上官昭点了点头却感觉很不好,但他必须要听下去,关键节点上任何的内耗,都会让蒙古人得了大便宜,他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尤其是李易和孟珙两位强人,那可是要对撞出惊天的火花,他的力量太渺小了,却还想尽可能平衡危机。

    无论蜀川大军私下有多少龌蹉,李易代表的地方势力,孟珙代表的大宋朝廷,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凶悍的蒙古人。

    (本章完)

第566章 虏人南侵() 
    却说,南玥回到了自家驻地,宫素素迎了过来,柔声说道:“二姐来了,我们何时出发?”

    南玥有些无语了,自从宫素素跟随她在军中倒也安闲,每天就是琴棋书画,引的上官昭来看了几次,李易率军出征也没有惊慌,更没有担心其安全,反倒是龙潭虎穴都杀出来了,还能怕了北方的虏人。这会倒是好了,李易刚刚凯旋而归就坐不住了,立即提出要去,真是迫不及耐的模样,让她心里稍稍有几分吃味。

    不过,她也不知为何想的,却脱口而出道:“他刚刚回来,暂时不要去叨扰他。”

    宫素素闻言俏脸稍变,美眸深处闪过一道狐疑,轻声问道:“这又是为何?”

    南玥没去看宫素素眼神,似乎是主动闪避开来,低声道:“这群男人刚回来,满身尘埃泥泞,我怕熏到了妹子。”

    宫素素想想不禁莞尔,平素看到更戍回来的士卒,哪个不是浑身脏兮兮的,浑身上下生满了虱子,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洗澡换衣服,有的甚至用汤药除去满头的虱子,最狠的就是直接剃毛发,可想而知李易历经征战的状态,却有几分迟疑地说道:“那也不能太邋遢了不是。”

    “你以为是安营扎寨啊!他们可是马军,转战千里可不能停留。”南玥翻个白眼,宫素素是聪慧的女子,却完全不懂军旅艰辛,怎能知道征战的风波辛苦,这种女人永远不可能走进李易身边,没来由地心下放松,温声道:“想想过几天就可以了,放心。”

    说着话想到李易的两个多月,连续的敌后作战,根本不可能安营扎寨,甚至连续几天都要行军,随时要投入猛烈的作战,不要说洗尽满身尘埃了,就是好好洗把脸都是奢侈。

    宫素素浑然不知南玥心思,正如她冰雪聪慧却哪里明白军人,就像某些诗人无病呻吟的婉约,有几人能体味军旅,真甚至号称军旅诗词,又有几人真正懂得军人的艰辛!

    “对了,这次虏人就要大举南下,就算我们去了也不能待太长时间。”南玥看了眼宫素素悠悠地道。

    “这是为何,我留在师兄军中又如何?”宫素素有些不满,她不辞千里来到蜀川,不就是要跟随李易身边。

    “妹子不要误会,现在是打仗,这次真的非常凶险,不然他也不会深入敌后争取时间,我们不能给他添乱子。”南玥耐心地劝解宫素素,希望她能够理解。

    “再说,他营寨内都是男人,你又如何能留在他身边?定然是有让你回到城里,甚至会送你回华阳县。”南玥的口吻隐隐带有威胁,就像是李易铁定赶人那样。

    宫素素稍加犹豫不决,能听出南玥的警告却不认为是假,李易要全身心投入战斗,哪有功夫关注她啊!送到后方安全地方也是正常,这就不是她的愿望了,还不如留在南玥身边,至少有个贴几人说说悄悄话。

    “过几天,好吗?”南玥谨慎地询问宫素素,她也不愿过于强迫对方,毕竟都是好姐妹了。

    “只能听二姐的了。”宫素素幽幽叹息,既然不愿给李易增添麻烦,那只能暂时忍耐几日。

    “这样就好!”南玥松了口气,心却相当的纠结,那抹闪过的神色却落在宫素素眸中。

    十月底,蒙古人忙乱中终于准备完毕,开始对蜀川北部发动攻势,蒙古万户长昆布哈及巩昌便宜总帅汪世显,开始对西和州进攻,云翼军并未做激烈抵抗,在王柏调度下有组织的撤入二线,当然也让蒙古军付出极大代价,在牛尾道上丢弃数千具尸体,让那些猛兽飞禽大快朵颐。

    梅殷固守阶州,成轩撤到西汉水东部,两军形成半月形犄角,利用地形进行防守。背嵬、云骑、神机军全部在大安待命,宣毅军仍是沔州的防御主力,各部随时支援各方。

    李易把全军分为两个战略集群,西部的成阶诸州防御,由呼延信坐镇,北部的沔州正面战场,都由王柏统率,他在大安节制全军。

    十月二十日,塔海、按竺迩率军十余万入大散关,八都鲁为军锋气势汹汹杀来,王柏传令逐步放弃某些次要关防,各部暂时退入重要的堡寨,先把力量蛰伏起来。

    所以,蒙古军一部过两当直驱河池,另一部由梁泉南下直驱武休关,欲重演当年阔端南下战略。

    正如李易、孟珙等人所料,对于蒙古人来说入川道路就那么几条,最有利的便是破武休关,进入汉中谷地抵达大安,转兵大安从后方威胁沔州,迫使宋军决战,一鼓作气歼灭宋军主力,然后兵进剑阁,由入文阶的蒙古军走阴平道,绕道剑阁关城之后,来个腹背夹击,硬生生撞开蜀川大门。

    二十余万蒙古军,当真山雨欲来风满楼,蜀川一日三惊,急脚子不绝于道,人心也是惶惶不安。

    不过,现在的形势和当年大为不同,李易坚持缘边各据点的守御,虽说让出了次要的据点,那也是宣泄蒙古军的锐气,分流了对方大半的进攻锋芒,导致后续部队遭到各个据点的打击,陷入顾此失彼的被牵制状态。

    那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