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风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时风韵-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巨额利益,足以让那些人豁出性命去干,甚至连蒙古人本身也会铤而走险。

    “子圭说的对,我们可以组成秘密商队,建立联络据点,相信虏人坚持不了太久。”刘斐奸笑着说道。

    “战马,我们需要大量的种马啊!”李易想着种种美好前景,心情真的好澎湃,可想而知能有多少马匹回易进来。

    “问题关键在于用铜。”刘斐作为始作俑者,自然考虑到了弊端,毕竟北方的主人事蒙古人。

    李易点了点头,要是稍加吝啬的话,事情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毕竟北方的主人是蒙古人,他们完全可以强令禁止,要是铜作为变通手段不够,或者说没有让人铤而走险的价值,恐怕那些生民拿了钱,也会汇集到商人或官府手里,继而来到粮食丰产的蜀川、江南购买物资,那就得不偿失了!

    退一万步来说,人家就算让你流通,明面上也是一比一兑换,吃亏的还是自己,不得达到破坏对方货币体系的目地。

    禁止粮食或其它物资出境,这简直就不可能,哪怕是双方战争也不能绝对禁止贸易,有利可图必有亡命之徒,何况蜀川还需要大量的战马资源。

    “你说多少合适?”李慕白长掌管庶务,自然是上心具体的数据。

    “铜锡比例要六、四开,首批也要试探十万贯,随即就是百万。”刘斐显然成竹在胸,随口就把话说出来了。

    李慕白听的吸了口凉气,这他娘地太狠了,刘斐的意图就是汇集到数亿铜钱投入市场,达到突然击溃的效果。

    李易听的是双眼冒光,死胖子的招数很毒辣,根本不给蒙古人机会,数亿钱同时投入市场,足以堪称数十万大军长驱直入,要知道人口众多交易量大,数亿钱还不足以动摇根本,现在可是百业凋敝,北方人口数百人的尴尬境地。

    首战告捷足以取代蒙古人的货币,让官银迅速消耗告瘪,就算他们从西域调集大量银钱来援救,你能调集多少?金银还好说,万里运送铜钱本钱可不低。就算你勉强运到了,那也得看看铜含量的高低,为了经济方面的考虑,寻常槠币都是铜四锡六,你拿什么来比?

    “如果,虏人下令取消铜钱买卖,如何?”李慕白问了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经济崩溃那就直接赖账,蒙古人不是干不上来,而是很有可能直接取消铜钱,以官银结合谷米贸易。

    “这个倒是个现实。”李易对经济并不十分在行,尤其是现实中的货币战争,可以说是门外汉。

    刘斐翻个白眼,相当鄙夷第看着李慕白,奚落地笑道:“刚才不是说了,窍门就是可以化作他用,只要能赚取更多的钱,他们就不会拒绝。”

    李易深以为然,平时这些钱可以根据市场规律,完全符合槠币置换白银价格,取代对方的钱币流通体系,真的要禁止流通或是打压,那就直接化成铜锡,同样可以获取巨大利润,这是任谁也无法破解的死结。

    当然,这破事要反过来说,针对财力丰厚的大宋行朝,在把握得当的前提下,两府绝对有把握稳超胜券,毕竟货币战争在当代也有局限性。人家完全可以利用广阔的市场消化,你还没有搞别人的市场,人家就那你的钱买你的物资,搞到最后只能是人财两空,蜀川的粮食被抢购一空。

    “只要能把握得当,不出数年,就能吸干虏人数十年积累的财富,到那时天下财货皆在蜀川。”刘斐猖狂地大笑。

    李易并没有反驳,刘斐的判断的确不错,能够持续造成蒙古人统治区失血,真能短期内积累大量财富,真到了物物交换时代,那蒙古人也就暂时失去南下的能力。

    丢掉了所有财富并不可怕,关键是你需要稳固的统治,就必须要有安定的民心,进而就是让生民活下去,连物资大范围流通都不存在了,自然退回小范围部落交换状态。

    你要说不需要钱币,那好,你拿什么赈灾或是筹备军饷?总不能次次运送粮食到当地交换吧!商人也不可能拿高端物品换取大批的粮米,还要附加运输费用。

    “你看怎样?”李易目光转向李慕白,隐隐有兴奋的光芒。

    “我们的铜也不够啊!”李慕白脸色有几分为难,点子是很不错的,关键是蜀川的大型铜矿不多,短时间根本筹集不到那么多铜,更何况还是军用战略物资。

    “那就用粮米去换,荆湖的铜矿不少啊!”李易既然下了决心,那就坚决去干。

    “似乎有些亏本。”李慕白眉头微蹙,心里计较利害得失。

    “回报却是丰厚的。”刘斐眯着小眼睛说道。

    “怎样行止?”李慕白也是爽快人,并没有计较前期得失,又把关注转到第一个节点上。

    (本章完)

第646章 人贵知足() 
    “这还不好办,子明能够信任我,那就由我来办。”刘斐眼珠子转悠不停,又嘿嘿地笑道:“我要三成,很实在了!”

    “不行。”李易斩钉截铁地否决。

    李慕白恨恨地瞪了眼刘斐,死胖子可真狠啊!三成?听来并不多甚至没有概念,要是真懂邦国财货,就会明白能从别国身上刮下油水,从来都是投入的数倍乃至数十上百倍,三成足以让死胖子不再惦记刘家,甚至成为天下首富,要知道那可时整个北方的财富啊!

    就算不从北方财富上刮油水,光是蜀川的营生三成,就足够让死胖子赚得盆满钵溢了!

    “槠币运作极其麻烦,我需要殚精竭虑不说,先不说风险如何,光是先期人手和投入就不在少数,不然你以为我要夔州路铁场作甚?”刘斐翻个白眼不愿意了,该争取的利益自然竭力争取,反正还要讨价还价的。

    “三成实在太多,大头都是我们来支付,做人不要太贪婪了。”不要说李易愿不愿意,李慕白首先就不乐意,死胖子要的太多了。

    刘斐干干地笑了,玩味地道:“合着你们要我出钱出力,拿着现好的好处。”

    李易无奈地歪歪嘴,似乎语重心长地道:“有矿山还有海上贸易,成章兄顾全不过来啊!”

    刘斐眨了眨小眼睛,心里合计了半响才说道:“那也是我的本事,并不能全都放在里面,你们两个贼厮鸟太不像话,这可是我压箱底的谋划,本应占到五五开。”

    李易能够理解刘斐算是够味,出价三成是照顾到兄弟情分,只是依旧被可能的庞大数字震撼,摇了摇头道:“你我兄弟倒是没有话说,只是想要保住富贵,并非只能看兄弟。”他并非不愿让刘斐挣钱,合理的利益自然是好,哪怕是暴利也事无不可,关键你的吃相太难看了,会引起别人的窥视。

    李慕白暗暗颔首同意,李易的话说的相当直白,却非常够朋友,化成别人直接应允了,坐看死胖子被别人眼红陷害,最终背地里跟着分赃。

    刘斐胖脸变了变,暗道还真的没考虑到木秀于林,自己得到的太多了,难免引起别人的贪心,哪怕是李易和李慕白维护,也不可能全然护得住,就跟利之所在引人亡命那样,某些人为了巨额财富,绝对会铤而走险,到那时自己根本不可能招架。

    “好了,子明看成章要怎样?”李慕白不想让刘斐灰心,还是把球踢给了李易。

    李易在刘斐殷切的目光中,稍加琢磨说道:“半成现钱。”

    刘斐的胖脸顿时失望到了极点,费心劳力才得了半成,简直不是人干的破事,真相甩袖子不鸟了。

    “当年女真兀术数十年征战,南北议和不过从岁赐里获两千贯。”李易看了眼满脸不满的刘斐,心里颇为好笑,依旧严肃地道:“相对于成功巨大的财富,明面上不少了!”

    刘斐相当的不满,翻个白眼没有说话,反正是漫天开价坐地还钱,他并不那么焦急,反正没有达到底线。

    李慕白却听出了画外音,半成财富只是明面上的,也就是说不能说的才是真的,不由地暗叹死胖子好运,找到了能够施展抱负又能赚钱的好机会,李易算是仁至义尽的好兄弟,能够把公私分清又能兼顾,当真是羡慕到了极点。

    “你这死胖子,子明做的辛苦,竟然毫不领情,真是该杀。”他见刘斐隐隐不悦色彩,立即指着对方鼻子低声笑骂。

    刘斐看李慕白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仔细回味李易的话,立马就反过味来,不由地大喜道:“原来子明向着我。”

    “我可不敢随意开罪财神。”李易翻个白眼道。

    “呵呵,我这不是天生愚鲁迟钝,呵呵,没有听出子明的维护,呵呵。”刘斐搓着那双猪蹄夹的手,近乎献媚的笑,那张脸上的肥肉乱颤。

    对、对、对,明面上的半成,暗里隐形的好处依旧可观。

    “真受不了这厮,标准的逐利商人。”李慕白指了指刘斐,无可奈何地歪歪嘴笑了。

    “嗯,我现在真想信了,成章兄果真是商人,是位能够青史留名的商人。”李易郑重地看着刘斐,他真的没有开玩笑,要是真把事情办成了,定然会成为后世的标榜,那可是针对蒙古人的战争,吸干对方的鲜血。

    相比气吞长虹的北伐,或许这种战争并不引人注目,去非常有可借鉴之处,能够成为后世的经典。

    刘斐显然没有意识到他建议的意义,反倒是着眼赚取金钱,兼顾让蒙古人暂时丧失南下能力,也算为生民尽了份力。

    李慕白的眼光也是贼亮,眼看刘斐还云里雾里,真是摇头叹道:“子明,你是给瞎子指路,不要奢望这堆肥油开窍。”

    “哈哈。”李易发出开心的大笑,指着李慕白不知说什么好,连鼻涕也笑了出来。

    “你这个破落户,也就是个穷酸劳碌命,还要说我作甚?”刘斐心情不错地反驳,反正他们之间关系之铁,更兼利益纠缠越发地深,当得起这种玩笑。

    李慕白哼哼两声,粗声道:“说说你的策划要点。”

    “哦,简要地说也很简单,就是筹集够了钱分批运送北方,先期要以商队形势设置几处据点,打通当地官绅的关系,待万事俱备就不用说了。”刘斐简单说了计划要点。

    李易觉得并无新奇的地方,也是,往往越是犀利的计划,执行起来越是简单。就像是韩信的背水一战那样,不过是以数万弱兵绝境激发士气,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越是花哨的玩意越不可靠,平淡无奇才是奇效百出。

    商队形势不引人注目,先期定好据点是为了隐藏钱币,搞好当地官绅的关系,也是为了保障安全,分开地点就是全面开花,打击要点上的蒙古人财货,毕竟北方百业凋敝,众多交易分布在有限的大城市,只要拿下这些城市的货币控制权,就等同于给蒙古人放了血。

    “那么多的钱,铜到底怎样办才好?”他也有几分头痛,真铸造那么多的好钱,恐怕蜀川支撑不下来。

    (本章完)

第647章 娥皇女英() 
    “好办,这点小事交给我就成,只要你有资源,二牛就是干这份营生的,保证给你办的漂亮。”刘斐毫不在意地笑道。

    “二牛?哦,呵呵,哪个秦用怎样了?”李易见刘斐接招,心情是相当的好,反正蜀川有的是资源,当年的小厮都成了方面之才,让他有几分感慨。

    “那小子不错,现在也能勉强胜任大事,让他练练手也不错。”刘斐咂咂嘴笑道。

    “那么大的事情,你竟然让小厮练手?”李慕白瞪了眼刘斐很不满意。

    “是人才就要培养。”李易再看了眼刘斐,淡淡地说道:“好了,你也劳累了,今个先下去歇息。。。。。。”

    “正是,还没有去见过宫道长。”

    刘斐的戏言让李易嘴角抽抽,李慕白强忍笑意,死胖子说话真会挑时机,哪壶不开提哪壶。

    就在男人们说正事的时候,宫素素却坐在南玥宅院的厅子内,手里端着一碗茶,边啜饮边低叹着,显得有些急促不安,有拿着茶水安心神的作态。

    南玥坐在宫素素对面的榻上,脸色淡然地微笑,气质高贵出尘,端地落落大方。

    “二姐,听说你上了奏章?”宫素素终究没有安耐得住,忍不住先开口说话,援引三天前许妙娘的传言。

    “正是。”南玥风淡云轻地道。

    “尚言也是五品内命妇,二姐能随意丢弃?”宫素素忍不住再次询问,内心却充满了浓浓的戒备。

    “不过是为节制忠孝军的把戏,我又不是赵官家的人,用内命妇实在不妥。”南玥毫不在意地说道。

    正如宫素素说言,几天前她就上了奏章,请朝廷罢黜他的尚言,其实朝廷同不同意都无所谓,不过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既然选择了李易,那就与郎共同进退。

    至于数千忠孝军将士,她和上官昭有过诚恳的谈话,对方表示不在意这些将士归属,有八千忠孝军将士足矣,那就决定这些士卒并入蜀川大军,依旧用忠孝军名号归制置使直属,号称汉州忠孝军,也被称为忠孝军后军。

    宫素素心下忐忑不安,无论从哪个方面相比,她都无法和南玥竞争,芳心不免有几分暗淡。

    南玥看出宫素素的失落,从但对方来拜访她那刻起,就明白了用意如何,心软是肯定的却不能想让,柔声道:“官人也很无奈,方方面面都得顾全,尤其是蜀川读书人。”

    宫素素冰雪聪明的可人儿,自然听明白南越的意思,也能理解李易的处境和忧患。

    她在临安看的清清楚楚,不是李易对不起朝廷,实在是朝廷负了李易,九死一生回到蜀川退了虏人,如今形同割据也是情理之中,哪怕你反对却不能占理。

    既然形成了独居蜀川的格局,除了善待生民之外,争取读书人的支持成为统治稳固的基础。南霁云为四川路的节臣,又是士林德高望重的名士,更是为了守御蜀川殉国,声誉自然是享誉海内,南玥作为其独女自然受到重视。

    如果,李易能够娶南玥为夫人,自然能够吸引部分读书人关注,对于统治蜀川有着相当的助力,她又能给李易什么?想想不由地黯然伤神。

    “对了,前些天官人还说起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