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天上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笑语天上人间-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凡是对清朝历史有过专门研究的人,都知道:

张英和他的儿子张廷玉,俩人在大清康乾盛世中居官数十载,忠心辅佐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立下了大功,而且都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同时也都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朝人物,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之父。

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通过当地的官府来摆平叶家。

而张英回馈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尺,下垒建墙,而邻居叶氏也深受感动,也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后来,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代表着一种谦让的美德,一直给保存了下来。

在安徽安庆,流传着这样说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指的是张英家庭,张英的儿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廷玉。

张廷玉(1672-1755)为康熙时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为官康、雍、乾三代,历半个世纪宝刀不老,为五千年历史上的罕见名臣。

张廷玉有这样的官场作为,应该说是他得益于父辈,祖辈那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张英、张廷玉父子是大清朝著名历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

这对稳定当时政局,统一国家,消弭满汉矛盾,强盛国计民生都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二人为官清廉,人品端方,均官至一品大学士,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良相,同时二人还是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

在张家官运亨通的背后是康雍乾三世,他们是清代有作为的皇帝,在有作为的皇帝身边溜须拍马,邀宠作奸是没有市场的。特别是雍正皇帝,为政不长,却厉行政改,一生勤于国政,“崇俭而不奢”,“毫无土木声色之娱”。

张廷玉记录雍正:“上进膳,承命侍食,见一于饭颗并屑,未尝废置纤毫!!”,饭粒落于桌上也不舍弃!在张家高官的背后,也是有着一位威严自律的帝国皇帝。

大家也都知道:神州古人除了姓名之外,还另外有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刘备,字玄德,国人所说的“名字”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当然到了近代,特别是神传文化给丑化打击,魔性文化占据神州大地以后,国人已经只取名,不取字了,也就是说现代的国人已经是有名无字了。

而张英作为古人,自然也有字,他的字是“敦复”。古人的名和字,往往都有其含义或来历,那么张英的字“敦复”又有何含义呢?其含义就是王敦再次转世到张家。

而王敦是谁呢?王敦是东晋初年的权臣、大将军,在西晋灭亡后,王敦辅佐司马皇室在江东建立了东晋,后来又试图谋篡皇位,但尚未成功就病死了。因此王敦被后人视为乱臣和枭雄,为世人所不齿。

那么为什么说张英是王敦的转世呢?这其中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在这里就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据清代古籍《庸闲斋笔记》中记载:

在明朝末年,张英还未出生前,他的父亲曾做梦梦见一位金甲人,对他自我介绍说:“我是东晋初年的王敦,现在想要投胎当你家的儿子。”

因为王敦是历史上的乱臣贼子,所以张英的父亲立刻就拒绝了他。

那个自称是王敦的金甲人,接着说道:“当年天意定下晋朝要衰败,所以我被安排作了晋朝的逆臣;现在天下即将清明,我此次来是要奉天意,作良臣来辅佐大圣人的。”

他的话一说完,张英的父亲就从梦中惊醒了过来。不久,张家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可惜不久就夭亡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张英的父亲又梦见了王敦,张英的父亲责骂他说道:“你果然是骗人的奸贼,说来却又匆匆走了,害的我家悲伤了一场。”

王敦回答说道:“我一一观察了与我有缘的江南各世家,发现没有福泽超过您张家的,因此又来当您的儿子了,这次绝不再走了。”

不久之后,张家果然再次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张英,为纪念他父亲的两次奇梦,取字为敦复。

张英长大后,果然才气过人,在康熙年间考中進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贤臣良相,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

张英的儿子张廷玉,也于康熙年间考中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而且张英的孙子和曾孙中也有人当大官,一个家族四代荣耀非凡,在中国历史上实乃罕见。

论起这个福泽来,张家真的是在江南属第一呀,这么说来,张英父亲当年的奇梦真的应验了。

看了这则历史上记载,不由令人感叹:晋朝的王敦,竟然转世当了清朝的张英,可见轮回转世之事是真实不虚,而且王敦转生之前,还反复观察各世家的福泽,可见古人说的“积德”等古话也都是有道理的。

而且从某一个角度上讲,王敦也好,张英也好,都是在按天意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实世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要想演好,一定不能违背天意,这就是人类历史的真面目,好人坏人,都是众神在历史上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而已。

就是说宇宙的生命,在漫长的岁月中,因为宇宙的变异,偏移了法,就变得不好了。高层世界的变异,最后导致人间界更是变得面目全非了,表现出无比的邪恶狠毒,从这一点来说,众生皆是有罪的。

生命在迷中,就会造业,就要去偿还这个罪业,当整个宇宙的生命都走到了这一步,就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了。宇宙根本的大法,可以给宇宙众生创造一个无比美好的全新宇宙,也可以给有罪的众生带来了大福分,善解历史上一切的冤怨。

当然,宇宙根本大法的慈悲和威严是同在的,在给宇宙众生带来无比美好未来的同时,也会在清理淘汰着宇宙中一切不正的因素。

现在那邪恶的流氓政治集团,恶毒的诽谤污蔑宇宙根本的大法,祸国殃民,罪恶滔天,即将遭报,被上天所消灭。

这其实就是这一历史时刻,绝对不可违背的天意,每一个给打上兽印的人,都要发表声明,把这个兽印给去除后才能进入到新宇宙中去,这关系到每一个生命是否得救,拥有美好未来的关键选择。

更多历史真实故事,敬请关注下一章!

第九章 风流人物

临安是南宋的故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商业、水运极其发达繁荣,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近几百年间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陆游,李清照等忧国忧民的历史风流人物,留下一段为后世所熟知的文化。

因为山河破碎,他们整个一生都在演绎着一种精忠报国,却忧郁不得志,只有留下浩气长存的这样的一种历史文化。众生皆为法来,包括历史上曾经留下的各种文化,也都是为大法所造就,奠定着后代世人的思维方式。

他们都留下了警醒后世的千古绝唱,如岳飞的“满江红”,以及文天详的正气歌,在六百多年后的抗战时期,仍被国民政府推崇为国军官兵的座右铭。

岳飞在前面的故事中,已经是提到过了,接下来就来说说其他的三位。

文天祥在历史上演绎的是一种宁死不屈,浩气长存的历史文化。文天祥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达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杀,一共被囚禁了三年两个月。

在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大地超过了其它的宋臣。

因此文天祥经受的考验之严峻,其意志之坚定,也是历代所罕见的,从《正气歌》的惊天地泣鬼神,就可以体现出文天祥那种誓死不屈,看透生死的精神。

《正气歌》

——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陆游在历史上所演绎的是一种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文化,在文艺的创作上也是一直坚持不懈,富有思想的内涵。

陆游许多诗篇中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对敌人和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内涵,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陆游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神州的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世人广为传诵。

陆游以现存诗作9000多首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创造了一项诗歌中国之最。

红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陆游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此言果不虚,仅可容吾愁。

许愁亦当有许酒,吾酒酿尽银河流。酌之一斛玻璃舟,酣宴五城十二楼。

天为碧罗幕,月作白玉钩,织女织庆云,裁成五色裘。

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

却驾白凤骈斑虬,下与麻姑戏玄州。锦江吹笛余一念,再过剑南应小留。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李清照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李清照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

南歌子

——李清照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当年的历史风流人物,现世的正法弟子,在经受这个无比残酷的迫害后,他们依然是坚定信念,坦然不动,善用着历史上的种种文化,向世人说清真相,救度众生,他们才是人类历史上永远的风流人物。

但在历史文化上有正的就有负的,有好的就有坏的,有冲天报国之志的,也有贪图荒淫安逸的。这里接着介绍在一次类似于催眠的经历中,正法弟子了愿进入到了自己曾经三世之中的回顾。

在此次经历中,了愿首先看到的是,在西湖边的月泉寺,暂住进了一个落魄书生,这个书生就是了愿的那一世。

书生当时在病危之中,他本来有满腔的报国之志,他想通过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因此屡屡进京赶考,不料却屡屡落第。

这一次,书生是变卖了家中田产,孤注一掷进京,谁知揭榜后又是不第,他灰心丧气到了极点,忧郁懊丧而悲切致病,后被月泉寺主持收留在此养病。

由于对前途的迷茫,对多灾多难的国家和人生的绝望,还有辜负家乡父老乡亲厚望的惭愧,及羞于见江东父老的沉重心理负担,使他很难再有信心来战胜病魔。

在漫漫的长夜里,书生仰望着窗外星辰,感慨自己的人生旅途是如此的无奈,叹息人生无常,不知自己能否有信心拖过这严寒的冬季。

在极度悲伤绝望之余,在一次的睡梦中,书生的魂魄来到了郊外的一处被废弃的王爷府,他看到断墙残壁,杂草丛生,野狼出没,乌鸦枯树,一片无比凄凉的景象。

虽然这里很凄凉荒废,但在书生的生命潜意识处,却对这里似乎非常熟悉。书生环视着在废墟中的断柱,废基,枯井,忽然眼前似海市蜃楼般展现出一幅生活画面,那是他三世以前在王爷府中的生活,历历在目。

当时,这里是金碧辉煌,歌舞升平,张灯结彩,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长廊曲展迂回,王爷的妻妾成群,百人服侍,朝朝宴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