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单身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单身女人-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伟哥也不见效。桃乐茜失望的是他没有事先告诉她,也没有谈到这方面的事。“我想和能跟我说真话的人在一起,我可以和他一起‘解决问题’。” 桃乐茜解释说。她相信一个有自尊的男人应该坦率。
  
性关系是单身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3)
Xing爱使桃乐茜感到惬意——伴随它那种强烈的自身感觉——显然她能平静地对付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的关系,或者是她先结束,或者是他主动结束。桃乐茜计划嫁给她在帆船比赛中结识的一个商人。他们床上床下的合拍吸引了她,就像他的富有对她有吸引力一样,但他不是她的心灵伴侣。桃乐茜想着如何卖掉自己在城里的房子,打算搬到三十英里外,同他住一块,而且还在附近找了一份新工作。她早就计划卖掉自己的房子,可这时她注意到他有很多顾虑,于是她推迟放弃原来的工作。当桃乐茜和他面对这个事实时,他承认还没有做好准备。桃乐茜不想和他这样混下去了。“我想我摆脱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虽然那时很痛苦,”在他们的关系破裂几年后桃乐茜说,“我觉得他没有能力承担责任与我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源于他的过去,他曾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婚姻。”
  2003年接受采访时,桃乐茜已经和中西部的那个男人相处有4个月了,就是他姐姐同桃乐茜一起参加欧洲的徒步旅行团体时介绍的那位。当林恩到旧金山来看他已经长大的儿子时他来找过她。桃乐茜对林恩一见钟情,他比她年轻两岁,是一名超级运动员(自行车选手, 不是帆船成员),非常潇洒。他已经离婚6年了,看起来似乎没有承诺方面的问题。他个性开放。但从一开始,桃乐茜因为预想要形成一种严肃的或是长期的关系而有所保留。林恩是个共和党人,天主教徒,而桃乐茜是佛教徒,民主党人,选举的是拉尔夫·纳德。她能和一个选举乔治·布什的人走到一起吗?林恩已经从高技术工作岗位下了岗,用了两年时间接受教师培训。桃乐茜认为这种精神可嘉,但是为他能否找到工作以及经济是否稳定而担心。前6年他和他妈妈生活在一起这意味着什么?他说那给他的老母亲和未成年的孩子一种家的氛围。而对桃乐茜来说,这就意味着他没有房子而她却有。
  自从他们第一次见面之后,桃乐茜和林恩开始了频繁的电子邮件往来,并且在电话里频繁聊天。在他们有性关系之前,甚至在第二次约会时,林恩邀请她一起出去度假,他早就计划好了去欧洲。虽然她颇爱出游,而且这次行程听起来也蛮诱人的,但只有他们有过性生活后,桃乐茜才会同意去。林恩抽不出时间到加利福尼亚来,桃乐茜就去中西部过复活节。她不知道57岁的她在他妈妈的房子里进行他们的第一次Xing爱会是什么样子呢?林恩说过他的妈妈是“通情达理的”,可是桃乐茜首先明确在房子里他要有自己的空间,不能与他妈妈的卧室只是一墙之隔。不管怎样,桃乐茜还是觉得不舒畅。在那的第二天她就对他82岁的老母亲说:“您的儿子看起来不错,但我还不是很了解他。我来这里是因为他邀请我和他一起去欧洲,我想搞清楚我们是否合适。我不想花几千美元买了去欧洲的机票,耽搁三周的工作,结果却意想不到地糟糕。正常说,我不想我们的关系发展得这么快。”老太太回答说:“好孩子,你可真聪明。” 当他们的性生活过得很快乐时,桃乐茜这才解除了疑虑。
  当林恩到加利福尼亚来看望她时,他们的Xing爱过得更加完美,在一起有很多乐趣。桃乐茜谈到她是怎样和林恩进行电话Xing爱的——她第一次这样做。
  在欧洲之行几周后,桃乐茜来还我以前借给她的那本书。她说这次游行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她想享受当下,林恩想发展长期的关系。他建议在6个月内在海湾地区安置下来,搬到她那儿,再找一份工作。这使桃乐茜想起她的第二任丈夫的情形,那个被她看做带来灾难的人。即使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桃乐茜也不打算和他有长期的承诺关系。在旅行结束时她把她的想法告诉他,他表现出非常失望的神色,说她“不可救药”。桃乐茜回应道:“我们本不该开始。”
  桃乐茜和玛拉与我所研究的大多数女性不同,因为她们有能力把性欲和渴望亲密情感或者长久的关系分别对待。这种并不浪漫的方法给了她们自信和承受打击的能力。因此,她们对新的性伴侣更开放,从容对待,不管他是不是合适的人,也不怕受到伤害。她们不再自信能找到真爱和长期的关系了,控制着自己的性追求目标,这有助于她们接受单身生活。她们把性、爱情、家庭分开的能力使得这两位单身女性面对网上约会以及答复征婚广告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
  
性关系是单身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4)
我研究的大多数单身女性不愿意网上约会,但是除了桃乐茜和玛拉之外还有一些人对此是持开放态度的,因为她们很需要Xing爱。保拉·利特尔今年59岁,32岁离了婚,之后陆陆续续有过许多一夫一妻的关系,一直持续到54岁。最近这5年她没有特殊关系了。就算对自己的单身生活感到幸福和满足,她还想“至少找一个男人”,因为她的身体还很硬朗。她期望这种关系能给她带来美好的性生活和某种精神上的情感沟通,但是对各种伙伴关系持开放态度,“可能是旅伴,可能是约会的那个,也可能与我住在一起的人”。保拉解释了她决定尝试一次网上约会。或许阅读这些故事能帮助她弄清她的意愿,思考过去是怎样对待Xing爱和情爱的。她能够像桃乐茜和玛拉那样把性和亲密关系、家庭分开吗?
  我所研究的另外一些单身女性——那些对Xing爱不感兴趣的,还有那些把Xing爱只能发生在长期的相爱关系里的——她们不会被网上约会和征婚广告所吸引。那些五花八门的约会途径意味着她们不敢确定自己永远不会与任何人有约,因为她们中的许多人得知她们的朋友或同事通过婚介机构找到了伴侣。但是对盖尔·帕莫这个48岁的离婚女性来说——Xing爱远不如友情重要,网上约会太压抑了。“那似乎在铤而走险,”她说,“我可不愿意去冒险。” 虽然很少有这种情况发生,她宁愿通过朋友来约会别人。41岁的两性恋者埃米莉·雅各斯(将在第六章里出现)持相同意见。“独身没什么,我想要情感上的沟通。”她解释道。埃米莉在回答我的问题——她想要什么样的关系时没有谈论性,她倾向通过朋友介绍的渠道或者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拒绝 “没有一人是真名” 的互联网。然而,像埃米莉这样的独身女性因为缺乏对性的兴趣而找不到社会的支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正确对待独身(1)
20世纪的性革命没有给独身带来应有的地位,它使得性成为衡量个人身份、个人健康和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50年前若要一个单身女性承认她喜欢积极的性生活是需要勇气的,”英国作家萨莉·克莱恩说,“如今需要勇气的是说不喜欢Xing爱。”在过去,甚至是女同性恋的性行为也被污蔑为病态,现在则担心的是“处在长期关系中的女同性恋者缺少Xing爱生活”。美国非裔作家堂娜·玛丽·威廉姆斯说如今独身受到蔑视,甚至超过了同性恋。“一个同性恋者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比一个实际上独身的人更容易接受。”威廉姆斯总结说。
  在20世纪中叶,没有性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生活,这种观念已成为社会规范,第一次提出是针对已婚人,很快就被所有成年人所接受。这种性作为基本要素的理念——不是主要为传宗接代,而为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结合弗洛伊德把性作为基本的生物驱动的观点,一种自然的冲动,性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术语,与每个人都是密切相关的。性学专家和医学博士勒诺·泰弗在《性不是一种自然行为及其他》这本书中,针对性不仅对健康是必要的,同时也是积极的性别标志的广泛流行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我在泌尿科工作了许多年,有人来这儿说“我阳痿了”,我说:“那又会对你怎么样呢?”他们看着我好像我神志不清一样。他们说:“什么,我没办法Zuo爱了!”我就以一种对话的语气,眼睛看着他,说:“那你为什么要Zuo爱呢?”他们会对我说:“你什么意思?人人都需要性的呀。”他们就是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他们不能回答是因为词汇贫乏,实在是太贫乏了。有时候有的人会勉强挤出几个字来说:“它意味着我是正常的。”好像不能够有性高潮就不正常。缺少它意味着不能称之为男人,对女人则不然。
  泰弗开了伟哥处方给那些真正想要的人,或给那些希望满足性伴侣的人,而不仅仅为了使男人更觉得自己是男人。
  生活在一种大肆宣扬性的文化氛围中,性被当做人的心理健康之必要。如果一个女人(或男人)说自己不喜欢Xing爱就很有可能被大加责难。诗人桑德拉·蔡登斯坦,结婚46年了,在她和她丈夫过了几年的独身生活之后,发现了一种两人都满意的有规律的Xing爱方法。那时她鼓起勇气以诗来表达她的Xing爱态度:
  我到了/64岁才开始懂得/如果我不想/手温柔地放在Ru房上,/手指轻擦|乳头,/一个轻舔,勃起的###/碰撞我的躯体,/我有同样的权利 / 不要去想/如同他情不自禁的欲望/这种不要去想/是主动的,值得尊重的,/这种不要去想/不是冷淡/做他的好女人。
  蔡登斯坦继续问道:“读者阅读的感受和我写的时候一样美妙吗,还是很不舒服?自私吗?坦率吗?不是自发的吗?对我而言部分是这样,我一直想成为火辣的性感女郎,有激|情的女人。似乎现在——最后——正好……我用了多年来接受而后——更难于——表明这种需要,没有歉意和自责。”我认为,蔡登斯坦决定发表这首诗是受她的已婚身份、性欲旺盛驱动。如果是一个单身或独身的女性发表了这样一首诗,她将立即被污辱为男人恐惧症或性冷淡,一定是糟糕的病态性恐惧症。
  最近,大众媒体的多篇文章呈现了这样的迹象:在已婚的两性恋爱和同居的同性恋者中隐藏着大量的独身者
  。但这主要被看成是一种不幸的理由,一种性功能障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伴侣中一个需要Xing爱而另一个不需要性,这肯定成问题,但是双方都同意独身会是个社会问题吗?
  这种Xing爱对于个人幸福以及身体健康是必要的批评观点,以及实际表明不管长期还是短期的独身可能会比以前所知道的更普遍,这些都对Xing爱的本质提出问题。虽然一些以性为研究命题的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还是把性欲看成纯生理结构或者主要的社会结构,绝大多数人趋向认同人的性欲取决于生理和文化复杂因素的互动作用而形成。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性动力是有性别差异的。根据2001年的针对多种不同项目的研究调查表明,一般来说,男人的性欲比女人更频繁、更强烈,调查从下面几方面来研究:自发地想起性,性幻想的频率及多样性,有性茭愿望的数量,想要的性伴侣的数量,手Yin,喜好各种各样的性体验,以及其他方面。那些作者,同时也是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在接近十几项不同的调查里,我们没有发现一个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的性欲更强烈。我们认为综合考虑调查的数量、质量和集中各种证据表明这个结论是无可争议的。”
  
正确对待独身(2)
这一结论还暗示了女性独身可能会更容易些。的确,这就是作者们得出的结论。他们引用一个研究表明,“对于男人而言,担心被拒绝成为避免Xing爱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女性“报告显示缺少这方面的兴趣和愿望”
  。支持这一结论的另一位心理学家发现,对于女性来说“独身状态不一定是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更确切的是,“对于一些女性来说,那更像到市场去逛一圈”
  。然而我们一定要记住,这种概括掩饰了性欲以及独身的原因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
  尽管这样,对独身消极的文化评价还在继续。这一点解释了为什么我乐意问起女性的性生活,而不问她的独身情形。虽然有时候是出于自发的,我从不直接问我的研究对象有关独身的事。即使我问过,我猜想大多数的女性会拒绝使用这个词的。在目前的文化气氛下,没有人会称自己独身,很少有人会说她选择或喜欢独身。可接受的说法只是暂时禁欲,正在寻找心灵伴侣。一个独身又浪漫的女性是允许的。
  虽然独身有别于纯洁和贞操,由于天主教义把三者联系起来,这种区别变得语义模糊了。90年代披露了大量牧师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性骚扰的丑闻事实,使得独身这个词有了更多的负面内涵。这一丑闻强化了独身是一种不健康状态的文化理念。牧师的独身被看做一种难以达到的欲望——在性压抑和不成熟状态导致的性无能。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我们要分清被迫单身和特殊时期个人作出最佳选择的单身。基于下面的个案研究和我的阅读资料,我提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独身理念。
  
性感而充满激|情的独身
直到最近,作家们成功地尝试了把独身当做一种可行的和快乐的选择,尤其是对中年女性来说。堂娜·玛丽·威廉姆斯的《性感独身》和萨利·克林恩的《女性、激|情和独身》两部书尤为重要,其中列举了独身生活的许多益处。
  她们提出,没有性伴儿释放了女性,从而使女性专注于自我实现、创造性及个人能力。 “独身肯定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自己的事。”我的一个参与者说。女同性恋研究者临床医学家乔安·罗兰写到了她自己的独身经历——这也适用于异性恋的女性:“不考虑接下来的性关系——是否与期望的一致,是否Xing爱和谐,是否关系会持续下去,是否这种关系对朋友有意义——因为我自己是自由之身。”
  她可以无拘无束地去关心别人——朋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