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哲学的发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哲学的发展-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见是在他自己的脑子里,不是在那一个别人的脑子里。要证明这话完全不错,须详细讨论“看见”这个字和“里面”这个字。特别是“里面”

    这个字比普通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暧昧得多。

    但

…… 262

    对于批评的几个答复162

    是我在这里不想讲这些问题,因为我在别的地方已经讨论过了。

    我想莱尔教授也许会承认,他的那本书的主要目的是给“心的”

    这一个形容词下一个新的定义。

    这当然是一个语言上的问题。就其纯粹是属于语言的而论,为得到一个定义,重视普通的用法是正当的。但是如何用字才算是相宜,是随我们的知识的改变而改变的。有一个时期,把地球说成是行星是不相宜的,但是自从采用地动说以来,这样说就相宜了。

    如果是有笛卡尔所主张的两种本体,一个约略相当于常识上的物体,一个约略相当于常识上的心,那就可以象笛卡尔那样把心和物分开了,即使这是不免和这些字在笛卡尔以前的用法背道而驰的。但是,如果象莱尔教授所主张的,而我也承认的那样:并没有这种基本的二元论,那么,如果我们仍然想把心和物分开,我们就不能不另找区分的基础。莱尔教授发见这种区别是在造句法里:属于心的形容词比所谓属于物的要高一筹。因为以上所举的理由,我不认为这种用法是有用的。我也不认为莱尔教授说明白了他的思想,因为他没有解释为什么他不把“易碎”当做一个属于心的形容词。我个人的意见是,心的与物的二者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二者本有的性质,而是在于我们获得关于二者的知识的方法。如果一件事有的人能够看到,或者如莱尔教授所说,能够注意到,我就说这件事是属于心的。

    我把一切事件都看做是属于物的。

    但是凡只由推论才知道的事件,我就认为是只是属于物的。虽。。

    然看起来好象我和莱尔教授意见上的分歧是属于语言上的,这只在表面上是如此。关于“心的”和“物的”这些字的最

…… 263

    262第 十 八 章

    合适的定义,莱尔教授和我之所以有不同的意见,乃是由于关于宇宙构造的分歧。

    读了莱尔教授的书使我得到的一个概括的结论是,如果哲学和经验科学脱节,哲学是不会产生丰盛的果实的。我这话的意思不仅是说哲学家应该“拾起”一种科学来当假期里的一件事来做,我的意思更要深得多:哲学家的想象应该充满了科学的眼光。他应该感觉到科学已经给了我们一个新的世界、一些新的概念、新的方法,这些新的东西是从前人所不知道的,而由经验已经证明是有效的。在旧概念旧方法无能为力的地方,这些新概念、新方法由经验证明是结实累累的。

…… 264

    罗素哲学:关于其发展之研究艾兰。乌德著

…… 265

    质疑64。数学家们对于宗教问题是那么仔细,他们在自己的那一门学问里果真是一点也不马虎吗?他们果真不屈从权威,不轻信事物,不相信难以想象的论点吗?

    他们果真没有他们的神秘,并且,没有他们相左的意见和矛盾吗?

    贝克莱

    那一天晚上我们在贝克街我们的房子里一边吸着雪茄烟,福尔摩斯道:“这原是那么一个案子,我们不能不倒退着从果来求因”。

    柯南。道尔

…… 266

    序

    罗素的著述所涉及到的学科是那么多,大概现存的人没有一个能通晓所有这些学科,写一篇象样的评论——当然,罗素自己不在此例。

    本文的作者并不自以为有这种资格。

    因此,评论罗素,必须选择一些方面选择得对来和他商量一些不同的专门科目。一个人独力把罗素的著述说得详尽无遗,必须根据个人对罗素的著述的直接的认识,也要在某种程度上根据由别人的转述所得来的知识。凡论述罗素的人都应该说清楚所研究的范围,这样他个人的局限性才不致被人误认是他所研究的那个题目的局限性,也应该说明白,在这一个领域里还有多少别人可做的工作。

    我已经尽可能用本书的书名来表明本书的局限性。我所讨论的是罗素所特有的思想的来源和发展,不讲别人对他的思想的继承。若不记住这一点,就许对罗素的才能有错误的认识;我相信当今的哲学几乎没有具有重要性的东西不是从他来的。

    罗素以后的人都是和罗素的哲学有源渊的人。

    (我在正文中说明我这句话的一些理由。)

    对罗素的哲学做适当的评述就不能不考虑到他对后来的影响;那就是说,非过很多世纪是写不出来的。

    为达到本文的目的,我是对狭义的“罗素的哲学”加以解释。罗素本人曾说过,逻辑不是哲学的一部分。我解释罗

…… 267

    62《罗素哲学:关于其发展之研究》

    素的哲学也是本着这种精神。当然,他始终相信逻辑是哲学必要的基础;显而易见,他的哲学思想的基础大部分是在《数学的原理》和《数学原理》里。但是我只讲这两部书的一些方面,这些方面就罗素是一个哲学家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样就把很多顶重要的材料留给了数学家和逻辑学专家。

    例如,在讨论矛盾和类型学说的时候,我主要不是意在讨论关于这些东西仍然存在着的一些有争论的问题,而是讨论一件无可争论的事实,那就是说,由于他的类型学说,罗素把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带到哲学里来。

    我的目的差不多完全是叙述,不是批评;因为我相信,罗素的哲学几乎不容从正统的路线来批评。

    在肖伯纳的戏剧里,拿破仑对那个客栈老板说:“你是不会被绞死的。

    绞死一个人,那个人不反对被绞,这是不能让人称心的“。

    以批评罗素自许的人也有这种困难。在他的工作中几乎没有错误和弱点他自己不曾极其坦白地指出过;他每向前走进一步,就是批评他以前的主张。我所遇见过的现代批评罗素的人很少不是不知不觉地重复罗素自己的论点,或是表明不知道罗素的真正的意见。

    (须知他的书已经成了名著,名著可以说就是一本大家没有读过而以为通晓的书。)

    因此,目前的需要不是批评罗素,而是了解罗素。本书是意在为这个宗旨做一个绪论。本书好比是一座大教堂的游览指南,这座大教堂代表很多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时代;无论读罗素的哪一本书,要紧的是要知道这本书在他的思想的发展上所占的位置。

    可是,我希望本书或许在另一方面对于了解罗素也能有

…… 268

    序762

    所补益。往往说明罗素的主张的最容易的办法是把他形成这些主张的步骤详细地探寻出来。关于这一点,我心中也没有过度的希求。凡乍读罗素的人都有一些明显的问题,觉得难以索解。为什么一本论数学原理的书要有一章论“专名、形容词和动词”?

    为什么一本《数理哲学导言》要用两章的篇幅来讲“这”这个字?我不知道有哪一本论罗素的书从事回答象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显然罗素认为他的《数理哲学导言》是一本适合“初学的人”读的一本书;但是很少初学的人能坦白地说他们以为罗素这种想法是对的。我以为最容易的办法是说明罗素如何顺着他的思路向前走,从动力学里的一个问题开始,然后依次把他引到几何学、分析、符号逻辑和文法。

    他在《数学的原理》中论述的次序正跟这个相反;读者先读到逻辑,最后读到动力学。

    了解这本书最容易的办法,正和罗素的几本别的书一样,是倒退着来了解;在下文中我是用这个方法自后向前把这本书的思想简要地说出来。

…… 269

    Ⅰ 摘要与绪言

    伯特兰。罗素是一位没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哲学家。

    换句话说,他是一位属于各派哲学的哲学家。

    几乎没有一个当代重要哲学观点我们不可以发现是表现在他的某个时期的著作中。

    怀特海有一回形容罗素,说他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

    ①李顿。斯特拉齐把罗素的心智比做一个环形的锯。

    ②这个比喻特别恰当。一个环形的锯这边和对面的锯齿是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事实上锯齿是同时向各不同的方向移动。但是这锯本身是一直向前割。

    在罗素的全部著作中,尽管有表面看来是相矛盾的话,尽管有些情形他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主张,他却始终有一贯的目的、方向与方法。

    罗素后来追忆的时候写道:“我那时需要的是确定性,就象人们需要宗教信仰那样”。

    ③我相信在罗素的工作的背后有一个基本的目的,那就是以一种类乎宗教的热诚来寻求真理,寻求超乎人世的真理,一种离人心而独立、甚至离人的存在而独立的真理。

    凡是研究罗素的人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他

    ①怀特海和罗素的谈话,艾兰。乌德得之于传闻。

    ②李顿。斯特拉齐致菲尔基尼亚的信,1919,5月27日。

    ③《八十生辰感言》,载《记忆中的画像》。

…… 270

    Ⅰ 摘要与绪言962

    的有些话是矛盾的。

    在一开始,我们最好就认清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也可以引他在一篇通俗文章里边的话,他请我们“承认非人世的世界是不值得崇拜的”。

    我们这里是讨论动机的问题。因此我只能求助于有关罗素的感情有多么强这个证据来支持我的主张,固然他是看到问题的各方面,但他的最主要的动机却是渴求绝对确实的不关个人的知识。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引证他对于康德主张数学里有主观成分所加的按语。他的口气只能说是一种憎恶的口气,就好象一个原教旨主义的信徒听到有人说,十诫是摩西自己杜撰出来的。

    “康德让我恶心”。

    ①。。

    他颇看不起“一些哲学家的鄙陋短小的眼光,这些哲学家只把注意力限于这个不足道的行星和在这个行星上爬行的卑微的小动物”。

    杜威“对于宇宙不恭”罗素对于这一点颇致不满。

    ②在他的晚年,他批评了一些牛津的哲学家过于注意研究“糊涂人能说糊涂事情的各种方法”

    ,③而不想法了解这世界。

    罗素一方面能热衷于数学,一方面又能同情于神秘主义,我个人的意见可以把这个表面上的矛盾加以调和。二者对他都有魅力是因为二者都是寻求与人的变动不居的经验无关的真理。

    但是最有力的证据是在他的书札中。例如,他在一九一

    ①罗素与艾兰。乌德的谈话。

    ②《西方哲学史》,第856页。

    ③评论乌尔逊的《哲学分析》,载《西伯特学报》,1956年7月份。参看《“普通用法”的流行》。载《记忆中的画像》。

…… 271

    072《罗素哲学:关于其发展之研究》

    八年写道:“在死以前,我必须找着一种方法,能道出我之所。。

    以为我的本质的所在,这种本质的东西我还从来没有说过——这种东西不是爱,不是恨,不是怜悯,也不是轻蔑,而是生命的精髓,这种东西性质猛烈,是来自远方,把非人世的事物的广大和那种可怕的无情的力量带到人生中来……“

    ①

    因此,我把下面的一段当做我的主题:“我年轻的时候我希望在哲学里找到宗教上的满足;即使是在我放弃了黑格尔以后,柏位图式的永恒世界给了我一种与人无关的东西使我崇拜……我一想到数学我就有崇敬之心……

    “有些好象是与人无关而值得使人懔然的事物颇能使人感动。我一向是热烈地渴望着能找出一些理由来做人受感动的根据……如繁星布列的天空……科学宇宙的广大无边……

    和个人无关的真理的体系,这种体系,正和数学体系一样,不只是描述这个偶然存在的世界。

    “有些人想把人道主义变成一种宗教,这种宗教只承认人是最为伟大,他们是不能使我得到情绪上的满足的。

    可是,我不能相信,在这个我们所已知的世界里,除了人类以外还有我们可以重视的什么东西……与人无关的真理看来是一种幻想。

    “这样说来,在理智上我和人道主义者同意,虽然在情绪上我是极其反对的。”

    ②

    ①罗素致康斯坦斯。麦理逊的信。

    ②《我的精神的发展》,载《罗素的哲学》,(伊凡斯顿与剑桥,194)。

…… 272

    Ⅰ 摘要与绪言172

    这种矛盾是下边所叙述的罗素哲学的发展中主要的线索。

    我们可以把他这个哲学家的经历粗略地总括为:从康德到康德。

    ①在一八九七年出版的《几何学的基础》中,他说“把康德有名的论证加以某种限制和解释就可以得到”

    他的观点。

    ②在一九四八年发表的《人类的知识》里,他又讲了类似康德哲学的一些思想和用语。但是他仍然高兴他能够主张人类知识的综合先验性不是象康德所主张的那样属于主观性,这正如在《几何学的基础》里他不象康德那样偏向于主观。

    ③

    罗素的学术生活是致力于三种主要的研究。他是在宗教、数学和科学中寻求与个人无关的客观真理。

    不是在哲学里寻求这样的真理。

    ④。。在他的心里他常常以为,与数学跟科学相比,哲学这种研究是有逊色的。在他的著作里一个最常重复的论调是不断嘲笑“哲学家”太懒不研究数学,或是太笨不懂得科学。

    ⑤他不只一次(例如,在一九三六年对贝雅特立斯。威伯)

    表示后悔他不是一个科学家,而

    ①我不同意这个公式。

    我最后的意见并不象艾兰。乌德所想像的那样是属于康德体系。我提两点:第一,虽然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