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明月之下,竟无一人值得凶君开口。

一头狼妖侯趴在凶君脚下,时不时如同看门狗一样摇着尾巴,讨好地看向凶君。

方运那日亲眼见过,这狼妖侯仅仅一个眼神就把一头妖将当街吓尿。

方运移开目光,想到凶君眼中的血色流星,不得不承认凶君有凶的底气。

目含星空那是孔圣和文王,而眼有流星虽然远远不及,但可以说凶君因此有了通往他们的道路,哪怕走完道路的机会很小,也比没有的人高出太多。

文会还未开始,许多人相互拜访,显得异常热闹。

方运文名虽大,但终究是一个晚辈,礼节要做足,要去一一拜会相关的人,比如景国的大学士,景国的世家豪门,包括有交情的纪圣世家等。

拜会结束,方运才回到文会高台侧面,而这时候其他人也陆续回来。

李繁铭坐在方运身边,大兔子卧在椅子下呼呼大睡。

李繁铭的同窗十几人,最终来到这里的只有他一人。

两人一开始只是聊圣墟的事,说着说着,就开始聊在场的人,李繁铭一一指认那些名人,有上一代四大才子中的画君,有隐居孔城的名宿大儒,有在圣院身居要害职位的大学士等。

方运读过那些大儒的名作,很想去交流,但因为无人引荐,连去拜会都没借口,只能找机会再说。

两人正说着,两位身穿大学士袍的人走到近处,方运感到诧异,之前李繁铭还介绍过这两人,因为这两人是《圣道》编审院的两位编审大学士。《圣道》的地位极高,编审大学士的隐性权力大得吓人,所以经常轮换。

周围的人几乎都是消息灵通之辈,一眼认出孟大学士和安大学士,哪怕是半圣世家的子弟也不敢托大,纷纷起身。

那年老的孟大学士微笑道:“无妨,我们来这里只是见一见方运。可否借一步说话?”

那些人顿时无比羡慕地看着方运,让两位普通大学士主动结识已然不简单,而这两位不用引荐直接来,那几乎接近“求见”,是平辈之间的极限,两位长辈偏偏做得出来,可见两人不仅洒脱,对方运也格外看重。

有这两人“抬轿子”,以后大儒之下任何人在方运面前都不能托大。

“后学没有前去拜会,反而让两位前来,惭愧。”方运说着,跟着两位大学士离开,来到高台一旁无人的地方。

孟大学士微笑道:“我每月审核你的诗文,本以为对你了解颇深,可你月月都能让我惊奇。一文上《圣道》头版就不说了,你竟然以秀才之身过圣墟路,我实在按捺不住,只好厚着老脸来见你。”

“您老才是名士风范,学生愧不敢当。”方运客气地道。

一旁的安大学士笑道:“你无须与孟老大人客气,你不在的时候,他夸你夸得更甚。其实我们两人多次想见你,可实在抽不出时间。不曾想被罗文宗先见到,罗文宗从玉海城回来后连连夸你,我们两人心中不平啊。我们两人为你的诗文上《圣道》据理力争的时候,他懒文宗还在呼呼大睡。”

孟大学士开玩笑道:“小心文宗大人听到。”

方运打趣道:“文宗大人就算听到,经过慎重考虑,必然觉得要管太麻烦,干脆当没听到,不然他就不是懒文宗了。”

三人一起笑起来。

不远处的那些人时不时偷偷瞄过来,想知道三人在谈什么。

孟大学士道:“你昨日的中秋三诗,必然连上《圣道》,我已经留好,你今日可不要让我等失望,我已经扬言说你在下个月的《圣道》上必然四文同在。”

“那学生就努力一些,作一首好诗词,一定要让孟老大人脸上有光。”方运心中十分感激这两人,他早就从冯院君和李文鹰那里听过两人的事,若不是孟大学士据理力争,若不是安大学士暗中相助,他的诗文会出现很多波折。

有些话两位大学士可以说,但他不能说,所以他不提报答之类的话。

孟大学士是个直性子,笑道:“你的诗词何止让我脸上有光。我本来前些天就应离开编审院,可东圣大人说我慧眼识珠,编审院缺一个我这样的编审大学士,就让我多留一年。我成大儒无望,正可把更多精力花在编审方面,多亏了你啊。”

安大学士笑道:“我来这里还有别的事,《春晓》那句‘花落知多少’,到底是感叹何事?”

随后,三人开始谈论诗词文,主要是谈论诗词文中的一些疑惑。

直到圆月高升,两位大学士才恋恋不舍离开,约好以后一起找机会把酒畅谈。

方运刚坐回自己的椅子上,没等和李繁铭说上几句,文会开始。

孔府琴院的数十名学子抱琴而上,弹奏著名的琴曲《花好月圆夜》。

一曲之后,一位年轻的进士微笑着走上高台,先说了几句祝福的语句,然后介绍了圣墟文会的意义、来宾和相关的事宜。最后,这进士司仪公布了圣墟路的结果,特意指出方运不仅破了景国的天荒,还成为唯一一位通过圣墟路的秀才。

进士司仪在可进圣墟的百人中选了排名最后的五个秀才上高台,让他们以中秋为题写一篇诗词文,到时候文王世家的人会控制月亮赐予五人月华。

等司仪说完,五个秀才走到高台上备好的桌后写诗文,方运则看向天空那硕大的明月。

月亮上有一处古地,名义上是亚圣世家共有,实则由文王世家掌握,连孔家都无法插手,因为那是孔圣给文王世家的封地。

很快,五位秀才写完准备好的诗词,哪怕这五个秀才是天下秀才中的翘楚,也只有两位诗成出县,另外三人的诗词才气都不足出县一尺,从七寸到九寸不等。

“五位秀才已经书写完,请天降月华,壮我人族!”进士司仪恭敬地道。

五位秀才也向天空的明月拱手,道:“请天降月华,壮我人族!”

与此同时,那颗最亮的夜明珠的光芒消失,高台上立刻暗了下来。

随后,一道明亮的月光照在高台上,一分为五,形成五道光柱笼罩五个秀才,五道月光亮度不同,又很快散去。

方运看到五人的眼睛微微发亮,随后渐渐淡去,和之前没有任何区别。

五位秀才面露喜意,有了月华庇护,入圣墟就安全许多。

第208章 文会之变

待月华消散,进士司仪拿起其中一位秀才的出县中秋诗,高声朗诵,他的每一句话都用舌绽春雷,小半个孔城的人都能听到这首诗。

出县诗念完,掌声如潮。

那秀才微微一笑,向各处拱手致谢。

接着,后面的人依次上去作诗,凡是达到出县或更高的诗词,司仪都会高声诵读。

今日获得入圣墟资格的人共一百,秀才二十,举人八十,按照原本的情况,应该是二十个秀才分四次上台作诗,然后是八十个举人根据排名从后往前写诗文。

可方运一举通过圣墟路,夺得第四之位,不可能和秀才一起作诗,就被默认为举人,成为最后作诗的五人。

十九个秀才陆续作诗,最终有四人的诗词出县,观看文会的众人却纷纷称赞,也只有这种十国精英汇聚的大文会,才会有这么多秀才可以诗成出县。

所有的秀才完成,排名最靠后的六个举人一起上台,和秀才一样以中秋明月为题作诗词,这几个举人的实力最差,许多人原本并不期待,单论才华这些人可能还不如那几个秀才。

但这六个举人中却爆了冷门,一人词成达府,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月华。

词成达府哪怕在孔城都是不小的事情,司仪请了一位翰林上来赏析那首词。

之后,司仪又问了这个举人一些话,两个人都以舌绽春雷对话,所有人都听得清楚,此人既不是豪门子弟也不是半圣世家,只是一个落魄的名门子弟。

众人纷纷叹息,若这种才华的人生在豪门或半圣世家,恐怕能进入举人前三十。

之后,举人陆续上场,而这些举人也显现出十国举人的最高水平,过半的举人都能诗词出县,每十人中就有一人能达府,但更高的鸣州诗词迟迟没有出现。

鸣州是一个极高的分界线,鸣州的诗词文都会被万人传诵,许多高文位者终其一生都在苦苦追求鸣州诗词文而不得。

在场的人大都是读书人,所以每一次司仪念诗词,必然有数不清的人或背诵,或写下,或讨论评判。

月亮越升越高,随着诗词文层出不穷,佳文屡现,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高台下的宾客们相对外面的人更镇静,只有自己国或自己家的举人的诗词被念诵,才有人发出欢呼。

那些大儒或大学士极少开口,就算开口也只是简单地说一些“不错”“尚可”“可以一看”等话。

不知不觉,排名第二十六到第三十的举人出现在高台上,而这五个人的文采更加出众,两达府双出县,现场立刻掀起了一阵欢呼的浪潮。

月华降临,这一次的皎洁月光比之前的要浓许多,月华消失后,所有举人双眼竟然外放出淡淡的微光,过了好一会儿才消失不见。

一位位举人上台,一首首诗词出现,一次次月华注入,周围孔城人欢呼的频率越来越高。

台下的许多人一开始只是和亲友交谈,偶尔关注台上的人,可越往后,他们对台上的关注越高,当第六名到第十名共五位举人走上台的时候,所有人都停止交谈,一起看着台上。

这可是圣元大陆排名前十的举人,在举人中,他们或许不是最有文采的,或许不是最有权势的,绝对可以位居最强之列,而每一次圣墟路前十的人若能活着离开圣墟,日后必然能成为一国翘楚,甚至能威震十国。

哪怕不是前五,也足以让所有人关注。

就算在座的有许多大学士甚至大儒,也承认这些人中必然有人的成就在他们之上。

五位举人站在桌案后,提笔书写这些日子冥思苦想的成果。

五道才气在纸面上慢慢增长,最后,一人鸣州,四人达府!

这五人的才华远超之前的举人,而且那位孔家的举人写出鸣州之诗,终于成为文会第一首鸣州诗词,引发所有孔城人的欢呼声。

排名前十的人都可得月华加倍,那孔家的举人得到月华后,整个人都被蒙上一层淡淡的月光,过了好一阵才被吸收完毕,惹得许多人羡慕。

有了双倍鸣州的月华,在圣墟中将无比顺利。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人才明白这位孔举人为何不争更靠前的位置,既然前十都得双倍月华,既然自己有诗成鸣州之才,必然压过墨家和兵家两人,那就没必要争,不如奉行中庸之道。

排名第五的宗午德看着孔举人脸上的微笑,恍然大悟,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然后看向方运。

因为他发现一个大问题,进了前五,要跟方运同台写诗文!

宗午德无奈地冲孔举人竖起大拇指。

鸣州诗的待遇相当隆重,司仪请了大学士去赏析,字字精辟,让所有人回味无穷。

五个举人在台上足足站了一刻钟才下去。

颜域空、墨杉、孙乃勇、方运和宗午德五人向高台走去,不等五个人走上高台,整个现场就沸腾了,无数人喊着五人的名字,而呼声最高的,就是方运。

在人人都是读书人的孔城,方运所受的推崇丝毫不下于景国。

方运站在高台之上,望着那密密麻麻的人群,目光落在哪里,哪里就有人大声欢呼,这孔城的风气比他国更加开放,数不清的女子激动尖叫,惹得许多男人羡慕。

那司仪原本计划像之前一样,简单说几句就让五人去写诗词,可现场的气氛太热烈了,五个人还没动笔,众人的欢呼声就超过诗出鸣州的场面。

台下的许多宾客也没想到会是这么夸张,圣墟十年一次,从来没有一次如此热烈,他们摇头微笑,无可奈何。

司仪继续以舌绽春雷朗声道:“此时上台的,是本次圣墟路的前五人,他们,代表十国举人和秀才之精华,代表人族之希望,他们,一旦入圣墟,必可屠灭妖蛮,为我人族立大功!”

在众人欢呼声中,司仪开始介绍五人。

“这位是圣墟路的第一人颜域空,半圣弟子、颜子血脉,乃案首、茂才和解元,已然是三首才子,乃是庆国未来会元和状元的最可能之人,若得国首,就是六个第一,极有可能成为十国第一位六首才子!此人……”

接下来,司仪介绍后两人。

“墨杉,墨家嫡传,不仅诗文经义出众,墨家机关术更是出神入化,墨家机关术有五境十六等,他已经达到二境中等,堪比许多墨家翰林……”

“孙乃勇,孙武世家旁支,十二岁前并不出众,但在考中秀才进入军中磨砺后,立刻如日升中天,不断立下军功,曾在两年前以举人之身,只凭借一篇兵书,以区区五百人击溃三千蛮族……”

司仪走到方运面前,没等开口,台下已经是欢呼一片,所有的宾客都看着方运。

景国人的笑,庆国人的冷,武国人的淡漠……立刻形成此次文会最为诡异的气氛。

方运原本面带微笑,却突然犹如被毒蝎蛰了似的,神色一变,望向台下。

蒙圣世家的桌边,武侯车之上,凶君的目光终于从遥远的天空收回,第一次看向高台,第一次真正观赏文会,第一次看向在场的人。

凶君看着方运,他的目光明明很平静,可却如鹰视狼顾,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猎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避开他的目光,凶威滔天!

那一直趴在地上的狼妖侯也立刻起身,微微露出锋利牙齿,盯着方运。

高台附近犹如霜雪降下,气氛骤冷,但远处的孔城人却察觉不到这里的变化,依旧兴高采烈。

司仪的身体一抖,张了张嘴,堂堂进士此刻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等了足足十多息,他才偷偷看了凶君一眼,然后一咬牙,挺直脊梁介绍方运。

“他是方运!是景国双甲圣前童生!是十国唯一双甲圣前秀才!是唯一通过请圣选之人!也是半圣亲封的‘十国第一秀’!自四月来,每月都有诗文上圣道,更是四文同在第一人!是……”

司仪没有用任何过分修饰的词语,而是如同照本宣科一样,一一历数方运的功绩和名声,这实实在在成就比任何词语都真实,以至于说着说着所有人都沉默了。

哪怕那些极为了解方运的人,听到司仪说出这么多成就,也感到震撼。

等司仪说完,全场竟无一人开口,依旧静悄悄的。

文名压孔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