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国文会的请柬发放向来严格,只请十国有名的进士,规模不大,但却是十国每年最顶级的进士文会。

马车停下,方运等人陆续下车。

此刻华灯初上,整整三层高的临江阁异常气派,大红的灯笼挂满了屋檐,如同盛大的节日。

众人来到正门,乔居泽拿出请柬。普通的请柬只是红纸一张,但十一学宫学子的请柬却是烫金硬纸,比寻常的请柬大了两圈。

乔居泽还没等递出去,门前迎宾的知客快步迎来,看了一眼众人的衣服,拱手笑道:“诸位兄台秋安,在下专门在这里迎接诸位,请随在下前去三楼。”

众人一看,这知客竟然身穿秀才服,这在景国可不多见,但在孔城这种“举人满地走,进士多如狗”的地方稀松平常。此人口称“兄台”,却比称“老爷”之类更让他们舒坦,自然而然把这里当成雅致的文会之地而不是普通酒楼。

方运等人立刻拱手回礼,随秀才知客进入正门。

方运刚迈过门槛,就看到里面都是身穿白衣剑服的进士,许多人正在各处谈书论文、说琴赏画,明明是大酒楼,却有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

这大厅极为宽敞,桌椅整齐地排列着,处处有花草,绿意盎然,四壁挂着多幅名人字画,多而不乱。

大厅的最里面是一扇扇打开的窗户,外面就是小长江,船只如梭,灯火辉煌,半个江面被照得通红。

抬头可见正中央的屋顶吊着数百颗夜明珠,照得大堂犹如白昼,二楼三楼的走廊上正有人向下张望,和一楼的进士不同,二楼与三楼的人更加气定神闲,无论怎样掩饰,目光隐隐有些自傲,让人高不可攀。

但是,这些自傲的人见到方运等人进来,神色立刻为之变化。

“方镇国来了。”近处的人说完,这个消息犹如水中涟漪一样迅速传播大厅。

方运等人没走几步就感觉不对,一扭头,整个大厅的上千学子都在看向自己。

方运微微一笑,拱手道:“诸位秋安。”

文+》文》+随后上千人一起拱手回礼。

人+》人》+“见过方镇国!”

书+》书》+“见过方文侯!”

屋+》屋》+……

秀才知客带着众人来到侧门,从侧门的贵宾楼梯向上走,边走边说:“和往常一样,十一国的上舍进士们在三楼,圣院进士或世家进士在二楼或三楼的空房,其余进士在一楼。诸位别急,久是久了点,但最后站得高,看得远。”

“你这秀才是个会说话的。”陈礼乐随手从荷包里拿出一片金叶子抛给秀才知客。

“谢谢这位兄台!您如此阔气,一看就知道您是方镇国!”秀才知客故意开玩笑,毕竟方运刚才已经说话。

众人哈哈大笑,陈礼乐笑骂:“你是夸我还是在贬损方运?这位才是。”说着指着方运。

那秀才知客神神秘秘笑道:“方文侯,您要是对孔城哪位花魁神女有兴趣,我帮您牵线,您不知道孔城多少花姐盼着您念着您!”

众人又笑,乔居泽正色道:“方运未到十八,乃是堂堂的十国大比第一人,岂能流连于花街柳巷?不过……有我陪着就无妨了。”

众人大笑。

那秀才知客只是活跃气氛,说的都是文人墨客常说的,到了三楼,立刻闭上嘴,恭敬地送众人进入一间上房。

众人还没坐稳,悦国的十个上舍进士一起前来,一手拎着酒壶,一手拎着酒杯。

为首的胡尚笑道:“等你们好久了!别的不说,我们十人先敬方镇国一杯,再敬诸位景国学子一杯,恩人啊!”

方运笑着拿起桌上的杯子,胡尚亲自为他斟酒,随后双方一饮而尽。

三层楼好似两个天地,二楼或三楼的人陆续有人来景国房间中敬酒,而一楼的人却连上楼的资格都没有,必须要二楼或三楼之人带领才可上楼。

“在下贾廷安,见过方镇国……”

“不才孔德铭见过方兄,那日还与德论谈过你……”

“哈哈,孙秉宁见过方文霸……”

一个又一个名动十国的进士前来。

今天景国的八位进士异常兴奋,这里有多人参与过去年的十国大比,但去年来这里的时候,几乎没有多少进士来敬酒,但今日房客却络绎不绝,而且态度极好,完全是把这些上舍进士当成圣院进士来看待。

乔居泽八人心中清楚,这些人因方运而尊敬他们。

用不了多久,方运必将进入圣院,成为圣院中最出色的一员。

不过,十国真正最优秀的进士并没有来此,因为他们都在为登龙台积蓄力量。

每次登龙台前夕,人族与妖界都会暗流涌动,为争登龙石,也为防备对方。

方运等人迎来送往,来人都是先结个善缘,为以后做准备,没有什么大事,只有孔德铭临走前的话有些特别。

“十国文会轮流举办,此次是谷国。”

等孔德铭走了,方运略一思考便明白。

谷国已经被杂家官员把持,比景国更甚,甚至可以说,谷国已经成为宗圣验证圣道的试验田。

此次谷国排名最后且不说,庆国大败,止步于第九,可谓举国皆悲,宗家和荀家必然对方运恨之入骨,谷国极可能在此次文会上耍花招。

方运心中冷笑,人族文会昌盛,各地每天都举办数以千计的文会,在节日期间的文会更是达到数十万之多,而文会中的猫腻层出不穷,捧人踩人、暗中较量、栽赃嫁祸等等屡见不鲜。

越是小文会猫腻越多,像十国文会虽然是大型文会,但因为没有更高文位的前辈监督,反而很容易出问题。

当日方运在大源府参加文会的时候,就遇到文会魁首内定之事,柳子诚原本想借文会打压方运,结果方运凭借一词“天涯何处无芳草”与金声玉振镇住全场。

方运想了想,此次文会终究是十国文会,谷国大概会用些小手段恶心人,应该不会用太极端的,毕竟这里是圣院脚下。

方运并没有太看重此次文会,这种文会说白了就是给十国进士一个交流结识的地方,相互认识才是第一,至于真正有地位的进士根本看不上此次文会的彩头。

方运想了想,十国大比中已经出尽风头,没必要在这种文会上还压着其他进士。

冒出这个念头后,方运心中感慨,不知不觉间,自己的心态竟然发生了转变,竟然有了提携他人的念头。

“进士之下争文名,进士之后,争的就是人族之功,而到大儒后,争的恐怕就是圣道了。认清自己的位置,才能知道方向。”

方运淡然一笑,只觉一身轻松,而文胆也发出微不可查的轻响。

心胆相合,无往不利。

方运遥望窗外,秋风瑟瑟,夜星闪烁,下一步,面对的将是新的天地。

方运松了口气,人的一生,最可怕的不是险阻,而是迷茫,一旦失去方向,比任何困苦都更加致命。若是方向错误,那么日后的道路将格外艰难。

人生往往要历经多次错误的道路,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不多时,下面传来舌绽春雷声,众人知道文会即将开始,于是走出房间,站在三楼走廊的栏杆边。

方运四处张望,三楼和二楼的众多进士陆续来到栏杆边,而一楼许多的进士望向二楼或三楼,目光中充满了羡慕。

在一楼的小型文台处,谷国的上舍进士主持此次文会,开场白后,讲述此次文会的规则。

在他面前有一个黑色的箱子,各国代表要从中抽一张纸条,然后根据纸条的题目写诗词,而且必须要符合今时今日此地的场面。

众人一听不由得大皱眉头,这种根据此时此景作诗词的文会不是没有,但连题目都要抽取那就很少见了,此刻正值秋天,楼外有一条运河,周围都是楼阁花船,实在乏善可陈。

但文会就是这样,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众人低声抱怨后便安静下来。

之后十国进士派出代表前去文台抽取题目,乔居泽代表景国前去。

方运站在栏杆内,看着十国的代表从箱子中排队各抽出一张纸条,最后那主持者念诵。

“庆国,以‘树木’为题。”

方运听完,立刻想起各种树木诗篇,而且很多词牌名也带树木,完全可以用在此次文会上,比如“万年春”“倒垂柳”等等都是树木的名字,也都是词牌名。

之后主持者诵读蜀国的纸条:“蜀国,以‘花朵’为题。”

蜀国之人发出低低的笑声,这个主题太宽广了,别说古诗,就连词牌名也很多,诸如“菊花天”“满江红”“一剪梅”等等,极多。

主持者陆续念诵,最后黑着脸的乔居泽把自己的纸条递过去。

“景国,以‘中药’为题。”

众人愕然,随后庆国和嘉国等一些输给景国的国家的进士发出低低的哄笑,中药诗或词牌名不算罕见,但写好了太难。

在场的景国人急忙思索,许多人甚至耗费才气,可越是思索眉头皱得越紧。

第489章 剑音评等

药物为题本不算什么,因为药物的概念太广了,许多植物都算药物,但这类文会有排它性。既然前面出现了“树木”和“花朵”,那么后面就不可以出现树木和花朵类的诗词。

比如满江红是红色浮萍,在许多诗词里算是花,哪怕满江红也属于药物,因为“花朵”题目在先,方运等景国进士就不能用。

类似的还有许多,菊花、梅花和丁香等等是花朵也是药物,所以景国进士无法使用菊花天、一剪梅或丁香结等词牌名。

除了医家之人或辅修医道的读书人,对药物并不了解,方运却阅读背诵了大量的医家典籍,略一思考便有了眉目。

其他景国进士面色不好看,因为太多药物涉及树木和花朵,而且时间有限,若是花太多的时间想药物名,那构思诗词的时间减少,水平必然下降,这点相当致命。

乔居泽看向方运,方运微笑道:“人族药物太多了,不说诗句题目,单单有固定名字的词牌就很多。词牌‘十二红’和一种药酒重名,药酒非木非花,自然可用。还有词牌‘望江南’,同样是一种药物,种子、根部和叶子都可入药。再举个例子,‘红娘子’这个词牌也是一种虫子的名字,此虫可入药。”

附近的进士全都惊讶地看着方运,这些词牌他们都知道,但从来不知道跟药酒药物有关系,除了医家之人,谁也不可能去记忆这些东西。

“方运,你看看有什么药物不在树木、花朵和飞鸟之列,一起写出来。咱们景国进士干脆就写词,只要词牌名带药物,内容怎么写都对,比写诗更方便。”

方运道:“那好,我就说一下含有药物的词牌,你们听好。十二红、望江南、红娘子、圣无忧、豆叶黄……”

方运一口气说了一大串词牌名,进士都可以过目不忘,全都记了下来。

仅仅听到一半,景国进士们就松了口气,十几个词牌太多了,随便写一首就不至于出丑。

少数人原本想看景国人的笑话,可等方运张口就是一串词牌药物名后,那些人个个无奈。

“方镇国啊方镇国,不仅诗词镇国,也能以一己之力镇国!”

“是啊,文会时间有限,若是没有方运,等这些景国进士想到这些词牌名至少会浪费半刻钟的时间,现在倒好,我们没有丝毫的优势。”

“每人都有一刻钟的时间,没有方运,景国进士真不知道会如何。”

方运解决了景国进士们的难题,所有进士迅速选定词牌填词。

方运想了想,选定“望江南”这首词牌名,这个词牌非常常见,相对来说简单,再加上已经无争胜之心,方运就决定自己写。

圣元大陆进士读过的名篇诗词文章,方运几乎都读过,但方运读过的,许多人根本没读过,庞大的阅读量再加上掌握了太多后世的相关理论都是方运巨大的优势。

不多时,方运作好一首《望江南》并折叠起来,放入写着“景”字的红纸袋之中,在红纸袋的“景”字下面写上“方运”二字,然后递给酒楼的伙计。

酒楼的伙计转身下楼,会把这红包送到一楼的文台之上,到时候由主持者宣读,最后由众进士评等。

方运站在三楼微笑看着下面,越是高层次的文会,评等的方式越不同,十分有趣。

此次十国文会参与者过千,大家都是进士,无论谁评等都会引发不满,所以这种文会的评等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剑音评等。每念完一首诗词,那么在场的进士若是觉得好,就可发出才气剑音,响应的剑音数量越多,则诗词越好。

没有唇枪舌剑的新晋进士没有资格评等,方运和颜域空也没资格评等,哪怕两个人乃是天纵之才。

一刻钟后,钟声响起,许多人不得不匆匆书写,放入自己国家的红纸袋中。

此地不是学宫之内,不能显现才气,所以除非诗词评等争执不下,否则不会靠才气区分。

不多时,两百余红纸袋出现在文台上。

文会虽过千人,但真正有实力争彩头的人并不多,大多数进士都有自知之明。

“老规矩,按照十国塔的顺序来读,我先开读启国的大作。”那人一边说一边打开写着“启”字的红纸袋,“这第一位是启国上舍进士杨堂之诗《秋思》。”

“琪树西风枕簟秋,鲁云孔水忆同游。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此诗读完,感慨声四起,许多人望向三楼手扶栏杆的方运。

乔居泽低声道:“不愧是启国的上舍进士,杨堂去年就曾参与十国大比,此刻正值秋冬之交,今日故地重游,诗情如画,妙哉。更有那句‘昨日少年今白头’,这是承认自己老了,而方运与颜域空等人一代新人更胜旧人。此情此景少见,一鸣惊人,怕是能位列三甲。”

“鸣剑音。”那主持者道。

随后一声声才气剑音响起,最后足足响了一千四百二十六声,而全场有唇枪舌剑的也不过一千八百余人。

“恭喜杨兄!”许多人一起向杨堂祝贺。

“此诗若放在几年前,怕是能得文会魁首啊!”

杨堂微微一笑,并不骄傲,身为大国的上舍进士,他得到过太多的荣誉。

主持者略作称赞,打开第二个启国的红纸袋,这第二人用《万年春》为词牌名写了一首词,赢得九百多才气剑音,虽然跟杨堂不能比,已然属于佳作。

主持者一一念诵,很快念完了启国的参比诗词,开始念诵蜀国的,一路念诵下去。

这些诗词的剑音数量差距极大,杨堂那首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